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普陀

合集下载

2017年一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2017年一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5:BCDBA6盎漾茵契7.略8.(1)①幽默、浪漫;②口语化,通俗易懂,易记;③押韵,琅琅上口;④贴近生活实际,有教育(劝诫)意义;⑤运用比兴手法。

(2)略。

(活动必须具有可操作性)(3)【示例】您好!喜欢周杰伦和听传统山歌并不矛盾,其实周杰伦的歌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

(1分)您看,我们的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富有民族特色,不管是唱腔还是歌词,也是很有韵味的(1分)。

正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山歌,我们才更应该搞这样的活动来弘扬它呀!(1分)语言流畅(1分)9.(1)对仗工整(1分),用大景与小景相互映衬(1分),创造出空旷辽远、澄澈空明的意境(1分)(2)对仕宦生活的厌倦(1分),知音难觅的孤独(1分),以及归隐故土的渴望(1分)。

10.(1)比.屋皆然(紧靠、挨着)(2)被.鹤氅衣(同“披”)(3)诗韵清绝.(极,极端的)(4)奔走不暇.(空闲)11.A12.(1)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2)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本身的形状模拟它们的样子,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3)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13.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慨叹(吾以至道乙未岁——岂惧竹楼之易朽乎!)(1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1分)(2、3段),以及坚持理想、积极乐观的精神(1分)(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4.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

15.①读那些能够吸引自己、影响自己的好书; (1分)②把大师们的作品中的养料吸收到自我中来;(1分)③激发创造欲,产生自我表达的欲望。

(1分)16.列举两种特殊人群,意在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激发创造性,否则开卷未必有益(2分);同时也是为下文写普通人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作铺垫。

(2分)17.略。

(书名、价值2分,写出对自己的有益影响2分,语言1分。

2017年春考学业考专题3普陀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春考学业考专题3普陀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春考、学业考专题 3 普陀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15-2016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题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17分)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

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

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

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

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

“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

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

④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12.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

(2分)13. 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3分)14. 随时逢迎,丢失自我(3分)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吾为若教子不善邪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经得住(能承担)(2)让(2+2分)12、A(3分)13、怒——惊(每空2分)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教学提纲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教学提纲

上海市2017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2017年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劝学》)(2分)(2)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

(《八声甘州》)(1分)(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

(2分)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

(16分)①主席: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

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②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讲座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

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③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

2017届上海高三语文一模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2017届上海高三语文一模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2017届上海高三语文一模精选练习参考答案崇明区(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6分)3.文章的语言、结构等外在形式4.概述近年来散文创作中出现不少“无心”之作(1分)及其不同表现特征(1分)。

5.B6.C7.第⑤段承接上文有关散文创作需要关注中心意旨等论述,(1)补充论述“中心意旨”之类的理解不宜刻板与过度,需要根据题材及内容实际选择。

(1分)使文章论述更加全面、严谨(1分)。

8.评分说明:本文观点2分;结合例子分析2分。

参考示例:作者认为散文创作要注重文意主旨,要求创作者要投身社会,走向生活,视野与趣味放开一些。

(2分)比如《想北平》一文作者身在异乡,时处危难,在此背景下,抒发一腔思乡之情和忧患之意。

表面上看是围绕“我的北平”抒发一己之爱,实则包蕴着作者对家国社会的忧患。

(2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14.托物言志15.D16.评分说明:评价1分;分析3分。

参考示例1:本诗上半首描摹雨伞的形态、制作过程以及具体功用,体现了咏物诗的随物赋形、巧妙神似的特征,(1分)而下半首由晴雨的变化转入议论,对那些一旦操执权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满愤慨之情。

(1分)尽管依然借助雨伞来表达情感,但是,其所指过于明晰和直接,(1分)因此,缺乏含蓄,略显直露。

(1分)参考示例2:本诗上半首描摹雨伞的形态、制作过程以及具体功用,体现了咏物诗的随物赋形、巧妙神似的特征,(1分)而下半首由晴雨的变化转入议论,对那些一旦操执权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满愤慨之情。

(1分)其情感抒发比较强烈,但是,依然是借助雨伞这一物象来含蓄表达,(1分)因此,我认为并非过于直露和缺少蕴藉。

(1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7分)17.(1)亲自(2)暗中(3)通“邀”,邀请(4)宽容18.D19.参考示例:后来,(胡威)在其他信中把(此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

胡质父子像这样清廉谨慎,因此名誉广为人知。

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5.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 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和夕阳。

(2分)7. 下列理解恰当的是()(2分)A.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 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 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 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 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 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试焚宫室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①。

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

2017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2017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普陀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2017闵行,黄浦,普陀,杨浦初三语文一模卷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2017闵行,黄浦,普陀,杨浦初三语文一模卷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2017闵行老陆①冬天的时候回清华,经过西南小区,还是那片红砖楼,灰头土脸的。

想起老陆曾经住在这里的一栋,具体哪栋已经辨认不清了。

自从出国,我再也没回去看过老陆,想到他已经不在了,心里很愧疚。

②做学生的时候,每周有一个晚上,我会骑着车,一手拎着琴,去找老陆上课。

拜师的时候,老陆已经八十岁了,手抖得厉害,就连说话声音也有点颤。

他刚毕业的一个学生向他推荐了我,胡吹了一通,说我感觉特别好,言外之意是技巧很烂。

老陆听我随便拉了两段,说:“你的毛病很多,有决心改么?”“有。

”“能保证练琴么?”“能。

”“你拉的东西太难了,要改毛病就得退回去很多重学,能接受么?”“能。

”“我从前在音乐室的时候教琴是不收费的,现在退休了,要收一定的学费。

你是学生,我不按外面的标准收费,每月十块钱。

”“好。

”于是就进了师门。

③一开始我被往回退了三到五年,从最简单的维瓦尔第协奏曲开始重练,不准揉弦。

“你的揉弦像痉挛,”老陆说,“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需要按照规矩重新练起来,用节拍器,每拍三个音、四个音、六个音、八个音,这样练上去,最后要达到能够任意控制快慢。

”而我一切都言听计从。

④因为手抖的问题,老陆早就不拉琴了,教琴全靠嘴。

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站在谱架旁指挥,激动起来就唱,恨不得帮你把情感表达到位。

他的唱腔也是抖的,像幅度过大的揉音。

教学计划蛮严格,每周的作业有音阶琶音、一首练习曲、双音练习,每阶段有一首协奏曲、一首小曲子、一首中国乐曲,老陆是严格按照业余考级标准安排曲目和基本练习的。

每拉一首曲子,他就给我拷贝磁带,让我仔细模仿大师,练好后还会叫夫人弹琴跟我合伴奏。

谱子也都是他给我,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弓法指法,首页的边角处往往还有音乐室的图章,有些甚至是手抄本的复印件,双音练习是他自己编写的,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教学攒下来的资料,而我是最后一个使用者。

⑤前几天碰上当年乐队的首席,也跟老陆学过一小段,说:“老陆总在夸你。

”我想,我水平那么臭,没什么可夸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听话,坚持练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回看射雕处,。

《观猎》2.,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 “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7.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2分)A.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 “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 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 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 从“”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 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 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3分)14. 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①“清懿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棠樾村西。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专为鲍氏家族中的女性而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女祠。

整座祠堂呈坐南朝北布局,与坐北朝南的男祠“敦本堂”相对而建,传达出“阴阳相对,两两相谐”的思想。

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大门的八字墙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

③清懿堂八字墙的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整幅砖墙通过象征性的图案装饰,诠释出清懿堂建筑的文化内涵。

墙的下部设计为石质的须弥座,上部则为一对呈“八”字分开的砖雕花墙。

从墙体的装饰看,墙体的边框采用了锦纹的纹饰,表达出“(1)”的含义,寓意吉利绵长;上下角则雕刻如意纹,表达出一种吉祥的寓意,寄托了徽州女性对远离家乡亲人的一种美好祝愿与牵挂;画面的中部采用了一些富含寓意的图案花纹,如“金枝玉叶”,象征女性尊贵身份,又以铜钱和树叶作为两边对称的装饰花纹。

“金枝玉叶”的中间刻有一只小牛,低身匍匐于母牛身躯之下,画面诠释了“跪拜母恩”的典故,体现妇女哺育后代的伟大,更是在教化后人“(2)”的道理。

旁侧的“蝴蝶南瓜图”上刻有翩翩欲飞的蝴蝶围绕在南瓜的两侧,既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又暗示出“(3)”的内涵。

④明末清初,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崛起,深深影响了徽州以后的艺术发展,八字墙的画面就受到当时新安画派的影响,这些图案突破了传统的强调对称和变形的技法,使得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传统花鸟画。

⑤徽州人排斥单数、凡事讲求双数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对称代表了均衡,即平静祥和;偶数代表庄严、平衡、和谐的美感。

所以特别是在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而存在的祠堂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⑥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对称有着和谐的感觉,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于是工匠们在这一布局中又追索出适度变化的设计手法。

⑦在清懿堂砖雕中,工匠们适当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形式的和谐统一。

他们将整个画面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图案,以封闭的主题对称图案来展现清懿堂要传达给人们的典故和教化,而利用植物蔓藤作为开放的图案,不仅协调中和画面的单调之感,而且线条曲折蜿蜒,尽显了女性柔美的特点。

刚硬的直线边框与柔和的曲线、曲面相互结合,造型上形成大小、方圆的对比,雕刻技法上又有深浅、疏密、繁简的变化,成就了这一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15. 在第③段空格处选填合适的内容:(1)(2)(3)(3分)A.多子多福B.富贵不断头C.百善孝为先16. 第⑥段画线句中“这一布局”指代的是(3分)17. 从全文看,清懿堂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6分)(1)(2)18. 根据说明内容给文章选定一个最恰当的题目(3分)A.清懿堂B.精美绝伦的徽州砖雕C.清懿堂八字墙砖雕D.徽州艺术之绝19. 第①段不宜删除,请说明理由。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阳春面梁晓声①早年的五角场杂货店旁,还有一家小面馆,卖面、馄饨、包子。

②它的服务对象显然是底层大众。

可当年的底层大众,几乎每一分钱都算计着花。

但凡能赶回家去吃饭,便不太肯将钱花在饭店里,不管那店所挣的利润其实有多么薄。

③店里一向冷冷清清。

④我进去过两次。

第一次,吃了两碗面;第二次,一碗。

⑤第一次是因为我一大早空腹赶往第二军医大学的医院去验血。

十点多钟徒步回来,已是饥肠碌碌。

回到学校,吃中饭还有一个多小时;便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店里。

⑥我是那时候出现在店里的唯一顾客。

⑦服务员是一位我应该叫大嫂的女子,她很诧异于我的出现。

我言明原因,她说也只能为我做一碗“阳春面”。

她说有两种价格的——一种8分一碗,只放雪菜;另一种1角2分一碗,加肉末儿。

我毫不犹豫地说就来8分一碗的吧。

依我想来,仅因一点儿肉末的有无,多花半碗面的钱,太奢侈。

那毕竟是一个不少人辛辛苦苦上一个月的班才挣二十几元的年代。

⑧我并没坐下,站在灶间的窗口旁,看着她为我做一碗“阳春面”。

我成了复旦学子以后,才知道上海人将这种面条叫“阳春面”。

为什么叫“阳春面”,至今也不清楚,却欣赏那一种叫法,不乏诗意呢。

⑨那位我该叫大嫂的女子,片刻为我煮熟一碗面,再在另一锅清水里焯一遍。

这样,捞在碗里的面条看去格外白皙。

另一锅的清水,也是专为我那一碗面烧开的。

之后,才往碗里兑了汤加了雪菜。

那汤,也很清。

⑩在她为我煮面时,我问了她几句,她告诉我她每月工资24元,她每天自己带糙米饭和下饭菜。

她如果吃店里的一碗面条,也是要付钱的。

倘偷偷摸摸,将被视为和贪污行为一样可耻。

⑪转眼间我已将面条吃得精光,汤也喝得精光,连道好吃。

她伏在窗口,看着我笑笑,竟说:“是吗?我在店里工作几年了,还没吃过一碗店里的面。

”⑫我也不禁注目着她,腹空依旧,脱口说出一句话是:“再来一碗……”她的身影就从窗口消失了。

我立刻又说:“不了,太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一会儿就好。

”——窗口里传出她温软的话语。

⑬那第二碗面,我吃得从容了些,越发觉出面条的筋道,和汤味的鲜淳。

我那么说,她就笑了,说那汤,只不过是少许的鸡汤加入大量的水,再放几只海蛤煮煮……⑭毕业前,我最后一次去五角场,又在那面食店吃了一碗“阳春面”。

已不复由于饿,而是特意与上海作别。

那碗“阳春面”,便吃出依依不舍来。

毕竟,五角场是我在复旦时最常去的地方。

那汤,也更觉其鲜淳了。

⑮她说,她涨了4元工资,每月挣28元了。

她脸上那知足的笑,给我留下极深极深的记忆……⑯面食店的大嫂也罢,那几位丈夫在城里做“长期临时工”的农家女子也罢,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上海底层人的一种“任凭的本分”。

即无论时代这样或者那样,他们和她们,都可能淡定地守望着自己的生活。

那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某种民间哲学。

⑰也许,以今人的眼看来,会曰之为“愚”。

⑱而我,内心却保持着长久的敬意,依我看来,民间之原则有无,怎样,亦决定,甚而更决定一个国家的性情。

是的,我认为国家也是有性情的……(有删改)20. 第⑤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21. 对第⑥段画线句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突出“我”饥饿难忍,没有选择。

B.说明此时还没有到中午用餐时间。

C.反映社会底层大众生活并不富足。

D.引出服务员对“我”的热情款待。

22.第⑨段中画线句如改为“往碗里兑了汤加了雪菜”,哪个表达效果好?说明理由。

(4分)23. 第⑯段中说“我看到了上海底层人的一种‘任凭的本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面馆服务员有着“任凭的本分”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6分)(1)(2)(3)24. 联系全文,说说第⑱段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6分)(1)(2)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第25—26题(10分)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明明:就是“难受,想哭”。

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

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25。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26(1)”“26(2)”。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小语摇头道:26(3)25.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3分)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26. 联系语境,在26(1)、26(2)、26(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2分)(2)可填成语:(2分)(3)小语摇头道:(3分)四、写作(60分)27.题目:再现那一幕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普陀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千里暮云平2.轻烟老树寒鸦3.尘暗旧貂裘4.入则无法家拂士5.锦鳞游泳(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6. 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2分)7. A(2分)(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10题(9分)8.欧阳修(2分)9.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紧靠在泉边的,就是醉翁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