从托福76,科研为零,到UIUC CS PhD破格录取,我用一年的努力去逆袭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本科直博 看看UCLA学姐拿到全奖offer的经验

化学专业本科直博 看看UCLA学姐拿到全奖offer的经验

化学专业本科直博看看UCLA学姐拿到全奖offer的经验!作者:张学姐(AdmitWrite留学平台导师)背景简述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GPA 3.78博士:UCLA,chemistryGPA 3.86TOEFL: 102GRE: 590+800+4.0 (早期GRE)最后offer1.UCLA, chemistry, 全奖PhDC, chemistry, 全奖PhD3.Cornell, chemistry, 全奖PhD4.UIUC, chemistry, 全奖PhD5.Upenn, chemistry, 全奖PhD前言有时回顾下之前的经历,会发现其实一路走来的推动力都来源于一些简简单单的想法,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本科母校是中科大,一个很神奇的学校的化学专业,中科大呢,近几年由于区位因素的限制学科发展比不上沿海发达地区的顶尖大学,但是学校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我所在的化学专业的在国内也是一直排名靠前的(尤其是出国氛围和进实验室做研究氛围)。

本科的浓厚的科研氛围,在海外学术界的良好声誉,再加上内在因素推动(大三暑假参加UCLA的CSST项目从而对于自由的进行实验研究萌发兴趣),使我最终决定放弃中科院的保研名额而是走上申请北美知名高校Ph.D.的道路。

在申请期间,获得了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ornell, Upenn , USC等学校的offer,最后多方考量(比如地理位置,实验室环境等)决定前往UCLA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一路走来,历经了申请期间的迷茫,求学期间的坎坷,和求职阶段的历练,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希望这些经验不仅能帮助后来人获得心仪的大学的offer,更能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取得更长远的成功。

实验室望出去的UCLA读硕士还是博士?对于现在还处于十字路口的小朋友们,也许第一个问题是到底要不要申请读研究生,以及是要去欧洲呢还是北美,是读硕士呢还是直接申请博士。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文|蓁蓁从一名普通的职高生,逆袭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周信静的经历让人看到了人生的无数种可能。

要想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让人生更有高度、更有宽度、更有深度,就要勇敢地挑战自我,在前行的道路上奋楫争先,永不言弃,用奋斗为青春涂上明亮的底色。

◆贪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周信静也不例外。

他出生在浙江一个相对贫困的山区,自幼缺乏管教,最喜欢的就是玩游戏。

初中毕业时,有一所职高来校招生,他听说读职高不用每天刷题、背单词,只需学好一门技术就行,于是脑子一热,决定放弃中考就读职高。

入校后,周信静仍然迷恋游戏,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直到临近毕业,他才发现自己当初听到的“读职高—学技术—就业”这条路,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他忽然开悟,为之前错过的时光后悔不迭,也不甘心度过即将到来的平淡人生。

“年少走错的路,要花整整11年去弥补。

”这是周信静多年后的感叹。

当时他想多学一些知识,打开自己的视野,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广阔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迷途知返,是人生的大幸,但要把失去的光阴追回来,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由于前几年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基础薄弱,尽管周信静非常努力,也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就读计算机专业。

好在他并未懈怠,而是奋起直追,对自己的学业做出了一个完整132024.3影响的规划:除了学好大专的专业课程,他还研读了不少全英文的计算机书籍,并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准备“专升本”考试……经过一番火力全开的学习,周信静四个学期的专业成绩稳居全年级第一,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获得了专科组一等奖。

大专第二年,他一鼓作气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第三年通过了“专升本”考试。

在读本科的两年里,他又以优异的成绩稳稳地拿下了年级第一,并且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这些成绩的背后,饱含着多少汗水,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难以想象。

据周信静后来回忆,在备战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那段时间,他疯狂地刷题,仅仅是“算法”学科就刷了一千多道题。

17岁女孩的新托福120分之路

17岁女孩的新托福120分之路

17岁女孩的新托福120分之路“天才”与“汗水”考试终止后,张楠对自己新托福成绩的估算为110分以上。

至于“以上”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连她自己都没有认真地想过。

一个多月后,当张楠双休日回抵家,母亲满心欢喜并兴奋地告知她,她的新托福成绩是总分值120分时,张楠的脸上并无流露出太多的喜悦。

尽管取得新托福120分总分值的成绩,足以轰动大半个中国的新托福考生,而一脸安静的张楠正在为更高的目标而尽力。

4月9日,当记者辗转来到张楠就读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时,正值学校方才下学。

找到张楠的寝室,她的室友却告知记者,张楠还在教室上自习,估量要到晚上8点半以后才能回来。

于是,在她室友的引领下,记者在自习教室即张楠就读的班级见到了那个制造“奇迹”的女孩——明媚如春天含苞待放的花朵,清新如春雨后暖风拂面。

会念书的小孩,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往往是戴着大大的眼镜,表情僵硬,不善言辞的形象。

而现在印入记者眼帘的张楠,正在津津有趣的做着一本杂志里“九宫格”的文字游戏。

若是那一刻光阴定格,恍如压力在这小孩的肩上并非存在。

但谁都明白那句有关“天才”与“汗水”的名言,引用张楠妈妈的话来讲:“这小孩实在不容易。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张楠,1992年诞生于阿联酋。

6岁时,在父母的率领下回国。

在北京读完小学和初中后,她又随父母辗转来到上海就读高中。

一直以来,张楠确实是一个让父母很安心的小孩。

从小学开始,她就住校,独立生活。

直到今天,尽管学校离家很近,但张楠仍然选择住校。

她说,“很难想象天天早上出门上学,晚上下学回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也正是连年的住校生活,让张楠养成了超级好的自我约束的能力。

而父母对她的教育也超级宽松,“只若是她喜爱的,咱们都很支持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且老是鼓舞她做到最好。

”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教师。

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张楠从小就知道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

“其实,咱们此刻学的很多知识都超级成心思,专门好玩。

”学习各类知识,张楠总能维持玩的心态和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感爱好的事物尤其钻研。

人生逆袭,从天坑二本到德国电子博士永居50万存款

人生逆袭,从天坑二本到德国电子博士永居50万存款

人生逆袭,从天坑二本到德国电子博士永居50万存款引子一直不想在互联网上暴露我的真实信息,因为我这些互联网账号就是弄着玩的。

也不想红,人红是非多。

让我写下此文的是,由于全球经济下行,现在青年人的就业普遍不理想。

甚至出现了应届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而且我又是生化环材天坑专业的本科,更能理解这种难上加难的境地。

现在结个婚要房又要车,年轻人真的是难了。

我这里提出一个逃离内卷的方法,随便胡说几句供大家参考。

我的家庭背景我出身于西部五线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是9000一年。

当地的轻工业就是种树,重工业就是挖矿。

我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用过智能手机,也没有吃过什么洋快餐。

由于当地教育质量不高,我只考了个二本的大学。

高中老师的见识也不高,给我瞎选了个天坑专业生化环材。

本科的教育经历本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和我一样,要不小县城来的,要不农村来的。

上英语课很多人单词都念不对,逃课的现象也很严重。

最令我吃惊的是,我们实习的时候,去的什么钢厂啊,模具厂啊。

工作环境简直就是和地狱一般,我们班的女生在那里一分钟都不想呆。

很快就到大四了,班上很多人都考了研。

我也跟风考了研,可是没有考上。

没办法,只能找工作了。

当时找到的是3000的月薪,还算是我们寝室比较高的了。

当时我还很高兴,没想到坑还在后面。

难忘的工作经历工作也就是进厂,一家沿海私人制造业企业。

我的岗位是工艺工程师,嗯,还是助理的。

工作内容一言难尽,当时我每天下班的心情就是赶快提桶跑路。

领导也是天天吊我,说什么现在的大学生真是狗屁不懂。

我当时很想逃离这种垃圾厂,可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幸亏当时在网上,看到了有大神分享自己去德国留学,打工,入职的经历。

我津津有味地一个字一个字读下来了。

了解到,德国读书不要学费,而且平常可以打工。

我当时就暗自下决心,我要去德国,不管多么苦。

于是,我在单位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表现,只要能挣钱,我什么都愿意做。

干了有一年半,我终于积攒到去德国的启动资金。

双方合力出击,GAP一年后圆梦波士顿大学本科录取

双方合力出击,GAP一年后圆梦波士顿大学本科录取

双方合力出击,GAP一年后圆梦波士顿大学本科录取学生姓名:Hunter同学硬件条件:GPA4.3/5.0TOEFL102ACT32高中: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申请专业:Finance/Undecided录取结果:ED Boston University申请优劣势分析:Hunter同学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开始就读大一了。

学生和我们说之前的中介给他申请结果很不好,美国最好的学校也只申请到了GWU。

当时的托福是102,ACT是30分。

虽然家里人对于悉尼大学都还挺认可,毕竟世界排名也是不错的。

但是清楚教育质量和学术氛围的Hunter心里总是带有遗憾的。

所以找到慧德留学希望我们能帮助他实现梦想。

记得当时家长和孩子都是想着目标院校就是BU,我说那咱们一起努力,你把ACT再努力一点考到32,剩下的交给我们就好了。

Hunter其实优势在于高中背景还不错,GPA也高,但是相对托福ACT都是差一点点,没有超平均线的情况。

但是了解后学生的活动不少,虽然核心的竞赛和学术方面没有那么强,但是文书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

申请过程:Hunter加入慧德留学的时间也不算早,所以并没有给我们更多的规划空间,慧德留学后期老师在和学生详细的沟通了之前的活动后了解到,学生在各方面的活动背景还是相对全面的。

有美国交换学习的经历,有GAC课程的成绩单,在Citibank有做过两段实习,也参加过CTB学术活动,志愿者方面的经历也有。

学校方面是商务社团的VP。

整体来讲非常全面,但同时涉及到的深度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我们在每个项目活动的细节了解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给学生做头脑风暴,开拓思路也挖掘出了不少学生在活动中的亮点和特征。

为文书打好素材的基础。

在申请前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在澳大利亚,慧德留学后期老师也是紧着孩子的时间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因为一些考试准备的问题心情也是比较多变,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给学生鼓励,去整理一一些真题和经验给学生让他有更强的信心面对ACT的提分,毕竟压力是有的,好在学生成功度过了挣扎期,最终提了2分达到了我给他设置的32分的标准,非常给力!另一个学生面对的问题是在读本科的状态又想要申请freshman入学,因为美国要求的是如果已经在读本科是不可以申请EDEA的,但是国内很多学生也都存在这种直接申请freshman的情况。

转专业收获斯坦福CS录取,我的梦想,是被凌晨6点的日出照亮

转专业收获斯坦福CS录取,我的梦想,是被凌晨6点的日出照亮

个人背景:本科: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CS GPA:3.80/ 4.0托福:108(S27)GRE:154+170+4.0暑研:Stanford UGVR暑研录取:Stanford CS Master, Georgia Tech CS Master, USC CS Master转专业规划我对CS的热情起源于很小的年纪,高中时的信息竞赛经历也让我有了一定的编程和算法基础。

然而,18岁时的自己缺乏明确的生涯规划,并没有直接走上CS 的道路。

大一、大二学年,我听了很多讲座,积极了解了各种发展方向,也更加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理想。

大二学年,我在一些CS课程中表现突出,更从中体会到了熟悉的快乐与成就感,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力量都告诉我,我应该去坚定地选择CS的道路。

于是,我在大二下学期加入了世毕盟,并确定了转专业申请CS的目标。

通过和培训师、mentor(MIT CS博士)的交流,我很快确定了补CS课程、寻找校内科研和暑研机会、考托福和GRE等一系列规划。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也经历过迷茫的状态,现在回头看,其实迷茫并不是心态问题或者情绪问题,被它困扰也不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

迷茫的本质是缺少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导致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和外在环境,从而难以作出决策。

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趁年轻多学多问多探索。

而像“人生意义”、“内心热爱”、“终极追求”这些问题,可能短时间内很难想清楚,但它们是重要的,不要停止思考。

科研和暑研作为科研小白第一次接触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正是我非常想探索的领域。

身为一个理科生,我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还在中考中取得了比数学更高的语文分数,并一直对此颇为自豪(哈哈哈)。

从小喜爱阅读和醉心写作的我常自诩为一个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人,因此,能够探索机器在理解、处理、生成自然语言时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原理,我感到非常兴奋。

大二暑假,我进入计算机系的课题组开始了NLP方向的科研。

世毕盟战绩:【UIUC CS PhD】全奖offer

世毕盟战绩:【UIUC CS PhD】全奖offer

祝贺清华电子系MM收获【UIUC CS PhD】全奖offer^_^ 2015-01-30GGU世毕盟教育祝贺清华电子系MM收获【UIUC CS PhD】全奖offer^_^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缩写为UIUC),建立于1867年,位于伊利诺伊州幽静的双子城:厄巴纳—香槟市,是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该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5年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41位,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第11位,世界大学排名第35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9位;在《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8位。

该校是美国“十大联盟(Big Ten)”创始成员,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密歇根大学并称“美国公立大学三巨头”。

该校还是最国际化、多元化的大学之一,其国际学生人数在全美大学排名第三,位列美国公立大学榜首。

该校一直致力于卓越的研究、教学和公众参与,很多学科素负盛名,其工程学院在全美尊级的地位,始终位于美国大学工程院排名前五,几乎所有工程专业均在全美排名前十,电气、计算机、土木、材料、农业、环境、机械等专业排名全美前五。

该校的商学院也具有极强的实力,其会计、金融等专业为全美一流水平,会计专业位列全美第二。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以其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美自然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来此求学。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从殖民地时期继承的学院式教育已经适应社会经济的进步,开始呼吁举办实用的工业和农业教育。

1857年,伊利诺伊学院的乔纳桑·特纳教授联合佛蒙特州的众议员贾斯廷·莫里尔在国会提出由联邦政府赠地开办农业与机械学院的议案。

议案在国会得到了通过,但是为布坎南总统所否决。

1861年,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林肯成为美国总统,12月,莫里尔再次提出同样内容的议案。

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

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

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低GPA考美国PHD的经历分享。

网上大家都喜欢自称弱人,现在就说说我这个弱人的申请过程。

本人北大02级物理本科,平均GPA2.48,保研出国没戏的情况下,考研两年,08级北理工物理研,绩点勉强到3。

有CUNY和NIU两个offer,接受了CUNY的。

本科太弱就不用解释了,反正是堕落了。

除了绩点低,也没有任何科研经历。

结果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这辈子的梦想仍然是做个物理学家。

这时出国保研都没戏,只好考研。

考了两年北大物院都落榜,估计再考也没戏,就转考北理工物理系,在08年入了学。

本来想好好学习的,但是堕落了这么久,一下调整起来很困难。

再加上很倒霉生了场大病,在床上趴了三个月,所以研究生绩点也彻底悲剧了。

北理工的硕士只有两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忙申请,期间夹着考GT,所以也没做什么科研,连毕业论文都是在拿到offer之后赶着完成的。

总之,专业背景是差到极点。

但当时想,如果以后打算在国内拿个教职继续做物理,出国读个phd是起码的,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申请。

接着说说英语考试,同样悲剧。

第一次GRE:320+800+2.5;IBT:76,口语15。

显然要重考,但这时已经很晚了。

于是我在09年的10.24、11.1、11.7接连考了机考、托福和笔试。

结果G:290+800+3.0,T:78,口语15。

欲哭无泪。

不过事实证明,G、T 考得晚点没关系,学校基本都可以先接受非正式成绩的。

我还argue 了第一次T的作文和口语,结果钱白扔。

没办法,还是只能收拾起心情,继续申请。

由于我办事一贯拖拉,基本上是11月份考了英语之后才开始投入申请的。

所以那些deadline早的学校我就直接忽略了,我还安慰自己,那些都是好学校,我申了也没戏。

事后看来,这想法是错的,申请早动手的话还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不一定早的就难申。

其次,就算deadline晚的,你越早寄材料,越有优势;很多学校都是先到先得,招满了后面的就不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托福76,科研为零,到UIUC CS PhD破格录取,我用一年的努力去逆袭
【声明】本文由世毕盟学员完成,经作者同意,由世毕盟教育(微信公众号:
gguconsulting)排版发布。

前言
我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本科期间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之后保送至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

之前一直在工作与出国之间徘徊纠结,一直到研一下学期才决定读PhD。

在2019fall的申请中,今年二月份,收到了和Gatech的CS PHD offer。

实际上,自己有很大的软肋,托福口语只有19,然而UIUC 口语卡24 with TA, 卡22 without TA。

幸运的是,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 UIUC教授的认可,并在其极力推荐和帮助下,最终通过多加一轮口语面试,被破格录取!
为期一年的黄金加速期
2017年6月,确定出国,当时就先想着先把TOEFL和GRE考了吧。

但是没想到的是,我的英语很糟糕,并且进步很慢。

一直到11月份,才考到了90(从最初的76)。

此时距离申请也就一年的时间,自己作为一名三无学生,没有科研,没有推荐信,没有英语,并且绩点也一般(3.5),心急如焚。

后来我加入了GGU(世毕盟),培训师和mentor立马跟我开了第一次可以说有转折性的meeting。

这次会议中,GGU帮我制定了“战略转移性”策略:以科研为主,英语为辅,全力提高自己的天花板。

从此一年的科研征途正式起航。

由于之前并没有做过任何科研,开始时也是无从下手,举步维艰。

即使穷途末路,也逼着自己及时调整心态。

耐心、坚持,是当时最常对自己说的两个词。

后来慢慢逐渐找到了做科研的感觉,并一鼓作气,完成了三篇质量还不错的一作论文,其中一篇已经被A类会议所接收。

科研之路充满崎岖,一直过着读paper,写paper;累了,背单词,听听力;困了,睡觉;这样周而复始的“规律的”生活。

印象中这一年,一共就给自己放了两次假,一次五一旅游,一次暑假期间做了个手术。

遇到瓶颈早已屡见不鲜。

我记得应该有至少五次,我跟我的培训师焦老师说:我感觉今年没戏了,想gap 一年。

说出来可能难以置信,在去年11月4号左右,12月中旬几乎是所有申请的ddl时,我的TOEFL还是90,GRE还没考,论文也只是刚投出去。

周围的人都对我放弃了。

我的室友后来跟我说,他当时想劝我找工作,但见到我时,
一直没好意思开口,因为我一直都是差一点放弃。

但是培训师及时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提醒我按部就班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正是因为彼时的坚持才有了此时的成功!
秉着巨大的压力,用大概三个星期的时间,TOEFL从之前的90考到了100;又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GRE考到317。

虽然还不是很理想,但至少让我拥有了申请很多学校的基本standard。

回首这段岁月,经常狂风骤雨,遍体鳞伤,但长出的是更坚强不屈的盔甲。

关于科研
对于绩点已经定型的小伙伴们,科研才是决定你申请的结果上限的重要因素。

科研对应的就是高质量的论文。

一定要有一篇一作。

一篇B类的一作要比一个A 类二作分量重很多,这是top school的教授亲口告诉我的,也是我自己血泪经验教训的总结。

因为这表示你已经具有初步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二作三作其实很难鉴定contribution。

有些是freerider,有些确实做了很多工作。

科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耐心,坚持钻研,定会开云见日。

在开始做科研之时,自己的预期是完成一篇一作B类的会议论文。

之所以能在一年内完成三篇一作,是因为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耐心的钻研最新的相关paper,并总结它们优势与缺陷,而这些就是inspiration,比如,优势的结合,缺陷的弥补。

关于推荐信
一篇强有力的大牛推荐信可以把你推入名校。

海外暑研是一个有效且高效的路径。

周围有很多同学依靠一封强有力的推荐信进入梦校,所以我也是强烈推荐的。

但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机会。

没有暑研的同学好好做科研一样可以助你成功。

作为没有暑研和牛推的我,申请结果也比较满意。

当然千万不要让口语拖你的后腿哦。

关于套词
套磁不是必须的,但是一定是强烈推荐的!一是可以让你跟导师提前建立联系,在最后硬件背景都不是很优越的情况下帮你推荐给committee,最终拿到offer;二是可以帮助你有一个申请范围的清晰定位。

如果你得到了top20的普遍回复,那么你申请选校时应该把自己的定位在前二十。

我是在10月份左右开始套磁,并开始为之后的录取保驾护航。

关于GGU
首先,GGU的培训课程可谓是留学界基础知识浓缩的精华。

从整体规划,申请前的准备,暑研的准备,如何套词,CV和PS的撰写,推荐信的注意事项等等,甚至寄送托福成绩单都会有很清楚详细的讲解。

不光这个,里边还会提供过往学长学姐优秀的模板供参考,把你申请期间可能遇到的坑都会给你提前规避开,让你少走弯路,条条大路通offer!
其次,我要强烈称赞GGU的培训师和mentor,真的是尽心尽责。

我的培训师焦老师手把手教我各种事情。

在我套词时,每一封给老师发的邮件,以及回复,他都会揣度,修改。

记得刚过完春节,大年初四,我因为还没收到offer,如坐针毡,就想发邮件问套磁的教授。

午夜十二点,我给焦老师发信息,立马就回我了,并立即帮我定了大纲,并帮我修改了措辞,一直陪我熬到凌晨1点半,
几封邮件确认无误发送之后才去睡觉。

这样的情况有两三次。

真心感谢焦老师。

我的mentor泽宇也是非常的nice,是CMU的PhD,帮我分析了选校,修改文书,私下他们也会像哥们一样的聊天。

尤其是打油诗简直666,既给你加油打气,又让你合不拢嘴。

最后
愿各位与自己的Dream School终成眷属。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共同创建, 定位于美英名校申请的高端留学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成功案例>
2018 Fall部分申请结果:普林29枚,哈佛43枚,MIT 53枚,斯坦福64枚,伯克利90枚,CMU 82枚,剑桥18枚,牛津 12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