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译文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译文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译文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穿上)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语气副词,起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相当于“或许”“大概”。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应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至乎?”晏子对曰:“法(效法,取法,学习。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因为不贤明,而是因为它不能够被效法)其(代词,指代圣王)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指夏商周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招致,使……归服)诸侯也,诚(诚心)于爱民,果(果然,当真,实实在在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于行善,天下怀(心里存有,怀藏。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瑾握瑜。

”——身怀美玉般的品德)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通“悦”,高兴。

《诗·北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也。

夫冠足以修敬(表示敬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不务(致力于)其饰(装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身服不杂彩(色彩陈杂),首服(头上戴的帽子)不镂刻(指镂刻花纹)。

古者尝有处橧巢(zēngcháo,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

“橧”是有巢氏时代鲁西豫东地区的建筑在土丘上的简易木结构夏屋之一。

另有一种夏屋是“巢”,它是一种建筑在大树上的夏屋。

这两种夏屋文献并称为“橧巢”)窟穴(土室)而不恶(wù,讨厌,憎恨),予(给,指给他宫室)而不取,天下不朝(朝拜)其室,而共归其仁。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改任)庶被授予不久兼任)参与修订迁任)左恩赐被提拔)左谕德,充当,充任为皇帝进筵进讲的官员,为皇帝讲解经义、书史)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结交,攀附)刘嫉恨(官名。

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

至元部左右侍郎。

代替)担任)礼部..尚书。

比照)简单),坚持己见,不妥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声称)请求皇帝的诏谕。

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下发并列)。

假装持章表上奏君主一起署名(到底,终于)止。

平日类似,像)木讷者。

面对)大事,坚持自己的意见),强行改变),最终忤逆,违背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离职)。

教坊司...改变象牙腰牌,宋元以后为官员身份证。

因多系象牙兽骨制成,故名。

其上书写官员官衔、履历。

始见于宋式样朝廷官员),又请改铸方印,阻止)不行。

日日夜夜,此处为经常)肆意诽谤,大加指责)于希望使……罢职)珪。

奏报趁机极力陈述)可怕)。

八年五月,傅珪于是去年秋天)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共)通“又”不间断像这样严重 )恰逢因为恪守正道被违背心意。

“见忤”有被欺侮之意),矫:假托。

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留任采纳,听从 ) 归家)三年,御史称赞品质日给:每天供给。

累:困难。

每天为吃饭发愁lǐn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年“岁隶”每年供给官吏仆人的食米)优待礼遇,朝廷对官员的优待恰巧,恰逢去世),年五十七。

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参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及课本注释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及课本注释

第四部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16版)课内文言文梳理孙权劝学【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土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オ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课下注解】〔但〕只,只是〔辞〕推托。

〔涉猎〕粗略地阅读。

〔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务〕事务。

事,指历史。

〔更〕重新。

〔及〕到,等到。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才略〕才干和谋略。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看待。

刮,擦拭。

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非复〕不再是。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称。

〔当涂〕当道,当权。

〔见事〕知晓事情【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蒙辞以军中多务。

8.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木兰诗【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

(不知怎的)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辽宁省16年中考文言文翻译

辽宁省16年中考文言文翻译

沈阳市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着甚大,而其志者甚远也。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

天下间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大志,目标高远.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

这是张良教他的。

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大连市一个中了孝廉的人(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家里很穷,生活落魄,无以为生,向亲友们借钱,(亲友们)都没有答复他。

唯独有一个赌徒好好对待他,常常赠与(他),提供给他柴米。

等到他公车北上去应试时,(赌徒)又替他备办行装,而且养他的家人。

没有多久,孝廉高中进士,被授予县令一职,感激惦念(赌徒)的旧恩情,派人把他找来。

(赌徒)谢谢他<或者谢罪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肯前往说:“我同类的人(我们这些赌徒)喜欢赌博,把地当做席,把天当帷幕,放浪久了。

一但进了王公贵族的大门,就被舒服的要死了,不是我所喜欢的。

让我住在您的居所,也会天天外出,跟赌徒们来往,不是对您的为官声名有损伤吗?那也不是您所喜欢的。

2016中文言文翻译1.21

2016中文言文翻译1.21

中考文言文阅读篇目翻译《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要按照实情判断。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鲁刿答道:“作战,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

2016全国卷文言文翻译《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名次较靠前),任会稽知县。

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

公亮修建闸门,把(湖水)引入曹娥江,百姓(因此)而得益。

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为治理政事才能卓越而名声很好,盗贼全都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到了晚上睡觉也可以不关闭门窗。

曾经有个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发布公文缉查盗贼,公亮回复说我们州里没有隐藏的盗贼,大概是随从之偷藏而已。

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是这样。

公亮通晓精熟法令条文,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相府的法令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皇位的继承人,就与曾公亮一起共同商定大计。

密州的民田产银,有人把它全部偷走了,大理寺把他当作强盗论处。

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

”坚决据理力争,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相关法律,偷盗者没有被判死刑。

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附近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

公亮说:“现在事情还处在萌芽状态不去禁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的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派他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

英宗即位以后,授予(公亮)中书侍郎,并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任命他担任户部尚书。

皇上身体不适,辽国使者来到而不能接见,就命令公亮在宾馆宴请(使者),使者不肯赴宴。

公亮质问他说:“皇上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让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情你能够安心吗?使者马上就去赴宴。

煕宁三年,授予司空并兼任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的官职。

第二年,又起用他兼任永兴军的通判。

过了一年,返回京城。

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

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皇上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

曾公亮为人端方庄重,深沉周密。

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是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

全国卷语文2013年-2016年古文翻译

全国卷语文2013年-2016年古文翻译

【20113年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

相貌奇异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

刚正不阿(“风裁”有多个意项,从上下文看,此意最佳)非常有名。

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满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

(后又)晋职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职。

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

当时天下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

文升严格考查将校,贬退三十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

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皇帝都完全接纳。

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

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言文《明史·傅珪传》注释、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改任)庶被授予不久兼任)参与修订迁任)左恩赐被提拔)左谕德,充当,充任为皇帝进筵进讲的官员,为皇帝讲解经义、书史)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结交,攀附)刘嫉恨(官名。

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

至元部左右侍郎。

代替)担任)礼部..尚书。

比照)简单),坚持己见,不妥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声称)请求皇帝的诏谕。

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下发并列)。

假装持章表上奏君主一起署名(到底,终于)止。

平日类似,像)木讷者。

面对)大事,坚持自己的意见),强行改变),最终忤逆,违背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离职)。

教坊司...改变象牙腰牌,宋元以后为官员身份证。

因多系象牙兽骨制成,故名。

其上书写官员官衔、履历。

始见于宋式样朝廷官员),又请改铸方印,阻止)不行。

日日夜夜,此处为经常)肆意诽谤,大加指责)于希望使……罢职)珪。

奏报趁机极力陈述)可怕)。

八年五月,傅珪于是去年秋天)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共)通“又”不间断像这样严重 )恰逢因为恪守正道被违背心意。

“见忤”有被欺侮之意),矫:假托。

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留任采纳,听从 ) 归家)三年,御史称赞品质日给:每天供给。

累:困难。

每天为吃饭发愁lǐn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年“岁隶”每年供给官吏仆人的食米)优待礼遇,朝廷对官员的优待恰巧,恰逢去世),年五十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音词换为双音词 ⑴加字法。即在单音词前或后加字。方 式有: ①在单音词前后加前缀或后缀。 如:石(石头)。 ②在单音词前后加同义词或近义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译文: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⑵换为另一个词。有些词,在古书里常 用,但在现在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有 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 用现在汉语的说法去替代古代的说法。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 “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 象”。
• 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怎样正确地翻译 文言文?
二标准 三原则 五步骤
二标准:
⒈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 遗漏,也不能多余。 ⒉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方法点拨:
⒈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 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 倒装句式的标志词 衬音助词 表敬副词 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 表顺接的一些连词
1.句首发语词 ⑴夫秦有虎狼之心。(《鸿门宴》)
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2.取独助词 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3.句中表停顿的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⑵故民之从也轻。(《齐桓晋文之事》)
“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 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小结
• 文言文翻译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助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考点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3、熟悉文言文翻译题的解题步 骤,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考什么”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准确把握字句 在文段中的正 确意义。
将文言句子译为规 范的现代汉语。
①翻译文言文 阅读材料中画 线的句子。 ②单独出一文 段,翻译画线 句子。
近几年高考试卷 中,文言文翻译 分值为10分;也 有增加分值的趋 势。在2016年 高考中,这一考 点还将会是考查 重点。
⒉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 原文的字句。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 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 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2.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
用的句子是高考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翻译时,需
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再加以翻译。 例:①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②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友善、友好)
• 3.古今同形异义词换成今义。例: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今:出门带的物品。) 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篇文章。今:文雅。)
• 4.通假字换成本字。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也。 (通“早”,早早地)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 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墨 子》)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 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 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四)调 对于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等 ,翻译时 将语序重新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 例1 汝之不惠甚矣
求。“达”就是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 惯,没有语病。
“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雅”即
有文采,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特征,作者的 风格。
文言文翻译 五步骤
第一步:审
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 ,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 ,圈注。
表推测语气, 大概
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在意义,可 不翻译
判断句的标 志,翻译为 “是”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 与 非常 也 。 (《鸿门宴》)
译文:(我)派遣将领守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 其他盗贼进入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步:切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 (5)忽略语境妄加解释(一词多义)。 • 例如:“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
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 • 译成:朝廷征召我的原因是,我对国家政治方面 的贡献,现在还不知道家的危难在哪里,那我怎 么能助国家一臂之力呢? • 译成:朝廷之所以征召我的原因,是因为这样会 有利于政治,如果尚且还不知道在那些方面(问 题)所在的话,怎么能及时解决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 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 ,意 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 时再采用意译。
三原则—— “信”“达”“雅”
“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
就是准确,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随意 增减意思。
“达”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重要要
第三步:对译
(一)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 月)、帝号、朝代、地名、人名、物名、官名、书 名、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 留下来,不必翻译。另外,古今意义一样的词不需 翻译,保留即可。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解析】 ⑴是疑问句,翻译时要译出疑问句的句式特 点。盍:何不。⑵“执而纺”是两个动作, “执”是抓来,“而”不译。“于庭之槐” 是介宾短语作补语。⑶是反问句,应译出反 问句的句式的特点。“请”是请求。“何” 是“请”的前置宾语。
译文:⑴范家富有,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⑵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 乎!(《管子· 小匡》)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译文: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 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译文: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 那朋友说:“好的。”
学情反馈: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 晋国无礼。
• (2)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 • 应译为: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句中的“也”表提顿,不翻译。)
第四步:连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 义连缀。
例: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百姓 我们 发放 通“赈 ”救济 为什么
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 粮食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第五步:抄
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 答卷上。
在誊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三清”“三不”
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汉景帝认为辕固清廉正直,任命他为 清河王太傅。
(二)删 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 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尽 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 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
句首发语词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 (3)该译的词没有翻译。
• 例如: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 译成:(于是)逢萌离开了这里,将家迁移到浮 海,这个地方属于辽东地域。 • 应译为 :(他)回来后,带领家属迁往海滨,客居 在辽东。 • (4)无中生有,胡乱添加。 • 例如: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 使人要劫之。 • 译成:(信阳侯)于是向五王提出了一个计谋, 说用价值千万的财宝送给井丹,之后派使手下取 将这批财宝偷抢过来。 • 应译为 :于是骗说五王,求用千万钱,相约能把井 丹请来,却另外派人在半路抢劫他。
4.倒装句式的标志词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衬音助词
⑴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⑵填然鼓之。
6.表敬副词
张良曰:“谨诺。” (“谨”表谦称,可不译)
7.偏义复词 ⑴昼夜勤作息。 ⑵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表顺承的一些连词
⑴子路拱而立。 ⑵朝而往,暮而归。
⑴省略主语: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 ⑵省略谓语动词: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父。 ⑶省略宾语: 相如闻(),不肯与()会。
⑷省略介词: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译文: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坐着 与(客人)谈话。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一百步罢 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文:(项伯)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部告 诉了(张良)。
⑶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三)换 有些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 大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 ,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 “ 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 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 今已无此义);有的词义弱化了(如“很”,古义 表示程度很高,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有 的词义强化了(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 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如“诛”,最初只是 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之意);有的感情色彩 变化了(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短 浅,并非贬义;现在则指品行恶劣,变成贬义词) ;甚或有些词语已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 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