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武陵春-李清照

绍兴五年 (1135)寓居在浙 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武陵春》词。这 时她已经52岁,经 历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等不幸 遭遇,处境凄惨, 内心极其悲痛。这 首词中所反映的正 是她真实的生活片 段和思想感情。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善于选取自已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 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二、词的语言独具特色。(1)无论是口语,还 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练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 清亮,风韵天然。Eg: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 (2)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 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三、语言的清新素雅,很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 美境界。
一代才女 李 清 照
李清照(约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 是南宋诗、词、散文 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 家,但她最擅长的, 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北宋败亡后,李清 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 于金人之手,她家中所 藏的大批书籍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 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 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 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 所作,非一般 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 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 人内心深处 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 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以第 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 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 女形象。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 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 落花已化为 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 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 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武陵春ppt课件

武陵春ppt课件
目录
• 武陵春简介 • 武陵春的制茶工艺 • 武陵春的品鉴 • 武陵春的文化内涵 • 武陵春的市场分析
01
武陵春简介
武陵春的起源
武陵春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舞蹈,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武陵春汲取了多种文化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武陵春在古代是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的舞蹈,如今则更多地被用于表演和比赛。
武陵春与诗词歌赋
武陵春的词牌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宋词、元曲等各种文 学形式中。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创作过以武陵春为词牌的诗词歌赋,如李清照的 《武陵春·春晚》等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武陵春的词牌特点是以描绘春天、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为主题,语言优 美、意境深远,深受人们喜爱。
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时间根据茶叶的品种和炒茶师傅 的经验而定,一般需要数分钟至十几 分钟不等。
炒制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不宜过 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茶叶的品质。
包装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应选择无毒、无味、密 封性好的材料,如铝箔纸、纸盒
等。
包装方式
包装时需将茶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 密封包装,避免茶叶受潮、氧化和 异味侵入。
闻香
感受酒香
武陵春酒香气浓郁,有浓郁的果香、花香和木香 等。
鉴别酒香的真伪
注意鉴别酒香是否自然,有无刺鼻、怪异的香味。
分辨酒香的层次
好的武陵春酒酒香层次分明,有前香、中香和后 香的差异。
品味
品尝酒的口感
武陵春酒口感醇厚、绵柔,入口后有顺滑的感觉。
感受酒的余味
好的武陵春酒余味悠长,回味甘甜,令人愉悦。
武陵春的特色
武陵春的舞蹈动作刚 劲有力,节奏明快, 富有阳刚之美。
目录
• 武陵春简介 • 武陵春的制茶工艺 • 武陵春的品鉴 • 武陵春的文化内涵 • 武陵春的市场分析
01
武陵春简介
武陵春的起源
武陵春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舞蹈,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武陵春汲取了多种文化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武陵春在古代是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的舞蹈,如今则更多地被用于表演和比赛。
武陵春与诗词歌赋
武陵春的词牌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宋词、元曲等各种文 学形式中。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创作过以武陵春为词牌的诗词歌赋,如李清照的 《武陵春·春晚》等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武陵春的词牌特点是以描绘春天、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为主题,语言优 美、意境深远,深受人们喜爱。
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时间根据茶叶的品种和炒茶师傅 的经验而定,一般需要数分钟至十几 分钟不等。
炒制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不宜过 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茶叶的品质。
包装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应选择无毒、无味、密 封性好的材料,如铝箔纸、纸盒
等。
包装方式
包装时需将茶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 密封包装,避免茶叶受潮、氧化和 异味侵入。
闻香
感受酒香
武陵春酒香气浓郁,有浓郁的果香、花香和木香 等。
鉴别酒香的真伪
注意鉴别酒香是否自然,有无刺鼻、怪异的香味。
分辨酒香的层次
好的武陵春酒酒香层次分明,有前香、中香和后 香的差异。
品味
品尝酒的口感
武陵春酒口感醇厚、绵柔,入口后有顺滑的感觉。
感受酒的余味
好的武陵春酒余味悠长,回味甘甜,令人愉悦。
武陵春的特色
武陵春的舞蹈动作刚 劲有力,节奏明快, 富有阳刚之美。
武陵春1025

烟锁着秦楼 细雨把酒黄昏后 海棠花是否依旧 应是那绿肥红瘦 独自泛轻舟 雨疏风骤添新愁 浓睡不消那残酒 有多少事欲说还休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依旧 我饮尽杯中昨夜的温柔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相思惹闲愁 日上帘钩懒梳头 不是悲秋新来瘦 花自漂游水自流 跨越千年后 平仄间眼泪游走 韵脚中我空等候 声声慢心事谁知否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依旧 我饮尽杯中昨夜的温柔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 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 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 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读
1.读准字音。 2.读清语气。 3.感受词中流淌着怎 样的情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 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做易安居士的知音。请用 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对她的理 解吧。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对李清照不同 时期的词作进行比 较阅读,根据自己 的收获完成一份阅 读报告——《走近 李清照》。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 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 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 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 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郎:指丈夫。 比并看:放在一起比较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相思惹闲愁 日上帘钩懒梳头 不是悲秋新来瘦 花自漂游水自流 跨越千年后 平仄间眼泪游走 韵脚中我空等候 声声慢心事谁知否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依旧 我饮尽杯中昨夜的温柔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 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 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 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读
1.读准字音。 2.读清语气。 3.感受词中流淌着怎 样的情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 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做易安居士的知音。请用 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对她的理 解吧。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对李清照不同 时期的词作进行比 较阅读,根据自己 的收获完成一份阅 读报告——《走近 李清照》。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 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 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 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 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郎:指丈夫。 比并看:放在一起比较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ppt 人教版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 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 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这就是这三首词 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从这三首的 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 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 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 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 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 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 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 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任何作品所能反 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 其如此。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 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武陵春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武陵春,调名出陶渊明《桃花源记》 所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事。又名 《武林春》。《词谱》以毛滂词为 正体。平韵,双调,四十八字,八 句。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别有在 末句加一字,或在上下片二三四句 各加一字的,是变格,换头七字句 亦有用平起的。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 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 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 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 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 《仙吕· 点绛唇缠令· 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 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 甫《西厢记》杂剧《正宫· 端正好· 收尾》云:“遍人间烦 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 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 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这首词的整 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 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 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武陵春-PPT精品教学课件3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丑奴儿》
大意
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 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 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 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 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 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 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内容探究 师生互动
1 简要概括本词的上下两片。 2 主人公“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从中你能体会到其什么心态? 3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 明了什么? 4 简要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 5 本词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5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 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 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 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 己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斯宾塞 ●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 ● 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牛顿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 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 托尔斯泰 ●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 ●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哥白尼 ●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大意
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 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 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 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 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 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 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内容探究 师生互动
1 简要概括本词的上下两片。 2 主人公“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从中你能体会到其什么心态? 3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 明了什么? 4 简要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 5 本词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5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 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 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 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 己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斯宾塞 ●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 ● 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牛顿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 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 托尔斯泰 ●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 ●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哥白尼 ●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李清照《武陵春》ppt课件

居士。济南人,南
宋著名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
家。其作品后人辑
有《漱玉词》,今
人辑有《李清照
集》。
5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词。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 断和思想情感。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 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 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 之情。
15
1、尝试着背诵这首词(三分钟)
2、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 愁绪?
日晚倦梳头 动作描写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雨泪先流。
神态描写 16
3、找出语意新奇,化虚为实、 描摹愁思的句子?
10
日晚倦梳头
• 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 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 心的哀伤。
11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 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武陵春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李清照佚事
她是中国最有天才和成就的女词人。清照天生 聪明, 又生长在一个文学家庭,故年幼即 通文艺。十八岁嫁给胡州太守赵明诚。明诚也 能赋诗填词,夫妻感情 甚佳。 结婚不久,明 诚出游,清照重阳节作了《醉花阴》词寄给明 诚。明诚自愧不如,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 他三天三夜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作了五十首 词。他故意把清照的词也夹在其中,给朋友陆 德夫看。陆德夫赏玩了半天说:“只三句绝 佳。”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说: “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这正 是李清照写的那一首中的三句。
写作背景
•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 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 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 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 “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 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 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 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 绝唱。
散文改写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狂风扫过,春光荡尽, 失去了生活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眼前的一切都变了样 繁花无存。只余下委地成泥的花瓣在尘土中残留 子,失去了光彩,“事事休”,悲彻!痛彻!凄彻! 的一脉芳痕。 哀彻!写尽离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色的不堪,正是诗人 对景难排,牵愁惹恨,不能自已。 心境的不堪。 一个孤立无依的女子独自承担着如此巨大的重负,她 诗人依然沉浸在忧愁里,沉浸在迷惘中,意绪皆 多么希望自己的内心能过得到稍许的平复,抑郁的愁 无,何来兴致?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诗人无心 怀得到片刻的舒缓。 梳洗装点。 听说金华双溪那里的春光尚好,景色宜人,诗人何尝 何来这般?风物依稀似当年,只是万般心爱两相 不想荡舟游玩,一释心中块垒。然而,双溪再好,再 断。亲爱的丈夫离她而去了,留下她孤苦一人, 美,诗人也只不过是动动念头而已。诗人心中郁结了 流落在战乱中。景依旧,物依旧,人却不在了。 多少欢快的日子,多少美好的往事,风一般的吹 太多太多的忧愁,太多太多的悲苦,纵有千江流水也 走了,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无边的愁苦。 承托不起,又岂是一只小小的船只载得动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50张PPT)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长征
jiàng
将领
jié
豪杰
射 靶 子
秦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边塞(sài shài) √ 秦朝(qíng qín)
√ 长征(zēng zhēng) √ 杰出(jié jiē)
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长征
jiàng
将领
jié
豪杰
射 靶 子
秦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边塞(sài shài) √ 秦朝(qíng qín)
√ 长征(zēng zhēng) √ 杰出(jié jiē)
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了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读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jiàng
长征 将领
易错音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边塞(sài shài) 长征(zēng zhēng ) √ √ 秦朝(qíng qín) 飞将(jiàng jiā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人公“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从中你能体会到其什么心态?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行 为具体的表达 了她内心浓重 的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 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 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 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 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 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
上片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暮春时节 。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 楚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借游览以排 遣的凄楚心情。
欣赏品析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 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 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 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 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 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 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 ,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 更深入了一层。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 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 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 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 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 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 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 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写出 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以及内心的沉重、无奈 。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 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 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 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 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 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 ,生活优裕和谐。靖康之 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 ,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 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 。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 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 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 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 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 )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 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 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 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本文是如何抒Leabharlann 作者感情的?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 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 率真。
赏 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比喻修辞,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把看似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 可触摸的实体,写得具体可感, 非常形象,突出了诗人内心沉重 的哀愁。
背景简介
了解背景: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已陷入 金人之手,家中收藏的大批文物被焚毁,不久 丈夫赵明诚病故。金军继续挥兵南侵,李清照 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词。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 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 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 感情
梳理总结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
作,真实反映丁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
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描摹
外部动作和神态(日晚倦梳头,欲语
泪先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
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
《望江南》与《武陵春》这两首有 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婉约;
写法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感情离愁别叙,凄惨心境。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 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 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春色终于了结了! 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 景,心灰意懒,所以虽然日上三竿,仍无 心梳洗打扮。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欲说 无语,泪在语先。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 ,也打算去那里泛舟,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 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 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后 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 《李清照集》。李清照的父亲 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 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 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 ,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 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 很高的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