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今始苏耳。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材料二:长山杨令,性奇贪。

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

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

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①也。

三公怜其情,遂共诣杨。

众言来意,杨不听。

忽一少年傲岸而入,笑曰:“酒且勿饮。

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②。

”众请之,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

”众大笑。

杨恚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

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

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诸大令③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见也。

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

《促织》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促织》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促织》课⽂原⽂与同步练习促织【1】蒲松龄①宣德【2】间,宫中尚【3】促织之戏【4】,岁征【5】民间。

此物故⾮西【6】产;有华阴令【7】欲媚上官,以⼀头进【8】,试使⽃⽽才【9】,因责【10】常供。

令以责之⾥正【11】。

市中游侠⼉【12】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13】,居为奇货【14】。

⾥胥【15】猾黠,假此科敛丁⼝【16】,每责⼀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有成名者,操童⼦业【17】,久不售【18】。

为⼈迂讷【19】,遂为猾胥报充⾥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20】。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死何裨益?不如⾃⾏搜觅,冀有万⼀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筒铜丝笼,于败堵【21】丛草处,探⽯发⽳,靡计不施,迄⽆济【22】。

即捕得三两头,⼜劣弱不中于款【23】。

宰严限追⽐【24】,旬余,杖⾄百,两股间脓⾎流离【25】,并⾍亦不能⾏【26】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尽。

③时村中来⼀驼背巫,能以神⼘【27】。

成妻具资诣问【28】。

见红⼥⽩婆【29】,填塞门户。

⼊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

问者爇⾹【30】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31】,唇吻翕辟【32】,不知何词。

各各竦⽴【33】以听。

少间,帘内掷⼀纸出,即道⼈意中事,⽆毫发爽【34】。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

⾷顷【35】,帘动,⽚纸抛落。

拾视之,⾮字⽽画:中绘殿阁,类兰若【36】。

后⼩⼭下,怪⽯乱卧,针针丛棘,青⿇头【37】伏焉。

旁⼀蟆,若将跳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成。

④成反复⾃念,得⽆【38】教我猎⾍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佛阁真逼似【39】。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见蹲⽯鳞鳞【40】,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似寻针芥。

⽽⼼⽬⽿⼒俱穷,绝⽆踪响。

冥搜【41】未已,⼀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42】之,蟆⼊草间。

蹑迹披求【43】,见有⾍伏棘根。

遽扑之,⼊⽯⽳中。

《促织》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促织》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4.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井村探访蒲松岭二月河倘向中年人问一声:“读过蒲松龄的小说吗?”他会盯视你良久,因为他猜不透你的意思,是试探他还是嘲弄他的无知。

但若是去问年轻人,那他们可能就不大在意你的这一问,会很坦然地回答你“没有”或者“读过”——自然,有不少人看过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电视剧,“哦,鬼故事!”,哎呀,吓人!”嘻,挺逗的……大致是这些反应吧。

我不怀疑现在很多人听说过蒲松龄,读过《聊斋志异》,但我可以断言,真正能与蒲老先生“神交”,真正读得进原作的人,很少了,而且是越来越少了。

用文言文写的小说,现代人读起来确实有些困难。

我终于有机会走一趟山东,可以到淄川,到满井村,来寻觅蒲老先生的遗踪。

其实,这个庄子离城里只是咫尺之遥,走高速路瞬间可至。

阳光很灿烂,一片深沉的庄子覆压在大地上,错落稀疏的村道夹在低矮斑驳的民居中。

庄子是旧的,房屋街衢道路、村头的护墙都是旧的。

蒲松龄的故居被紧紧夹挤在众多的旧房子当中,丝毫不显眼。

如果不看招牌,很容易就擦肩而过,不可能看出什么“特色”来。

不知怎的,我心中忽然飘过一丝怅悯:这和我心目中想象的蒲氏旧居接不上卯去。

我原以为,这里应该是有些“葱笼之气”的,有桑、榆槐、杨这类树木包裹着蒲家小院,疏旷而葱翠。

只有在这郁郁苍苍、谧静深幽的村子中,蒲松龄才能在拮据的生涯中创作出灵动的鬼魅妖狐。

点染出人世间苍狗白云的幻化。

年轻时读《蒲松龄年谱》,很是向往那个村庄:“庄东有井,深丈许。

水满而溢,穿整石,水出其间,此为柳泉,庄民又名之为‘满井’也。

其庄由此而得名。

泉傍垂杨绿柳,百余章,环合笼盖,阴翳蔽天,泉消消自流……”这大概就是我怅惘的“历史依据”吧?现在,井没有了,树没有了,水也没有了,更遑论小滨。

我惆怅:蒲先生有个别号,就叫“柳泉居士”啊!进得山东,便处处能听到极自豪的一句话:“我们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是泰山,那是极了得的;圣人,便是独造文化顶峰的孔子;水呢,是黄河,也是一条高踞文化顶峰的河。

6.14.1 《促织》同步练习(1)(解析版)

6.14.1 《促织》同步练习(1)(解析版)

《促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 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 细疏.其能(梳理)B.久不售.(卖) 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要求)C.蹑迹披.求(拨开) 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 直龁.敌领(咬)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 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 径造.庐访成(建造)【答案】C【解析】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与“会征促织”的“会”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会.不相从许B.渠会.永无缘C.会.长老,问民之所疾苦D.会.其怒,不敢献【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令以.责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③各各竦立以.听④欲居之以.为利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折藏之,归以.示成⑦掭以.尖草,不出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⑨复之以.掌,虚若无物A.①③⑤⑦B.①④⑥⑧C.②⑥⑦⑨D.②⑤⑥⑧【答案】C【解析】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完成后面的题。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中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何,宰以“卓异”闻.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C.博闻.强志D.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促织同步练习1.下列各加点字都有两个注音,请选出正确的①华阴令(a.hu2b.hu4)②昂其直(a.1ngb.2ng)③迄天济(a.q0b.q@)④爇香于鼎(a.ru^b.r8)⑤唇吻翕辟(a.x9b.x@)⑥隐中胸怀(a.zh#ngb.zh^ng)⑦掭以尖草(a.ti1nb.ti4n)⑧不啻(a.h@b.d@)⑨夫妻向隅(a.y*b.y()⑩邑庠(a.xi2ngb.y2ng)2.选出没有错别字和错别字最多的各一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书其能B.上大佳悦,招赐扶臣名马衣缎.又嘱学史裨入邑庠D.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书其能B.上大佳悦,招赐扶臣名马衣缎.又嘱学史裨入邑庠D.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翼日进宰,宰以其小,怒呵成[]A.昂其直,居为奇货B.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而翁归,自与汝复箕耳D.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4.对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5.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6.下列语句译不当的一项是[]A.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译:抚军嘱咐提都学政使成名入县学做秀才。

B.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成名只要出门,他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匹,都超过了当地的官吏。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译:促织鼓起翅膀得意地鸣叫,好像是报告主人得知的意思。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译:用手掌去扣它,好像手掌下什么也没有;可是,手刚刚举起,促织却又轻快地高跳着跑了。

【答案】1.①b②b③b④a⑤a⑥b⑦b⑧a⑨a⑩a2.没有错别字的项D,错别字最多的项B[提示]A中错别字有一:书——疏;B中错别字有三:佳——嘉,招——诏,扶——抚;中错别字有二:史——使,裨——俾。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6.19《促织》(沪教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6.19《促织》(沪教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促织 同步练习1.下列各加点字都有两个注音,请选出正确的来 ①华阴令(a .hu2 b .hu4) ②昂其直(a .1ng b .2ng ) ③迄天济(a .q0 b .q@) ④爇香于鼎(a .ru ︿ b .r8) ⑤唇吻翕辟(a .x9 b .x@)⑥隐中胸怀(a .zh#ng b .zh ︿ng ) ⑦掭以尖草(a .ti1n b .ti4n ) ⑧不啻(a .ch@ b .d@) ⑨夫妻向隅(a .y* b .y() ⑩邑庠(a .xi2ng b .y2ng )2.选出没有错别字和错别字最多的各一项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书其能B .上大佳悦,招赐扶臣名马衣缎C .又嘱学史裨入邑庠D .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书其能B .上大佳悦,招赐扶臣名马衣缎C .又嘱学史裨入邑庠D .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翼日进宰,宰以其小,怒呵成[ ]A .昂其直,居为奇货B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C .而翁归,自与汝复箕耳D .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4.对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③成述异,宰不信④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右者焉焉其其⎧⎨⎩⎧⎨⎩[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5.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妻②村中少年一虫心稍慰好事者驯养⎧⎨⎩③翼日进宰,宰④里正,受扑责时见其小当其为⎧⎨⎩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6.下列语句译文不当的一项是[ ]A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译文:抚军嘱咐提都学政使成名入县学做秀才。

《促织》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促织》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促织》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穹.顶(góng)偌.大(ruò)坠.落(zhuì)萍.水相逢(píng)B.薄.暮(báo)愤懑.(mèn)彻.骨(chè)小心翼.翼(yì)C.清晰.(xī)晦.气(huì)烦.恼(fán)震耳欲聋.(lóng)D.殷.切(yin)寒颤.(chàn)忧郁.(yù)谨言慎.行(shèn)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天,学校邀请了几位校友来给我们鼓劲。

第一位校友讲话很有激情,也讲到了点子上;最后一位校友滔滔不绝,但净是些隔靴搔痒....的话。

①他不说话了,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①无数事实证明,好的家风源自好的榜样,身体力行的示范胜过苦心孤诣....的说教。

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想不孝也难。

①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①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①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爱好B.操童子业,久不售售:文中指出售C.昂.其直,居为奇货昂:观察D.径造.庐访成造:建造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C.日将暮,取儿藁.葬D.成以其小,劣.之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久不售.售:买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错C.成益愕,急逐趁.之趁:追逐D.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顾.念畜劣物终无所用(但)靡计不施,迄.无济(最终)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子)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不上)C.欲居之以为利,高.其直(认为……高)成妻具资诣.问(到)D.民日.贴妇卖儿(每天)少年固.强之(本来)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①旬余,杖.至百①成以其小,劣.之①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①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①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①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①/①8.将下列句中加点词按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岁.征民间①旬余,杖.至百①成然.之①得佳者笼.养之①早.出暮.归①试使斗而才.①成以其小,劣.之①辄倾.数家之产①而高.其直A.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二、论述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同步习题(精)(解析版)

《促织》同步习题(精)(解析版)

《促织》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穹顶(góng)偌大(ruò)坠落(zhuì)萍水相逢(píng)B.薄暮(báo)愤懑(mèn)彻骨(chè)小心翼翼(yì)C.清晰(xī)晦气(huì)烦恼(fán)震耳欲聋(lóng)D.殷切(yin)寒颤(chàn)忧郁(yù)谨言慎行(shèn)【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

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穹顶”应读为“穹(qióng)顶”。

B项,“薄暮”应读为“薄(bó)暮”。

C项,选项注音完全正确。

D项,“寒颤”应读为“寒颤(zhàn)”。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喜好B.因责.常供责:负责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失、不合D.急逐趁.之趁:追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本题B项,责:责令。

故选B。

3.下列科举名称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秀才童生举人进士贡士B.童生举人贡士进士秀才C.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D.秀才童生进士贡士举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1】蒲松龄①宣德【2】间,宫中尚【3】促织之戏【4】,岁征【5】民间。

此物故非西【6】产;有华阴令【7】欲媚上官,以一头进【8】,试使斗而才【9】,因责【10】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11】。

市中游侠儿【12】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13】,居为奇货【14】。

里胥【15】猾黠,假此科敛丁口【16】,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17】,久不售【18】。

为人迂讷【19】,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20】。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21】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22】。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23】。

宰严限追比【24】,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25】,并虫亦不能行【26】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27】。

成妻具资诣问【28】。

见红女白婆【29】,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30】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31】,唇吻翕辟【32】,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33】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34】。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35】,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36】。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37】伏焉。

旁一蟆,若将跳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38】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39】。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40】,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41】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42】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43】,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44】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45】。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46】,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47】官责。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48】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49】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50】,死期至矣!而翁【51】归,自与汝复算【52】耳!”儿涕而出。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53】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54】。

夫妻向隅【55】,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56】。

日将暮,取儿藁葬【57】。

近抚之,气息惙然【58】。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59】,亦不敢复究儿。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60】。

东曦既驾【61】,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62】,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63】举,则又超忽【64】而跃。

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65】,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

视之,形若土狗【66】,梅花翅,方首,长胫【67】,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68】,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69】。

径造庐【70】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71】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72】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73】。

顾【74】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75】。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76】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77】,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78】。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79】,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80】,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81】。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82】,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⑧翼日【83】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84】。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85】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86】,无何,宰以卓异【87】闻【88】,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89】俾入邑庠【90】。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91】成。

不数岁,田百顷【92】,楼阁万椽,牛羊蹄躈【93】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94】焉。

⑨异史氏【95】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96】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97】成氏子以蠹贫【98】,以促织富,裘马扬扬【99】。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100】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101】,并受促织恩荫【102】。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103】。

信夫!”【注释】【1】选自《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促织,蟋蟀的别名。

【2】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1426-1435)。

【3】尚:崇尚,喜好。

【4】促织之戏:斗蟋蟀的游戏。

【5】征:征收。

【6】西:这里指陕西。

【7】华阴令:华阴县县令。

华阴县,明代属西安府,治所在今陕西华阴。

【8】进:进奉。

【9】才:有才能。

这里指勇猛善斗。

【10】责:责令。

【11】里正:里长。

里,古代基层行政单位。

【12】游侠儿: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13】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

【14】居为奇货: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

居,囤积、储存。

【1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

胥,官府的小吏。

【16】假此科敛丁口:借此向百姓摊派(进贡蟋蟀的)有关费用。

假,凭借,利用。

科敛,摊牌、征收。

丁口,即人口。

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17】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考秀才。

操,从事。

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成为“童生”。

【18】售:卖出。

这里指考取秀才。

【19】迂讷:迂拙而又不善于言辞。

【20】薄产累尽:微博的家产逐渐耗尽。

累,积累。

【21】败堵:残破的墙垣。

【22】靡计不施,迄无济:什么办法都用上了,最终也没有成功。

靡,无。

迄,最终。

济,成功。

【23】款:规格。

【24】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按期查验追逼。

追比,旧时地方官限期交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

【25】流离:形容液体湿淋淋地往下滴的样子。

【26】行:做,从事。

【27】能以神卜:能够凭借神力占卜。

【28】具资诣问:准备好钱财前去询问。

具,准备。

诣,到、前往。

【29】红女白婆:红装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30】爇香:点燃香。

【31】祝:祷告。

【32】翕辟:开合。

翕,合。

辟,开。

【33】竦立:恭敬地站着。

【34】无毫发爽:没有丝毫差失。

【35】食顷: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

【36】兰若:寺庙,梵语“阿兰若”的声称。

【37】青麻头:蟋蟀品名。

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也都是上品蟋蟀的名称。

【38】得无:莫非。

【39】逼似:非常相似。

逼,非常。

【40】蹲石鳞鳞:蹲踞着的一块块石头像鱼鳞般排列。

【41】冥搜:尽力搜索。

【42】趁:追逐。

【43】蹑迹披求:跟随(蛤蟆的)踪迹,拨开(丛草)寻求。

蹑,追随。

【44】掭:轻轻拨动。

【45】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即使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比不上它。

拱璧,大璧,指极为珍贵的东西。

不啻,比不上。

【46】蟹白栗黄:蟹肉和栗实,指蟋蟀吃的精饲料。

【47】塞:充抵。

【48】发:打开。

【49】斯须:一会儿。

【50】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

业,恶业,造成恶果的言语行为等。

【51】而翁:你父亲。

而,你。

【52】覆算:追究。

覆,审核。

算,算账。

【53】被:覆盖。

【54】抢呼欲绝:头撞地,口呼天,几乎要绝命,形容十分悲痛。

【55】向隅:面对着墙角(哭泣)。

【56】不复聊赖:不再有所指望。

意思是因绝望而精神郁闷。

聊赖,依赖、指望。

【57】藁莽: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

【58】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59】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话,形容极度悲伤。

【60】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指睡觉。

【61】东曦既驾:太阳已经升起。

东曦,指日神东君。

曦,日光。

既驾,已经乘车出来。

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

【62】觇视:窥视,探看。

【63】裁:同“才”。

【64】超忽:形容跳得轻快而高。

【65】审谛之:仔细地看它。

谛,细察。

【66】土狗:蝼蛄的别名。

【67】胫:腿。

【68】日与子弟角:天天和其他年轻人斗蟋蟀。

子弟,年轻人。

【69】售者:这里指买主。

【70】造庐:到家。

造,到。

【71】胡卢:从喉咙发出的笑声,这里有轻蔑的意味。

【72】比笼:用以盛放准备打斗的蟋蟀的容器。

【73】固强之:意思是,坚持要较量较量。

固,坚持、一定。

强,强迫、迫使。

【74】顾:但。

【75】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

《庄子·达生》说,养斗鸡的,要把斗鸡训练得镇静沉着,仿佛是木头雕的,才能够不动声色,战胜别的斗鸡。

【76】猪鬣毛:猪颈项上稍长的毛,质硬而粗。

【77】腾击:跳起来攻击。

【78】直龁敌领:直接咬住敌方的脖子。

龁,咬。

领,脖子。

【79】翘然矜鸣:鼓起翅膀得意地叫。

翘,举。

矜,得意、骄傲。

【80】瞥来:突然而来。

瞥,突然、倏然。

【81】尺有咫:一尺多。

咫,八寸。

【82】虫集冠上:蟋蟀停落在鸡冠上。

集,止。

【83】翼日:次日。

翼,同“翌”。

【84】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

【85】细疏:在公文上详细地分条陈述。

【86】所自:由来,来源。

【87】卓异:(才能)优异。

这是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88】闻:上报。

【89】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90】俾入邑庠:使(他)进入县学,即取中秀才。

俾,使。

【91】赉:赠送,赏赐。

【92】百顷:和下文的“万椽”“各千计”等,都极言其多。

【93】蹄躈:也作“蹄噭”,蹄为脚,躈为肛门,噭为口,计算牲畜数量时,以四蹄加一窍(肛门或口)为五,算一头牲畜。

【94】裘马过世家: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都超过世代做官的人家。

【95】异史氏:作者自称。

【96】贴妇:以妻子作为抵押品去借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