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是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一直都是双方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双边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双边贸易的现状中,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日本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根据数据,两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

日本主要出口汽车、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商品到中国,而中国则主要出口电子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家具等商品到日本。

双边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贸易不平衡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明显高于进口额,导致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

这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需要加强合作,推动更加平衡的贸易。

双边贸易还面临一些的贸易壁垒和争端。

日本对中国的一些商品实施了高额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了中国商品的进入。

两国在一些敏感领域,如农业和汽车等,存在贸易争端和对抗。

这些贸易壁垒和争端限制了双边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除了以上问题,中日之间的政治因素也会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

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都存在一些紧张和敏感的问题,如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双边贸易的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中日两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

两国可以在贸易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两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

加强政治和外交沟通,解决政治问题,为双边贸易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的。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合作,减少贸易壁垒,解决政治问题等,可以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利共赢。

中日双边贸易 介绍

中日双边贸易 介绍

01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一)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Trade
China and Japan are two major econom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ing up in 1978, GDP has grown by an average of 9.5% annually, ranking fourth i 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General A 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China's current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s high as 17 6.6 billion US dollars, with a surplus of 177.4 billion US dollars. At present, Chin a i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third largest trading country and the fourth largest ec onomy in the world. Japan is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ic power after the Unit ed States. The volum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close to 1.2 billion US dolla 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urther cooperation and e 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trade are of far -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is will not only bring well-being to the peopl e of both countries,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 nd even the global economy.

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第22卷第4期2008年8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 i cheng Nor m al College Vo l .22,No .4Aug .,2008 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吴 疆1,陶 宇2,仁丛飞2(11白城师范学院政法系,吉林白城137000;21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是相互间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两国政府为推动相互间的经济合作作出了许多努力。

中日经济合作的三大支柱是贸易、投资和政府间的资金合作。

中日贸易连年攀升,是中日关系正常化时的200倍,日本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然而,随着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入,许多问题开始呈现出来并制约着两国的经济发展,如何推动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及政治互信是摆在中日两国之间的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经济合作;政治互信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8)0420019205收稿日期:2007-11-04作者简介:吴疆(1963———),男,白城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陶宇(1983———),女,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仁丛飞(1982———),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课题“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吉教科文合字[]第53号。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具有优越的发展经贸关系的地缘优势。

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通过两国政府的努力,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国的经济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并且,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框架也日益完善。

一、中日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首先,中日各方面关系都必须遵循三个指导文件的原则和精神。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是中日关系中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维护两国关系的基础。

《中日联合声明》于1972年两国建交时签定,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日本作为东亚两大经济体,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始于古代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也逐渐拓展至各个领域。

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两大制造业大国,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双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双方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货物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日本则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进口国,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合作建议,旨在促进双方贸易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双方贸易关系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分析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

深入探讨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可以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指导,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2. 正文2.1 双边货物贸易现状分析中国与日本作为邻国,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持续增长,达到了**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贸易品种方面,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双边贸易的主要商品,而传统商品如纺织品、家具等也保持着稳定的交易量。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课题组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但与2006年相比,增速都有所放缓,食品、能源资源等大宗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攀高。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变数。

预计世界经济将继续延续增长的势头,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逐步显现,美国经济减速不可避免,欧盟和日本经济也受波及,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发展中经济体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经济将延续高速发展势头,但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增加。

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2007年世界经济维持较快增长,全球经济增长512%,这是自2002年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连续六年保持4%以上的高增长。

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但增速会继续回落,风险因素明显增加。

主要影响因素:美国房市持续回落,次贷危机继续恶化,美国经济基本面已受到严重拖累;次贷问题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高油价冲击等。

I MF已将2008年全球增长的预测从418%下调至411%(见表1和表2)。

从主要经济体走势来看,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美国2007年全年经济增长212%,为自2002表1 国际组织对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预测机构2007年2008年I MF419411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317312OEC D217(30个成员国)213(30个成员国)亚洲开发银行ADB212(工业化国家)211(工业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ADB611(亚太地区)517(亚太地区)亚洲开发银行ADB815(新兴东亚)810(新兴东亚) 注:工业化国家增长率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权平均的加权平均增长率;亚太地区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岛国表2 主要经济体2008年增长情况(%)2007年2008年美国212211日本118115欧元区216119欧盟218212英国311119法国118118德国215119意大利118113世界317312 数据来源:英国C onsensus F orecasts2007年12月份根据28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平均值年增长116%以来的最低水平。

亚洲 日本

亚洲  日本
山地、丘陵占国土面 积的3/4; 平原狭小,主要分布 在沿海地带,最大的 平原为关东平原。
平原面其它农作物积狭小成为日本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人均耕地 公顷, 平原面其它农作物积狭小成为日本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人均耕地0.03公顷,除 公顷 大米外农产品一半以上要靠进口; 大米外农产品一半以上要靠进口;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等灾害,严重破坏生产。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等灾害,严重破坏生产。
日本
国花: 国花:樱花 ,每年 三月中旬盛开。 国鸟: 国鸟:绿雉,别名贝 母鸡,仅见于日本, 1947年定为国鸟。
货 币 单 位 :YEN :YEN :YEN :YEN
日本
500日元 新500日元 100日元 日元 日元 日元
50日元 10日元 日元 日元
5日元 1日元 日元 日元
日本
【行政区划】 1都(东京都:Tokyo) 1道(北海道:okkaido) 2府(大阪府:Osaka、 京都府:Kyoto) 43县,下设市、町、村
思考题:日本临海性工 业布局的形成原因?
四、对外贸易概况
1、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
日本货物贸易收支情况
1950年 年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17.9 8.2 9.7 —1.5 2004年 年 10587 5870 4717 1153
单位: 单位:亿美元
2007年 年 13340 7130 6210 920 2008年 年 15440 7820 7620 200
B、进口: 制成品增幅较大,已占60%以上,主要是机
电产品(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及其零部件) 这前两类2007年1-6月占日本进口总额的 51.6% ),另外矿产品(石油占15.3% 、铁矿石、煤炭、 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轻工业品和食用农产品。

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DOI :10.16675/14-1065/f.2021.04.011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高云瑶摘要:介绍了日本货物贸易概况,阐述了中日双边贸易情况,通过贸易密集度指标分析了中日贸易关系密集程度和中日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探索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期促进中日两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日双边贸易;贸易密集度;商品结构文章编号:1004-7026(2021)04-0025-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9)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日本有156家企业及团体参加了此次展览,成为此次出展规模最大的参展国。

与此同时,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已趋于缓和,给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更大机遇,中日双边贸易现状及变化趋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日本货物贸易概况日本货物贸易近年来出现下滑趋势,2015年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明显下跌,之后逐渐回暖。

日本出口额近年无明显变化趋势,在2015年经历大幅下跌后并无明显回升。

通过整理中国商务部官网的相关数据后发现,2014—2019年日本对外贸易总额有下滑趋势,尤其在2015年出现明显下跌,同比下跌15.3%,2017年以后逐渐回升,2018年达到最高点,总额为14 865.69亿美元。

日本的进口额在2014年后有明显下跌趋势,出口额基本保持平稳。

2014—2019年,日本进口额在2014年处于最高点,为8 129.54亿美元,2015年大幅下跌后,2016—2019年没有明显回升。

2014—2019年日本的出口额没有明显变化,2018年达到最高点,为7 381.97亿美元。

总体来说,2014年日本贸易总额处于最高水平,经历小幅下滑后在2018年达到高峰,整体情况趋于平稳。

2中日双边贸易概况中日双边贸易概况主要从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和中日双边贸易进出口额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015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又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2018年达到2014—2019年的最高点。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和日本是亚洲两大经济体,作为邻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自然十分密切。

近年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逐年增加,但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发展趋势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增加。

特别是在21世纪初,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而日本也在加强对亚洲市场的开拓,双方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9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货物贸易总额为3087.7亿美元,同比增长3.8%。

从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出口给日本的主要商品是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则是机械设备、车辆、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其中,机械设备是双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中国进口、出口日本的40%以上。

二、问题分析1.贸易顺差问题中国出口给日本的商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而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则是高附加值产品,双方贸易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顺差问题。

这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受到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过度依赖出口,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拓展国际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2.质量问题尽管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中国制造的产品总体来说,质量仍然比日本制造的产品差很多,这也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度,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检验和标准化管理。

3.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这导致了对日本的依赖。

然而,一些中国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涉嫌侵犯日本的知识产权,这也引发了日本方面的不满和抵制。

4.政治因素中日两国之间政治上的分歧和历史遗留问题也影响了双方的贸易关系。

中国政府的态度可能对日本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此外,随着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日益严厉,中日之间也可能受到波及。

三、展望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双方贸易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一、2008年日本货物贸易概况
2008年,日本货物贸易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在第4季度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贸易影响的逐渐显现,进出口双双下滑,致使全年增长率有所下降。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8年日本货物贸易进出口1544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5.6%。

其中,出口7822.4亿美元,增长9.5%;进口7618.8亿美元,增长22.5%;顺差203.6亿美元,下降77.9%。

分国别(地区)看,2008年,美国、中国和韩国是日本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出口额为1374.0亿美元、1250.2亿美元和594.3亿美元,对美国的出口小幅下降4.4%,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分别增长14.4%和9.4%,三国各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7.6%、16.0%和7.6%。

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一些产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

其中,自中国和美国分别进口1436.1亿美元和776.7亿美元,增长12.3%和9.5%,合计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9.1%。

尽管第4季度国际油价大幅下滑,但全年平均油价仍比上年增长47.7%,导致日本自沙特阿拉伯进口增长43.6%,进口额为508.3亿美元;自阿联酋进口增长44.5%,进口额达到467.7亿美元。

日本顺差主要来源于美国、中国香港和韩国,顺差额为597.3亿美元、387.3亿美元和299.7亿美元。

日本前五大逆差来源国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澳大利亚、卡特尔和印度尼西亚,逆差额为429.3亿美元、358.8亿美元、300.1亿美元、244.0亿美元和199.2亿美元。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2008年出口额为2901.3亿美元、1959.7亿美元和715.2亿美元,增长5.8%、9.4%和19.6%,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7.1%、25.1%和9.1%。

由于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处于高位,2008年日本矿物燃料类产品出口增幅高达96.8%,贵金属及制品出口增长44.7%。

矿产品、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08年合计进口4818.7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63.3%。

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矿物燃料类产品进口增长48.5%,谷物类产品进口增长34.2%。

二、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686.3亿美元,增长13.3%,低于日本货物贸易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250.2亿美元,增长14.4%;自中国进口1436.1亿美元,增长12.3%。

日方贸易逆差185.9亿美元,增长0.1%。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2008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前两位的产品是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出口额分别为534.9亿美元和166.8亿美元,增长9.9%和20.1%,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2.8%和13.3%。

此外,受益于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日本对中国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增长率达到147.2%。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08年进口额分别为534.6亿美元、244.1亿美元和96.9亿美元,增长14.2%、8.5%和21.4%,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37.2%、17.0%和6.8%。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和鞋靴伞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分列日本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第二、第四和第十位,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如泰国、中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