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专业教育
包装工程专业

包装工程专业
包装工程专业简介
包装工程是一门以研究和应用包装材料、技术和设备为主要内容的交叉学科。
包装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备包装设计和包装工艺技术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包装设计、包装工艺工程、包装设备选用和包装品质控制的高级专门人才。
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包装设计原理、包装原材料、包装工艺技术、包装设备、包装质量管理、包装运输与存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系统地学习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包装制备工艺的设计与实施、包装材料性能与应用、包装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包装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包装工程专业学习期间,学生将接受丰富的实践培训,包括包装设计的绘图与练习、包装原材料的实验与测试、包装工艺的操作实践、包装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包装质量的抽样与检验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培训,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包装工程领域的核心技能,培养出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包装工程专门人才。
毕业后,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将能够胜任包装材料研发和应用、包装设计与开发、包装工艺工程和生产管理、包装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包装质量控制和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医药、电子、礼品等行业的包装设计公司、包装材料供应商、包装工艺设备制造商、包装质量检测机构、包装生产企业等单位工作。
总之,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的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包装作为商品的“第一外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将会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产品的包装提供创新的设计和技术支持。
包装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包装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包装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具有广阔
的职业发展前景。
以下是包装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建议:
1. 学术研究:如果你对包装材料的研究感兴趣,可以选择进入学术界从事研究工作,
追求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展包装材料的创新研究。
2. 包装设计师:如果你对创意和设计有天赋,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包装设计师,负责设
计产品包装的外观、结构和材质,使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
3. 生产工程师:如果你对包装生产工艺和技术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包装生
产工程师,负责生产线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工作。
4. 市场营销专员:如果你对市场营销感兴趣,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包装市场营销专员,
负责包装设计与品牌营销的整合,帮助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5. 包装管理者:如果你有领导才能和管理经验,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包装管理者,负责
包装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管理团队并提高生产效率。
6. 咨询顾问:如果你具有很强的包装行业知识和经验,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包装顾问,
帮助企业解决包装设计、生产和营销方面的难题。
7. 创业者:如果你有创业梦想和创新意识,可以考虑开设自己的包装设计公司或包装
材料公司,自主开发产品并打造自己的品牌。
无论选择哪一条职业道路,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关注市场动向,不断创新和适应行业的变化,以确保自己在包装工程领域取得成功。
CD-CDIO模式下包装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CD-CDIO模式下包装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作者:魏专,肖颖喆,袁志庆,卢威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1期魏专,肖颖喆,袁志庆,卢威(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摘要:引入CDIO 工程教育理念,对包装工程专业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根据包装工程专业特点,结合包装工程专业行业设计竞赛的现状和前期取得的成果,提出了竞赛驱动的CD-CDIO 模式,作为对已有CDIO 模式的有效补充和拓展。
在CD-CDIO 指导下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包装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改革成果明显,学生在近几年的行业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体现了CD-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CDIO;竞赛驱动;包装工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62-022005 年汕头大学顾佩华将CDIO 工程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入中国,并在全国工程教育类高等院校推广,经过近10年的发展,CDIO工程教育已经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领域形成很大的规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很多高校还在原来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进行了新的开发和拓展[1]。
湖南工业大学是以包装为特色的专业,其包装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包装工程专业竞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能系统地促进包装工程专业教学,并可以有效地作为CDIO教育模式的驱动力,我们将其命名为行业设计竞赛驱动教学的CDIO 教学模式,即CD-CDIO 模式。
这一模式已经深入到包装工程专业教学中,为系统有效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卓越的包装工程师做出了有效的贡献。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 主要理念是要求工程教育必须以完成实际项目为前提,通过构思、设计、执行、运作四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动手实践,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所以CDIO 也就是构思、设计、执行、运作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国内外包装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L oYa ig u m n
( n nUnv ri f e h oo y,Zh z o n n41 0 8 Hu a iest o c n lg y T u h uHu a 2 0 ,Chn ) ia
Absr c : Th s e t n t epa ka i g e uc to n d v l p d c u ti sa ei to u e swela h a k g n ta t ea p c si h c g n d ai n i e eo e o n re r n r d c d a l st ep c a i g e u a o tts T ep c a i ge u ai ni ias o l ana dtk ee e c r m ee p re c f e eo dc u t e d c t nsau . h a k g n d c t Chn h u dl r n erf rn efo t x e in eo d v lp o n r s i o n e a h e i i r e o tu t h i h lv l a k g n n u ty i u o nr y s p l i gt ewele u ae ln s n o d rt c nsr c eh g e c a i gi d sr n o rc u t b u p y n h l-d c td t e t. o t e p y a K e r s:p c a igp o e so a d c to ; a ka ig s e ilz d sa f tann d ywo d a k gn r fs in l u ai n p c gn p caie tf;r i ig mo e e
科技创新 ,以及 自主研发与 品牌 建设都急需 大量 的包
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论文

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阐述了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提出了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包装工程;课程体系一、前言截至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1]。
但是,由于受教育观念、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工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我国工程人才质量在国际上的排名靠后[2],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此,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本文以本科层次包装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为背景,探讨其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二、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包装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以工业界各领域对包装工程技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国民经济发展各生产领域包装工程实际为背景,以保护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包装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包装工程人才。
三、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包装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包装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扎实的包装工程基础理论与相关设计与艺术知识,具有现代包装设计、包装制造技术,包装技术研究与开发,包装生产与管理等工作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规范(初稿)包装工程专业规范制定小组编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包装教学分指导委员会二零一零年九月目录1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5)1.1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6)1.2 本专业的方法论介绍 (6)1.3 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7)1.3.1 相关学科 (7)1.3.2 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7)1.4 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趋势 (7)1.4.1 人才需求 (8)1.4.2 培养趋势 (8)1.5 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8)2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8)2.1 培养目标 (9)2.2 人才培养规格 (9)2.2.1 素质结构要求 (10)2.2.2 能力结构要求 (10)2.2.3 知识结构要求 (10)3 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1)3.1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1)3.1.1理论依据 (11)3.1.2 总体框架 (11)3.2.本专业的知识体系 (11)3.2.1 知识体系概述 (11)3.2.2 知识领域 (12)3.2.3 知识单元 (12)3.3.本专业课程体系 (15)3.3.1 课程设置 (15)3.3.2 核心课程 (15)3.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16)3.4.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框架结构 (16)3.4.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课程设置 (16)4 本专业的教学条件 (17)4.1 师资力量 (17)4.2 教材 (17)4.3 图书资料 (18)4.4 实验室 (18)4.5 实习基地 (18)4.6 教学经费 (18)5 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18)5.1 本科学制 (18)5.2 学年周数 (18)5.3 学分 (18)5.3.1 总学分 (18)5.3.2 通识教育类学分 (19)5.3.3 专业教育类学分 (19)5.3.4 实践教育学分 (19)5.3.5 综合教育类学分 (19)5.3.6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方法 (19)附录A 包装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20)1、包装材料学 (20)2、包装应用力学 (23)3、包装工艺学 (26)4、包装结构设计 (29)5、包装机械 (34)6、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 (38)7、包装印刷技术 (41)8、运输包装 (44)9、包装测试技术 (46)10、包装管理学 (48)11、食品包装学 (50)附录B 包装工程专业课程描述 (53)附录B-1包装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53)1、包装材料学 (53)2、包装工艺学 (54)3、包装结构设计 (55)4、包装机械 (57)5、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 (58)6、包装印刷技术 (60)7、运输包装 (60)8、包装应用力学 (61)附录B-2包装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描述 (63)1、包装测试技术 (63)2、包装管理学 (64)3、食品包装学 (65)附录C 包装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描述 (66)1 课程实验 (66)1.1包装材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66)1.2包装应用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68)1.3包装工艺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0)1.4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1)1.5包装机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2)1.6包装印刷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4)1.7运输包装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5)1.8包装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7)2 课程设计 (78)2.1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78)2.2 包装机械课程设计 (80)2.3 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设计 (81)3 实习 (82)3.1 目的 (82)3.2 基本要求 (82)4 毕业设计 (83)4.1 目的 (83)4.2 基本要求 (83)1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包装的历史非常悠久。
包装教育应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1 包装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 专业虽然今年来发展较快 , 除了少数几所 但 校企合作办学 , 形成优势互补 , “ 、 、 走 产 学 我 国包装教育起步较晚 , 是一个 新兴的本 院校 由于主客观条 件办学 实力 比较雄 厚外 , 不 研” 一体的路子。 这样既可以解决企 业的技术难 提高 职工的素质 , 又有 利于学生实践 , 高 提 科专业 , 从包装专业产生 , 即具 备跨学科 性 、 少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不十分理想 ,不 同程度地 题 , 它 应用性 、 实践性等 特点 。经过 2 多年的不断探 存在投入不足、 O 资源匮乏 的现象【 很明显 , 宽 动手能力 , q 。 拓 不仅企业做到 了有的放矢 , 学校也节 ‘索和实践 ,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有了长足发展。 办学思路,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 , 走产学研联 约 了教育投资 , 解决 了学生实习的问题 。 包 装学科体系、 包装教育体系已 日趋完善 , 越来 合办学道路是解决现有 困难 的有效途径 。这种 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 的交 流 , 通过 越 多的的高校开展 了包装工程教育I l l 。 办学模式和方 向也能够被大 多数 高校所接 受 。 校企合作 , 培养“ 订单式” 人才 , 满足社 会对人才 但作为两个独立的单位校方和企业 ,如何充分 的需求。 另外 , 还需具备“ 终身教育” 观念。 在知 1 实践教学严重缺失 . 1 尤其是企方 ) 进行深度的合 识经济条件下 , 不仅经济的发展速度极快 , 知识 如今包装 已是现代 商 品不可或缺 的组 成 调动双方 的积极性 ( 部分 , 包装行业作为 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 目 作办学是 目前产学研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笔者 的更新速度也很快 , 其 必须不断更新 知识 , 才能在 的是服务于其他行业产品。 因此 , 包装行业具有 认为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首先 , 学校要 与 当今社会站稳脚跟。因此 , 对包装教育而青 , 可 明显的应 用特性 。作为包装 高等教育应着力培 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关 领导应 高 以实施毕业学生 “ 返读 制” 只要 本人 或其工作 , 亲 就具 毕业生回母校后可以跟班就读 , 也可 养学生如何把包装材料、 包装技术 、 包装设计等 度重视 , 自出面与企业充分交 流谈 判 , 合 单位需要 , 正确合理地应用 于其所 服务行业产 品的能力 。 作办学体事宜签订协议。最主要是对 于校企 双 以专修一 、 两门课程 , 时间可长可短 , 真正做到 这就要求在包装教育中贯彻理论联 系实际 的原 方 能够通过合作达到双赢 , 这是 校企合作办学 在 教育 中学习 , 在学习中提 高。 返读学 习结束后 则 , 可能增加学生了解行业实际 , 尽 动手操作实 的基础。 其次 , 当双方的利益不能达成 一致时需 再 回到企业工作 , 这样 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业务 践的机会 。 重理论 、 轻实践的人 才培养模式是我 要政府给予积极的支持, 帮助建 立符合市场经 水平 , 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与发展 。 国包装教育遇到的主要 问题 。工程实践能力是 济规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 制, 过组织专家进 通 结语 包装高级工程人才必备 的能力 ,主要靠实践教 行认真研究, 为政府提供政 策建议和咨询 , 向企 包装产 学研合 作教育 是高校适 应社会 经 学环节来培养∞ 。据笔者 了解 , 尽管一些高校提 业和学校宣传 、 推广校企合作办学 的经 验, 以促 济发展需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高 出所谓的 3 1 + 培养模式 , 建立产一学—研教学 进企业 和学校共同发展 。可以说政府的帮助是 素质包装人才 的有效教育模式 ,也是高等教育 7 1 。再次 , 学校与企业建立 面向社会 、 服务社会 、 推定包装经济发展的重要 体 系, 但在教学执行过程 中, 由于扩招 、 费、 经 企 校企合作 的坚强后盾[ 因此包装教育应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足 l 各。 m 业态度等各种原因,无论是实习时间还是实 习 定期进行会晤和交流制度 ,积极 向企业输送合 途径 , 场所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 识实 习、 认 专业实 习 格 人才 , 以维持校企 良好合作关系 , 这是校企 合 参 考 文献 流 于形式 , 学生基本都是走马观花 的参观 , 至 作办学可持续发展 的有力保证。 甚 f 刘玉生, 1 1 罗亚明, 中国高等教 育改革与 包装教 J' 包装 工程 ,0 22 () 5 — 5 . 2 0 ,35: 7 19 1 有些学校的毕业实习也存 在此类 问题目 很难想 。 目前 , 校企合作办学 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以 育 的发 展 Il 象在实践教学的严重缺失的条件下,包装高 校 下几种_ 矧 : 【 许 文才. 高等教育体 系及课程 设置探 讨 2 】 包装 培养的毕业生如何适合社会 的需要 ,更谈不上 2 共同开发设置专业课程 . 1 f1 J. 中国 包 装,0 224 — 3 2 0 ,:0 4 . 培养高素质、 复合型人才。另外 , 部分高校 的实 第一, 专业设置应体 现市场对人 才培养 的 f . 德 忠. 高等教育改 革需要社会 关注和 3_ 1_ v - 包装 验课基本上停 留在验证性实验水平 ;研究与设 需求。 第二, 课程开发要求校企联合从行业发展 支持『1 J. 中国包装 工业,0 3l31:8 6 . 20 , () — 9 0 6 计性实验太少 ,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 的提高 。 因 趋势和专业岗位任务分 析人手, 把专业要求 的 { 胡建强, 4 1 曹勇. 包装产业与 包装 高等教 育f 。 J包 】 此 ,包装实践教学的严重缺失值得引起高教界 知识 、 技能 、 态度 、 质与受教育者 的认 识过程 装 工程, 0 。36: 5 1 7 素 2 22 () 6 — 6 . 0 1 与产业界的高度重 视H 。 有机结合起来, 织 、 组 筛选相关教学 内容。第三, fI 5鄢腊梅 等. 包装 高等教育现状 分析及新理念 1 . 2师资力量 明显薄弱 教学内容要反映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 的 探 讨 『. 世 界,0 8187: — 3 J 包装 1 2 0 ,1() 2 7 , 7 目前我国包装 高校师资 力量是远 远不 够 代特征。 【 陈宝琳 . 6 】 包装工程教 育的探 索与 思考 包装 的, 由于包装专业成立较晚 , 大多从事包装 教育 2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 2 工程, 0 .44: 7 1 1 2 32 () 7 — 8 . 0 1 的教师基本都是其他相关专业 ( 如机械 、材料 校 企合作的基本 立意在 于整 合校企双 方 [ - 7Y 1 玮玲, 熊新. 于地方 高校校企合作 办学的 关 J纺 1 2 761 — 7 0 等) 出身 , 专业背景不够纯正。专 业背景 的差异 的教育资源 , 进行人才培养。从学校来讲 , 要… 探 讨 I. 织教 育 , 0 ,:5 1. 或多或少地束缚 了教师对包装的认识 和思考 , 切 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将学 历教育 与专业 f] 8赵水林 . 校企合 作 办学的探 讨f. 徽工业 对 J安 i 在处理教学 问题时更容易孤立地 从本学科看待 培训结合起 来 , 开展 多类型 、 多规格 、 多形式 的 大 学 学报 ,0 42() 1. 20 ,13: 3 1 包装问题 。其次 , 包装专业教师相 比其他专业 , 专业技术教育与培养 ,为企 业发展提供更 为, 【l 9何源. 包装教 育改革之我见f1 J, 株洲 工学院学 学历层次 和科研总体水平不 高,尤其体现在专 泛 的服务体 系,从而扩大专 业教育 的市场 与发 报 0 62 () — . 20 .06: 9 8 业办学较晚的普通 高校,有相 当部分的师资来 展空间。 从企业来讲 , 要从专业能力培养标准制 1O胡建强, 1I 刘建佳. 关于新世 纪我 国包装 高等教 自于教学和科研经 历较少 的包装本科毕业生或 定 , 完成教学指导教师和实 习场地 , 提供 对学生 育的对策思考. 0 2 4国际现代 包装 学术研讨会 0 交流 论 文 . 研究生 。 另外 , 日前还存在不少老师忽视社会的 专业能力考核等方 面给予支持 。 2 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 3 作者简 介 : 洪 江, , 龙江 大庆人 , 王 男 黑 黑 时代性 , 缺乏与礼会 和企业的沟通了解 , 教学方 法与_段没有闪课而异 , f 不断创新 ; 对课程缺 少 企 的 发展 需 要 科 技 创 新 来 推 动 ,学 校 教 龙 江 八一 农 垦 大 学教 师 ,主 要研 究 方 向 为 包装 感 悟与精通。这些 与全球化包装工程技 术新成 师的学术水平提高和学生 的创新精神等也需要 结 构 设计 , 品 包装 。 食 果 不断涌现的时代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 包装 通 过科研途{ 来提 高。困此校 双方应 合作组 工 学利 的师资培养 也是一 个值得关 注的问题 。 建专兼职师资队伍 实现知 识、 设备共享. 促进学 2包装专、 合作办学模式 的思考 校 与企 、在各个层次 上的沟通与交 流, 现产 『 实 教学资源短缺 , 办学模式单 一制约 了包装 学 研 体 化 , 高学 校 教 学 质 量 。 提 工程 人才培养 包 袈工程在 国内当属新兴的学 3加强 包装专业合作办学的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作者:李昌丽冷杰雯姜莉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10期[摘要]基于“环境监测”在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新工科建设中高等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明确学习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灵活评价模式,注重实习环节,将“环境监测”课程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深化学生对环境监测及环境学科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利用环境监测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工科;成果导向;“轻教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2022年度营口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G2022014);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第二批立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环境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20904807232253)[作者简介]李昌丽(198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学、环境监测研究;冷杰雯(1992—),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河流水流域管理及水污染控制研究;姜莉莉(1984—),女,辽宁营口人,博士,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基化学品转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0-0082-04 [收稿日期] 2023-01-29自2017年初教育部开展新工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高校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推进新工科建设[1]。
综合“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可知,新工科之“新”是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新工科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新经济之呼唤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校外实习场景
学生校内实习场景
人才培养成效
部分知名校友
序号 姓名 毕业时间 专业
1 张晓军
1992
包装
2 彭新柱 3 郭伟 4 温穗彬 5 刘爱兵 6 白家森 7 张志科 8 包荣宗 9 彭爱华 10 刘东利 11 吴晓华 12 张一之
1988 1990 1992 1993 1989 1988 1988 1995 1997 1999 1993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专业特点
包装工程专业特点是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交叉 学科较多。 1、知识领域: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机械 、电子电工学、商贸、物流、社会心理学、造型与结 构设计、广告学、设计艺术学、销售、检测、制造、 计算机(信息科学)、管理、废弃物处理、微生物学 、环境生态等。
2、实践领域:客户交流、市场调查、消费心理分析 、样品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测试操作、综合设计实践等。
职务职称
总经理 总经理 总经理 总经理 总工程师
厂长 厂长 厂长 厂长 部长 书记 副总经理
人才培养成效
部分知名校友 续表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姓名
欧立新 张伟刚 陈朝晖 易军 林文顺 刘涛 赵炎鹏 谭荣洪 郑元林 李志鹏
毕业时间
1993 2000 1992 1997 1995 2003 2001 2001 1999 2001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包制装造课设方程计向体与 系——专业方向
包物装流材包料装与技 技术术方方向向
包装造型、结构设计与制造、销售包装与运输 包装整体设计,与材料技术、印刷技术相 结合的整体化包装设计与应用
具备包装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工作能力,包括包 装材料的设计、制造、应用,包装材料的 采购和管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 用
有扎实的包装与管理基础理论,掌握物流包装 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等方法与手段,可为 企业提供整体外贸物流运输包装方案策划
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包装学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包装材料
学、包装防护原理、包装产品制造工 艺、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销售 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包装计算 机辅助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 测试技术、包装标准与法规
理论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 大类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跨大类专业课程
包装设计与制造方向 包装材料与技术方向
物流包装技术方向
实验课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进度安排原则: (1)按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包装产品 (材料)的制造与工艺过程的顺序进行课程 进度的安排; (2)各实验课安排在各门课所开出的学期; (3)课程设计安排在该课程上完后进行,让 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各实习环节安排在相应授课阶段后进行 。
掌握包装工程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 (包装技术、包装防护、产品包装工艺与设备、容 器结构设计、包装印刷技术、包装测试技术、包装 机械设计、包装企业管理、包装标准与法规、包装 环境与生态、物流包装技术、流通管理与商业贸易 等)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应具备的能力 1.制定合理的包装工艺规程 2.合理选择包装材料与包装设备 3.分析解决包装工程技术问题 4.研发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 5.独立获取应用新知识、有自学与创新意识,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可从事的工作 (包装与印刷企业、科研机构(包括高校)、外贸商 检机构、商品生产与流通领域)
专业方向分学期课程设置 (1-3学期公共课:通识类课程)
第三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学 期
课程名称
学 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高等数学A1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英语2
学 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
大学英语3
大学英语1
高等数学A2
大学物理2
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物理1
大学物理实验2
体育1
无机与分析化学
本科培养的特点
厚基础 自学能力 研究能力 管理能力 其他综合能力
专业培养与就业
包装工程专业就业形势与现状
企业来我院招聘人才现场
专业培养与就业
就业与在校的区别
人际关系 纪律体系 人员素质 学习与再学习 个人品质
专业培养与就业
产学研企业基地——实习基地
黄山永新包装 株洲时代新材 四川华侨凤凰 深圳力嘉包装
实践环节
课程类别
工程图学C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电子电工实习B 金工实习B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设计 各专业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5-7学期 第7学期 第8学期
主要内容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专业特点 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与就业
就业情况 社会与学校
专业培养与就业
包装工程专业教育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
省级重点专业
包装工程 (2001年批准)
国家级精品课程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 )
(2008年批准
主要内容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专业特点 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与就业
就业情况 社会与学校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掌握包装工程的基础知识 (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电工学、机械、计算 机应用、力学、材料学、生物学、设计艺术学等)
电工学1
电工学实验1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
设计1周) 材料力学
包装设计美学
包装材料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1
大学英语4
体育4
电工学1
电工学实验1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
设计1周) 材料力学
物理化学
物流包装技术
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概论1
大学英语4
印刷 印刷 包装 印刷 印刷 印刷 印刷 包装 包装 印刷 印刷
现工作单位
深圳华力包装贸易有限公司 长沙博信咨询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普加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东莞鹤立广告有限公司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印刷厂
湖南彩色印刷厂 长沙星火印刷厂 湖南省交通学院印刷厂 南京下关区勤俭纸箱厂 山东省日照市市委组织部 山东省日照市团市委 中山爱特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博士 博士
END
印刷概论
包装与环境
功能材料
物流包装技术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 造B(课程设计1周)
运输包装设计 (课程设计1周)
物流包装机械
包装工艺与设备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1周) 印刷概论
外贸函电
运筹学
包装设计与制造
包装材料与技术
物流包装技术
包装测试技术
包装测试技术
包装测试技术
第七学期 第七学期
包装防护原理
专业特点与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包装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互相交叉 的知识体系较多,完整讲授所有知识内容, 培养“包装全才”在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
制定教学培养计划时考虑专业方向的划分,第1 -3学期所有学生统一进行全校必修课的学习 ,从第4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进行设置。
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使整个包装工程专业的专业 设置有一定的规律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既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又可满足日 益复杂的就业市场的需要。
电子商务
第六学期 第六学期
包装设计与制造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 制造A(课程设计1周
) 销售包装设计(课程
设计1周)
包装过程自动化
包装工艺与设备
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设计1周)
印刷概论
包装经济学
包装机械
包装材料与技术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 制造B
现代材料表征技术( 课程设计1周)
微生物学基础
包装工艺与设备 (课程设计1周) 食品与药品包装技术 (课程设计2周)
东莞包装学院 东莞/中山包装印刷企业集团
上海华力包装 广东金明塑胶 湖南轻工研究院 广东鹤山雅图仕
人才培养成效
学生考研率
年度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总人数
322人 272人 346人 338人
报考比率
45% 40% 48% 46%
录取率
13.5% 15.2% 17.4% 20.1%
体育4
电工学1
电工学实验1 机械设计基础A(课
程设计1周) 材料力学
物流包装概论
第四学期 第四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五学期
包装设计与制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2
电工学2 电工学实验2 包装动力学 包装材料学 包装材料学实验 包装标准与法规
包装设计软件应用
人机工程学
包装材料与技术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 验
工程图学C(课程设 计1周)
大学物理实验1 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
) 体育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体育3 理论力学
包装概论A
专业方向分学期课程设置 (4-7学期专业方向课程)
包装设计与制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1
大学英语4
体育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2
电工学2 电工学实验2 包装动力学 包装材料学 包装材料学实验 包装标准与法规
材料科学基础
涂料学
物流包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