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解中国十大名石
中国四大奇石是什么

中国四大奇石是什么引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中国四大奇石。
这四种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四大奇石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
一、黄山之石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因为其峰峦奇特、云海飞瀑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起点”。
黄山出产的石材被称为黄山之石,以其独特的纹理、色彩和质地闻名于世。
黄山之石常常被用于制作书法和绘画的印章,并被广泛用于园林景观设计。
其纹理如云海般飘渺,给人一种富有诗意和浪漫主义的感觉。
二、庐山之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庐山石材因其质地坚硬而出名。
庐山之石常被用于雕刻艺术品,如石题字、石雕和风水摆件等。
庐山之石通常是黑色或灰色的,具有细腻且均匀的纹理,给人一种庄重和深沉的感觉。
庐山石的雕刻技艺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钟爱庐山之石的艺术价值。
三、太湖之石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因其湖泊宽广而被称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首”。
太湖之石被誉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因其制作的文房四宝而闻名。
太湖之石具有灵动的形态和富有变化的纹理,被广泛用于制作印章、笔筒、文具盒等。
太湖之石在文化艺术圈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收藏和传承。
四、康熙石康熙石是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其命名来自于清朝的著名皇帝康熙。
康熙石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而闻名。
康熙石的分布广泛,包括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
康熙石被广泛用于制作艺术品和装饰品,如花鸟画、屏风和石刻等。
康熙石因其稀有性和艺术价值,是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求的对象。
结论:中国四大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山之石的诗意、庐山之石的庄重、太湖之石的灵动以及康熙石的丰富多彩,各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石材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象征,也是艺术家和收藏家心仪的对象。
通过研究和传承这些奇石的价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传统。
中国十大名石欣赏

中国十大名石欣赏(一)园林奇葩――太湖石狭义太湖石是指产于太湖地区的古生代碳酸盐岩,经风化作用主要是岩溶作用形成千姿百态、剔透玲珑的石头。
太湖石是中国园林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北京、苏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地都有太湖石装点的园林。
据白居易所著的《太湖石记》,说明至少在唐代太湖石已被广泛开采利用.(二)玉质金声――灵璧石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乐北部,古称“零璧”,后因盛产“灵光闪烁,色如璧玉”的佳石,于宁代政和七年(公元 1117 年)更名为灵璧,其石亦称灵璧石。
“玉质金声”,“金声玉振”的灵璧磬石,早在 3000 年前的殷代,即成为当时重要的乐器――特磬。
据宋·杜《云林石谱》载:灵璧石“或成物状盛成佛像,或成山峦峰崖,透空多孔,有婉转之势,可成云气,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
”(三)雄奇陡峭――英石广东英德地区岩溶地貌发育,英石实为裸露的石灰岩, 经长时间的风化溶蚀作用而形成形态奇异、千姿百态的石体。
英石园林与英石盆景是英石传统开发的两大拳头产品,品种繁多的英石及其丰富的蕴藏量。
(四)天赐国宝――雨花石产于雨花台组砾石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砾石统称南京雨花石.南京雨花石五彩缤纷,造型奇特,晶莹剔透,是一种令人喜爱的观赏石。
雨花石有质地美、形态美、色彩美、纹理美、呈像美、意境美六大特点,带领人们进入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审美境界。
雨花石是观赏石中的姣姣者,亦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有限长的研究历史,为历代的名流贵族所喜爱。
(五)中华奇观――三峡石长江三峡既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艺术宫.三峡石石源来自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侵入的花岗岩。
三峡石奇形怪状,抽象奇巧,或状人类物,惟妙惟肖;或色泽艳丽,自城画卷;或金光闪闪,令人目眩;或花纹交叉,成为文字……1992 年11 月,李鹏总理视察三峡工程时,观赏了三峡奇石,题字“中华奇观”四字,对三峡石作了很高评价。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英石上榜,第一被誉为石中皇后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英石上榜,第一被誉为石中皇后导语:说到石头种类,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功能性石头中的大理石、花岗岩等品种,而人们平时逛各类景点中都会见到各类观赏性石头,那常见的观赏石都有哪些品种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中国十大最具观赏性的石头种类,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1.雨花石雨花石这个形成与250万年至150万年前的天然花玛瑙,曾因艳丽变化万千的色彩、晶莹玉润的质地、富有变幻的纹理而从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这个我国特有的美石还被冠以石中皇后的美称,并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2.灵璧石灵璧石这个产自于安徽省灵璧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具有肌理缜密、造型粗狂、气韵苍古、质地细腻等特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于唐宋时期被列为贡品,并被清朝乾隆帝誉为天下第一石,和英石、太湖石、昆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
3.太湖石太湖石是因受到长时间的侵蚀而形成,主要被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的中国古代四大奇石之一,并因姿态万千的形状、通灵剔透的石质而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英石英石是主要产自广东省英德市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长期受到风吹雨淋、自然剥落破裂形成的石灰岩石,也因这个集皱、瘦、透、漏四大特点于一体的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从宋朝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
5.黄蜡石黄蜡石又被称为龙王玉,是因这类石头的表层有着腊状质感而得名的观赏石品种,并因有着较高的硬度、鲜艳丰富的色泽、紧密的结构而有着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并因有着悠久的玩赏历史,目前已经被总结出料石和观赏石两种方向六个玩法。
6.乌江石乌江石是产自于长江水系贵州乌蒙山地区的乌江石系寒武纪石灰岩,引进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而使得这种质地坚硬的奇石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造型、变化有致的纹路和丰富多彩的色泽,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7.三峡石三峡石是因产自长江三峡地区而的名誉的峡石或卵石的统称,根据花纹、石质、、纹理、形态、硬度等区别三峡石的种类多达200种以上,而这个有着艳丽的色泽、纹理各异有着坚硬的材质而成为园林景观刻字石的首选。
中国十大奇石简介

中国十大奇石简介中国十大奇石简介1. 新疆和田玉新疆和田玉因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
新疆境内的昆仑山区,盛产白玉、青玉、黄玉、墨玉和碧玉,因而新疆和田玉又称为昆仑玉,简称昆玉。
新疆和田玉被认为是中国玉石中质地最佳、身价最高的稀世珍宝,以“玉性温润”著名。
2. 福建寿山石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性坚而韧,非常适宜雕刻,历来为雕刻家所钟爱。
福州的寿山石雕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3. 浙江青田石青田石以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雕材料之一。
4. 内蒙古巴林石巴林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约50公里的查干沐沦苏木西北,雅马吐山北面的大化石山和小化石山一带。
石质优劣悬殊,虽花纹瑰丽,色彩鲜艳,但质地较松软滞腻,不像青田、寿山石坚脆,易于受刀,冲切自如,镌刻效果刀锋犀利,坚挺有力,能使印艺技巧充分发挥。
5. 浙江昌化鸡血石鸡血石因地开石中含有殷红艳丽的辰砂,宛如鸡血凝成,故名“鸡血石”。
其中红色部分为“血”“血”以外的部分称为“地”或“底子”。
中日建交时,周恩来总理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鸡血石印章一对。
从此,日本、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掀起了鸡血石热,至今不衰。
6. 湖北绿松石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绿松石被视为神秘、避邪之物,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
中国藏族同胞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为流行的神圣装饰物,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当作神坛供品。
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诞生石”,代表胜利与成功。
7. 辽宁岫玉岫玉是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且为历代所重视,堪称“古玉之光,万年瑰宝”。
从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大的玉制品,以及当代许多被誉为国宝的玉雕精品,都出自岫玉,其质地细腻温润,堪称“天地之灵,华夏奇珍”。
在传统习惯上,蛇纹石玉又称岫玉,是以辽宁岫岩县产地命名。
8. 河南独山石主要产于河南南阳。
由较为复杂的矿物成分组合。
它质地坚韧较密,类似翡翠和玉石那么透明洁净。
中国十大奇石简介2

河南:洛阳牡丹石、嵩山画面石、独山玉【独山玉石】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简称独玉,也被称为“南阳玉”。
1、独山玉的特性优质的独山玉具有十分近似于翡翠的艳丽的翠绿色,且质地细腻、坚韧、致密,具有半透明至微透明感,玻璃光泽,硬度一般6-7,可有较大的变化,比重2.73-3.18,折射率1.560-1.700。
总的说来,它不如翡翠的质地纯净,常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或灰、白、黑、褐色等色浸染变杂。
这种特征与独山玉矿物组成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从物质组成来说,独山玉是世界上已知独一无二的蚀变斜长岩构成的玉石。
其组成矿物以白色斜长石(主要是钙长石)、白色黝帘石为主,前者一般占20%-90%,后者占5%-70%,此外还有翠绿色的含铬云母(5%-15%),以及数量更少的黄绿色角闪石、深绿色绿帘石、褐红色金红石、深褐色榍石、黄褐色褐铁矿等。
正是这些不同色泽矿物的共存,导致了独山玉色泽的复杂性。
2、独山玉的品种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这五类是:(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
略有透明感,有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
有绿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
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
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
上述五类中,以透明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3、独山玉的工艺评价颜色、质地、块度是评价独山玉玉料优劣和分级的主要因素,色正、均一者为上品,色不正不均者则次之。
颜色的优劣次序通常为纯绿、纯蓝、淡蓝绿、淡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杂色。
好的玉料,质地应细腻,致密坚硬,无白筋(白色细脉),无杂质,无裂纹。
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个个价值连城

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个个价值连城2019-03-07 14:20·收藏界杂志社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这四大名石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石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和收藏。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630℃~1730℃。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
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
昌化石介绍

(2)传统分类: 按其质地分为冻地、软地、刚地、硬地等四类。
① 冻地鸡血石: ② 软地鸡血石:质 ③ 刚地鸡血石:俗 质地颜色分单色冻 地成份为高岭石、地 称“刚板”成份是 和杂色冻二类,成 开石、明矾石、硬度 高岭石,明矾石岩 份是地开石、高岭 仅次于冻地,弱一中 经后期硅化的产物, 石,强蜡状光泽, 强蜡状光泽,微透明 刚地玉质感强。弱 微透明或半透明, 或不透明,硬度2--- 点是受热,受震后 硬度2----3级。单 4级。单色有白、黑、 容易产生碎裂。软 色冻常见的有:白、 黄、灰、紫等。石质 刚板(弱硅化)硬 乌、黄等,名称有 细腻无杂为佳,杂色 度为3—4级,微透 “玻璃冻”、“羊 并有砂钉、活筋者次 明。硬刚板(强硅 脂冻”、“牛角 之。 化)硬度为5—7级, 冻”、“桃花冻”、 微透明或不透明。 等。杂色冻是多色 伴生。
II. 昌化石的分类
昌化彩冻石
昌化鸡血石
昌化田黄石
昌化田黄鸡血石
昌化奇石
一、昌化鸡血石
昌化鸡血石是昌化石中的精华,在中国宝玉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昌化鸡血石 的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条红、深红、紫红等,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 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 结或斑布均衡为佳。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 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全红或六面血为极品。红而 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品。
④ 硬地鸡血石:老 坑、新坑均有产出, 是成矿过程中硅化 作用的产物,地质 学名为含辰砂硅化 凝灰岩或含辰砂硅 质岩,主要成份为 SiO2,硬度大于7 级。血鲜不易褪色, 有冻皮者较佳。
(3)工艺价值:
昌化鸡血石的工艺用途主要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等。在众多印石中, 昌化鸡血石是中国“印石三宝”之一,并以撩人的美姿,赢得“印石皇后”之誉,为 中国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又为我国的玉雕工艺创造了“鸡血”巧雕 的独特流派,其作品以“瑰丽、高雅、精巧、多”著称。 在评选中国国石中,昌化鸡血石具备了“四性”:独有性——据我国地质部门的调查 和各国地质文献的记载,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均无此类矿产发现;奇特性——形、色即 奇异,又特别,十分罕见;观赏性——形、色、纹理及质地美丽无比,百玩难舍,从 中获益;文化性——在传统文化中有一席之地,皇帝宠爱,布衣珍惜。 昌化鸡血石在1999年以来的历次中国国石评选中,均为首选国石之一。宝玉石专家称 昌化鸡血石为“中华瑰宝”。
十大景石类型介绍

十大景石类型介绍一、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永不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二、泰山石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泰山石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三、黄蜡石黄蜡石形体玩憨,棱角分明,雄厚沉实,与其它石材相比,黄石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形效果。
四、龟纹石龟纹石是以它的裂纹纵横、雄奇险峻,酷肖名山而著名的该石虽属地埋石,但石质硬度较高,其独特之处,天然石酷似龟较多。
有些龟纹石形态奇特,状似风云人物、飞禽走兽、山峦缩景等呈象生动,天然成趣。
龟纹石可配上底座欣赏其自然形态,也可制成不同风格的山水、树石盆景,颇为赏心悦目五、灵壁石灵璧自古出奇石,在唐朝石就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以黑色最具有特色。
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
被乾隆誉为"天下第一石六、雪浪石雪浪石,产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阜平雪浪谷等地雪浪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
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均匀撒于石上雪浪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解中国十大名石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这四大名石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石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和收藏。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630℃~1730℃。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
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
蓝色乃青田石所特有。
石质鲜蓝,色彩亮丽,典雅妩媚;蓝花丁以青或橙黄色等为地色,刚玉质深蓝色斑点镶嵌其间而独具特色;龙蛋石外壳为一层深褐色之硬石,内藏青、黄色冻石,十分名贵。
【巴林石】产于内蒙赤峰市巴林旗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硬度2~3,腊状光泽,分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三级。
其地色有白、粉、黄、橙、灰、绿、黑等色,以白如玉的羊脂冻地为上品。
它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似玉非玉。
既具寿山石古朴凝重的材质,也具青田冻石通灵细润的质感,成为众多石材中难得的品种。
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和彩石。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最具魅力的品种,其石质温润坚实,色彩对比强烈,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
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
巴林彩石其色彩图案以天然见长,常伴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天然图案(亦称奇石),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水草花便是其中最美妙的一种。
巴林冻石质地细润,通灵清亮,颜色妩媚温柔,亮丽生辉,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昌化石】产于浙江临安昌化镇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
腊状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极少数透明。
有水坑和旱坑之别,水坑所产石质细腻,旱坑所产石质干燥坚顽,且含有比铁还硬的砂钉,因此昌化石以水坑所产为贵。
有红、白、黄、灰、紫黑等颜色,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
色纯无杂者稀贵。
按色分有白冻(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等,均为优良品种。
其中以带殷红如鸡血的鸡血石最为珍贵,它是含有辰砂矿物呈鸡血红色的致密块状体,辰砂石呈条状、血斑状、血滴状分布,其石质温润坚实,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被称为国之瑰宝,是制作印章的上品。
昌化鸡血石和寿山田黄、青田灯光冻合称为“印石三宝”。
昌化石质地纤密温润,似玉非玉,韧而涩刀,石质比青田石、寿山石硬。
既具寿山石古朴凝重的材质,也具青田冻通灵细润质感,为难得的石材品种。
昌化鸡血具有鲜红艳丽、晶莹剔透的天生丽质,少含砂丁及杂质,为昌化石之精品。
因含殷红如鸡血的辰砂(HgS)而得名。
石中红色部分为血,血色以外部分为地。
蜡状或油脂光泽。
按其地的颜色,并结合色型和透明度可分为羊脂冻、芙蓉冻、藕粉冻、杨梅冻、红冻、黄冻、灰冻、黑冻、多色冻和瓷白地、红花地、水草花、花生糕、大红袍、红帽子等品种。
血形呈细脉状、条带状、团块状、斑点状和云雾状等散布于地上。
具有鲜红艳丽、晶莹剔透的天生丽质。
中国鸡血石按其产地分为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
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昌化县的玉岩山。
是辰砂与高岭石、地开石、叶蜡石、微细粒石英等多矿物共生的集合体。
辰砂(朱砂)是血的主要成分,有鲜红、大红、紫红、暗红、淡红等。
高岭石、地开石和叶蜡石是其地的主要成分,纯者白色,常因含多种元素而染成斑斓迷人的色彩和图纹,又因其蚀变完善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半透明至不透明状。
石质显脆,但其血色鲜活纯正,亮丽生辉,有“南血之称”。
巴林鸡血石产于内蒙古巴林旗,主要由辰砂与叶蜡石等共生而成,组成较昌化鸡血石单纯。
其血色妩媚温柔,艳丽多姿,质地温润细洁,透明度好,坚而不脆,有玉肌感,以冻石地为主,通灵清亮,不含砂钉,有“北地之称”。
石榴籽石族矿物的总称。
因其晶体形态和颜色酷似石榴果中的石榴籽而得名。
透明至微透明,时或光性异常,色译晶莹艳丽。
无解理。
硬度为6.5~7.5,比重3.4~4.3,折射率1.74~1.88。
颜色随成分而异,有血红、紫红、暗红、玫瑰红、橙、黄、绿、蓝绿、翠绿、褐、黑等色。
石榴石按其组成可分为两大系列若干品种:铁铝榴石系列(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锰铝榴石)和钙铁榴石系列(钙铬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
透明且色泽艳丽纯正者为宝石。
常为血红或粉红,外观颜色浓艳略带黑色者为石榴石族中的佳品。
透明翠绿色(铬致色)的钙铁榴石亦是名贵品种。
石榴石中也有星光及猫眼宝石,是具较高价值的品种。
紫鸦乌的原生矿床有多种,主要产于接触交代所形成的矽卡岩中和各种变质岩及火成岩中,多数宝石级石榴石发现在冲积砂矿中。
【孔雀石】因其颜色和纹理酷似孔雀尾羽上斑点绿色及花纹而得名。
性脆且暗藏微裂纹,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
似透明至不透明。
有草绿、孔雀绿、翠绿、暗绿和深天蓝色等。
折光率1.66-1.91,硬度3.5-4.5,比重3.6-4.1。
遇酸起反应,且容易溶解于氨水及铵盐溶液中。
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古称绿青、石绿),其品种有普通孔雀石、宝石孔雀石、孔雀石猫眼石、青孔雀石。
其中宝石孔雀石是极罕见的单晶体。
作为玉石孔雀石以坚密细腻的质地、特殊鲜艳的孔雀绿色及典型清晰的条带和同心环状花纹(纹带常由深浅不同的绿色组成)为其鉴定特征,不易与其它宝石玉种混淆,但与绿松石有些相似(其区别是绿松石硬度大,密度小,折光率低)。
孔雀石饰品不追求纤细和玲珑,而主要体现其颜色与花纹之美。
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表生矿物,常与其它含铜矿物(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共生。
块大色美的孔雀石可作观赏石或琢磨装饰品。
【绿松石】因色形酷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宝石名为松石,又称土耳其玉。
是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
质地细腻,韧性相对较差。
硬度为5.5~6。
密度2.6~2.9g/cm3。
它多呈鲜艳的蓝色、蔚蓝色(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苹果绿色或带绿的浅灰色。
天蓝、碧绿且质地纯净密实,颜色均一,光泽柔和者为上品,极为罕见。
在颜色均一的块体上,常有分布不均的白色条纹和斑点,或有黑色至褐黑色的铁线,这些铁线往往在绿松石上形成美丽的黑色花纹。
绿松石按质地有以下品种:透明绿松石、块状绿松石、蓝缟绿松石、铁线绿松石、磁松石、斑点松石等。
其中透明绿松石极为罕见,价值很高。
磁松石光亮如瓷器,质优价高。
湖北省郧阳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绿松石主要产地,被称为东方的绿松石之乡,盛产的绿松石料面纯净,质地细腻,色泽艳丽。
【蓝田玉】因产于陕西蓝田县而得名。
属蛇纹石化(即基性岩或超基性岩受高温气体-热液的影响变质而成)透辉石矿物石料。
蜡状至玻璃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致密块状,硬度4~5,比重3.2~3.6。
外观常为白色至青白色、黄色、浅绿色、暗灰绿、浅黄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
蓝田玉质地细腻,光泽温润,纹理细密,彩翠映呈,一玉多色,玲珑剔透,坚而不脆。
见于超基性和基性火成岩和某些接触变质岩石中。
我国传统的玉石产地有四个,即新疆的和田、陕西的蓝田、河南的南阳和辽宁的岫岩。
蓝田玉是古代名玉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其出土文物中有远在新石器时期用蓝田玉打磨的玉壁、玉戈等;有殷商时期用蓝田玉制作的玉刀、玉磺、玉圭等玉礼器。
汉代以后各地均采用和阗玉为玉材,所以蓝田玉开采和应用渐渐失传。
现仍有玉石矿生产,但产量不多。
【独玉】因产于河南南阳独山而得名。
以细粒状结晶为主,多呈聚片双晶,通常肉眼可见溶蚀交代结构。
结晶差者往往呈隐晶质致密块状。
具油脂或玻璃光泽,常为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为透明。
硬度5.8~6.5。
密度2.73~3.18g/cm3。
广泛分布于各种火成岩岩石中。
独玉主要矿物成分为白色斜长石,其次为翠绿色铬云母、浅绿透辉石及少量角闪石、黑云母、绿帘石和一些微量矿物。
同一块玉料常因不同的矿物组合而出现多色并存的现象。
以色彩丰富、浓淡不一、分布不均为显著特征。
按其色泽分为八个品种:①白独玉(含透水白、油白玉、干白玉等);②红独玉(含粉玉、红芙蓉等);③绿独玉(含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等);④黄独玉(含黄玉、黄蓉玉等);⑤紫独玉(含紫玉、亮棕玉等);⑥青独玉(含青玉、蓝青玉等);⑦黑独玉(含墨玉、乌白玉等);⑧杂色独玉。
其中绿独玉是独玉的优良品种,尤以蓝绿色半透明的天蓝玉为上品,号称“南阳翡翠”。
独山玉玉质细腻,色泽鲜艳,透明度好,坚硬致密,色彩丰富,且颜色极稳定,自然状态下存放千年不变色。
以其优良的品质久负盛名,在中国“三大名玉”中名列第二。
【岫岩玉】简称岫玉,因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细片状。
玉质非常细腻,蜡状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
硬度4.5~5.5。
密度为2.5~2.8g/cm3,矿物的平均折光率1.54~1.55。
是镁质碳酸盐岩、镁质基性岩、超基性岩的交代蚀变矿物,可与滑石、绿泥石等共生。
广泛产生接触变质的镁质大理岩中,我国很多地区具备这种地质环境,所以其产地相当广泛。
岫玉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组成的矿物和硬度则不同。
组成岫玉的主要矿物是蛇纹石。
成分中常含有二价铁、三价铁,还混有锰、铝、镍、钴等杂质,这些混入物使岫玉具有各种颜色。
岫玉的颜色有白、黄、淡黄、粉红、浅绿、绿、翠绿、暗绿、褐绿及其它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