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添加文本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 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 说明分项内容。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 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 项内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 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请替换文字内容
添加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点击 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
添加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点击 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容
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 容
A
输入标题内容
B
输入标题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Fra bibliotek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
添加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点击 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精选ppt课件-2024鲜版

20
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增强审美意识
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追求美的意 识,善于发现诗歌中的美。
学习诗歌知识
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如 韵律、节奏、意象、象征等,为
鉴赏提供理论支持。
提高文化素养
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 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
能力。
2024/3/28
21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
5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
诗歌内容
上片写颖州西湖暮春时节不同方位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游人泛舟湖上,次句写岸上游春的人们,三句写西湖风景 ,结尾写湖面上飘荡的笙歌。下片写西湖的静谧幽寂之美。首句写静景,二句写动景,三句写游人稀少,末句写 西湖的幽静。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2024/3/28
17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观念差异原因剖析
社会结构差异
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礼教束缚,注重 家庭和社会责任;而西方社会较早进 入资本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
文学传统差异
中国文学多描写现实生活和家庭伦理 ,而西方文学更注重内心情感和人性 探索。
价值观念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主义和道德伦 理,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 由竞争。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2024/3/28
6
02
诗歌意象与审美体验
2024/3/28
7
意象描绘与审美感受
2024/3/28
意象描绘
轻舟、短棹、西湖、绿水、芳草 、长堤等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宁静 优美的西湖春景图。
审美感受
通过意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 临其境,感受到西湖的宁静与优 美,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增强审美意识
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追求美的意 识,善于发现诗歌中的美。
学习诗歌知识
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如 韵律、节奏、意象、象征等,为
鉴赏提供理论支持。
提高文化素养
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 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
能力。
2024/3/28
21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
5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
诗歌内容
上片写颖州西湖暮春时节不同方位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游人泛舟湖上,次句写岸上游春的人们,三句写西湖风景 ,结尾写湖面上飘荡的笙歌。下片写西湖的静谧幽寂之美。首句写静景,二句写动景,三句写游人稀少,末句写 西湖的幽静。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2024/3/28
17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观念差异原因剖析
社会结构差异
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礼教束缚,注重 家庭和社会责任;而西方社会较早进 入资本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
文学传统差异
中国文学多描写现实生活和家庭伦理 ,而西方文学更注重内心情感和人性 探索。
价值观念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主义和道德伦 理,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 由竞争。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2024/3/28
6
02
诗歌意象与审美体验
2024/3/28
7
意象描绘与审美感受
2024/3/28
意象描绘
轻舟、短棹、西湖、绿水、芳草 、长堤等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宁静 优美的西湖春景图。
审美感受
通过意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 临其境,感受到西湖的宁静与优 美,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采桑子》课件

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 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 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 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诗词赏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此句中“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 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 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
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心 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 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 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
采桑子
R·八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诗词诵读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次写出 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的悠闲意 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 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
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整首词色调清丽,风
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
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
而且合乎逻辑。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此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 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 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 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掠岸飞过。视点也是因 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 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词赏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此句中“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 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 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
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心 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 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 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
采桑子
R·八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诗词诵读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次写出 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的悠闲意 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 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
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整首词色调清丽,风
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
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
而且合乎逻辑。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此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 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 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 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掠岸飞过。视点也是因 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 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精品课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 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你 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样 去爱自己。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 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你 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样 去爱自己。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此句中“西湖好”是一篇之眼, “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 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 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 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 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 画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 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 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 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 而且合乎逻辑。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此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 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 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 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掠岸飞过。视点也是因 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 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采桑子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 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约约身旁跟随者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景色优美,芳草长堤,笙歌隐 现,船动不觉,沙鸟惊飞。 C.没有风的水面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 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解析】全词之眼是“西湖好”,A项表述有误。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 词人流连山水、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B.上阙描写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 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意境淡远。 C.下阙动静结合,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动”,三四句 由涟漪惊动沙滩上的水鸟、写出“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水面的平滑,更显晶莹澄澈。
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 B.“西湖好”是词眼,“短棹”二字道出了词人行程匆忙。 C.“不觉船移”与“无风”呼应,有力地显示水面平静澄碧。 D.本词词风婉约,语言清新自然,色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B
A. “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的水鸟, 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显西湖的幽静。 B. 本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无比清新自 然。 C. 本词表现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以及退隐后的惆怅孤独的 心理。 D. 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
D 《采桑子》用禽鸟惊飞衬托西湖的幽静,流露出词人恬淡惬意的 心境 《如梦令》用惊起一滩鸥鹭衬托欢快热闹的场面,则表达了词人 急寻出路的焦灼以及看到鸥鹭的惊喜。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共11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心 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 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 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采桑子
R·八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 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14:0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 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 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 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 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心 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 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 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 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采桑子
R·八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 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14:0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 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 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 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 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ppt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 约身旁跟随者笙歌声。 B.下片水面入镜,船动不觉,涟漪微动,沙洲水鸟惊觉 而起,这美好的情境令人陶醉。 C.“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水面的平滑,更显出晶莹、澄澈。 D.全词色调沉郁,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词 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采桑子
北宋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子
采 桑 北
宋 : 欧 阳 修
采桑子 【北宋】欧阳修
zhào
wēi y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
shēng
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lián yī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 B.“西湖好”是词眼,“短棹”二字道出了词人行程匆忙。 C.“不觉船移”与“无风”呼应,有力地显示水面平静澄碧。 D.本词词风婉约,语言清新自然,色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
结 束
静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动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①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比喻,借 景抒情②写出西湖水面平滑,西湖 的幽静美好景色,③表达了词人对 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抒发了词人 流连山水的愉快之情,也体现了词 人追求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 态度和恬淡安适的情怀。
小结:
这首词歌咏西湖的春景。全词以轻 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 见的美丽景色,镜头随着小船移动 而不断转换【不是定点观察】,表 达词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流连山 水的喜悦,体现了词人恬淡安适的 情怀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优秀PPT课件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 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迨今思之,岂 止乐其风土哉,盖将有以归焉”(《思颍诗后序》)。
后来他怕六十一岁之后,体力不能胜任政事,因而又自称“六一居士”。 这组词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的。
诗词风格与特点
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 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采桑子》原文呈现
01
课件首页呈现《采桑子·轻舟短棹西 湖好》全词原文。
02
配以古色古香的背景图和优雅的字 体,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逐句解读及意境描绘
“轻舟短棹西湖好”
描绘西湖美景,轻舟飘荡,短棹划水,一片宁 静恬淡的景象。
01
“隐隐笙歌处处随”
以笙歌之声烘托西湖的热闹与繁华, 同时反衬出诗人的闲适与从容。
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叹息。
《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
03
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词作,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作者对逝
去爱情的深深怀念。
同时期其他诗人同类作品对比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与欧阳修的《采桑子》同为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但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洒脱,表现了其独 特的个性和情感。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优秀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欣赏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观念差异 • 思考与实践:如何创作一首好诗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欧阳修生平及成就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后来他怕六十一岁之后,体力不能胜任政事,因而又自称“六一居士”。 这组词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的。
诗词风格与特点
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 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采桑子》原文呈现
01
课件首页呈现《采桑子·轻舟短棹西 湖好》全词原文。
02
配以古色古香的背景图和优雅的字 体,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逐句解读及意境描绘
“轻舟短棹西湖好”
描绘西湖美景,轻舟飘荡,短棹划水,一片宁 静恬淡的景象。
01
“隐隐笙歌处处随”
以笙歌之声烘托西湖的热闹与繁华, 同时反衬出诗人的闲适与从容。
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叹息。
《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
03
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词作,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作者对逝
去爱情的深深怀念。
同时期其他诗人同类作品对比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与欧阳修的《采桑子》同为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作,但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洒脱,表现了其独 特的个性和情感。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优秀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欣赏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然观念差异 • 思考与实践:如何创作一首好诗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欧阳修生平及成就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感悟艺术美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上阕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 西湖春景,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 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品读感悟艺术美
3、说说作者在下阕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前三句以静 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 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 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 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 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
吟读感知音韵美
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 3、自由吟读,读出感情 4、全班齐读,读出诗味
赏读感受意蕴美
1.解释下列词语。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涟漪:水的波纹。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赏读感受意蕴美
文学常识
2、写作背景: 公元1049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 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 之意也。“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 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 描写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的西湖美景,从中折 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赏读感受意蕴美
【上阙赏析】这首词描写是的西 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 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 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 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 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赏读感受意蕴美
【下阙赏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 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 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 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 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 喜悦之情。
2、自主学习,翻译古诗,讨论并展示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 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 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赏读感受意蕴美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 沙禽掠岸飞。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 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中考链接
3、词的下片被人们广为流传,请做简要赏析。 运用比喻,把无风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了水 面的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的移动;动静结合,无 风水面与惊起的沙鸟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富有生 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鸟掠岸图,表现了词人对 西湖的喜爱之情。
中考链接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 (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
---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晚年《采桑 子》组词中的第一首。这首词以轻松淡 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 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 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文学常识
1、作家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 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 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 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 》词牌名,取自唐教坊曲《杨下采桑》,前、后片各 四句,共44字;前、后片均于第2、3、4句押平韵。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中考链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C )( E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约身 旁跟随着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西湖景色优美,芳草长堤,隐隐笙 歌处处随。 C.没有风的水面如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现了词 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的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E.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的心情。
吟读感知音韵美
1、自由吟读,读准字音
采桑子
欧阳修
zhào
wēi y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dī shēng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lián yī
lüè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 苦、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 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 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 ,每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 然我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 不去珍惜古人的汗水。
品读感悟艺术美
小结: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 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 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 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 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 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 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背读再享词蕴美
中考链接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 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 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 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