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5篇

【导语】孩子们,家中的植物,种大蒜,泡黄豆,泡绿豆,蚕宝宝,刚出生的小猫、小狗,每晚月亮的形态……这些都值得你去细心观察!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我家的扁豆9月5日晴今天,妈妈给我带回一粒扁豆小种子,我高兴极了,心想:太好了,我可以种扁豆了。
立刻,我找来一个精致的花盆,从院子里挖些泥土放进去,然后让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在盆子定居下来了。
从此,我的希望和种子一块生根发芽。
每天,我两只眼睛都会盯着花盆,心里暗暗祈祷:快快长大吧,长多多的扁豆给我吃噢。
9月20日晴一早,我打开窗户,惊奇地发现花盆里的小姑娘透出了小脑袋,还带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呢。
嘿,小家伙,正努力地往上长啦。
9月26日晴6点,我爬起床,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顺便看一下小姑娘长大没。
一打开,我惊讶地发现细嫩的小苗长出5片嫩绿的叶子,还有细丝样的藤。
虽然藤只有一点点,但我还是精神大振。
我能想象出明天这藤会爬上阳台顶端,长出很多扁豆。
多么让我期待啊。
10月8日晴我们外出几天了。
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窗户。
啊,小姑娘已长成大姑娘了,藤顺着阳台柱子长到阳台顶了,叶子稀稀拉拉的开满了那根柱子。
看的是那紫红色的花,姹紫嫣红,在绿叶的衬托下煞是好看。
啊,居然那根藤上还长了5个小小扁豆。
我连忙把妈妈喊过来。
妈妈看了看,笑着说:“再过几天,这些花都会变成扁豆,我们就有一盘子扁豆吃喽”。
我高兴地跳起来,边跳边说:“谁种谁摘噢。
”2.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小葱成长记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三盆小葱,一盆刚种下,一盆已开始冒出青绿的小芽儿,还有一盆我今天比了一下,嗯,有铅笔那么高了。
说起这些小葱的来历呀,它们都是外婆从家乡带过来的,是一些像蒜瓣儿那样的“干葱头”。
它们是怎样长成青青翠翠的小葱的呢?别急,我呀,这些天都陪着可爱的小葱一起成长呢!首先,外婆把一颗颗“干葱头”分成一瓣一瓣的,插进已经松好的泥土里,然后给它们浇上一点水就可以了。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习作:写观察日记。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从而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2.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观察日记范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观察日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对象,如植物、动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强调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5. 写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日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
板书设计1.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观察日记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生活态度。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身边的事物,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2.教学难点:观察事物的细节,用文字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过程,让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写作的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
2.学生准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3.教学PPT,包括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观察日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日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尝试写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课件

习作提示的观察日记
观察种子发芽 的过程
观察树叶颜色 的变化
观察月亮变化 的过程
观察小猫
种子 树叶 月亮 小猫 ……
思维导图
观察对象的变化:颜色、形状、
写 大小……
观 察
想法:叶子明天会变黄吗? 观察者
日 的想法 种子明天会发芽吗?
记 和心情 心情:激动、疑惑、欣喜……
你想观察的对象
我观察的对象是秋天的树叶,先是 绿绿的,然后慢慢地变黄。
名师 点评
这是两则观察小鱼成长的日记。小作者观 察了小鱼的外形、食物和身体发生变化,写 出了给小鱼换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小作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小鱼的样子、动作描写得很形象, 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
例文二
草娃娃的一生
杨雨琪
草娃今娃天长,着我3又和月大妈2又妈2日圆在的星市脑期场袋买一,了晴两一只个眼草睛娃黑娃。 外初貌识描草写娃娃,
一片桑叶上观察起来。蚕宝宝的身体 形象。
一共有九节,有六只胸足,八只腹足,
还有两只尾足。它的身体两侧还有气 门,身体两端一般粗,如果你不仔细 看的话,就分不清它哪端是头,哪端 是尾。
对蚕的外 形进行观察 和描写,很 形象。
9月28日 星期三 晴
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马上去看
蚕宝宝,发现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快
写,从视觉角度 写运出用了比小喻狗的的修颜 色辞;手从法触,觉写角得度 写很出生了动小。狗的毛 给人的感觉。
原文
评价
雪球看起来又胆小又可怜,特别是 它看着我的眼神,仿佛是在请求我: 我找不到妈妈了,你抱抱我吧!我越 看越觉得不忍,连忙蹲下身来,小心 翼翼地抱起它。它安安静静地依偎在 我怀里,友好地望着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 写观察日记(8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写观察日记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2018 年9 月19 日星期三晴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2018 年9 月21 日星期五晴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
”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
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星期六晴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
这次不像小烟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长。
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
绿豆发芽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9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泡绿豆。
我找来一些绿豆,这些干燥的绿豆,表皮光滑,圆溜溜的像一颗绿宝石。
绿豆被放在一个小碗里,用温水浸着。
不一会儿,绿豆已经开始膨胀了。
似乎喝了许多水,变得肥肥的,我想:“这些绿豆明天会长成什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逐渐进入了梦乡。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单三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含2课时)

语文园地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 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 描写,如:扒、搬、踏、推、 铺。作者进行了 细的致观察, 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 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 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用他 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2.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
词语听写
浑浊
劈开
血液
茂盛
肌肤 祖宗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荒凉寂寞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 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开天辟地
拿起
顶
劈
撑
顶天立地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
滋润万物的雨露
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 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学习字词
我
dì shào yuē nì fǎn yīn 会
帝 少 曰 溺 返 堙读
多音字 “曰”比“日”稍扁一些 “返”—“饭” 是形近字。
“帝”的中间要宽一些; “衔”各部分要匀称。
我
帝曰溺返衔 会 写
“曰”要扁一些;
“溺”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3.精卫填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范文及名师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范文及名师点评范文一:绿豆“变形”记3月18日星期一晴课堂上郑老师让我们回家写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瓶子泡绿豆,心里祈祷豆子能快点长出芽。
睡觉前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看看绿豆是否有改变。
我发现豆子居然有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原来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胖小子,可爱极了。
3月19日星期二晴第二天,我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在它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芽,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这小芽把外面的豆皮撑得有点儿高。
3月20日星期三多云今天我急急忙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绿豆。
那可爱的小绿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
长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它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淘气极了!3月21日星期四小雨晚上我做完作业,发现豆芽竟然又长了一大截!豆芽长到接近两厘米长,尾部还有一根长长的细线,就像头发。
妈妈说:“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绿豆芽,只不过卖豆芽的人要给泡豆子的水里添加一些养料,所以菜市场买的豆芽要比自己泡的豆芽更粗壮一些。
”哈哈,原来我的绿豆已经长成了绿豆芽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好孩子。
名师点评:小作者是一位非常细心和有耐心的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自己的绿豆芽有没有变化,比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句更优美。
在作者的细心观察下,我们了解了绿豆芽的成长过程,整体来看是一篇不错的观察日记。
范文二:小蝌蚪成长记3月30日星期五晴今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买了10只小蝌蚪。
回家后,我把它们放进了我家的金鱼缸里。
小蝌蚪的身体是黑色的,头部和一粒小黄豆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条较长的黑丝线。
每当我看着它们在水里畅游的样子,总会让我想到音乐符号中的八音符。
4月7日星期六阴一个星期过去了,金鱼缸里的小蝌蚪们尾巴比之前短了很多。
我把其中一只小蝌蚪从鱼缸里捞出来放在手上,发现在小蝌蚪尾巴的两边长出了后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教材以观察日记为载体,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帮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观察日记的范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平时喜欢观察什么?观察过什么有趣的事物?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观察日记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特点和写法。
同时,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基本结构,如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感受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观察对象,共同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观察日记,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 部分的特点;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 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 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 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 习惯等特点。可以写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 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和照片就更好了。
3.认真地进行观察记录。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 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 记日记,通过日记总结一天的生活和 学习。他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 记的习惯,写了51年的日记,他早年 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 记里构思出来的。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 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 变化。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写观察日记”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观察对象,把 观察对象发生的变化,用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几则日记内 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本次习作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 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观察 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次的习作该怎样去写呢?
首先写作的内容可以选择种植花草果木、饲养 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
布置了观察的任务, 还提出了观察的要求, 即每天观察。
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
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
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
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
为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然后,
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
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最后,我还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 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 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 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 极了! 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 地说:“是,妈妈大人。”我话音刚落,妈妈就 大笑起来。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 乎长得更快了。❹
❺第三则日记写了“我” 看到绿豆芽的尾巴长长 了,样子像小蝌蚪。结 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并融入了“我”的感受, 生动形象。
本文作者以连续日记的形式,认真记录了绿豆 发芽的过程,记录了作者在绿豆发芽不同阶段的 心情。作者观察细致、记录完整。
同学们,在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观察 日记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要注 意不断进行观察,围绕中心句,抓住特点来写, 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 新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佳作在线:
写法品析
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❶ 2018 年9 月19 日 星期三 晴
❶从题目可以看出观察 的是绿豆发芽的过程。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
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❷学完课文,老师不光
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❷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
❹第二则日记写了“我” 发现三颗绿豆发芽了, “我”认真观察了刚发 芽的绿豆的形状,以及 没发芽的绿豆的样子。 结尾想象到绿豆在“我 们”的欢声笑语中长得 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 星期六 晴 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 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 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这次不像小烟斗, 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 长。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 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 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❺
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❸第一则日记主要写了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结
能够快点发出小芽!❸
尾写出了“ 我” 盼望
绿豆发芽的急切心情。
2018 年9 月21 日 星期五 晴
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 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我一个鲤鱼 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接着拟好题目,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 时间要有连续性,内容之间的衔接要紧密。 用连续日记的格式来写观察中的发现。
1. 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本组课文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知道 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
(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 确定对象,认真观察
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呢?
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 种子,观察发芽过程。
你知道我们该怎样观察吗?
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 1. 看,用眼睛看观察对象有什么变化。 2. 听,用耳朵听观察对象的声音。 3. 闻,用鼻子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4. 尝,用舌头尝观察对象的味道。 5. 触,感受用身体或者手碰到观察对象时的感觉。 6. 想,看到观察对象的变化大脑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