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指导目的:1、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掌握阅读的方法。

3、培养阅读的兴趣,爱上阅读。

二、指导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三、指导难点:1、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2、掌握作品的科幻性四、课前准备:学生粗略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五、指导过程:导入:激趣阅读尼摩船长站起来,我在他后面跟着,餐厅后部的两扇:门打开了。

我走进一个房间,大小跟我刚才走出的那饭厅差不多。

这是图书室。

图书室的四壁摆着高大的紫檀木嵌铜丝的书架,架上一层一层的隔板上放满了装潢统一的书籍。

架子下面摆着一排蒙着栗色兽皮的长沙发;沙发的曲度正合适,坐上去很舒服。

沙发旁边有可以随意移来移去的轻巧的活动书案,人们可以把书放在上面看。

图书室中央放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许多小册子,其中有些是过时的报纸。

半嵌在拱形天花板上的四个磨沙玻璃球发出柔和的电光,浸浴着这和谐的整体。

我看了这所布置十分精致的图书室,心中十分赞美,我几乎都不敢信任我自己的眼睛。

——选自第一部第十一章《鹦鹉螺号》认识一位天才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飞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面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其中很多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经变成现实,所以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认识一种文体【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想象”“小说”视为其三要素,也就是科幻小说具有科幻性和文学性(一)文学性1、理清情节2、读懂人物3、感悟主题1、理清情节(1)整体感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教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训练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对主要人物的认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并训练“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计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开展专题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2)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发射到月球上;……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预设:儒勒·凡尔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去感受他非凡的想象力和不可思议的预知力。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3)二、知识备查,走近名著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名著的作者。

(出示课件4)预设: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他的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名著的内容概要。

(出示课件5、6)预设: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一个怪物,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计划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以科学想象为根底的,有比拟严谨的逻辑。
玄幻小说:完全是凭空想象,天马行空,怎么快乐怎么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四〕介绍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梦想小说之父:凡尔纳。
1、学生答复调查问卷。
2、学生谈自己对科幻小说的理解。
3、学生辨析清楚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的区别。
4、学生了解科学梦想大师儒勒、凡尔纳。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学性、梦想性。
能力目标:
1、了解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
2、运用补充游戏设计的方式感知科普知识、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及原理探究的热情与兴趣,培养学生的梦想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科幻小说的科学性、梦想性。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设计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8、让学生想象你会在太平洋底部看到什么?〔学生来谈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想象力〕
9、学生自读选段,根据提示来略读选段。
10、学生四人一小组选好组长及发言人来讨论选择攻破那一关?
四、作业布置
一、阅读剩下章节。
二、摘抄精彩句子。
三、归纳科普知识。
四、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剩下章节的阅读。
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出示尼莫船长说关于鹦鹉螺号电力的来源。
3、教师介绍一下故事的起因:
4、根据故事的起因,尼莫船长带着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两万里的一个旅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会在太平洋海底看到什么?经历什么呢?〕
5、教师播放太平洋海底的视频。
二、闯关游戏
快速浏览太平洋海底的故事情节完成游戏设计。
1、游戏设定主要人物〔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尼德兰、康塞尔〕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内容的检测和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第二部分的兴趣。

2.学会运用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

3.结合内容理解凡尔纳小说中科学性、预见性、创新性、先进性的特点,培养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学情分析由于作品兼具: 1.巧妙的构思,惊险的情节,构思往往出乎意料,引人入胜。

出色的悬念、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2.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小说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可以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令人读来趣味盎然内容中同时又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等知识,给人丰富的科学知识。

小说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极有科学道理。

所以本次读中推进课,以激发学生的继续阅读兴趣为主要目标。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批注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海底的图片激趣导入。

(二)阅读检测(游戏形式,内容涉及路线图、人物形象、小说情节)1.谁是海底答题王?通过判断正误地方式检测学生阅读效果。

2.谁是海底探险家?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检测学生阅读效果。

(三)精读略读上节课,老师已经将全班分为了奇人组、奇事组、奇景组三个小组,要求你们分组有重点地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知识归纳和整理,你们完成了吗?那接下来就和老师一起去海底世界寻“奇”吧!1.奇书绘奇景(由于读前指导已经介绍了本书的背景,此处不再赘述。

课前已对学生进行了“奇景”“奇事”“奇人”的分组,有重点地去找寻相应片段阅读)2.奇景生奇事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的卡通图画,你想到了什么?①遭遇角鲨②搁浅③土著人围攻(根据学生分享,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奇事归结于这三件事,由于只展示了片段,可让学生来口述事件的前因后果——锻炼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开端高潮结局)3.奇事显奇人“奇事”的发生发展肯定离不开人的参与,《海底两万里》这本小说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四个人展开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一、指导目的: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指导过程:(一)1、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海洋世界——各式各样的鱼,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一望无际的海底平原,郁郁葱葱的海底森林,充满神奇的海底城市,沉睡千年的沉船……2、看课件,进一步了解海底世界(二)1、《海底两万里》的海底交通工具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有哪些特点?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本艘与众不同的潜艇和船上的物件。

(三)1、有了交通工具去旅行,我们应该规划好交通路线。

《海底两万里》的旅行线路是怎样的?——从太平洋出发,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2、在这么长的探险路程中遇到了哪些惊险又刺激的事情?——珊瑚岛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穿越海底通道、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3、看课件,对故事情节加深了解。

(四)1、路线和事件我们都知道了,那么厚厚一本书中共有多少个人物?四个半。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和驱逐舰的舰长法拉格特。

2、这些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尼摩船长:1、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2、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3、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4、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5、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6、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评价等级
评价标准
补救措施
优秀
能够自主的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再次细致阅读全书,重点勾画关键人物的描写词句。
良好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待改进
不能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能够根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文章结构。
自我评价( )
目标3
任务三:制定计划,再享旅程
活动七:读书计划
时间
阅读内容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记航海日记8篇
制人物档案8个
析写作手法8个
第一周
上部
1—12章
温馨提示:想象你就是“鹦鹉螺号”上的一员,把你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用记日记的方式记载下来。方法提示: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最核心的情节,恰当展示心理感受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主备人:初一语文组
课题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日期
编号
课型
名著导读课
授课班级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摘录
1.养成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评价等级
评价标准
补救措施
优秀
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组内监督。
良好
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80%整本书的阅读。
待改进
不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读书任务。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性格分析,我会通过对比和具体情节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围绕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同时,通过制作潜水艇模型,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浮力原理,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围绕科学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解决问题。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科技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如对比小说中的潜艇与现实中的深海探测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跨学科项目,将小说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环保ຫໍສະໝຸດ 目或科技创新方案。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想象过海底世界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尼摩船长的正义与矛盾、科技的双刃剑等。
-培养学生将阅读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迁移能力。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发展。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读阅读教学设计2篇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读阅读教学设计2篇

篇一《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二、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三、艺术特色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
2.研读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看似完美的他却“不快乐”的原因;
3.了解读文、读人、读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因为一本有趣的书而相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有趣的书——《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一段奇妙的旅程!
二、读文、读人、读己
1.活动一:畅游海底世界
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漫步海底世界、收集贝类标本、穿用海洋里的生物为原料做成的衣服、游览海底沉船、勇斗土著人、海底狩猎、海底采珍珠、观赏海底火山喷发、智斗大章鱼、感受鹦鹉螺号的神奇之处、去海底挖煤矿、与抹香鲸搏斗、南极历险等相关的情节……
小结:这里有好看的海底美景、好吃的海洋美味、好玩的海底活动,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底冒险,简直是一趟完美的旅程!
2.活动二:聆听人物心声
美景需要有人共赏,美食最好和人分享,惊险时刻更需要有人帮忙。

在这次难得的海底探险中,你最想与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伴呢?为什么?
预设1:博学的阿龙纳斯,忠诚的康塞尔,勇敢的捕鲸手尼德兰,神秘、正义、博学多才、向往自由的尼摩船长。

追问:毫无疑问,同学们选的这四个各有所长的人都会是我们这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但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几乎具备了这四个人的所有优点,他可能是谁?(学生: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何其幸运,在他的身上既有着阿龙纳斯的博学多才,也有着康塞尔的对人忠诚、更有着尼德兰的勇猛无畏,况且还富可敌国,每天驾驶着亲自设计并建造的世界
上最厉害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自由遨游在美丽的海底,还能偶尔扮演英雄的角色,救人于水火,他的人生堪称完美,这个坐拥一切的人,肯定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又幸福!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预设2:他并不总是快乐的。

(材料:“这位船长对人类社会存有一种无法改变的不信任与愤懑。

”“有时候,在深夜里,在寂静的黑暗之中,当鹦鹉螺号在浩瀚寂静的海洋中沉睡时,我才能听到他满怀激越地弹奏着他的那架管风琴,发出忧郁哀怨的悲声来。


“我影影绰绰地听到有管风琴的声音传来,那乐曲声如泣如诉,宛如哀乐,那是一颗与世隔绝的心灵所发出的哀怨。


“在他的房间顶里面的壁板上,在他所崇拜的那些英雄的肖像下面,我看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绰约的女子和两个孩子,尼摩船长注视了他们几分钟,然后,他向他们伸出自己的双臂,跪倒在地,哽咽抽泣起来。


“那个采珠人,教授先生,是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是心向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


“无论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不得不到海底来寻找自由,但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的心依然在为人类的苦难而悲痛和忧伤,他仍然对所有手奴役受迫害的种族和个人怀着仁慈的爱。

”)
小结:不快乐的原因:一个看似得到了一切的男人,其实也失去了很多——生离死别的至亲,回不去的故土、因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迫害而厌恶整个人类社会而不得不避居于深幽的海底,甚至为了复仇而变得略显残暴。

3.活动三:探寻自己的身影
读一本书何尝不是进行了一次旅行,欣赏的是别样的风景,收获的是自己的心情,是人生的启示。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鉴于尼摩船长徘徊于苦乐边缘的传奇人生,你能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吗?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预设:自由的身与心、有理想有目标、家人的陪伴、社会的安定;真正的快乐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而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满足;
真正的快乐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我的不断进步、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里找
到归属感。


三、鹦鹉螺号的神秘消失之谜
在我们的这趟神奇之旅中,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潜水艇鹦鹉螺号!故事的结尾,鹦鹉螺号遭遇了迈尔大漩流后神秘消失了,请你试着猜猜看,鹦鹉螺号最终怎么样了呢?为什么有这样的猜测,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葬身海底(理由:敬畏自然;更让人认清殖民统治带来的悲剧,正如《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后堕落为行尸走肉一样,更加震撼人心;更具有悲剧美,尼摩船长成了真正的大海之子。


2.绝处逢生(理由:无敌的尼摩船长和举世无双的鹦鹉螺号就该所向披靡;海底世界丰富多彩,殖民统治仍未消除,尼摩船长也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还要有下一个海底两万里等着他们去遨游,去探索,去发现;结合霍金的理论,鹦鹉螺号还可能被虫洞给吸走,开启另一场奇妙之旅。


鹦鹉螺号的结局其实作者凡尔纳在他的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神秘岛》中有所提及,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看看你和作者是心有灵犀,还是更胜一筹!
四、小结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了一场绝妙的海底之旅,既见识了海底世界的神奇美妙,也认识了尼摩船长等人的勇敢无畏、博学多才,更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同时还学到了一种读书方法:读文、读人、读己!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继续我们的旅程,去继续探秘这个《海底两万里》,也继续发现下个“海底两万里”!
五、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