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科技生活-生物常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1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下册)文库

2011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下册)文库

本文由vbndfgbs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下)总价定价:126 优惠价:120 元(货到付款包邮)火爆销售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作者:伍景玉出版社:京华出版社字数:324.48 千字书号:978-7-80724-781-4作者简介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公务员考试资深培训师。

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的全科研究,多年奋斗在培训教学的第一线,命中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的真题及申论的热点方向,组织出版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试卷数十个系列:《面试辩解 1000 题》、《公共基础知识》、《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通用题库》以及《公共基础知识通用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通用题库》等。

精通公务员考试的各门科目的教学,方法独特、见解深刻,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培训实力派代表。

目录目录绪论 1 第一部分政治第一篇时政专题 4 专题一 2010 最新国内时事大热点 5 专题二“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议 10 专题三 2010 年国内外时政热点集锦 22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 4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1 专题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 44 专题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6 专题四认识和实践 51 专题五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54 专题六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55 专题七阶级和国家 58 专题八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59专题九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60 专题十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61 巅峰真题63 华图题库精选 66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71 专题一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71 专题二商品与货币 72 专题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73 专题四资本积累 75 专题五资本的流通过程77 专题六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79 专题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81 巅峰真题 82 华图题库精选 85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89 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89 专题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90专题三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91 专题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92 巅峰真题 94 华图题库精选 96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99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 99 专题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100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102 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104 专题四统一战线 105 专题五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107 专题六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08 专题七思想政治工作 109 专题八政策和策略 110 专题九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111 专题十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12 专题十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12 巅峰真题 113 华图题库精选 117第二章邓小平理论 123 专题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23 专题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24 专题三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124 专题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6 专题五社会主义改革 126 专题六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128 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28 专题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1 专题九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32 专题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5 专题十一“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136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137 专题十三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38 巅峰真题 139 华图题库精选 142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7专题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47 专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50 专题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50 专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51 专题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56 巅峰真题 157 华图题库精选 159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 162 专题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62 专题二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164 专题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165 巅峰真题 174 华图题库精选 176 第四篇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78 第一章中共党史 178 专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178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1 专题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183 专题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186专题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89 巅峰真题 192 华图题库精选 194 第二章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96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96 专题二党的性质 198 专题三党的纲领和路线 200 专题四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201 专题五党的领导202 专题六党的思想建设 203 专题七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204 专题八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6 专题九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207 专题十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209 专题十一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212 专题十二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213 巅峰真题 213 华图题库精选 216 第三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21 专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1 专题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222 专题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222 专题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224 专题五国防建设 226 专题六“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226 专题七对外政策 227 巅峰真题 228 华图题库精选 229 第二部分经济与法律第一篇经济 232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2 专题一经济体制 232 专题二市场经济236 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8 巅峰真题 239 华图题库精选 241 第二章微观经济 246 专题一市场主体 246 专题二市场机制 248 专题三市场竞争 250 专题四收入分配 254 巅峰真题 255 华图题库精选 257 第三章宏观经济 262专题一宏观经济调控 262 专题二财政与税收 264 专题三货币与银行 270 巅峰真题275 华图题库精选 277 第四章国际经济 283 专题一开放经济 283 专题二国际贸易 284 专题三国际金融 287 巅峰真题 292 华图题库精选 294 第二篇法律 297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297 专题一基本概念 297 专题二法的制定和实施 298 专题三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300 巅峰真题 304 华图题库精选 306 第二章宪法 308 专题一宪法概述 308 专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310 专题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12 专题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314 专题五宪法的修改 316 巅峰真题 317 华图题库精选 319 第三章有关部门法 325 专题一行政法 325 专题二刑法 341 专题三民法 345 专题四经济法 355 专题五劳动法 366 专题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370 专题七诉讼程序法 373 专题八国际法 379 专题九国际经济法 380 巅峰真题 384 华图题库精选 3892011 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下) 考试辅导教材(作者:伍景玉出版社:京华出版社字数:324.48 千字书号:978-7-80724-781-4 目录目录第三部分管理与科学技术第一篇管理 1 第一章公共行政 1 专题一公共行政的内涵 2 专题二政府职能 4 专题三行政组织 6 专题四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0 专题五公共财政 13 专题六行政绩效 16 专题七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22 专题八行政监督 24 专题九行政改革 28 巅峰真题 31 华图题库精选 32 第二章公共政策 36 专题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36 专题二政策制定 38专题三政策执行 41 专题四政策评价 44 巅峰真题 46 华图题库精选 47 第三章领导学49 专题一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49 专题二领导的本质 51 专题三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52 专题四领导体制 56 专题五领导决策 59 专题六领导用人 62 专题七思想政治工作 65 专题八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69 专题九领导效能考评 71 巅峰真题 74 华图题库精选 76 第二篇科学技术 79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79 专题一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79 专题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政策 83 华图题库精选 85 第二章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86 专题一科学常识 86 专题二科学前沿问题 88 巅峰真题 90 华图题库精选 91 第三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92 专题一高新技术领域 92 专题二高技术产业化 97 巅峰真题 98 华图题库精选 100 第四部分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篇历史 102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102 专题一先秦时期 103 专题二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 221—公元 1912 年)105 巅峰真题 109 华图题库精选 110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 112 专题一晚清时期 112 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 114 巅峰真题116 华图题库精选 118 第三章中国当代史 120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120 专题二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123 巅峰真题 125 华图题库精选 127 第四章世界历史 129 专题一古代和中世纪史 129 专题二近现代史 130 专题三当代史 132 巅峰真题 133 华图题库精选 136 第二篇国情国力 138 第一章国土与资源 138 专题一自然状况 138 专题二资源概况 139 专题三资源保护政策 143 巅峰真题 149 华图题库精选 150 第二章人口与国民素质 152 专题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152 专题二国民素质 156 巅峰真题 156 华图题库精选 158 第三章民族与宗教 160 专题一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160 专题二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163 巅峰真题 165 华图题库精选 167 第四章生态环境状况 171 专题一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171 专题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173 专题三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174 专题四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175 巅峰真题 181 华图题库精选 183 第五章社会经济结构 187 巅峰真题 200 华图题库精选 203 第六章综合国力 207 专题一我国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207 专题二我国国防能力的增强208 专题三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0 专题四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211 专题五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212 巅峰真题 213 华图题库精选 214 第三篇公文写作与处理 215 第一章公文写作 215 巅峰真题 225 华图题库精选 227 第二章公文处理 229 巅峰真题 231 华图题库精选 232 附录附录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选)234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37 附录三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251 附录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 252 附录五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255 附录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571。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圣才出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圣才出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考点精讲第8章公文知识二、常用法定公文写作(一)决定与通知1.决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决定的类别决定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中普遍使用,分类情况不完全一致。

如人大对重要会议与人事安排、机构或区域的设置与调整使用知照性决定,而行政机关则多用知照性通知。

行政机关常用的决定可分为政策性决定、部署性决定和奖惩性决定三类。

(2)决定的写作要领①决定的标题a.决定的标题一般采用标准式标题。

b.决定一般为普发性文件,其主送机关的标注位置有两种情况,除按常规列于正文前之外,也可以置于版记部分,标注在抄送机关之上,并在受文机关名称前分别冠以“主送”和“抄送”字样。

c.当主送机关置于版记部分时,成文日期或者会议通过日期应当加括号标注在标题下方,称为题注。

②决定的正文结构决定的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决定依据、决定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

a.决定依据开头提出和分析问题,交代行文的背景、依据和目的意义,要求依据充分,文字简练。

再用“为此,特作如下决定”或“现就××××作出如下决定”等语过渡到下文。

b.决定事项决定事项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决策部署。

通常采用分条列项法,以决断有力、准确明了的用语阐述政策界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c.执行要求以希望或号召作结,作为对决定事项的强调与补充。

③决定的详略分布不同类别的决定,正文几部分的详略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如奖惩性决定,往往奖惩缘由和希望号召较详,而决定事项比较简略,有时只有一两句话。

(3)决定与决议①决议的定义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与决议二者格式要求大体相同,只是决议行文时必须在标题下标注会议通过日期,另外,在文中常用“会议认为”、“会议号召”等惯用语领起各段。

这一点与会议纪要的写法有相似之处。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科技生活)【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科技生活)【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7章科技生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A.眨眼可以湿润眼球,正常人平均每分钟要眨眼十几次B.小孩多理发能有效促进头发长得更快、更密、更粗壮C.当我们停止运动后,肌肉会变软,但不会变成脂肪D.眼泪中溶有许多不同的盐,所以说咸的【答案】B【解析】B项,因为剃光了头发,新头发长出来时,不再像原来的头发那样长短不一,而是同一时间一起生长,自然就显得比起原始头发显得厚一些。

A项,正常人的眼皮,每分钟大约要眨动15次。

眨眼对眼睛是有好处的:①它可以起到清洁和湿润眼球的作用;②眨眼睛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C项,脂肪和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理构造,并不会相互转化。

D项,眼泪中溶有许多不同的盐,其中大部分盐分基本来自于血液,或者追根溯源,这些盐来自我们的饮食当中。

2.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该技术的思想起源于英国B.该技术尚不能打印建筑、骨骼等庞大或特殊的物品C.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可为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D.打印的过程通常是进行预先切片,然后进行三维设计,再打印成品【答案】C【解析】A项,3D打印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B项,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只要某行业需要模型和原型,3D打印技术都可以应用于此行业。

包括大于骨骼、建筑等物品。

C项,3D打印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的过程。

D项,3D打印的过程是:三维设计—切片—打印成品。

3.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人类记忆力衰退的原因,这个原因是()。

[2010年真题]A.神经细胞恢复机能时间延长B.智力衰退C.脑血管老化D.脑细胞减少【答案】A【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用脑,神经细胞面临着越来越快的衰老、死亡,致使细胞膜有效成份神经节苷脂(GM)丢失造成各离子通道不畅,包括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引起各种头昏脑胀、头痛、失眠、记忆力衰退。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公文处理)【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公文知识-公文处理)【圣才出品】
(二)公文办理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1.收文办理 (1)收文办理的定义 收文办理是指对收到的公文进行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过程, 其中可分为收进阶段和阅办阶段两个部分。 ①收进阶段 收进阶段包括文件的签收、拆封和登记,这是收文办理的开头几个环节。 ②阅办阶段 阅办阶段包括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环节,这一阶段是对收进文件的进一步 处理,其中承办是重点环节。 (2)收文办理程序 ①签收 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②登记 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③初审 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 b.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c.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 d.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 ④承办 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 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 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 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⑤传阅 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 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⑥催办 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 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⑦答复 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3)审核,出现三种情况应当分别如下处理 ①对符合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 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 ②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③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管理)【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管理)【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1.下列关于管理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5年真题]A.管理的对象一般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五大要素B.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C.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多D.组织文化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答案】C【解析】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2.下列关于行政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评估方案,作出决策B.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C.行政决策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中心环节D.在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之间,领导者往往更应集中精力作好非程序化决策【答案】B【解析】B项,决策科学化前提是采用先进的决策技术和方法,按照科学决策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决策。

3.在具体的行政执行控制过程中,控制的标准主要是()。

[2013年真题]A.行政决策目标B.行政决策手段C.行政决策方法D.行政决策程序【答案】A【解析】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了检查行政执行的进程和完成情况,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实际工作与工作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措施。

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当工作计划确定后,行政实施中的控制也就开始了。

因此控制的标准主要是行政决策目标。

因此答案选A。

4.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要做到真正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有效地激励人、安排人,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体现了()。

[2010年真题] A.人本原理B.激励原理C.权变原理D.能级原理【答案】A【解析】行政管理是由内外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活动过程。

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和决定因素。

所谓“人本原理”,就是强调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做好人事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经济)【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 考点精讲(经济)【圣才出品】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考点精讲第2章经济一、政治经济学(一)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1.商品经济(1)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

(2)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3)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1)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

(2)范畴不同: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3)阶段不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三)商品和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①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社会属性。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具有的效用,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③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3)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四)货币职能和流通规律1.货币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一、政治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1.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2)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4)认识和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真理与价值主体认识能力(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7)阶级和国家阶级的起源和实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社会意识的本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社会进步及其标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2.政治经济学(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其类型(2)商品与货币商品货币价值规律(3)资本与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4)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5)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3.科学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公共政策教材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公共政策教材

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构成了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l)价值相关性。

与政策的价值相关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其利益相关性。

可以说,多数公共政策都关系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2)合法性。

在现代社会,依法治国成为文明国家的基本理念,政策的合法性首先应该通过法定程序获得。

这种法定程序或者是经过立法机关通过,或者是经过得到立法机关明确授权的有关部门的认可。

(3)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与其合法性紧密相联的,只要政策具有合法性,就必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权威性又与强制力相联系。

二、公共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指的是,公共政策通过正向提倡、激励的方式为有关法人、自然人指明行动方向,从而使政策对象朝决策者所希望的方向努力、以决策者期望的方式采取行动。

(2)控制功能。

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指的是,公共政策通过规范、制约的方式对有关法人、自然人的行动进行控制,使之不采取决策者所不希望的行动。

(3)分配功能。

除了调控政策对象行动的公共政策之外,有一些公共政策的宗旨是对全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之间的配置进行调节,有些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导致利益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发生变化,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如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涉及利益的分配。

三、公共政策的分类基本政策是公共部门用以指明或规定有关法人、自然人的行动方向的公共政策。

它主要确定具体政策应采取的态度、应依据的假设、应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一种宏观层次上的主导性的政策。

所谓具体政策,就是公共部门为解决具体问题而给有关法人、自然人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基本政策是长期性的,维持的时间一般较长,即使客观情势发生了某些变化,也可通过对原政策作重新解释来使之与新的现实相适应,而无需改变基本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专用教材:公共科目考点精讲
第7章科技生活
三、生物常识
(一)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基础
1.基本化学元素
O、C、H、N、P、S等。

2.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核酸(DNA和RNA)。

3.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

细胞可分为两类:成形细胞核的真核细胞和无细胞核的原核细胞。

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进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4.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5.DNA
DNA,中文名为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由碱
基,脱氧核糖,磷酸组成。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

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

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

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信息的表现。

(二)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1.物质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可细分为:
(1)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物质(同化作用)。

(2)自身的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并排出代谢废物(异化作用)。

2.能量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可细分为:
(1)储存能量(同化作用)。

(2)释放能量(异化作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1)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2)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三)血液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

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

1.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2.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成人大约有5公升血液。

以体积计,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

每公升血液有:
(1)5×1012个红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45%),又称红血球,在哺乳类,成熟的红血球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

它们含有血红素以输送氧气。

在红血球上的糖蛋白决定了血型是哪一类。

红血球在血中所占比例称为红细胞压积。

人体所有红血球的表面积总和大约是人体外皮肤面积的2000倍。

(2)9×109个白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1.0%),又称白血球: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一部份,负责破坏及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及细胞残骸,及攻击病原体及外来物体。

(3)3×1011个血小板(约占血液体积少于1%):它们负责凝血,把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结成网状聚集红血球形成血栓,血栓阻止更多血液流失,并帮助阻止细菌进入体内。

3.血型
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由遗传决定。

人与人之间的血型并如完全相同。

通常所说的ABO血型,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带不同的抗原物质而言的。

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的,称为A型;含有B抗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和B两种抗原的,称为AB型;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的称为O型。

因此,除Rh阳性血型和稀有血型外,一般划分为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

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就不会自行改变。

而且父母各传一个基因给子女,组成子女的血型。

表7-12血型系统遗传规律表
(四)生命起源
有实验提出生命的“海相起源说”、“陆相起源说”、“宇宙胚种说”。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探索生命起源有一个过程,原始生命的形式可能是蛋白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三角共存,进化是发生在这个三角关系
中的自组织现象。

研究还发现,RNA可起到基因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许多病毒只含RNA,也能合成蛋白质,RNA在这里既是载体又是模板。

所以,生命更可能起源于RNA。

(五)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1762年,瑞士学者邦尼特最先将此词应用于生物学中。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

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规律: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1.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六)遗传变异
1.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后来人们造出基因改造食品,因其安全性未确定,尚有争议。

2.杂交水稻
(1)1996年,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提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计划。

(2)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10.5吨;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达到第二期产量指标;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

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在生长势、生活力、对病虫害和不良环境的抗性、产量、品质等诸方面有很大优势,对水稻增产贡献巨大。

【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的原理是()。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杂交是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

即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的多样性。

因此答案选C。

3.克隆
克隆,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又称无性繁殖。

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

在生物学上,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

表7-13克隆的历史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