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的防雷接地..

合集下载

变电所防雷接地等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所防雷接地等防雷保护措施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处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作用之下,但是由于雷击的原因,供配电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会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数值,通常情况下变电所雷击有两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1、直击雷过电压。

雷云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雷电流在电力装置上产生较高的电压,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2、感应过电压。

当雷云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性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大地放电时,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的自由电荷流向线路的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

因此,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

(1)变电所防雷的原则针对变电所的特点,其总的防雷原则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过电压保护)。

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行其责,缺一不可。

应从单纯一维防护(避雷针引雷入地———无源保护)转为三维防护(有源和无源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等多方面系统加以分析。

1、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为了实现内部防雷,需要对进出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连接防雷、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

2、防雷等电位连接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电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互相连接,并最后与主等电位连接棒相连。

变电站设施的防雷与接地技术

变电站设施的防雷与接地技术

变电站设施的防雷与接地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的重要性在电力传输和供应中愈加突出。

然而,由于变电站常常处在露天环境下并且承担着电力传输的任务,其设备和设施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因此,实施适当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对于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电力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变电站应该配备适当的防雷设施。

常见的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和避雷网。

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尖峰,主要作用是引导雷电流经过,从而将雷电流安全地释放到大地中。

而避雷网则是由金属网制成的防雷网,其目的是将雷电流均匀地分散到大地中,减少雷电对设备和设施的影响。

这样的防雷设施能够通过优化电场分布和消散雷电能量,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冲击,从而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变电站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不仅可以防止雷电对设备的破坏,还可以保护人身安全。

常见的接地系统包括保护接地、操作接地和仪表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将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设施与地面形成良好的接触,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将电流导入地面,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操作接地主要是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当需要进行设备维修和检修时,操作人员要将设备接地并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以防止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仪表接地是指将仪表设备与大地连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变电站的地质条件、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的要求、外部干扰和雷电破坏等因素。

地质条件和土壤电阻率将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大小。

接地电阻的要求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外部干扰也是影响接地系统的重要因素,例如邻近大型建筑物或混凝土表面的覆盖。

因此,在设计接地系统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定适合的接地技术。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采取其他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雷击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避雷器来抑制和消除过电压,保护变电设备不受雷击影响。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设备的进出线路上,当过电压出现时,避雷器能够将过电压引流到地面,保护设备的安全。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范文(二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范文(二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范文一、引言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然而,雷电是变电站运行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防雷接地技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重点探讨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二、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概述防雷接地技术是指在建设变电站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其具备良好的接地系统,以有效抵御雷击对变电站的影响。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装置的设计和维护:接地装置是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核心。

它通过将变电站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路径,将雷电流尽量引入地下,在保护变电设备的同时减少雷击对人身安全的伤害。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需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连接良好,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流。

2. 引下装置的设置:引下装置是指为了将雷电流引导到接地装置而设置的导线和支架等设备。

引下装置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确定,以确保雷电流可以快速而稳定地引导至地下。

3. 防雷网的建设:防雷网是指在变电站周围设置一定高度的金属栅格,以防止雷电通过地面路径进入变电站,从而减少对变电设备的损坏。

防雷网应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并且设置合理,以确保雷电流能够有效排除。

4. 防雷避雷器的使用:防雷避雷器是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它可以在雷电击中变电站时,迅速吸收并释放雷电能量,保护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防雷避雷器的选用应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和环境条件确定,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更换。

三、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关键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 接地电阻的控制: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接地电阻越小,说明接地装置中电流的传输能力越强,从而能够更好地抵御雷电的冲击。

因此,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应注重控制接地电阻,以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依据1.1 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对象为变电站的防雷接地工程。

本工程位于XXXX区域,涉及的主要内容为新建变电站的防雷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

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建高效的防雷接地系统,提高变电站的抗雷能力,保障设备与人身安全。

1.2 工程依据本次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将严格遵循以下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其他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二、防雷接地网设计2.1 设计原则防雷接地网的设计应考虑到地形、土壤电阻率、变电站设备的分布情况等因素。

设计时应遵循均衡分流、合理布置、多重防护等原则。

2.2 设计方案接地网设计将采用环网加放射网的方式,材料采用镀锌扁钢和热镀锌圆钢,网格尺寸为XXm*XXm,具体方案将在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后确定。

三、接地材料准备3.1 材料采购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采购所需的接地材料,包括镀锌扁钢、热镀锌圆钢、接地极等。

所有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并符合相关标准。

3.2 材料检验材料到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无损伤、无锈蚀,尺寸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具检查4.1 工具准备施工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如电焊机、切割机、锤子、扳手等。

4.2 工具检查对所有施工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状态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五、接地网铺设与连接5.1 铺设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在变电站内铺设接地网。

铺设时应确保网格尺寸准确,连接牢固。

5.2 连接方式接地网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确保连接处导电良好,无锈蚀。

六、接地装置安装6.1 安装要求接地装置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安装位置应准确,安装牢固。

6.2 安装过程接地装置的安装包括接地极的埋设、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等。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接地材料,避免损坏。

七、质量与安全措施7.1 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接地概述 第二节 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第三节 防雷装置 第四节 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防雷 第五节 工厂供电系统的防雷 第六节 建筑配电系统的防雷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2
第一节 接地概述
一、工作接地 二、保护接地 三、防雷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3
一、工作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 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工作接地指电力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常说的电 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我国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中性点运行 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三种。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21
第三节 防雷装置
一、避雷针 二、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 三、避雷器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22
一、避雷针
1、用途 为了防止设备免受直接雷击,通常采用 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的措施,避雷针高 于被保护物,其作用是将雷电吸引到避 雷针本身上来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引入大 地,从而保护了设备。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12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适用范围如下:
(1)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的高压配电 装置中的设备,在一切情况下均应采用 保护接地。
(2)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装 置中的设备,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 应采用保护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电网中,应采用保护接零。在没有中性 线的情况下,亦可采用保护接地。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13
三、防雷接地
这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目的 是减小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时的地电位 升高。主要特点是雷电流的幅值大和雷 电流的等值频率高。
变电站防雷与接地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三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三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而雷电是导致电力设备损坏和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防雷接地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防雷接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防雷接地是指通过合理布置接地设施,在雷电侵袭时迅速引导雷电流入地下,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系统的损害。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安全: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防止雷电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保证安全运行。

2. 电气设备的保护: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流迅速引到地下,避免雷击对设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3. 系统可靠性:优良的接地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二、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1. 接地系统的设计变电站的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电阻、接地极、接地网和接地体等组成。

(1)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将接地极与大地相连的电阻。

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接地系统的电流在合理范围内,在雷击时减少对设备的伤害。

接地电阻的设计要根据变电站的场地情况和工程要求灵活选择。

(2)接地极:接地极是将接地电阻埋设在地下的部分。

它的选择要考虑土壤的导电性、外部介质的腐蚀性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的接地极有水平接地极、竖直接地极和涂铜接地极等。

(3)接地网:接地网是由多个接地极和导线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它通过增大接地面积,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地网的布置要根据变电站的场地和设备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4)接地体:接地体是指其他与接地系统有关的构造物,如金属结构、设备等。

接地体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据具体的变电站情况和设备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2. 接地材料的选择接地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的接地材料有裸铜导线、镀锌钢导线、铜包钢导线和铜排等。

其中,裸铜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较为理想的接地材料。

3. 接地设施的布置变电站的接地设施要合理布置,使得接地系统的电流均匀分布、电势降低,并减少相互干扰。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

有关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的研究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防雷接地设计是变电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变电站的设备和线路都极容易受到雷击,因此需要对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设计,以防止雷击对变电站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

本文将对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进行研究探讨,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防雷接地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接地系统,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大地,避免雷电流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对于110kV变电站,其防雷接地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系统的选择:110kV变电站的接地系统通常包括平衡接地和非平衡接地两种形式。

平衡接地适用于特高压变电站,而非平衡接地适用于中压变电站。

需要根据110kV变电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系统。

2. 接地电阻的计算: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接地电阻越小,接地效果越好。

对于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需要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定的要求。

3. 接地材料的选择:接地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性能,要根据110kV变电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以保证其接地效果。

4. 接地系统的布置:接地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变电站的整体布局、设备配置和线路走向等因素,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流,避免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二、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法1. 平衡接地的设计方法对于特高压变电站,一般采用平衡接地系统,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接地网的布置:接地网的布置应根据变电站的整体布局和设备配置确定,一般采用网状或者环状布置方式。

(2)计算接地电阻:采用传统的公式或者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计算,以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

(3)接地材料的选择:一般采用优质的接地材料,如裸铜线或者镀铜扁钢等,以确保接地材料的导电性能。

三、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1. 技术要求(1)接地电阻:110kV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要求,一般不大于1Ω。

变电站二次防雷、接地、抗干扰

变电站二次防雷、接地、抗干扰

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接地、防雷及抗干扰接地(1)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2)所有敏感电子装置的工作接地应不与安全地或保护地混接。

(3)在主控室、二次设备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4)在主控室、二次设备室的电缆沟或屏(柜)下层的电缆室内,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100mm2的专用铜排(缆),将该专用铜排(缆)首末端连接,形成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缆)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可靠接地。

(5)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6)公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允许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等。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 max(V)(I 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

单位kA)。

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

(7)独立的、与其他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没有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8)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屏(柜)内的交流供电电源(照明、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的中性线(零线)不应接入等电位接地网。

防雷(1)必要时,在各种装置的交、直流电源输入处设电源防雷器。

(2)在通信信道装设通信信道防雷器。

抗干扰(1)微机型继电保护所有二次回路的电缆均使用屏蔽电缆。

(2)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交流和直流回路、强电和弱电回路,以及来自开关场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2根引入线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内容提要: 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击雷防护 2、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3、变电所的进线保护 4、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5、直配电机的防雷
前 言
• 发电厂、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发生雷击事故,可能会使变压器及其他电器 等主要设备发生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 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因此,对发电厂、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必须十分可靠。
• 对避雷器的基本要求是:先于被保护物 放电,并能可靠灭弧。
避雷器与被保护物 之间最好零距离, 但从成本上考虑, 变电所中是在母线 上加装一组避雷器, 此时避雷器是有保 护范围的。
设变压器入口电容很小,相 当于开路
• t=τ=l/v时刻 uA=aτ,uB=0;前行波到达B点发生全反 射; • t=2τ时刻 uA=2aτ,uB=2aτ;反行波回到A点,A点 电压按UA=at+a(t-2τ)=2a(t-τ)变化;
四、用电抗线圈代替进线段的保护接线
§7.4 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 一、三绕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三绕组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有时存在只有高、 中压绕组工作低压绕组开路的运行情况。此时 若高压绕组或中压绕组有雷电波入侵时,由于 低压绕组对地电容较小,开路的低压绕组上静 电感应分量可达到很高的数值,将危及低压绕 组绝缘。考虑到静电感应分量将使低压绕组三 相电位同时升高,故为了限制这种过电压,只 要在低压绕组任一相的直接出口处加装一只避 雷器即可。 中压绕组也有开路的可能,但其绝缘水平较高, 一般不加设避雷器。
• 3、对于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因其绝缘水平较低, 故不允许将避雷针装在配电构架上,以免发生反 击,需架设独立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 110kV及以上的变电所可以将避雷 针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但避 雷针的配电构架应装设辅助接地装 置,此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的 连接点距主变压器接地装置与变电 所接地网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小 于15米。
当中压侧带有出 线,高压侧有行 波入侵时,AA’ 之间绝缘上也有 很高的电压。
变比越小越危险!
三、变压器中性点的防雷保护
• 变压器中性点是否需要保护,应视其对地绝缘 而定。中性点对地绝缘水平分中性点的绝缘 水平等于绕组首端的绝缘水平的全绝缘和中 性点的绝缘水平小于绕组首端的绝缘水平的 分级绝缘两种。 •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变压 器是全绝缘的,中性点一般不需保护。其原因 是三相进波的概率很小,且大多数波来自线路 远处,其陡度很小,对绕组的威胁较弱。同时 由于变电所进线不止一条,非雷击的进线起了 分流作用,变压器绝缘也有一定裕度等原因, “规程”规定35-60kV变压器中性点不需保护。
§7.3 变电所进线的保护
• 为了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波的 陡度,变电所需采用进线保护接线。 一、35及以上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 对于35~110kV无避雷线的线路,当雷击于变电 所附近线路的导线上时,沿线入侵流经避雷器 的雷电流可能超过5kA,而且陡度也可能超过 允许值,因此对对于35~110kV无避雷线的线路, 在靠近变电所的一段进线上,必须架设避雷线, 在进线段内出现雷电波的概率大大减小,保证 雷电波只能在进线段以外出现。架设避雷线的 这段进线称为变电所进线保护段
二、自耦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 1பைடு நூலகம்高低压运行、中压开路
可能引起中压侧 套管闪络!
• 2、中低压绕组运行、高压开路
可能使高压 侧套管闪络!
• K 3、高中压绕组之间绕组的防雷保护 当 小于 1.25时,AA’ 当高压侧带有出 之间也需要 线,中压侧有行 加避雷器! 波入侵时,AA’ 之间绝缘上有很 高的电压。
我的构架上不 能设避雷针!
4、发电厂厂房上一般不设避雷针,以免发生反 击事故和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
• 如图一陡度为 30kV/us 的无限长斜角波从 一条波阻抗Z=300欧的半无限长架空线路 上传来,A、B两点间距300米,B点开路, A点管型避雷器的放电电压为120KV,求 FT 动 作 时 B 点 电 压 及 A 、 B 两 点 最 大 电 压。
Ud=iLRch
设雷电流的幅值为150kA,雷电流 陡度
diL 30kA / us dt
,避雷针的电感
L0=1.7uH/m,则:
U k 150Rch 51h
U d 150Rch
• 若取空气和土壤的冲击放电电压均为每米 反击被认为是避雷针的主要缺点之一。在 500kV,则避雷针在空气中与被保护物之间应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1994 ) 保持 中给出了不同类建筑物与避雷针之间为防反 S k 0.3Rch 0.1h 击所需的距离的求解公式。在电力系统,空 • 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被保护物的接地装置之间 气中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的距离要求不小 应保持 于 5m ,土壤中,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被保护 S d 0.3Rch 物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要求不小于 3m。当 受现场条件限制满足不了安全净距的要求时, • 一般情况下,避雷针接地电阻为 10欧,高度要 可以将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被保护物的接地 在几十米,所以空气中距离取 5米,土壤中取3 装置进行等电位联结。 米。
1、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段保护
1)阀型避雷器的作用:保护全所设备 2)避雷线作用:避雷线保护角很小,在进线段内不发 生绕击,雷击于进线段以外的导线上时,导线自身电 阻将消耗入侵波能量,来限制入侵波幅值。
3)管型避雷器1:限流。
4)管型避雷器2:保护开关。
二、全线架设避雷线的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三、35kV小容量变电所的简化进线保护
§7.1 发电厂、变电所直击雷保护
发电厂、变电所架设避雷针的原则: 1、所有被保护设备均 应处于避雷针的保护 范围之内。 2、为了防止反击,避雷 针距离被保护设备空气 中距离不小于5米;避雷 针的接地装置与被保护 物的接地装置在土壤中 距离不小于3米。分析
分析
di U k Rchi L dt di Rchi L0 h dt
变压器要得到保护,其多次截波耐受电压应该高 于此电压,即:
l ub 5 2 a u j v
额定 电压 变压器三次 波耐受电压 变压器多次 波耐受电压
FZ型避 雷器ub5
FCZ型避 雷器ub5
35 110 220 330
225 550 1090 1300
196 478 949 1130
134 332 664
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为了减少单相接地短路电 流,其中部分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是不接地的。在 这样的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往往是分级绝缘 的,例如:110kV、220kV、330kV变压器中性点 绝缘分别是35kV、110kV和154kV,这时,中性点 需要保护。 1、避雷器的冲击放电 电压要低于中性点的冲 击耐压。 2、避雷器的灭弧电压 要高于电网单相接地时 中性点的电压升高。
• 4、直配电机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与 电机相连的架空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另一种 是雷直击于与电机相连的架空线路而引起的过 电压,其中感应雷出现的几率比较多。 三、直配电机的防雷措施
1、每台发电机出线的母线处加装一组FCD型磁吹 避雷器,以限制入侵波的幅值,同时采取进线保 护措施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不超过3kA。 2、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加装电容器,以限制入侵 波的陡度,从而保护电极匝间绝缘和中性点绝缘, 同时也降低了感应过电压。 3、采用进线段保护。
实际上由于变电所具体接线的复杂性以及各设备 具有对地电容存在,避雷器与变压器之间的连线 也有电感,使避雷器动作后在避雷器与变压器之 间的波过程复杂化。 这是由于避雷器放电时产 生的的负电压波在避雷器 与变压器之间多次反射所 引起的。此时,变压器上 的波形与全波相差很大, 对变压器绝缘的作用接近于截断波。因此常以 变压器绝缘承受截断波的能力来说明变压器承 受雷电的能力,变压器承受截断波的能力称为 多次截波耐受电压uj。
TAB=1us,2 us后有反行波从B点返 回。反行波与前行波极性和波形相 同。所以有: 2×30+2t×30=120 得到 t=1us, 即 3us 时避雷器动作, 此时 B 点电压为 60kV , B 点最大电 压为2 × 90=180kV,A点最大电压 为120kV。
§7.2 变电所母线阀型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 三、正变换过电压 对于郊区农村的配电,由于低压出线较长,且 多没有建筑物的屏蔽,故低压线路易受雷击。 若配变低压侧未加装避雷器保护,当雷电流由 低压侧入侵时,由于低压侧中性点是接地的, 低压绕组将有雷电流通过并产生磁通,通过电 磁感应,按变比在高压侧感应电势,高压绕组 出现高电压,称为正变换过电压。由于低压侧 绝缘裕度比高压侧大,一般低压侧不易损坏, 而使高压侧绝缘击穿。
•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雷害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雷 电直击,另一是雷击线路后沿线路向发电厂、 变电所传来的入侵波。 •据统计,我国 发电厂、变电所直击雷防护的措施常采用避雷 35kV和110-220kV变电所由于入侵 针(线),入侵波的防护采用阀型避雷器,同时 波而引起的事故率分别为0.67次/百所· 年和0.5次/ 辅之以相应的措施,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 百所· 年,直配电机的雷击损坏率约为1.25次/百 和降低入侵波的陡度。 所· 年。
t=t0 时刻避雷器放电,A点电压为2a(t0-τ),令 它等于5kA下避雷器的残压Ub5。前行波在A 点电压是at0,此电压到达B点后发生全反射, 是变压器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等于2at0。 所以、变压器上承担的最大电压2at0等于避 雷器的残压2a(t0-τ)与2aτ的和,即:
l u B ub 5 2 a v
§7.4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 一、三位一体接线
1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小于100kVA的变压器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 二、逆变换过电压
对于Y、yn0接线的配变,如果在低压侧未装避雷器 保护,当高压侧受到雷击时,高压侧避雷器动作, 经过避雷器会有雷电流流入大地,在接地电阻上产 生压降I2R。这个电压降也同时作用在低压侧的中 性点上,但此时低压侧出线相当于经过线路波阻抗 接地,因此这个压降I2R大部分加在变压器低压绕 组上。由于电磁感应,在高压绕组上将出现I2R乘 变比的过电压。由于高压绕组出线端的电位受避雷 器固定,因此这个电压沿高压绕组分布,且在中性 点上达到最大值,所以在中性点附近绝缘可能发生 击穿,这种现象称为逆变换过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