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烧烫伤预防与急救
对婴幼儿发生烫烧伤的初步处理及预防教育

烫伤是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婴幼儿的皮肤更加娇嫩敏感,对高温物体和热液体的容忍能力较低,一旦发生烫伤,处理不当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于婴幼儿发生烫烧伤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从预防和初步处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家长和照料者有所帮助。
一、预防烫烧伤的教育1. 烫烧伤的来源婴幼儿发生烫烧伤的来源主要包括热水、热饮食物、热饮料、热汽和热气等。
婴幼儿的好奇心强,对这些高温物体的认知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烫烧伤。
2. 安全用具的使用家长和照料者在喂食婴幼儿热饮食物时,应使用专门的婴幼儿食品碗和勺,避免使用易烫手的餐具。
在喂食时要小心。
在为婴幼儿洗澡时也应使用特制的婴幼儿浴盆和浴具,避免使用易烫伤的热水。
3. 儿童教育对于稍大一点的儿童,可以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热水、热饮食物和热饮料的危害性,教导他们远离这些高温物体。
4. 家庭环境的安全家庭中应将热水壶和热饮料放置在婴幼儿难以触及的地方,确保家庭环境的安全。
二、婴幼儿发生烫烧伤的初步处理1. 抢救婴幼儿当婴幼儿发生烫烧伤时,首先要迅速抱起婴幼儿,使其受伤部位远离高温物体,如热水或是热饮料等。
同时要及时将热饮食物嘴中冲洗干净,避免继续灼伤口腔和食道。
2. 冷却受伤部位对于轻度烫伤,可以在受伤部位迅速进行冷却处理,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直至疼痛减轻。
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婴幼儿身体过度冷却。
3. 包扎伤口对于烫伤的浅表部位,可以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保护受伤皮肤。
同时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着于伤口的材料。
4. 就医处理对于烫伤严重的婴幼儿,需要立即就医处理,以免伤情加重。
家长和照料者在抢救婴幼儿的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通联方式或是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对于婴幼儿发生烫烧伤的初步处理及预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烫伤发生是最为关键的,而对于一旦发生烫伤,家长和照料者要迅速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以减缓伤情加重。
儿童烫伤的安全教育知识

儿童烫伤的安全教育知识对于家庭中的儿童来说,烫伤是一种常见但往往可以预防的意外伤害。
作为家长或者照顾者,了解和掌握儿童烫伤的安全教育知识,是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一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烫伤原因。
热液体和热表面是造成儿童烫伤的常见原因。
家中的开水、热饮料和热汤奠湿以及淋浴、洗澡用水的温度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烫伤的风险,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建议。
首先,确保儿童与热液体保持距离。
不要将热饮料或热汤奠湿放在儿童可以触及的地方,而是将其放在高处或者使用安全锁保护。
在家中使用热水时,确保温度适宜,不要让儿童接近正在使用的热水。
此外,儿童洗澡或者淋浴时,应该事先测试水温,确保水温不会造成烫伤。
其次,为了减少烫伤风险,我们还应该注意家庭中的电器安全。
烧水壶、电磁炉和烤箱等电器对儿童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们要确保这些电器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同时使用安全锁将其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
在烹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儿童接近,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烫伤事故。
此外,儿童在户外活动时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指导。
夏季的高温天气中,烫伤的风险更加明显。
我们应该教育儿童避免接触热表面,比如热的石头、金属滑梯和玩具等。
同时,要确保儿童穿着适当的衣物和鞋子,以免受到太阳或热地面的灼伤。
最后,教育儿童如何应对烫伤。
无论我们做得再好,事故始终是可能发生的。
我们应该教导儿童正确的急救措施,比如立即冷却烫伤部位的方法,使用温水冲洗烫伤处,并及时就医。
同时,儿童应该知道不要碰热液体和热表面,以免烫伤程度加重。
总结来说,儿童烫伤的安全教育知识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家长和照顾者应该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儿童的安全。
同时,教导儿童正确应对烫伤的方法,有助于他们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通过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我们可以为儿童的健康和快乐成长提供更多保障。
预防烧伤烫伤教案

预防烧伤烫伤教案引言概述:烧伤和烫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预防烧伤和烫伤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其原因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预防烧伤烫伤的教案。
正文内容:1. 了解烧伤烫伤的原因1.1 热液体和热物体:热水、开水、油烫伤等。
1.2 火源:明火、火焰、燃烧物等。
1.3 电烧伤:触电导致的烧伤。
1.4 化学物品:酸、碱等化学物品的接触导致烧伤。
1.5 日晒烫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导致皮肤烫伤。
2. 家庭环境的预防措施2.1 热液体和热物体:将热液体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儿童安全锁,注意热物体的放置位置。
2.2 火源:监督孩子的使用火源的行为,教育他们远离明火和火焰,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的安全性。
2.3 电烧伤:教育孩子电源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4 化学物品:将化学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儿童安全锁,注意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物品。
2.5 日晒烫伤:避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中,使用防晒霜和遮阳伞等防护措施。
3. 儿童烧伤烫伤的预防教育3.1 知识普及:通过家长、学校和社区等渠道普及烧伤烫伤的知识,让孩子了解烧伤烫伤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2 安全教育: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火源和化学物品,以及在户外活动时的防晒措施。
3.3 摹拟演练:组织适龄儿童参预摹拟演练,让他们亲身体验烧伤烫伤的危(wei)险,增强安全意识。
4. 急救知识的普及4.1 火源烧伤:即将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避免使用冷却剂,及时就医。
4.2 热液体烫伤:即将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不要涂抹任何药物,及时就医。
4.3 电烧伤:切勿触碰伤者和电源,即将切断电源,用干净的干布包住伤口,及时就医。
4.4 化学物品烧伤:即将用大量水冲洗伤口,避免用手触碰伤口,及时就医。
5. 预防烧伤烫伤的其他注意事项5.1 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插座和燃气管道等设施,确保其安全性。
5.2 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提高应对烧伤烫伤事故的能力。
暑期安全教育总结:儿童烫伤急救方法

暑期安全教育总结:儿童烫伤急救方法暑期是孩子们放假的好时光,他们可以在户外尽情玩耍、游泳、追逐,但同时也要面对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中,烫伤是暑期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能更好地应对烫伤,本文将对儿童烫伤的急救方法进行总结。
烫伤是由于热物质(热水、油、开水等)接触皮肤而引起的损伤。
儿童由于年幼,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导致烫伤事故的发生。
因此,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了解烫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热的传导方式。
热的传导方式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当孩子接触到热物质时,热能会迅速传导到皮肤表面,引起烫伤。
因此,在夏季特别是暑假期间,孩子们在和热物质接触时需要格外小心。
预防烫伤的基本措施是避免接触热源。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将热水壶、电热水器等高温设备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使用儿童安全锁,限制孩子接触厨房的热源;在烹饪时,锅柄应朝向后方,避免孩子碰到;不要让孩子接触热的厨具、热油等。
另外,在户外游玩时,孩子们应避免接触高温的表面,如车辆、游乐设施等。
即使在预防措施做好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意外发生。
一旦孩子发生烫伤,家长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
首先,家长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置于流动的冷水下冲洗,直至疼痛感减轻。
冷水可以有效减缓热的传导速度,减少烫伤的损害。
但注意,家长冲洗时不要使用冷冻水或冰块,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其次,家长可以使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湿绷带轻轻覆盖在烫伤处。
这样可以防止感染,并减轻疼痛。
重要的是,家长不要用家庭药物或其他涂抹物品来处理烫伤,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然后,家长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或就医点,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烫伤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洁烧伤面、覆盖消毒药物、进行伤口包扎等。
重要的是,家长不要自行处理严重烫伤,以免延误最佳的救治时机。
在烫伤发生后的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伤势变化,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扣破或摩擦伤口。
《幼儿烫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教案

(1)小组探索
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支持3内容和微课,小组模拟应对幼儿突发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全过程。
·对展示组模拟操作进行自评和互评。
·听取学生发言,进行点评。
·呈现热力、化学、电击烧(烫)伤应急处理流程图,并就课前模拟操作问题进行小结。
(2)分析案例中教师的应急处理
3.熟记不同类型烧(烫)伤的紧急应对流程及注意事项。
4.能根据初步伤情评估,结合紧急救助流程模拟为发生烧(烫)伤的幼儿实施应急处理。
5.能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6.懂得烧(烫)伤事故的应急处理与预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参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
幼儿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通过参与小组模拟应急处理和案例视频片段进行分析与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在模拟应急处理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熟悉幼儿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正确方法,并认识到错误处理方法的严重后果。
2.活动二:组织烧(烫)伤应急处理关键操作规范练习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针对热力型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关键点(“冲、脱、泡、盖、送”)进行模拟操作练习。
要求:一组表演时,其他组学生使用《幼儿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模拟综合实训评价表》,对其他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2)观摩学生表演,记录各组表现。
参考微课,小组分工合作参与角色扮演,然后相互观摩各组同学表演,记录各小组优点及不足。
(1)针对热力型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关键步骤进行模拟操作练习,并观摩其他组员操作,发现并反思不足。
(2)倾听各小组代表分享操作收获和小结。
(3)倾听教师对模拟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小结。
通过对热力型烧(烫)伤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模拟操作练习,改进对课前小组模拟中出现的不足,并为每一个同学提供烧(烫)伤紧急救助的关键操作的练习机会,以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儿童烧伤预防和现场救治专家共识

儿童烧伤预防和现场救治专家共识一、烧伤的预防1 普及儿童烧伤相关知识推荐意见1:利用多种方式向大众普及预防儿童烧伤知识,提高防范意识,避免烧伤发生(强推荐,证据等级2)。
儿童烧伤常发生在有家长看护时,例如,热汤饭洒在身上或误用某些清洁产品等。
儿童的认知发展晚于运动发展,使他们有接触危险的机会,但没有预判和躲避危险的能力。
减少儿童烧伤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受教育程度[5]。
利用多种方式,例如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等推送导致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烧伤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防范儿童烧伤的意识。
2 提供安全生活环境推荐意见2:在住宅配备火灾烟雾探测警报器、灭火器、灭火毯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防止居家火焰烧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家中发生火灾的常见隐患包括在床上吸烟、不适当使用电器及燃气等。
安装烟雾探测器和警报器有助于儿童在失火时及时逃生,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具可协助灭火,降低难以逃离火灾现场儿童被火焰烧伤的风险。
随着烟雾探测器安装的增加,住宅起火与火灾死亡事件明显减少。
推荐意见3:使儿童避免接触温度≥50℃的热液,以防止被热水烫伤(强推荐,证据等级3)。
热液烫伤是儿童大面积烧伤最主要原因。
60℃热水只需3 s即可造成烫伤,但49℃热水10 min才导致严重损伤。
控制热水器水温为50℃以后,明显降低了儿童因自来水烫伤的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
推荐意见4: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家活动环境(强推荐,证据等级3)。
幼儿大部分时间在家中活动,将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能导致烧伤的危险器皿置于稳妥处,防止儿童接触和碰翻致伤。
儿童接触裸露的电线或电源插座发生电击伤率较高,正确安装电器,避免电线裸露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避免电气设备靠近水边,安装防漏电开关有助于减少电击伤。
许多家用清洁剂的化学物质具有引起烧伤潜在危险,要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摄入和吸入。
二、现场急救1 脱离危险环境和致伤因素推荐意见5:(1)救援人员到达烧伤现场,迅速检查周围环境并转移儿童到安全场地(强推荐,证据等级1)。
患儿烫伤的应急预案

患儿烫伤的应急预案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由于患儿皮肤娇嫩,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烫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患儿烫伤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应急处理流程1、迅速脱离热源当发现患儿烫伤后,第一时间应迅速将患儿与热源分开。
如果是被热水烫伤,立即脱去被热水浸湿的衣物;如果是接触高温物体烫伤,应迅速将患儿的手或身体移开高温物体。
2、降温处理在脱离热源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30 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
注意水流不宜过大,避免冲破烫伤的水疱。
如果烫伤部位无法冲洗,可用冷毛巾湿敷。
3、评估伤情在进行降温处理的同时,仔细观察患儿的烫伤情况,包括烫伤的面积、深度、部位以及有无水疱、破皮等。
对于轻度烫伤(仅有皮肤红肿、疼痛,无水疱),可自行处理;对于中重度烫伤(出现水疱、破皮、皮肤发白或烧焦等),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4、保护创面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在烫伤部位,避免摩擦和污染。
切勿使用有绒毛的物品,以免绒毛粘在创面上。
如果有水疱,不要自行挑破,以免感染。
5、送往医院对于中重度烫伤的患儿,应尽快送往医院烧伤科或急诊科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二、人员分工1、发现者负责第一时间发现患儿烫伤,并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如脱离热源、降温处理等。
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2、护士迅速准备急救物品,如生理盐水、纱布、烫伤药膏等。
协助医生进行伤情评估和处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3、医生对患儿的伤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需要送往医院的患儿,联系医院相关科室,做好转诊准备。
4、后勤人员负责清理现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三、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向患儿及其家长宣传烫伤的预防知识,如远离热水瓶、热汤、火炉等。
教育患儿不要玩火、玩电。
2、改善环境设施将热水瓶、热汤等放置在患儿够不到的地方。
烫伤安全教育记录幼儿园(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越来越多,烫伤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烫伤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烫伤安全教育。
二、烫伤的危害烫伤是指皮肤及以下组织受到热力、化学物质、电击等引起的损伤。
烫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烫伤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皮肤损伤:烫伤可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破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皮肤坏死。
2. 疼痛:烫伤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给幼儿带来极大的痛苦。
3. 感染:烫伤部位容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4. 瘢痕:烫伤愈合后,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和功能。
5. 心理影响:烫伤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阴影,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烫伤预防措施1. 家庭预防措施(1)家长应加强对家中热源的管理,如热水壶、电热毯等,确保幼儿接触不到。
(2)厨房做饭时,注意不要让幼儿靠近火源,避免烫伤。
(3)家长应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摸电源插座、电器等,防止触电。
(4)家中存放的化学品、农药等应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2. 幼儿园预防措施(1)教师应定期对幼儿进行烫伤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幼儿园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监管,避免幼儿接触烫伤源。
(4)幼儿园应定期检查教学设施,确保安全。
(5)幼儿园应配备急救箱,以便在发生烫伤事故时进行初步处理。
四、烫伤处理方法1. 冷水冲洗: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
2. 清洁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轻轻擦拭伤口,避免用力擦拭。
3. 涂抹药膏:根据医生建议,涂抹适量的药膏,如烧伤膏、消炎膏等。
4.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伤口沾水,保持干燥。
5. 及时就医:如烫伤面积较大、深度较深,或伴有感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五、总结烫伤事故对幼儿的健康和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儿童烧烫伤?
接触44℃以上的热液足够长时间即可导致皮肤全层坏死
儿童烧伤中80%源于生活中的热液烫伤
针对家中宝宝的年龄阶段,需要相应预防措施,防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①小儿好动,因而要管理好易燃物品和高温物品,如汽油、鞭炮、火柴、打火机、火炉、电熨斗等,把它们放置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桌上不要放台布,以免小儿在拉扯台布时,弄翻桌上热稀饭、热菜饭、热牛奶或开水而引起烫伤。
②给孩子用浴盆洗澡时,要先倒冷水再加热水调整水温。
中间添热水时,最好将孩子抱离浴盆,由他人帮助添加热水。
使用热水器时,要先将开关拧至冷水侧,然后缓慢把水温调高,并用自己的手试水温。
③热水瓶要放置在小儿摸不到的高处或柜子里,以免孩子碰倒而引起烫伤,也不要让不懂事的孩子自己拿开水或过热的饮料喝。
家用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应相对固定,或将饮水机放在儿童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其无意打开热水开关而引起烫伤。
④抱着孩子在餐桌边吃饭,要将菜汤放到离孩子远一点的地方,以免孩子小手抓翻菜汤而引起烫伤。
⑤夏天,在儿童房,尽量不要使用蚊香驱蚊,以免蚊香引起被絮、衣物、纸屑等可燃物造成火灾和烫伤。
①火柴、照明灯以及化学物品均应收藏于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②外出玩耍时远离高压电、变电房、高速运转的机器等危险地带。
③不要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④食物应妥善放置,以免儿童攀高,伸手触摸造成烫伤危险。
⑤不要把儿童单独留在家中。
⑥不要把厨房视作玩乐的地方,尤其是家中在做饭时。
②易燃物品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防止燃烧。
③指导他们正确用电。
④用餐时间不打闹,以免碰翻热的饭菜,引起烫伤。
⑤在孩子使用某些危险物品时,家长应在旁注视关心。
⑥教导孩子不要把学校的化学实验材料带到家里进行试验
洗澡时,请先放冷水。
不要将装满沸水的浴盆和儿童单独留在浴室,避免儿童打翻或跌入浴盆造成烫伤
使用取暖设备请加防护架
教育儿童不要单独玩耍和靠近正在燃放的爆竹,远离打火机、打火材等
烧伤时,不要慌乱,避免带火奔跑和用手拍打导致火势借风助长
用手遮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或以大衣包住灭火
火熄灭后按上述“烫伤”方法处理
注意事项:
避免在火场大声呼喊,导致呼吸道烧伤。
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
扑灭着火衣物。
若受伤者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除非是电弧或电弧引燃衣物造成的烧伤,一般电击伤程度较深,不同于烧伤和烫伤,可不必
化学腐蚀物品:如洁厕剂、消毒水、去污剂的放置请远离儿童,避免接触损伤皮肤和误食化学烧伤严重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但无论何种,首先应去除大量沾染、然后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6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
开始用水量应够大,迅速冲尽创面残余化学物质
头面部化学烧伤,眼部应优先冲洗
烧烫伤五步急救法
“一旦发生意外,家属可以进行五个步骤的急救。
”黄主任介绍,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是指皮肤和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脏。
冲
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或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如果烧烫伤面积大,程度比较深,用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全身反应,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
”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伤处面积不大,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时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以给伤者喝些淡盐水,补充血容量,减轻休克程度。
脱
感觉到不很疼了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住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
进一步浸泡于冷水中,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但若烫伤面积广大,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低,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
用干净床单或布、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包扎好再送医。
送
除极小之烧烫伤可以自理外,最好送往邻近的医院做进一步的创面处理,若伤势较大需要住院治疗,则最好送到设施条件好、经验丰富的烧伤专科。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烧烫伤后,不要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来降温,以免造成冻伤,
不要弄破水疱,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到医院后也给医生的诊治造成了困难,在冲洗这些涂抹物的时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
烧烫伤对儿童的影响
瘢痕增生、瘢痕性秃发、色素缺失或色素沉着、颜面、五官改变和肢体畸形
长期制动、瘢痕牵拉挛缩等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影响儿童吃饭、穿衣、走路等正常生活活动
治疗过程的漫长和痛苦导致儿童情绪问题,如:焦躁、易怒、焦虑
外貌改变和功能障碍导致儿童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社交障碍
烧伤后儿童治疗过程的漫长等问题导致家长的焦虑和一些家庭矛盾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段,视烧烫伤部位和深度不同,部分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
同时部分儿童因瘢痕牵拉使肢体发育受限,导致机体畸形
创面问题:瘢痕反复起水疱、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创面,需长期换药和手术植皮
冷热适应性改变:因瘢痕部位皮肤组织发生改变导致冷热适应正常性改变
瘢痕瘙痒、疼痛
儿童烧烫伤康复
改善儿童身体机能(肌力、耐力、平衡、协调能力等)
促进儿童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利用压力衣、弹力绷带等材料对瘢痕增生部位施加一定压力,以限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软化和成熟
预防和纠正关节挛缩和肢体畸形,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
借助光、电、温度等物理因子促进创面修复、改善瘢痕质量
通过心理咨询及治疗,鼓励儿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儿童烧烫伤夏令营、音乐体验,帮助儿童接受自身改变,重塑自信,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重点注意:孩子烫伤后,家长因心疼孩子,常忙于去医院治疗,忽略烫伤后首先需要长时间的冷水冲洗。
有的家长只冲了几分钟就抱着孩子往医院赶,结果使烫伤程度无明显减轻。
其实,冷水冲洗创面,是减轻患儿痛疼及烫伤程度最简单、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