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领进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知识点、图文解读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人。
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成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主要作品:《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蛾眉》等。
二、近义词桃李——学生娓娓动听——绘声绘色身临其境——身入其境恭恭敬敬——必恭必敬三、反义词娓娓动听——索然无味戛然而止——连续不断恭恭敬敬——骄傲自大四、理解词语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临:到。
境:境界,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指风景或作品等) 。
恭恭敬敬: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无心插柳柳成阴:无心插的柳枝,竟长成了参天大树。
比喻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五、文本解读1.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培植一棵树,只要十年的时间就可以了;而要培养、教育一个人,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所以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也永远不要忘怀。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2)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2.启蒙老师对人的一生影响真大啊!你的启蒙老师是谁?请说说你与你的启蒙老师的故事吧。
难忘的启蒙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陈如深老师,他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前途是不可预测的,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陈老师很幽默,天天带着开心的表情来上课,可有时他也会发大火,他发火的时候我们看都不敢看他一眼,只看着黑板一动不动。
以前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自从陈老师来带我们数学后,我的数学成绩立即直线上升。
陈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看到哪个同学做错题目了,他肯定就会去鼓励那个同学:有一次我们在做老师布置给我们的练习题,陈老师忽然走到我旁边来看我做出来的答案。
我心想:“我肯定错了许多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导语】《⽼师领进门》课⽂是⼀篇语⾔朴实、情感真挚⽽有意义的记叙⽂。
作者通过对⼩学⼀年级时⽥⽼师的回忆,抒发了对⽼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师领进门》课⽂原⽂ 1942年正⽉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学读书。
这个⼩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位⽼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
四个班只有40⼈。
⽼师姓⽥,17岁就开始了⼩学教师⽣涯。
⽥⽼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多年了。
⽥⽼师很有⼝才,⽂笔也好。
开学头⼀天,我们排队进⼊教室。
每个⼀年级⼩学⽣,与⼀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
⽥⽼师先给⼆年级和四年级学⽣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年级学弟的⼩⼿,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诗: ⼀去⼆三⾥,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九⼗枝花。
轮到给⼀年级上课时,⽥⽼师先把这⾸诗念⼀遍,串讲⼀遍,然后,以这⾸诗为内容,编出⼀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意是: ⼀个⼩孩⼉,牵着妈妈的⾐襟去姥姥家,⼀⼝⽓⾛出⼆三⾥;眼前要路过⼀个⼩村⼦,只有四五户⼈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就⾛过去歇脚;亭⼦外边,花开得茂盛,⼩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念叨着:“……⼋枝,九枝,⼗枝。
”他想折下⼀枝来,戴在⽿丫上,把⾃⼰打扮得像个迎春⼩喜神⼉。
他刚要动⼿,妈妈喝住他,说:“你折⼀枝,他折⼀枝,后边歇脚的⼈就不能看景了。
”⼩孩⼉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座⼤花园…… 我听得⼊迷,恍如⾝临其境,⽥⽼师戛然⽽⽌,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学兄捅了我⼀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叫国⽂,⽥⽼师每讲⼀课,都要编⼀个引⼈⼊胜的故事;⼀、⼆、三、四年级的课⽂,都是如此。
我在⽥⽼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点点⼊地。
从事⽂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1-老师领进门-课文阅读练习及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导语无论是家人轻声细语的叮咛,还是老师意味深长的教诲;无论是默默无言的呵护,还是体贴入微的挚爱,都给我们以温馨的慰藉。
相信你一定能够体会到:关怀,是我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醉的风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练习朗读。
我们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1 老师领进门一基础知识1 看拼音,写汉字wěi wěi dò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 jiá rán ér zhǐyǐn rén rù shèng gōng gōng jìng jìng2 解释下列词语及带点的词1) 娓娓..动听:2) 戛然..而止:3) 恍如:4) 受业:5) 滋润: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7) 炊烟袅袅..:8)引人入胜:3、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正.(zhēng zhèng)月喝.(hē hè)住教.(jiāo jiào)书立正.(zhēng zhèng)喝.(hē hè)水教.(jiāo jiào)师4、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戛.()然而止衣襟.()5、选择填空○1的○2得○3地清晨,可爱()小红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啊?小红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了起来。
她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笑()多甜,跑()多快,都忘记了回家了。
二阅读理解(思考问题,完成填空)老师领进门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去读书。
学校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导语】《老师领进门》课文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而有意义的记叙文。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
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
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与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20XX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
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
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与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老师领进门》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 难忘小学生活 完整版

2021/10/10
18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有一 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家家炊烟袅袅。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 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正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 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她想折一枝来,戴在耳丫上。妈妈喝hè住 了她,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里花越
2021/10/10
7
炊烟袅袅
烟气缭绕上升。
烧饭时的烟气缭绕上升。
2021/10/10
8
娓娓动听:形容很会说话,说起来委婉动
听,使人爱听。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2021/10/10
9
胜:胜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 特别吸引人。
2021/10/10
10
2021/10/10
11
√ (1)来到。
2021/10/10
28
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 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 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 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 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2021/10/10
29
积累背诵默写
2021/10/10
30
2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2021/10/10
26
阅读材料:2、老师领进门
3、理解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 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 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 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 启蒙教育。
2021/10/10
27
《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 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 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四年级上语文课件(B)-老师领进门_沪教版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 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 给我开了窍。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 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 子。
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 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 的事却获得成功。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开窍 喝住 歇脚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 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 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
读课文,思考: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 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 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句子字面意思是___________ , 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 填空:
• 1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这个比喻句把(这些故事)比喻成 (点点春雨)。春雨无私,默默滋润大 地,每一个故事就似(一滴春雨),四 年来我在田老师那里听到的上千个(故 事)就像千万滴(春雨)滋润大地一样 让(知识)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发 芽。老师就是这样把我领入(文学)之 门。
1、两个“树”分别是什么意思? 2、“插柳之恩”的含义? 3、整句话的含义?
培养人才十分不易,是老师引导我走 进文学的大门,老师教育培养的恩情,我 永远不能忘记
句子含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一棵小树苗长大需要十年,而培养一个人成才 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老师虽然是无意中培养 了学生,可学生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
• 巩固练习:
把自己知道的尊敬老师、赞美老师的话写下来。可 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1.老师领进门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
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
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与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组交流,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检查。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小组成员分工个别读。要求: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1)默读课文,思考, Nhomakorabea后交流。
2、学习例子。
(1)自读课文,思考,举例说说:田老师怎么培育了“我”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改进与反思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作品名:
2、介绍作者。刘绍棠,13岁发表小说,15岁成名,是当代著名作家。
3、导入课文。这样一位著名作家,却念念不忘第一位语文老师,为什么呢?(板书课题)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
三、再读,学习理解:田老师怎么把“我”领进门。
1、读课文,思考:田老师怎样把“我”领进门?
(2)指导朗读、理解第8节(懂得:田老师培育了“我”的想象力,使“我”具备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①故事和小诗对照,找到两者对应的内容。
②听,想像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师的丰富的想象力(两者结合巧妙,而且饶有情趣);
①找到句子,说说(当时入迷的模样的句子,或者总写四年收益的语段:理解“引人入胜”。)
(1)找到田老师的话,理解意思,体会他谦逊的品质。
(2)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在议论中,讲清“门”的含义)。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体会田老师想象力的丰富。
①朗读,品味故事的韵味,感受田老师的口才。
(3)体会对“我”的影响。
②体会描写“我”入迷的句子(“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只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抓住重点词语品味、朗读(包括“身临其境”)。
3、有感情地朗读“幼时的回忆部分”(第1—8节)
1、老师领进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生字。
2、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重点难点: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最后2节,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体会“我”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3)议一议:你觉得应该感激吗?朗读、背诵最后二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不忘师恩的故事或者自己尊敬老师的事。
板书:
老师领进门
丰富的想象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上千个故事
师恩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