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中的咬字吐字》课件
吐字归音课件

第30页/共61页
绕口令练习
画凤凰f 粉红墙上画凤凰 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粉凤凰、 红粉凤凰、花凤凰。
第31页/共61页
(三)舌尖中音 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
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 匠的漆。 •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 七巷漆匠拿了锡。
第40页/共61页
(七)舌尖后音与舌尖前 发或声接母音近z前:h、硬zc腭hh,、ch又shs叫的h-翘时z舌候c 音,s ;舌尖上翘,接触
发声母z、c、s的时候,舌尖平伸,抵住或接 近上齿背,又叫平舌音。
第16页/共61页
• 11.合口左右撅[juē]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 12.双唇打响:30次,30秒。 • 13.顶腮:30次,30秒。 • 14.转舌:8*8拍,1分钟。 • 15.刮舌:20次,20秒。 • 16.伸卷舌:20次,20秒。 • 17.立舌:10次,30秒。 • 18.弹舌:30秒。 • 19.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 20.慢吸快呼:2次,20秒。
• 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 和阻碍气流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大因素。
第22页/共61页
(一)掌握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阻碍的 部位。根据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可将声母分为7类。
第23页/共61页
普通话声母总表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歌曲中的咬字吐字》教案

《歌曲中的咬字吐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咬字吐字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歌曲表现力的理解和掌控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咬字吐字的概念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演唱中运用咬字吐字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工具:音响、话筒、镜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两首歌曲,一首咬字清晰的歌曲和一首咬字不清晰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咬字吐字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介绍咬字吐字的定义和技巧。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4. 应用与拓展:学生分组,尝试用咬字吐字技巧演唱歌曲。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咬字吐字的准确性。
2. 学生对咬字吐字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演唱时的表现力。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咬字吐字的练习方法。
2. 教学活动:a. 镜子练习:学生在镜子前练习咬字吐字,注意口型和面部表情。
b. 音节练习:学生逐个练习音节,强调清晰发音。
c. 词语练习:学生选取词语进行咬字吐字的练习。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咬字吐字在歌曲中的应用。
2. 教学活动:a.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咬字吐字运用。
b. 模仿练习:学生模仿歌手的咬字吐字技巧。
c.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在自创歌曲中运用咬字吐字技巧。
八、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教学活动:a. 情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b. 咬字吐字与情感结合练习:学生在演唱时注意咬字吐字与情感的结合。
c.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体会,互相交流学习。
九、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咬字吐字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的应用。
2. 教学活动:a. 音乐风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咬字吐字特点。
歌唱的咬字和吐字ppt课件

bpmfdtnlgkh
11
收清韵尾(归韵)
凡韵尾是n或 ng构成的字,称鼻韵母字。 an en in un ong ang ing等 口鼻腔畅通,将尾音归入鼻腔,轻收住。
12
咬字和吐字的练习
我你他 妈和爸 琵 琶 大河 茉莉花 多么可爱 芬芳美丽 摇 篮 曲 明 亮
2/4 56 56 │ 54 32 │1 - ‖ Lu lo lu lo lu
2/4 1234 5 │5432 1 | 1234 5432 │1 - ‖ ma mi ma mi ma mi
9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打开喉咙,贴着咽壁吸着唱 挂在高位置上往前唱 始终在气息的支持上 吸着唱
10
要把每个字的字头咬清楚
歌唱的咬字和吐字
2012.1.16. 凌云社区学校
1
教学目标:
1、了解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元音的唱法和元音的位置。 3、了解在歌唱中要把每个字的要咬清楚,把
握好字头语气喷口。
2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元音a 与元音i的吐字发音。 咬字吐字与发声的原则:腔圆字正 练唱歌曲《 茉莉花》
光有声音,没有好的咬字吐字的功夫是不可能
6
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
声与字
7
咬字吐字 要领:
字头短,字腹长,字尾清
如“hong(红)”,h是字头,o是字腹,ng是字 尾
子音在“前”,母音在“后”,“母”、“子” 即分又合。”
8
主要是把元音唱圆满
发音练习:5 4│ 3 2│ 1— ‖ u i ui u
故乡 朗诵歌词
13
3
汉字组成:
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摘要音乐是一系列的按一定规律以表达客观情景和人类内心体验、感受为目的的先后或同时奏出的乐音的组合。
音乐的产生来自人的心态、情感,而音乐的演奏又可使人按照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感受和想象,引发某种心态和情感。
音乐的演奏需要工具,这种特有的工具就是乐器,从原始形态最自然的乐器、树叶(卷起用唇吹)、石磐、口弦琴、丝弦、竹管,到管风琴、钢琴、提琴、小号和现代的电子琴等。
歌唱是所有声乐艺术体裁中唯一带有语言的种类,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听觉是歌唱的第一步,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也是歌唱者必须要着重训练的音乐基础。
掌握歌唱中语言的相关知识是演唱者必须的基本功。
本文分四个部分简要的阐述了歌唱中咬字方面产生的相关问题,首先第一部分会介绍到咬字在演唱中所占的重要分量,紧接着第二章会向大家阐述歌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简明的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结合实际来解决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这篇论文旨在提高大家对演唱中咬字重要性的认识,或许会对大家的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帮助。
完成论文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提高咬字技巧对于提高美声唱法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咬字,吐字,训练技巧第一章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一、咬、吐字定义咬字,是指字头正确、清晰的发音。
就是依据想要发字音的情况,把所有的发音器官都调整到正确的发音位置。
使之形成一个适合的力度,然后能将字头和字尾的音可以清晰准确地发出来。
而吐字则是需要在气息的支撑下,依据字音的情况,调整好发音的器官和气息的强弱,准确地把握字头和字尾的音段轻重和长短,将字音清晰地发出来。
中国的声乐讲究“字正腔圆”西方则是强调母音和子音要清晰准确,将发的字音顺畅连续的发出来。
因为在唱歌的时候,吐字发音是很重要的环节,吐字和咬字学习声乐的人是很重要的。
清代许大椿的《乐府传声》中说:“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
唱歌咬字的正确方法

1、硬咬硬咬,主要指字音的字头要吐发得坚定、有力,使发出的字音声音刚劲并富有弹性。
字头的吐字、发音时,口、舌、唇等吐字器官应保持适当的紧张度,口腔状态应适度缩小,以形成对气息的阻碍和控制状态,使字头的吐发具有一定的爆发力,发出的字音力度较强。
发音时要果断、快捷,以确保字音的力度和声音的刚劲、有力。
由于硬咬所发出的字音声音刚劲、有力,并富于坚定、刚毅的声音特点,因此, 字音硬咬的发音方法和效果适合表现强烈、激愤的感情风格。
2、软咬软咬的吐字方法,是歌唱时的咬字、吐字要轻柔,字音之间的转换和衔接要圆润、柔和,歌唱声音要连贯、舒展。
晈字时,声音的阻气力度要较小,发音时,字音柔和、连贯,声音线条细腻、婉转。
发音时,口、舌、唇等吐字器官比较放松、舒展,喉部及声带和气息的矛盾较缓和,因而,气息的控制也比较柔韧。
适合表现含蓄、深情、感情比较细腻的抒情歌曲。
3、硬收硬收,就是要求在收音时要准确、果断、有力,把字音的归韵、收音骤然结束在强音上,产生果断、刚毅的吐宇,发音效果。
硬收的吐字、发音方法和效果适合表现激昂、坚定的感情风格。
4、软收软收,要求字音的归韵、收音要准确、轻柔,声音共鸣集中、柔和,字音清晰、舒展。
软收的吐字、发音方法和效果适合表现深情、细腻的抒情歌曲。
在具体的演唱中,由于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比较丰富,一种咬字、吐字和收音方法不可能贯穿于整个声乐作品的始终。
根据声乐作品思想感情的发展与变化,必然要求歌唱的咬字、吐字和收音方法随之变化,以更准确、更深刻、更形象地表达作品内涵。
这样就会产生咬字、吐字和收音方法的交替运用,形成如下多种类型的咬字、吐字和收音方法。
唱歌咬字吐字的位置及训练方法

唱歌咬字吐字的位置及训练方法
唱歌咬字吐字的位置及训练方法
在唱歌表演中,咬字和吐字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让歌曲有更好的表现力和情感。
在唱歌时,每个字音都需要准确清晰地发出来,这需要歌手具备一定的咬字和吐字技巧。
咬字是指在唱歌时,发音时口腔要稍微收紧一些,将嘴唇、舌头、牙齿等部位自如地配合,使发音更加准确。
而吐字则是指在唱歌时,将发音吐出来,发音时口腔要稍微张开一些,将嘴唇、舌头、牙齿等部位自如地配合,使发音更加流畅。
咬字和吐字的位置
咬字和吐字的位置主要在口腔和喉咙。
在咬字时,应将舌头放在上齿龈后面,然后将嘴巴稍微收紧,以便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
而在吐字时,应将舌头放在下齿龈后面,然后将嘴巴轻轻张开,以便流畅地发出每个音节。
在咬字和吐字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喉咙过度紧张,否则会影响发音效果。
咬字和吐字的训练方法
1. 练习唇部肌肉的控制。
唱歌时,唇部的肌肉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平时口型练习、吹奏乐器等方式来加强肌肉的控制力。
2. 练习舌头的灵活性。
舌头是发音的关键部位之一,可以通过舌头操、字母绕口令等方式来锻炼舌头的灵活性。
3. 练习口腔的控制。
口腔的大小和形状对发音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口型练习、唇部呼吸等方式来提高口腔的控制力。
4. 练习语音发声。
通过模仿标准的语音,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改善发音。
总之,咬字和吐字是唱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巧,需要歌手们在日常练习中大力加强。
在唱歌时,要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不断的实践与训练,让自己的咬字和吐字更加流畅自如,为观众带来更加完美的音乐享受。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综合课件.doc

【标题】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作者】龚娇【关键词】语言声乐咬字吐字【指导老师】王秀娟【专业】音乐学【正文】一、引言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语言是借助字音来表达的。
那么我们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听旋律的依据而但又直接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流畅动听的旋律的结合给观众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从而产生深入心灵的艺术效果。
因此研究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在演唱中发挥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特点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演唱富有感染力。
在众多的歌唱技巧中咬字吐字的准确性是声乐的主线掌握了歌唱的语言发音特点及其规律对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国内外有很多的声乐教育家、研究人员对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问题及现象进行过研究也出版过不少这方面的期刊和专著为声乐事业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我们国内马革顺先生在他的《四十年合唱训练》一书中论证了“清楚的发音及口齿可以改进音质”“通过良好的咬字吐字坏的声音习惯可以克服好的声音习惯可以建立”“美的歌唱是完美的咬字吐字的结果”。
姜家祥老师在他的《民族唱法探索》一文中告诉我们“作为歌唱艺术还包括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圆润的嗓音、丰富的感情。
其中语言是个重要因素和重要表现手段”。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她的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中也论述了“正确的咬字吐字可以促进声音训练”。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喻宜萱说“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致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那深刻巧妙的一刹那常常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感受。
”不能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就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
歌唱者的艺术风格、民族风格、表现形式和不同声乐学派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语言的差别。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也说过“语言的准确性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要求。
不论是中国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还是各种外语语言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语言思想内容表达的正确性。
声乐歌唱咬字吐字训练方法

声乐歌唱咬字吐字训练方法声乐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
语言能直接、准确地传递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因此,掌握和运用歌唱语言的准确性,是歌唱技术训练的重要课程。
1.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对字头(声母)的发音。
要按照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将字头的声母咬准。
吐字是指对字腹和字尾(韵母)的发音。
要按照不同的口形,将字腹的韵母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如下: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
汉字的发音大多以辅音开头,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五音”: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和喉音。
在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
2)引长字腹。
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
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
字腹的发音分为”齐、开、撮、合“四类“四呼”。
在引长时,口形不能随曲调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
3)字尾收音要分明。
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
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这个字。
单韵母的字没有字尾,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
复韵母的字,应很好地注意收音。
收ao,ou,iao,iou的韵尾时,应收U音,双唇应向前微撮。
收n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尖抵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放气流穿鼻而过,收向前的n音。
收ng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
字尾收音时,要收得自然,要收得短、准、轻。
且收尾的部位要准确,响度要适中,时值要做到收音即停。
国我国的语言文字繁多,变化万千,收尾的部位也各不一样。
在我国的传统演唱中,将汉语语音的韵尾归纳为十三个韵脚,也就是我们常在诗歌中遇到的押韵的意思,我们称它为“十三辙”。
2、关于“十三辙”1)发花辙:凡收aiaua的字均属之,如沙,下,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