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燃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3页
有关秸秆焚烧的调查报告

农民于农作物收割后在田地里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销毁,节省了许多的人力和财力,但产生了大量浓烟,对大气环境、交通运行、消防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根据市局调研通知要求,牡丹区农机局高度重视,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召开乡镇干部、农机农业技术人员、村民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全面了解情况,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禁烧措施及合理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秸秆焚烧情况今年,牡丹区小麦种植面积107万亩,产出秸秆约45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到99%。
秋季玉米种植面积97万亩,产出秸秆约68万吨,秸秆还田面积89万亩,6万亩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查,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秸秆被焚烧。
二、焚烧原因1、农民担心影响到播种播效果、出苗率,搂到地头烧掉。
由于农作物收获完毕,农民就得进行下一季的农作物播种,秸秆还田后,短期内秸秆仍未腐烂,影响了农作物的发芽,降低了农作物的出苗率,导致产量上不去。
2、农民家做饭要么用煤球,要么是电磁炉,要么是煤气灶,烧大锅的户很少了,秸秆不再是做饭必备的燃料。
如将秸秆收集起来,大量秸秆无法存放,而且聚集起来对农民也毫无用处。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部分农民家的农田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
如将秸秆聚集,耗时耗力,花费很大人力物力。
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秸秆回收价格太低,甚至不要钱也没人要。
4、有些农民误认为焚烧后的秸秆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松软,能作为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杀死病虫害、以肥沃土地。
其实不然,焚烧秸秆反而会破坏土地结构,对土壤中的生物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影响农业种植和收益。
5、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三夏、三秋农忙季节,老百姓急于整地、播种的农民,为图省事,仍然我行我素,任意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
6、农民饲养牲畜的减少以前农村每家每户都数量不等的饲养着猪、牛、羊等牲畜,有些农作物的秸秆是这些牲畜的食料;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且许多混合料、预制料的推广和使用,较多农户已经不再饲养或大大减少饲养这些牲畜了,其作为饲料的作用基本消失。
燃气下乡 调研 报告

燃气下乡调研报告燃气下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不仅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生活和生产用气的需求,还能推动农村能源结构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解燃气下乡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进行了燃气下乡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2. 调研过程: 我们首先了解到目前燃气下乡政策的背景和实施情况,然后设计了相关的调研问卷,并在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向农民了解他们对燃气下乡的了解和认可度,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探讨燃气下乡的优势和挑战。
此外,我们还采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和燃气公司的代表,了解他们对燃气下乡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燃气下乡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民对燃气下乡政策还不太了解,对于燃气下乡的具体优势和操作方式也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然而,一旦农民了解到燃气下乡的好处,如节能、环保、安全等,他们对这项政策都持支持和认可态度。
2. 燃气下乡的优势和挑战:调研结果显示,燃气下乡能够提供清洁、高效的燃料供应,有效改善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和环境条件。
然而,燃气下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和农民的使用习惯等方面。
3. 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角色:在燃气下乡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积极推动燃气下乡政策的宣传和落地,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同时,燃气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应加强与政府合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推动燃气下乡的顺利实施。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大燃气下乡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燃气下乡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2. 加强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燃气下乡的成本,提高使用率和便捷性。
3. 合理制定燃气价格和补贴政策,确保农民能够承受得起燃气费用,促进燃气下乡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家庭所需要的能源,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除了由电能来供应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要靠燃料的燃烧获得。
因此,研究家用燃料是相当必要的。
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所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是煤、炭以及秋收后晒干的麦秆等。
还有少数农户使用沼气。
其中,煤与炭的主要成分是C,以及少量的S、N、有机物和卤素等;麦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6H10O5)n]以及其他有机物;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而煤炭的燃具主要是火炉和灶,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因氧气不足而造成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造成空气污染。
但因炉、灶和煤炭价格相对低廉,所以依然较普及。
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状比较困难。
有条件的农户应建造沼气池,因为在农村,制造沼气的原料来源较广,且沼气燃烧产物基本无污染,是较为理想的燃料。
城市家庭所用燃料一般为管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这里重点介绍天然气:一、天然气类别:天然气是储藏在地下的可燃气体,一般可以分为纯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和矿井气四种,以兰州地区为例:兰州地区输送的是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甲烷含量达98%-99%还含有少量乙烷、丙烷、氮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二、天然气的特性:爆炸浓度范围:5-15%热值:约71000kJ/m-88000kJ/m管道压力:1800-2800Pa为防止扩散的天然气不易使人察觉引起爆炸事故,一般在天然气中加入四氢噻吩(C4H8S),是一种有恶臭气味的有机化合物。
能提醒人有天然气泄漏。
天然气(兰州地区)与煤气的区别:广。
煤气改天然气时应换用通风口较大的灶具以使其充分燃烧。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丁烷等烷烃化合物。
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一、大多数燃料燃烧都要生成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包围使地球受太阳的辐射不易散失,导致“温室效应”。
二、燃烧生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导致酸雨的形成。
三、含卤化合物因不易燃烧,排入空气,一方面导致空气质量恶化,一方面可能进入臭氧层,因臭氧的强氧化性,部分含卤化合物使臭氧变为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
关于农村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调查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了解当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来源、用途、方式。
2、通过调查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研究过程:首先,上网查些关于家用燃料的资料。
然后,走访当地个别家庭(实际操作时简化了,换作调查全校师生)、饭店所用的燃料。
最后,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交流及得出结论。
三、研究的结论在当今社会,家用燃料已是必不可少的了。
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工厂单位里都需要这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故此,我们小组成员对煤和液化气的价格、性能等多方面的比较进行了调查研究。
过去,家用燃料以柴草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煤便普通的传入了各家各户,液化气也因使用方便、环境洁净,再加上供应点的增设,许多农村也用上了液化气。
我们能体会到家用燃料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人们通过不同燃料的比较,鉴别的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家用燃料中煤和液化气的比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谈谈燃烧值,液化气与煤的燃烧值比较的前提是相同的质量时,运动加热水的方法。
1Kg煤的燃烧值为1875千卡,1Kg液化气的燃烧值为6000千卡。
其次安全性,安全性也是选用燃料的重要参数。
液化气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但这些都是通过思想重视,操作仔细可避免的。
而煤燃烧产生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中毒,所以燃煤危险更大。
接着成本价格,液化气的成本比煤略高一点,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石油工业的发展,液化气的成本可能会大幅度的下降。
然后,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燃烧煤生成硫化物对空气十分污染,煤堆放地方大,肮脏。
液化气放置占地方小,有洁净的感觉。
最后,使用方便,液化气可随时使用,随时停止,火力可以随意控制。
燃煤需要一个发火的过程,而且火力比较难以控制。
所以一般用户一天或几天连续烧煤饼,中间不停火。
因此在燃烧的成本考虑中往往还忽略了煤作燃料中的浪费问题。
《活动一家庭生活燃料调查》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上册

《家庭生活燃料调查》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生活燃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点,认识并比较各种燃料的优劣及环保特性,了解生活燃料使用的合理方式与安全措施,提升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自觉性。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为“家庭生活燃料调查”。
1. 调查准备:学生需提前准备家庭生活燃料的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包括了解家庭中使用的燃料种类、使用频率、使用成本等。
2. 实地调查: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对家庭生活燃料的来源、使用过程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并了解燃料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 燃料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不同燃料的性质、特点及优缺点,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电力等。
4. 调查报告编写:学生需将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的记录以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理,编写一份关于家庭生活燃料调查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实地调查和报告编写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观察和记录燃料使用过程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2. 真实性:报告内容需真实可靠,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
3. 完整性:报告应包含家庭生活燃料的种类、使用情况、优缺点分析以及安全使用建议等各个方面。
4. 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出节约能源、环保利用的创意和建议。
5. 合作性:鼓励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全面性、实地调查的细致程度、报告编写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创意和建议的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分。
同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需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表现和收获。
家用燃料的调查研究

污染程度
大 不大 大
0 7 元 /千克 .2 2 5 元 /千克 ,6 04 / 克 .元 千
说明:用柴薪为主要燃料的 多为城郊居 民。 2 本地农村家用燃料的调查研究 .
调查人员:高二() 3 名农村学生 6班 5 组长 :王鸿 调查时间:20 年 8 2 04 月 4日至 8 2 月 8日
得能量的主要物质。 湖北省蕲春县大部分为山区, 城市 :
化程度不高 , 前本地城区居民家用燃料主要有液化石 目 油气、 煤等 , 农村家用燃料主要有煤、液化石油气、柴
薪等。由于全球石油价格受石油输出国影响暴涨 , 本地
液化石油气价格也不断攀升 ,许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 重新燃起煤灶。 燃煤的增多,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势必增
用沼气的家庭普遍认为其综合利用效率较高。
③比煤更清洁卫生。 () 2成分及发热量 ①煤气的可燃成分是H2 OS H , 、C n 各成分所占 C
体积分数不同,其发热量也不 同,参照表 6 。
学生利用暑期花 了5 天时间进行 了社会调查,感触 颇多, 都认为得到了锻炼 , 也增强 了进一步研究本课题 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 了解各种燃料的燃烧性能,发热量 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我组织全班学生到图书馆 或进入 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 井安排时间进行集中交流。
● 巩固学生所学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求实精神,提高实践 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 ● 通过认识人类面临的能源 问题和环境挑战 ,提
调查方式 :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调查 结果 :
高每个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鼓励学生不断学习科学
价 格
07 .4元 /千 克 26 .8元 /千 克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高中高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关于农村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素材

关于农村家用燃料的调查报告前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节假日,通过走访、考察、座谈、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对我们居住的周边地区居民家庭使用的燃料及燃料燃烧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进行实地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也积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
一、课题来源及选题背景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而全球变暖更是世界气候与环境问题的焦点。
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的问题。
适逢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蓬勃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已成为强国富民的重大举措。
在此背景下,了解我们农村家庭燃料的使用现状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能源意识,为新农村的能源开发与建设服务,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活动实施安排1、主导课程:化学相关课程:生物、地理2、课题组成员:李志伟〔组长〕赵安博侯慧敏X浩南陈小英3、指导教师:陆平杨文立4、人员分工:〔1〕实际调查:全体组员〔2〕查找资料:赵安博陈小英资料汇总:X浩南侯慧敏〔3〕结题论文:李志伟〔4〕交流讨论:全体组员6、课题实施有关说明:本次课题实践活动调查的是我们组员所在村庄或家庭使用燃料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访问、查看、记录数据、绘制图表等,了解我们周围居民家庭燃料的使用情况和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真实情况。
资料查找主要是对现用燃料的价格、热值、热量利用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秸秆调查报告

家乡秸秆产生与综合利用的调查一、调查背景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一个远离城市的村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的地方,广阔的庄稼地蕴含了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秸秆的利用却很传统并且单一,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无过于作为饲料、燃料、肥料。
目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将近80%的秸秆被当做肥料直接粉碎在农田里,约15%的秸秆被用于燃料生火做饭,另有5%的秸秆作为饲料喂养家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依旧备受关注。
以往仅仅追求增产,以解决温饱和贫困问题,农作物秸秆几乎全被用做燃料以及饲养家畜。
现在农业得以发展,机械化、自动化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更加丰富,对秸秆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更加多样化。
但对于秸秆的开发利用新技术,在我的家乡很难被普及推广,更不用谈什么充分利用了。
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不足、拓展农业的外部功能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熟的秸秆利用方式概括为下面四大技术:肥料技术、燃料技术、饲料技术、工业原料技术。
其中,肥料技术包括: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和反应堆;饲料技术包括:微贮饲料、化学处理饲料,如青贮、黄贮、氨化、碱化、糖化等;还可用机械切(粉)碎制成散状饲料,利用专用设备挤压为秸秆块等成型饲料;燃料技术包括:生活燃气和工业燃气;工业原料技术包括:造纸材料、植物纤维发泡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它工业用材料。
本文通过农作物秸秆产生及利用现状分析,以传统秸秆焚烧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众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并对秸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调查目的深入了解目前秸秆的利用方式和家乡秸秆的处理办法,以及这些技术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经过对比,获得家乡秸秆利用的不当之处和正确较好的处理方式,从而可改变传统的不良方式,减少污染。
在发挥传统优良方式的同时,并引进新的利用方法,以获得最有效、最经济、利用率最大的处理办法。
三、调查情况1、农作物秸秆的产生、产量失衡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生活燃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3页
本调查以某县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地居民燃料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调查内容有燃料的数量、种类以及使用方式等。
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农村居民平均每家使用0.7吨燃料,其中燃油占比最高达到47.5%,次之为煤炭占比32.1%,木材仅占比20.4%,其他燃料极少,不足0.5%。
从使用方式上看,该县农村居民以无炉煮食、小型煤气灶取暖为主,部分使用电热水器、热水炉进行供热,仅有极少量居民使用瓦斯取暖,其占比不足1%。
二、燃料使用情况解析
煤炭的使用率高,具有价格实惠、便捷、易取等优势。
不过,它也带有沙尘污染、抽烟火照以及可燃气体排放等负面影响。
调查同时发现,农村居民抽烟火照使用时未采取良好防护措施,危害了室内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也产生了影响。
木材燃料的使用同样也存在问题,调查发现,部分地区木材采折发枯,同时火塘未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火灾,因此易产生火灾隐患,也会污染大气环境。
三、结论总结
本次调查可概括为:该县农村地区居民以燃油和煤炭为主要燃料,使用不当已经造成大气污染和火灾隐患。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加快推行清洁能源,推广农村火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扩大煤改电、天然气输配,提高农村用户的取热能力,同时注重健康安全,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监管,改进燃料结构,提高燃料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