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杂技高手

合集下载

第13课杂技高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3课杂技高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3课杂技高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杂技表演,了解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杂技演员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杂技表演的特点和魅力。

2. 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

3.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杂技演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杂技演员的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杂技演员的动态和神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杂技表演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杂技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

2. 讲解:分析杂技表演的特点和魅力,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杂技演员。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杂技演员,强调观察和表现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杂技高手2. 内容:杂技表演的特点和魅力、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杂技演员。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描绘一位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造型。

2. 写作作业:以《我心中的杂技高手》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杂技表演的兴趣和关注度。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情况。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用性。

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学生的完成情况。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3. 杂技高手》1-湘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3. 杂技高手》1-湘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3. 杂技高手》1-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13. 杂技高手》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杂技高手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杂技高手的形象描绘、杂技动作的表现、色彩的运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动态感和表现力的杂技高手画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杂技艺术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杂技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欣赏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动态感和表现力的杂技高手画作。

2.难点:表现杂技动作的难度和动态感,运用色彩突显画作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为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相互学习、交流、欣赏。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杂技表演视频或图片。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杂技表演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杂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杂技表演者是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画作,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的杂技高手形象、动作、色彩等,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绘画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绘画难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让其他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3《杂技高手》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3《杂技高手》湘美版

《杂技高手》教学目标:1、能用线条绘画表现杂技。

2、通过欣赏杂技,提高对杂技的特点认识。

3、让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认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进行初步的绘画,表达出自己的绘画思路,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常常一个小朋友画好了一个人物后,其他人都会去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因此需要多鼓励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

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活泼好动,对美术的兴趣浓厚,乐于参与,课堂气氛会稍显喧嚣,需要教师组织教学,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运用实物展示法、谈话引导法、教师示范法、动手操作法,增强课堂气氛,循序渐进的引导,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愉快的完成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平衡在杂技中的作用,以及各种艺术的平衡美。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简单的绘画方法表现杂技。

教学过程:4.1一、实物展示,认识顶盘,欣赏杂技片段。

1、提问:孩子们,老师手中的这是什么?学生回答:盘子。

说说盘子有哪些功能?认识盘子的另一种特殊功能——表演顶盘。

欣赏《杂技顶盘》引出课题。

二、认识杂技,了解杂技,玩玩杂技。

1、说说在生活中大家还知道那些杂技表演形式?教师总结:顶碗、吞剑、吐火、倒立、踩高跷、柔术、走钢丝、舞龙、动物杂技等等。

2、提问:你们觉得刚才看到的杂技精彩吗?精彩在哪里呢?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杂技是一门造型美和力量美融合的技能艺术,总结出杂技特点:造型多样,服装艳丽,道具种类多,肢体夸张,惊险刺激。

3、现在老师这里有准备几个简单的杂技道具,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上来尝试表演?请学生表演,再次提问:你觉得杂技表演难不难?难在哪里?引导学生了解“平衡”在杂技中的重要性,并且展示不同艺术中平衡的运用,例如:书法中的平衡、体操的平衡、大小的平衡等。

4、平衡杂技小游戏,教师展示图画卡片,说说这些图片上的杂技演员该怎么安排位置搭人梯?演示平衡的运用。

总结回忆课题,板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杂技小演员)|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杂技小演员)|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杂技小演员)|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杂技小演员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描绘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杂技小演员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杂技小演员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杂技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杂技小演员的基本特征:介绍杂技小演员的服饰、动作、表情等基本特点,让学生对杂技小演员有直观的认识。

2. 杂技小演员的表现手法: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杂技小演员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杂技小演员的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杂技小演员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杂技小演员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能独立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杂技小演员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杂技小演员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素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彩色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杂技小演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杂技小演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杂技小演员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杂技小演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杂技小演员的过程,并讲解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一幅杂技小演员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杂技小演员)2. 教学目标:了解杂技小演员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学会运用绘画语言创作具有创意的杂技小演员作品。

二年级杂技高手教学设计

二年级杂技高手教学设计

二年级杂技高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杂技动作,如平衡、托举、翻转等。

2. 学生能够基于基本的杂技动作,创造一些简单的杂技表演。

3. 学生能够学会与伙伴合作,进行一些基本的杂技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杂技基本动作:平衡、托举、翻转等。

2. 学习基本的杂技技巧:如人体舞蹈、人体塔等。

3. 学习创造简单的杂技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杂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对杂技的了解和想法。

2. 学习基本的杂技动作在课堂上分别教授平衡、托举和翻转三个基本的杂技动作。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动作的技巧。

3. 学习基本的杂技技巧在学习基本的杂技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杂技技巧,如人体舞蹈和人体塔。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和实践这些技巧。

4. 创造杂技表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创造一个简单的杂技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设计一些有趣的动作和组合。

5.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杂技表演,并让其他同学观看和评价。

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将表演不断完善。

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同学的评价以及观看他们的表演,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杂技表演视频2. 杂技道具:如平衡木、垫子等3. 小组合作杂技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六、教学延伸通过安排学生观看杂技表演比赛或邀请专业杂技演员来学校进行演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杂技的热爱。

帮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更高级的杂技训练中,培养更多的杂技高手。

二年级美术下册《杂技高手》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美术下册《杂技高手》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节课的学习,我将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具体策略如下:
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杂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感受杂技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展示杂技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杂技演员的服饰、道具、动作等方面的美术元素,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
c.色彩:分析色彩搭配在杂技表演中的重要性,如何体现美感、烘托氛围。
3.示范绘画杂技表演作品,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杂技表演的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a.你能从图片中发现哪些美术元素?
b.你觉得这些美术元素如何影响了杂技表演的效果?
c.你认为如何将这些美术元素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学生能够了解杂技艺术的基本概念、表演形式及特点,掌握杂技演员服饰、道具及表演场景的色彩搭配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认识并运用基本的美术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表达自己对杂技表演的观察和想象。
2.技能层面: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以下技能:
(1)观察分析能力:学会观察杂技表演的图片和视频,提炼出其中的美术元素,并进行简要分析。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对杂技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4.实践性强,提升绘画技能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三课 杂技高手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三课 杂技高手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杂技高手教材分析:《杂技高手》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杂技表演,培养学生对杂技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表现杂技场面的创作欲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杂技表演的特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杂技表演的动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生活中的杂技表演,了解杂技艺术的特点,掌握表现杂技场面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杂技表演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杂技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杂技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杂技表演,了解杂技艺术的特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杂技表演的动态。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杂技表演的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杂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杂技表演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杂技艺术的特点。

二、课堂新授1. 教师展示一些杂技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杂技演员的动作、表情和服装。

2. 学生讨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杂技表演的动态,教师总结表现方法。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杂技表演的画作,学生认真观察并学习。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创作一幅杂技表演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是否表现出杂技表演的动态,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是否恰当,画面是否具有创新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杂技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学生对杂技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表现杂技场面的基本方法。

二年级美术课件《杂技高手》

二年级美术课件《杂技高手》

画出杂技演员做的高难 度动作,添加表情、道具、 演出服饰等,表现你见过的 惊险、刺激、热闹的杂技表 演场景。
A
36
动物的马戏表演
A
37
四川彭县出土的杂技汉画像砖
中国杂技是 历史悠久的传统 表演艺术。绝招 妙活,代代相承, 精益求精。当代 中国杂技已成为 深受全世界人民 喜爱的艺术奇葩。
A
38
杂技邮票
A
39
再见
A
40
A
25
你会选择哪套演出服作为这次杂 技表演的服装呢?说说你的理由。
贴身、轻巧、艳丽、便于运动的服装适合杂技演员表演高 难度的动作。
A
26
眼神跟着动作走,夸张的表情必不可少!
顶 坛
A
27
作画步骤
(1)、 在画面突 出位置画出主体杂 技演员,注意动态、 表情、服饰、道具。
A
28
(2)、 用遮挡的方法 画出后面表演的人物;
A
1
比比看谁能在额头上平稳地顶一瓶倒 立的矿泉水并保持它不倒。
比比看谁能把三个小球抛向空中,通过双手不断 抛接交换不让它们掉下来。
A
2
杂技高手能很好地掌 握各种高难度平衡技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A
3
唯美的杂技表演《冰与火》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A
4
《俏花旦抖空竹》荣获世界杂技大赛金奖
A
5
A
29
A
30
(3)、 在画面所剩空白处 添画相关背景,整理画面。
A
31
A
32
A
33
观察画和图片,说说小作者 在画中增添了什么,去掉了什么, 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杂技高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

(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