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_心得体会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通用5篇)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棒磨成针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则故事,它讲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用功学习,经常逃学。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铁棒,他感到很奇怪。
老奶奶说;"愚公可以移山,滴水可以穿石,我也可以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受到启发,于是勤奋苦读,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故事读完了,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那件事。
我和爸爸。
外公去爬莲花山。
站在山脚下,莲花山直插云霄,又高又险。
我顿时感觉自己爬不上去,便想要放弃了,可是在外公的不断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中间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可看到外公的那认真劲儿,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由于我的坚持不懈,奋力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我既欣赏了美景,也收获了快乐。
其实,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嘛。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2当我读了《铁棒磨成针》之后,我知道了小时侯就应该套刻苦加勤劳地读书。
否则的话,是成不了大器才的。
这里面的故事是这样的: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常常逃课。
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念书。
有一天,正当小李白兴冲冲地拿这风车从屋里跑出来时,他看到了一位年龄很高的老奶奶正在磨石上正用手磨着一根大大的、粗粗的铁棒。
小李白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走了过去问老奶奶:“老奶奶,请问您磨着这铁棒干什么用啊?”老奶奶慈祥地对小李白说:“孩子啊,奶奶这是在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给我儿媳妇用的。
”小李白不禁得大吃一惊,问:“那老奶奶,要磨成这么一跟小小的绣花针可是需要很长很长,不,几十年也磨不成的呀!”老奶奶先笑了一笑,然后说道:“孩子啊,你要明白:只要工夫深,铁棍就能磨成针!”后来,就是老奶奶说的这句话领导了李白。
使他用心学习,最后成了我国最的一位大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最新)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今天读了《铁杵磨成针》一文使我很受感动,讲的是一位年轻的人,把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
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
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
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
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
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
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的写字比赛,获一等奖。
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还获得大连写字二等奖。
我还要努力,将来我还要参加全国比赛呢!我相信《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通过读书让我深深的懂得了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无声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又像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遨游,一本好书还像一盏路灯,指明成功的道路,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或是做事。
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故事读后感

铁杵成针的故事读后感小时候就听过铁杵成针的故事,那时候只觉得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没往心里去。
如今长大了,再回想这个故事,感受却完全不同了。
故事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老妇人的行为感到十分好奇,就问她:“铁杵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妇人回答:“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最终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
这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最近我自己就有这么一个类似的经历。
前段时间,我决定学习画画。
一开始,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天赋,应该很快就能画出不错的作品。
于是,我兴冲冲地买了各种画笔、颜料和画纸,准备大展身手。
可是,当我真正开始画的时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连最基本的线条都画不直,更别说构图、色彩这些复杂的东西了。
画了几张草图,简直惨不忍睹,我心里那个沮丧啊,觉得自己可能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铁杵成针的故事。
我就问自己,难道就这么轻易放弃了?人家老妇人能把铁杵磨成针,我连几张像样的画都画不出来?于是,我调整了心态,决定从最基础的开始练起。
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专门练习画线条。
一开始,那线条歪歪扭扭,像一条条小蚯蚓在纸上乱爬。
但我没有灰心,继续坚持。
慢慢地,线条变得直了一些,也顺畅了一些。
接下来,我开始学习构图。
为了掌握构图的技巧,我看了好多教学视频,还找了一些优秀的画作来模仿。
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时候,比例掌握不好,画出来的东西看起来特别别扭;有时候,画面的重心不稳,感觉整个要倒了似的。
不过,每一次遇到问题,我都会告诉自己,别着急,慢慢来,就像那磨针的老妇人一样,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进步的。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画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虽然还比不上那些专业的画家,但和自己最初的水平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明白了铁杵成针的含义。
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
铁杵成针读后感

铁杵成针读后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句古老的谚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小时候听到它,只觉得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而今再次回味,却有了更深的感触。
故事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李白深受触动,从此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这看似简单的情节,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那时候我特别想学弹吉他。
刚开始的时候,那股新鲜劲让我每天都能坚持练习一会儿。
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按弦的手指疼得厉害,而且那些复杂的和弦转换总是让我手忙脚乱。
看着镜子里笨拙的自己,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音乐细胞。
有一天,我实在是练不下去了,把吉他往床上一扔,就想放弃。
我坐在书桌前,心里乱糟糟的。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窗外的一棵小树苗。
那是我前段时间随手种下的,种下之后也没怎么管过它。
我走到窗前仔细看了看,发现它虽然长得歪歪扭扭的,但是在石头缝里努力地扎根,努力地生长着。
一阵风吹过,它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跟我说:“别放弃呀!”我不禁想到了铁杵成针的故事。
那个老妇人要把那么粗的铁杵磨成针,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啊!我这才练了几天吉他就想放弃,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于是,我重新拿起了吉他,调整好心态,一个和弦一个和弦地慢慢练。
手指疼了,就停下来揉一揉;节奏不对,就一遍一遍地打着拍子。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我的手指上渐渐磨出了茧子,和弦转换也越来越熟练。
终于,我可以完整地弹出一首简单的曲子了。
那一刻,心里的喜悦简直无法形容。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我真的放弃了,就永远也体会不到这种成功的喜悦。
铁杵成针,靠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努力,更是那份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减肥、学习新技能、创业等等,一开始可能都会觉得困难重重,甚至想要打退堂鼓。
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老妇人能把铁杵磨成针,我们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用坚持和努力磨出属于我们的“针”。
读铁杆磨成针读后感

学完《铁杵成针》这篇课文,我内心深有体会:做一件事要坚持不懈,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铁杵成针》中的李白小时候因为不爱学习,逃课去四处玩闹。
来到一处小溪旁,正好遇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杵。
李白好奇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如实告诉她要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很好奇是否能成功,老婆婆便告诉李白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只要你有恒心,坚持做,一定会成功。
李白瞬间明白了,于是回到学校,立志读好书,每天努力学习,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诗仙。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铁杵一天一天地磨,就可以磨成针:水不停地滴,石头也可以被滴穿。
这说明了持之以恒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试想,如果李白当时没有听取老奶奶的劝告去刻苦读书,就不会成为一代诗仙。
也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才给世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取得了非凡的诗歌艺术成就。
在今天,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样的励志故事依然给人启迪,持之以恒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然而,持之以恒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
譬如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老师看了以后让我认真修改,并勉励我说:“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要有耐心和恒心。
”我听取了老师意见,反复修改多次,终于把这篇作文改成了一篇优秀习作,被老师推荐发表到网上。
事后,我在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放弃的话、我的作文怎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呢?。
铁杵成针的读后感600字

铁杵成针的读后感600字《铁杵成针读后感篇一》读完“铁杵成针”的故事,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脑袋里也像煮开了的热粥,咕嘟咕嘟冒出各种想法。
一开始,听到李白瞧见老婆婆拿着根大铁杵在石头上磨,还扬言要磨成针,我差点笑出声,心说:“这老婆婆怕不是在开玩笑?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啥时候能磨成啊,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老婆婆那股子专注劲儿,又让我把嘲笑咽了回去。
我仿佛瞧见她蹲在溪边,双手稳稳攥着铁杵,一下又一下用力地磨着,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砸在石头上,溅起细微的水花,眼神却坚毅得像能穿透铁杵。
再看李白,一开始满脸狐疑,到后面深受触动,想必内心也是翻江倒海。
这场景,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把我平日里那些个“三分钟热度”的事全给翻腾出来了。
我想起自己去年暑假雄心勃勃要学吉他,信誓旦旦跟爸妈保证,将来要弹得一手好曲子惊艳众人。
刚开始那几天,劲头十足,抱着吉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手指磨破了皮也不喊疼。
可新鲜劲一过,练习时手指的酸痛、和弦的难按,都成了我打退堂鼓的理由,到最后,吉他被扔在角落吃灰。
跟老婆婆铁杵成针的恒心比起来,我这小挫折算啥呀,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不禁羞红了脸。
不过,静下心琢磨,我又有点犯嘀咕,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铁杵成针”的做法真的行得通吗?大家都争分夺秒,信息像火箭一样飞速更新,机会稍纵即逝。
要是花大把时间死磕一件事,会不会错过很多其他机遇?就像参加各种竞赛,准备周期长,等结果出来,说不定新的热门领域又冒出来了。
可反过来想,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追赶潮流,没有深耕细作的耐心,大概率只能浮于表面,干啥啥不行。
这故事虽老,却像盏永不灭的灯,照亮了我内心摇摆不定的角落。
它提醒我,追梦路上困难重重是常态,别轻易被吓倒。
往后碰上难题,我就想想老婆婆那执着的背影,咬咬牙坚持下去。
虽说不一定每次努力都能换来成功,但半途而废铁定一事无成。
说不定哪天,我也能把自己手头的“铁杵”磨成亮眼的“针”,收获满满成就感,到那时,再回头看这些磕绊,都是值得回味的宝贵经历。
铁杵成针读后感

铁杵成针读后感铁杵成针读后感1我读了《铁杵成针》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很聪明,可就是贪玩,不愿意学习。
有一天,他逃学后四处闲逛,来到一条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拼命地磨。
李白非常吃惊:“这么粗的铁棒也能磨成针?”老婆婆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听完他就继续学习,每天都很用功学习,终于成了著名的诗人。
我读完之后,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故事中的老婆婆这种精神让我感到敬佩,也让我想起了《夏洛的网》当中的夏洛,坚持给小猪威尔伯织网,织了“好猪”“杰出”“谦虚”等等的汉字。
我记得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时候,爬到三分之一时,我累得汗流浃背,坐在地上休息,爸爸鼓励我,让我想了老婆婆说的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又想到了夏洛坚持的意念。
再听见爸爸的.鼓励让我更有精神,爬到半山腰时,汗水一滴一滴的流下我脸颊,我的衣服全汗湿了,爸爸看见我的衣服会汗湿了,于是让我休息一会,而我坚持要自己爬上去。
终于,我爬上了山顶。
凉风拂过我的脸颊,舒服极了!就像《铁杵成针》中的老婆婆,以一颗恒心,我又像《夏洛的网》中的夏洛,已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只要拥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什么难事不能克服呢?铁杵成针读后感2我是一个小皮猴,上课总是动个不停,爱做小动作,做任何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等热情过后说什么也不想坚持了。
为这点,妈妈非常头疼,为此她找到了我们的陈老师,陈老师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小故事,说:“我相信聪明的陈栋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老师的微笑似乎有魔力,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故事。
这是一个《铁杵成针》的故事,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事情。
李白小时候学习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
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奶奶你磨这铁杵干什么?”老太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
”李白说:“铁杵这么粗,针那么细,要磨成针,太不可思义了!”老太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
《铁杵成针》读后感(通用20篇)

《铁杵成针》读后感《铁杵成针》读后感(通用2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杵成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成针》读后感篇1每次我阅读一本新书,当读到文章里的精彩片段时,书中的画面仿佛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令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
《铁杵成针》这篇文章就是如此,使我受益匪浅。
《铁杵成针》这篇文章讲的是诗仙李白小时候的一件故事,那时的李白跟我们现在很多小学生一样,非常贪玩,不爱学习。
有一次他逃学偷偷地跑到外面玩,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想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就好奇地问老奶奶:“铁棒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却不以为意,很认真地回答李白:“只要持之以恒,绝不放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李白突然感到很惭愧,自此刻苦用功,终于名满天下,成为千古传诵的大唐诗仙。
孟子也讲过:“做事就好比挖井,挖到六七丈深而还没有见到水,如果自己放弃了,那依然只是一口废井。
”有作为的人做事,贵在坚持,挖井挖了六七丈深,不能说不努力,也不能说没有艰苦的付出。
可是即便如此,即使自己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如果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回报,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难免会对前途产生悲观失望,而伟大人物和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就看自己能不能坚持?是咬紧牙关、默默奋斗还是半途而废而功亏一篑?结果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铁杵成针》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
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_心得体会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
《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逃课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溜出学堂去玩耍。
在一条小河边,他看到以为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而且老婆婆告诉李白她打算把铁棒磨成一根针。
李白满脸狐疑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之后很感动,从此开始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铁杵一天天磨,就能磨成绣花针;水滴一遍遍滴,就能把石头凿穿。
这说明持之以恒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如果我们也具有这样的精神,那学习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作业写累了,就稍稍休息一下,继续把剩下的做完;钢琴练烦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坚持把曲子弹熟;跑步跑累了也决不能放弃,坚持过临界点你就会觉得剩下的距离其实很轻松……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挡不住诱惑,忍不住想停下来。
比如,我上个星期做了一个学习计划,可没执行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再比如,我跟老师约定每天都去练琴,可连续去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找借口放松自己,这使我学琴的进度变得很慢。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伟大的`人物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才会取得伟大的成就。
我只有控制好自己,挡住那些诱惑,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