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春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书斋中是宁静的,但这种宁静却又笼罩在节日的氤①氲.(y ūn )之中。
案头摆放上香②椽.(yu án )、③佛.(f ú)手,发出淡淡的清香;瓶中插上几枝腊梅、绿萼,增添几分春意;几上置几盒水仙,平添清④供.(g òng )的婀⑤娜.(n à)。
幽香、冷香,透发着一元⑥肇.(zh ào )始的春消息,又是何等的越艳宜人。
A .①②⑥B .②③④C . ①④⑥D .④⑤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驰骋寰宇的航天飞机,也可以因为一个油封橡皮圈的疏漏而凌空暴炸。
B .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
C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清华学子勇挑大粱,立下铮铮誓言。
D .风雨中,和寒流同呼吸,砥荡心中的污浊,造就古铜色的皮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有机票代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 收取手续费。
②我们这次到西藏,实地 了拉萨地区藏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③ 有的读者连这十首唐诗也不能逐一背诵, 我恳求他们一定要把这十首唐诗背诵下来。
A .变相 考查 倘 因此B .变相 考察 倘 那么C .变向 考察 因为 因此D .变向 考查 倘 那么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他人的轻松自如,更衬托出我的窘迫来——而我却是为了放松才到这里来的。
B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由此可知,“风化”的规律之一是“上行下效”。
C .无论是教孩子们阅读,写作,品茶,厨艺,还是教他们凝视新芽初绽……在她看来: 这些技能或知识的获得都不是最终目的。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B C A A B A D C C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 C B B C D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7181920答案C A B D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四、21.(1)沉淀着彩虹似的梦(2)犹抱琵琶半遮面(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4)逝者如斯夫(5)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2.语意完整,合乎合理,书写规范,不超过50个字23.①印发日期应在编发单位同一行的右侧;②期数应在简报名称下方正中的位置;③“报:XX 声教育厅”应在上行;④“发:各县教育局”应在下行。
五、24.①刷子李手上有绝活。
②天津人好把有齐天本领的人的姓何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③姓李,干粉刷这一行。
25.①刷子李技艺精湛。
②刷子李对粉刷技艺有完美的追求,不容出现半点瑕疵。
③在曹小三心目中,师傅的形象高大而神圣,令他深深折服和由衷敬佩。
④一身黑衣代表着职业神圣感。
26.(写作手法是设置悬念,作用是激发阅读兴趣。
(或: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烘托人物形象。
)27.(1)通过写刷子李刷墙时只穿黑衣黑裤,如果身上有白点就不收钱等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2)对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心细如发。
(3)和李管事谈事时的派头十足体现刷子李的大胆自信。
28.明白了打铁还靠本身硬的道埋,手艺的高超不是吹出来的,要脚踏实地。
(完整版)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扁.舟(biǎn)-piān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C.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妆裱-装憧憬锲- qiè而不舍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山东省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高考就好比如一颗花种子,只有好好地浇水施肥,它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好好努力复习吧,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山东省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山东省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非虚构”之辨丁晓平“非虚构文学”这一概念是西方提出来的。
在美国,它也只是从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
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
“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定义的概念。
有人认为,“非虚构文学”与中国学界惯常认为的“纪实文学”有着类同属性,也有本质区别。
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
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在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独立性的。
其实,“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从概念上来说,它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它既可以理解为文学的创作方法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类型或文学样式。
从逻辑上来说,与“非虚构”相对应的只能是“虚构”,它们之间不会有第三者的关系。
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只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从现代汉语词性上来说,“虚构”既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有时还可以作为动词。
同样,“非虚构”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动词。
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
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名词的话,它就有点类似于“非金属”“非晶体”“非卖品”的意思。
作为一个概念,“非虚构”中的“虚构”是形容词;但作为创作方法,“非虚构”中的“虚构”则是名词。
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百分之百的努力,兴许就成功了呢,要给自己信心。
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
眼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璧残垣了。
但不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
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 ,敦敦实实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围堰断璧残垣B.前檐古风荡漾C.粗糙层层叠叠D.规整敦敦实实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至树立闪B.以致竖立闪C.以致树立泛D.以至竖立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我市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个头长得慢,筋骨不够壮,有的就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闻过则喜,精神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可能慢一尺,稍不留心,就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B.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
2017山东春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7山东春考一模《语文》试题2017山东春考一模《语文》试题青岛市2017年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zhēn) 圭臬.(niè) 滂.沱(pāng)另辟蹊.径(qī)B.桂棹.(zhào) 和弦.(xuán) 角.色(jué)众目睽睽..(kuí)C.慰藉.(jiè) 阜.盛(fù) 装载.(zài) 义愤填膺.(yīng)D.摭.拾(zhì) 冠.冕(guān) 誊.写(yù) 卷帙.浩繁(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一生都在觅渡,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
但正是这悲剧(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2 页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
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A.但是如果只要也B.但是即使那么就C.但是要么要么也D.但是即使要么就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B.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5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
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扁.舟(biǎn)-piān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C.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妆裱-装憧憬锲- qiè而不舍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2017年山东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
试
语 试题
试 请 题卡
选择题 题 试结
选择题 两
满
将试
题卡 并
试时间
钟
选择题
选项
个国 号选
国 填涂
个选项 题卡
项题
请将
个
词语
确
启
黠
à
匝ö
莠齐
恫吓 ò
ë
潸泪
ū
尽职 蚰
词语 没 锫别
驳脏
称
赔偿 肤浅
争
妆
锲
辍学 真谛
门
填
横线处 词语 当
国学
种
语
严 逻辑
辩证
乌 争鸣
这
难
这种
题
决
会
双
贯
静
贯
静
贯
静
贯
静
标号
锚误
对说
们 记忆
记忆 断确
晚 梦 会 响 记忆
记忆
过
复
义
类别
举
个
阔
斋
设礼
赵蔺
谓
缪来
尝坚约
诚见
负赵
归网赵
椹
赵
赵赵
来
豢
别 邡 赵 赵岂
当诔 请 请镬
与 长计议
与
视当
园
杀
终
绝
条赵 欢
归赵 赵
邶
见
归
对 赵蔺 请 汤镬 组
词 释 锚误 寿
词义
间赵 与
词 状语 从
计议
细
骈
况 与渔
馇
赵
属 为虏
赵岂
请 对
蔺 蔺 个
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山东春考一模《语文》试题青岛市2017年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zhēn) 圭臬.(niè) 滂.沱(pāng)另辟蹊.径(qī)B.桂棹.(zhào) 和弦.(xuán) 角.色(jué)众目睽睽..(kuí)C.慰藉.(jiè) 阜.盛(fù) 装载. (zài) 义愤填膺.(yīng)D.摭.拾(zhì) 冠.冕(guān) 誊.写(yù) 卷帙.浩繁(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一生都在觅渡,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
但正是这悲剧(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2 页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
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A.但是如果只要也B.但是即使那么就C.但是要么要么也D.但是即使要么就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B.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5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
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这次来青岛,时间紧迫,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美丽的海滨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人类在灾难面前要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D.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胜其烦....地一一予(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3 页以回答。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春节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B.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正确理解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和原理,而且还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
C.一些中学生写作文胡编乱造、词不达意,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真情实感造成的。
D.春天的祖国处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是最美丽的季节。
7. 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
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
②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
③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④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在20世纪的60年代,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都砍光了,开山种粮。
A.⑤①②③④ B.④⑤①②③ C.⑤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⑤②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4 页A.海明威、欧·亨利和拉索尔·贝克都是美国作家,“桑地亚哥”是欧·亨利塑造的硬汉形象。
B. “歌”、“行”、“书”、“赋”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C.请别人修改文章称“斧正”,赠与对方书籍称“惠赠”。
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们是不同时代。
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借据中表示钱物往来数量的数字大小写均可,数额前必须写清钱币种类。
B.演讲具有针对性、鼓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C.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制作艺术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
D.简报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编发单位”位于报尾。
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释】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A.首联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
B.颔联紧承首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5 页C.诗歌后两联转而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想象,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
D.这是一首送别诗,一方面写出了作者为朋友归乡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惆怅感伤。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6小题(一)以“指”为信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
并利用这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使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
据考证,这颗罕见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指印印泥了。
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己”。
秦汉时代盛行封泥制。
那时人们将竹简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发信使将竹简木牍用绳捆缚,然后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官私印章,以防别人偷拆。
据实物资料证实,从西周至秦汉时期,印章与指纹可交替使用,民间无印章者,“盖印时阑之以指耳”,或同时捺押印章指印。
契约应用指纹签署的做法大约出现在西汉初期,最早的做法是业主在竹简上“画指”。
所谓“画指”,是指由书契人书写契文,在契尾一一开列双方当事人及见证人、保人(指中间人)等的姓名,然后个人在自己名字下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画中指、食指两节或三节长度的线段,并在指尖、指节位置(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6 页画上横线,以示契约由自己签署。
有人统计过,在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汉至五代的契约文书中,凡落款部分尚保存完好的,“画指”签署方式最为普遍。
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订立田宅买卖、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务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
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索拉罗在他写的《大唐风情》中记载:“此地,无论谁向人借钱,都要立借票(借据),借债人须要用中指和食指在借票上并排在捺印。
如果双方签订契约,那么双方的指纹就印在两纸骑缝处,恰如符木相偶。
”唐以后,官府中兵丁名册、狱词、划供等,均有以指印为证的文字记载及实物留下来。
宋以后,在人口买卖契约和离婚修书上,普遍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
这种传统做法沿袭至民国时仍然很普通,指纹博物馆就藏有这样的文件。
那是民国25年山西人蔚成全卖掉妻女所立的《订婚证书》及《婚约》。
原来蔚成全将妻子卖与同乡覃守荣后,其妻便与覃守荣订立婚约,证婚书上还要知见人、代笔人等都要签字画押,蔚成全本人以主婚人的身份出现。
他们还在订婚书上捺按了指纹和手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规避法律的惩罚,二是大家的面子都好看。
指纹作为契约文书的签署标志,具有法律的效力。
其在契约文书上的运用,既推动了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完善,又丰富了中国指纹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它也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指纹这里似乎再次得到了印证。
1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7 页A. 基于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先民在掌握了指纹的结构和特性之后,开发了指纹的实用价值——以“指”为信。
B.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院珍藏的那枚中国古代泥印,正面刻着的名字与反面印有的拇指印痕属于同一人。
C.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应用指纹的国家,中国最古老的指印印泥大约出现在距今2000多年前。
D. 按押指印以示信用的做法自古沿用至今,指纹作为契约签署标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法律效力。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秦汉时期,需要使用指印的封泥制盛行一时,于是人们在捆束竹简和木牍的绳端结合处使用封泥并在泥上加盖官私印章。
B. 西汉时期,在竹简上“画指”可表明契约由相关人等共同签署,这种当时最普遍的做法也是最早用指纹签署契约的做法。
C. 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田产买卖等民事契约的签署,唐人订立契约须双方指纹像符木相偶一样印在两纸骑缝处。
D. 民国时,在人口买卖契约或婚约的证书上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仍然很普遍,目的是使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实物资料证实,西周时有交替或同时使用印章与指纹做法,后来这种做法虽然有变化,但没有影响指纹在契约文书上的运用。
(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8 页B. 阿拉伯商人索拉罗的记载表明,指纹在借贷上的广泛运用,既丰富了中国指纹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 从一枚古老的指印泥印代表着“自己”,到指纹成为契约文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签署标志,中国“以‘指’为信”的做法延续2000多年。
D. 从指印泥印到画指再到按押指纹,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对指纹指代功能的利用,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
(二)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语文试题共10页) 第 9 页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