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EtherCAT总线的高速高精度多轴伺服运动控制器

【 关键词 】 E t h e r C A T;S T M3 2 ;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数控 系 统
通过运行在工 控机上的上位机软件 ,上位机运行基 于P C 的
1 引 言
QT图形操 作系 统 ,可 以设 置运动 控制 参数 、实 时显示 加 工进
度 、 系 统 的运 行 状 态 。上 位 机 将 导 入 的C AD图 纸 读 取 后 , 转 化
E L E C T R ONI C S WOR L D・ 探素与观察
基{E t h e r C A T 总线的高速高精度多轴伺服运动控制器
广东工业大学 自 动化学院 栾 伟 易勇帆 王钦若
【 摘要 】 提 出一种基于E t h e r c A T 总线多轴伺服运动控 制器 。该运动控制 器 以s T M3 2 F 4 2 7 z E T 6 为核心 完成数 据通信 、路径 规划及数
・8 6・
t 皇子 啬 , -
作 为主 控 芯 片 ,MC X3 1 4 和MC X 5 0 1 作为 专用 的运 动控 制 芯片 ;主
w a i t ( 0 x 3 ) ;
控芯片与专用运动控制芯片之间通过F S MC 总线连接,对其读写命 令和数据 。主控板和接 口板通过接插件进行连接 。 接 口板上 主要 分布E T1 2 0 0 从 站通 讯模块 电路 , 电源转换 模 块 电路 ,信 号 隔离 模块 电路 ( 高速磁 耦 隔离 和低 速 光耦 隔 离 ),AD7 6 0 6 采样模块电路,2 3 2 / 4 8 5 通讯模块 电路等 。
据 处理 ;采 用Mc x3 1 4 完成伺服 电机 高速 高精度 的运 动控 制。该控制 器还通过 s T M3 2 实现 了E T1 2 o 0 从站接 口、4 8 5  ̄ - 口、2 3 2 接 口、 A D采样接 口及s P I 总线扩展接 口等 。该控 制器具有很强 的适 用性 ,既 可以用在 高速数控 冲床 上又可 以用在激光切 割机 中以及其他 需 要 高速 高精度定位的数控 设备上。
基于EtherCAT的多轴运动控制器研究

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协会刘艳强、王健、单春荣应用领域: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矿业开采造纸纺织印染食品饮料加工烟草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水处理建筑楼宇交通运输轨道交通纺织机械塑料机械橡胶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制药机械印刷机械烟草机械机床电子制造设备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运动控制器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机电一体化加工和测试设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于以太网通信速度快、数据量大等特点使运动控制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EtherCAT(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技术(也称为以太网现场总线)是德国BECKHOFF公司提出的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它基于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具备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配置简单,具有高速、高有效数据率等特点,其有效数据率可达90%以上,全双工特性完全得以利用。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EtherCAT的伺服控制器从站,每个从站可以最多控制8个伺服轴。
1 EtherCAT技术介绍1.1 EtherCAT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EtherCAT采用主从式结构,主站PC机采用标准的100Base-TX以太网卡,从站采用专用芯片。
系统控制周期由主站发起,主站发出下行电报,电报的最大有效数据长度为1498字节。
数据帧遍历所有从站设备,每个设备在数据帧经过时分析寻址到本机的报文,根据报文头中的命令读入数据或写入数据到报文中指定位置,并且从站硬件把该报文的工作计数器(WKC)加1,表示该数据被处理。
整个过程会产生大约10ns的时间延迟[1]。
数据帧在访问位于整个系统逻辑位置的最后一个从站后,该从站把经过处理的数据帧做为上行电报直接发送给主站。
主站收到此上行电报后,处理返回数据,一次通信结束。
系统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EtherCAT支持几乎所有的拓扑类型,包括线型、树型、星型等,其在物理层可使用100BASE-TX 双绞线、100BASE-FX光纤或者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即低压差分信号传输),还可以通过交换机或介质转换器实现不同以太网布线的结合。
《基于EtherCAT总线的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EtherCAT总线的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数控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EtherCAT (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总线技术以其高实时性、高传输效率和高扩展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控系统中。
然而,在高速、实时的工作环境中,如何保障数控系统的总线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基于EtherCAT总线的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二、EtherCAT总线技术概述EtherCA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实时通信协议,具有高实时性、高传输效率和高扩展性等特点。
在数控系统中,EtherCAT总线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多轴运动控制、数据采集、设备诊断等功能。
此外,EtherCAT总线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为数控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三、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1. 网络安全控制针对数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对网络进行防护。
此外,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实时性控制在数控系统中,实时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实时性,可以采用EtherCAT协议的实时通信功能,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此外,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
3.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通过在数控系统中嵌入故障诊断模块,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故障,立即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升级提供依据。
四、基于EtherCAT总线的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基于EtherCAT总线的数控系统总线安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控设备中,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
基于EtherCAT网络的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EtherCAT网络的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伺服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EtherCAT网络,是一种高性能的实时以太网协议,已经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的主流通讯协议。
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实时性好、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EtherCAT网络的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结合工业应用实际需求,实现高效、可靠的伺服控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内容1. EtherCAT网络基本理论研究,包括EtherCAT网络架构、传输协议、数据帧格式等。
2. EtherCAT伺服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适合不同场景的伺服控制系统结构,并研究其特点和优劣。
3. 硬件平台搭建。
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硬件平台,包括EtherCAT网络接口、伺服电机、电机驱动器等组件。
4. 控制算法研究。
研究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5. 系统软件设计。
编写系统软件,实现系统控制和数据通信等功能,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实现高效实时控制。
三、预期成果1. 完成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掌握EtherCAT网络相关技术,掌握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算法。
2. 实现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搭建,验证控制性能和实时性。
3. 针对具体应用场景,提供基于EtherCAT网络的伺服控制解决方案,为工业生产提供高效、可靠、稳定的伺服控制支持。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理论分析法:分析EtherCAT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算法的数学基础,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 实验研究法: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硬件和软件的控制性能和实时性,不断优化系统设计。
EtherCAT冗余技术在多轴网络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络性能 、 较低 的构 建成 本 和 较 高 的开放 性 等 特 点 , 适
合于运 动控 制领 域 。工业 以太 网 中冗 余 技术 是 提 高
E 10 T 10和 T 3 0 2 3 5开 发 了 Ehr A MS 2 F 8 3 teC T从 站设 备 , 建 了一主 多从 的 Eh r A 网络 结 构 , 给 构 teC T 并
出 了 系统 硬 件 和 软 件 的设 计 方 案 , 实现 伺 服 控 制 和 实 时 数 据 传 输 。 以 关 键 词 : teC E h r AT; 余 ; T1 0 多 轴 运 动 控 制 器 ; MS 2 F 8 3 冗 E 1 0; T 3 0 235
( c o lo c a ia & Auo t e n ie r g S uh hn iest f T c n lg , Gu n z o S h o f Meh nc l tmoi E gn ei , o t C ia Unv ri o e h oo y v n y aghu
504 1 6 0,C ia hn )
第 1期
组 合 机 床 与 自 动 化 加 工 技 术
M o ul r M a hi d a c ne Too l& Au o a i a uf t i c ni ue t m tc M n acurng Te h q
No. 1
21 0 2年 1月
Jn T 2 3 T 2 ; P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The App ia in n s a c fEt r lc to a d Re e r h o he CAT e nd nc n M ulia i t r o i n Co r lS se r du a y i t— x s Ne wo k M to nt o y tm W ANG o h Gu — e,L e- u n IW ig a g
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2、扩展性强:EtherCAT网络采用总线型结构,可以方便地扩展网络规模, 适用于大规模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3、抗干扰能力强:EtherCAT网络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 业环境中稳定运行,适用于各种恶劣条件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对基于Linux平台的EtherCAT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 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接着,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系统调试等环节。最后,实施实验,对系统的稳定性、 实时性和数据传输率进行测试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基于Linux平台的EtherCAT运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实时性和数据传输率等指标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 实时性,能够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实现精确控制。同时,EtherCAT协议的高速数 据传输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数据传输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4、开放性:EtherCAT网络遵循以太网标准,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与各 种以太网设备进行无缝连接,方便构建集成化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5、系统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 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并满足各项性能指标。
1、网络安全:确保EtherCAT网络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 防火墙、加密通信等,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EtherCAT网络是一种工业以太网技术,由德国Beckhoff公司开发。它具有实 时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扩展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 EtherCAT网络采用主从结构,由一个主站和多个从站组成,主站发送命令,从站 执行命令并向主站反馈执行结果。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和响应,适 用于高精度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基于EtherCAT分布时钟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EtherCAT分布时钟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崔海彬; 马钧华【期刊名称】《《轻工机械》》【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6页(P51-56)【关键词】伺服控制系统; EtherCAT总线技术; LAN9252; 分布时钟; 时钟同步【作者】崔海彬; 马钧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11在多轴伺服系统中,未同步时,各系统的时钟基准来源于本地晶振。
开机时刻的偏差以及各个伺服晶振不同而产生的时钟漂移,会造成伺服运行节拍上的差别,无法满足精确同步的要求。
在具体应用场合中,如报业印刷机的多轴驱动系统,要实现高精度的多轴同步驱动。
卷筒纸报业印刷机,采用多色顺序连续印刷的方式。
各个色组由独立的伺服电机驱动,要实现高速运行时的高精度位置同步,需要采用具有同步功能的现场总线,来实现原来需要机械长轴才能实现的同步[1]。
德国自动化控制公司倍福(Beckhoff)于2003年提出了基于标准以太网的EtherCAT总线技术。
该技术具有系统配置简单、拓扑结构灵活、传输速率高效、实时性高且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其分布式时钟(distributed clock, DC)机制可以同步所有支持该机制的从站时钟,使得从站节点之间时钟抖动远小于1 μs[2]。
课题组针对EtherCAT的分布时钟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LAN9252从站控制器芯片设计二轴系统验证EtherCAT同步性能。
1 EtherCAT技术简介EtherCAT协议使用类型为0x88A4 的以太网数据帧,可以同其它类型的以太网数据帧在同一网络上进行传输。
一个EtherCAT数据帧可以包含多个EtherCAT子报文,利用以太网全双工的特性,EtherCAT数据得以进行高效交换,数据利用率达90%以上[3]。
EtherCAT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其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主站根据协议创建以太网帧并将其向下发送给各个从站。
试论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分析

试论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4T02:44:04.92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翟红云莫毅[导读] EtherCAT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取主从模式的结构,从站不具有发起通讯的能力,而主站则可以发起通讯,这种模式可以避免因发起通讯的节点过多,从而导致网络拥堵的情况[1]。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根据实践研究,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解决多轴伺服系统接线复杂、控制能力薄弱、同步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应对有关方面的设计提高重视和研究投入。
本文基于EtherCAT通信原理,结合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原则,进行系统设计,为相关方面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STM32引言EtherCAT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取主从模式的结构,从站不具有发起通讯的能力,而主站则可以发起通讯,这种模式可以避免因发起通讯的节点过多,从而导致网络拥堵的情况[1]。
所以,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运行能力,应加强相关研究投入。
1.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开展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可靠性。
必须保证系统具有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设计中选择的相关技术和构件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其二,经济性。
相关设计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其三,可行性。
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使用环境和运行需求,保证设计具有可行性,且便于后续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
图1 系统原理图2.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基于EtherCAT多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内容相对较为繁杂,本文在研究中,以额定电压为24V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平台作为实例,输入信号为24V,可以扩展为3.3V、5V或12V,4路通用输出端口采取光耦隔离模式,防止干扰,可以实现3.3V-24V的输出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姓名:谢香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指导教师:李木国20081219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运动控制系统主要分速度控制系统和位置控制系统两大类【l】。
传统的电气传动系统一般指速度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纺织、造纸、水泥、交通等工业部门。
对于位置控制系统,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运动控制这一名称。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为运动控制领域一个分支,主要是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给定指令变成期望的机构运动,并通过反馈信号构成闭环系统。
一般功率较小,并有定位要求和频繁起制动的特点,在导航系统、雷达天线、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打印机、复印机、磁记录仪、磁盘驱动器、自动洗衣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J。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式控制处理芯片的运算能力和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使得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取代以前的模拟器件控制系统成为可能。
在伺服功率模块,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新的可关断器件,如双结型晶体管(BJ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实用化,使得高频化PWM技术成为可能13,4】。
在控制算法上,由于矢量控制技术的使用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巧妙的实现了交流电机磁通和转矩的重构和解耦控制,从而促进了交流电机控制系统走向实用化【5J,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如最优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状态观测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等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如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新型的无机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为伺服控制提高了高度的精确性。
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伺服系统成为目前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NJ。
把网路引入伺服控制系统,在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使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数据传输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大大的提高,同时也提供了精确的多轴同步功能。
但目前由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无网络接口的伺服系统仍被某些行业所使用。
无网络接口伺服系统通过脉冲+方向或模拟信号方式在上位机和伺服驱动器之间进行通信,其控制灵活,开放性强,在海洋造波机实验设备开发中,采用无网络接口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方式即脉冲+方向的控制方式实现。
但当上位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距离较远时,会出现信号的干扰和衰减等问题,降低了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EtherCAT的从站设备,该从站设备实现了位置控制器功能,通过网络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然后以位置方式控制伺服驱动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阢e妃AT工业以太网技术最初由德国倍福公司开发,目前由ETG(EtlleICATTechnologyGroup)协会进行管理。
EtherCAT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实时调度的软件核,并采用了过程数据传输的独立通道,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该网络具有灵活的拓扑结构,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2伺服运动控制技术研究2.1伺服运动控制系统2.1.1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在运动控制系统中,把输出量(位置或速度)能够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输入量(给定位置或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伺服运动控制系统【8】。
如果被调量是速度就称为速度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如果被调量是位置则称为位置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速度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和调速系统都是以速度作为被调量的闭环调节系统,区别在于调速系统的速度指令值是恒值(称为恒值调节系统),不要求对速度指令值作出快速响应,但要求系统对负载扰动有快速的调节作用,即有较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速度指令是变化的,要求系统对速度指令快速响应,且具有极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位置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更注重位置的跟随性和精确性,而且对速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所以在位置运动伺服中,也包含了速度伺服的环节。
位置伺服和速度伺服运用非常广泛,例如,加工行业中数控机床即为多轴联动的伺服系统,它是以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具有精准的跟随能力与抗扰动能力。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是闭环调节系统,由控制器、伺服驱动装置、驱动元件(或称执行元件即伺服电机)和高性能检测装置组成。
各个部分通过信号或电力线连接在一起并完成相应的功能。
图2.1为全闭环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1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结构框图MotionControlSystemFig.2.1ThestructureofServo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被控对象跟随指令运动,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对伺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有很高的要求。
以达到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
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o图2.2半闭环与全闭环系统结构框图MotionControlSystemFig.2.2ThestructureofHalfLoopandFullLoop(2)根据被控量的性质和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位置控制,速度控制,转矩控制,位置/速度控制方式,速度/转矩控制方式。
位置控制方式是伺服运动控制最常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点位(PTP)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
位置控制一般应用在加工行业中对机件准确定位场合中,上位控制器把插补出的曲线位置信息送入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完成位置的准确定位。
速度控制方式是用在对速度变化平滑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对负载的变化时速度能够迅速的调整速度,使速度的动态响应和抗干扰能力较强。
如数控机床中主轴的控制方式一般为速度控制方式。
转矩控制即电流的闭环控制,是所有控制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输入伺服驱动器的值即为负载转矩成正比的电流值,一般应用于对位置和速度无特殊要求,但对转矩的大小和抗干扰能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位置/速度控制方式和速度/转矩控制方式是为了提高控制的精度而采取的给定两个控制量的方式。
这两种控制方式要求上位控制器同时计算出位置和速度或速度和转矩值送入伺服驱动器进行高精度伺服,一般应用在高精密器件的加工行业。
(3)根据信号给定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模拟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和数字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模拟式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是以模拟电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主要由运算放大器、电位器等各种模拟器件组成,通过模拟器件来实现各种控制律。
模拟式控制系统是在数字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之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但由于模拟器件存在饱和及温度影响高等不利因素,随着数字控制芯片的出现,模拟式控制系统逐渐被数字式控制系统代替【9】。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数字式控制系统是以单片机或DSP控制器作为控制芯片,通过软件算法实现控制律,通过控制器丰富的接口实现各种信号的采集与通讯,提高了系统的柔性和精度例。
由于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控制器的位宽、时钟频率和制作工艺等性能指标在不断提高,数字运动控制系统技术也在不断的向速度快、功能全、精度高的方向发展。
目前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普遍采用数字式控制。
2.2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结构分析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上位控制器,伺服功率模块和执行机构(包含反馈装置)。
三部分有机结合分别完成运动轨迹生成、信号跟随控制及功率放大和机械机构的驱动。
上位控制器和伺服功率模块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或模拟信号线路连接;伺服驱动器和执行机构通过电力线和反馈线连接。
本节主要对这三部分的基本构成和技术进行分析。
2.2.1上位控制技术分析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上位控制器又称为运动控制器,主要完成运动曲线的规划,运动状态的监控和可视化的人机界面。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运动控制器已经从以单片机和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专用芯片发展为基于PC总线的以DSP和FPGA为核心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各种PLC控制器、基于PC的软控制器更增加了运动控制器的多样性。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上位运动控制器的功能及特点。
运动控制卡:基于PC机、用于各种运动控制场合的上位控制单元。
目前的运动控制卡一般是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卡,PC机和控制卡之间通过高速的PC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控制卡通过网络接口或者模拟接口与伺服装置相连。
运动控制卡通常采用专业运动控制芯片或高速DSP作为运动控制核心。
一般地,运动控制卡与PC构成主从式控制结构:PC机上安装的控制卡生产厂家的配置软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工作;用户应用程序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接口函数来操作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完成具体的曲线轨迹的计算和对电机的实时控制。
运动控制卡可以有效的利用PC机的交互功能完成运动的控制,有效的把PC机和运动控制器整合在一起。
目前运动控制卡发展迅速,像MEI公司的ZMP系列和XMP系列运动控制器采用运动控制卡的实现方式。
PLC:PLC作为运动控制上位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实现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采用梯形图编程,非常直观简便,可读性强,很适合顺序控制的场合;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因为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为了保证PLC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如光电隔离、滤波等;开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发周期短:适合于运动轨迹简单的专用设备(焊机、切割机等),因为这些设备一般是点位控制,不要求圆弧插补、直线插补等复杂的轨迹控制。
基于上述特点,PLC为目前运动控制领域最常用的运动控制上位控制器。
如Rockwell的ControlLogix系统和西门子的¥700系列PLC控制器都实现了运动控制上位机控制功能。
基于PC的软控制器:软控制器的实现是在PC机操作系统中安装实时控制软件,把PC机操作系统配置称为具备实时处理能力的控制器,使PC机直接取代PLC和NC/CNC等控制设备。
这种控制器的实现可以通过一个硬件平台同时完成实时控制、可视化、通信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又称为PC控制技术。
采用PC机实现软控制器,开放性好,速度快,运算能力强,具有传统的PLC系统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
目前如Rockwell公司的Softlogix系统和Beckhoff公司的TwinCAT系统采用的都是这种实现方式。
运动控制器:单独的控制器,一般具有专用性,可以进行编程。
一般是基于DSP为核心处理芯片的控制器,利用触摸屏或LCD和键盘进行用户界面的交互,运动控制器内置了一些特定的运动控制功能。
可以现场操作,稳定性高。
2.2.2伺服功率模块技术分析伺服功率模块是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
功率模块主要为执行机构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在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功率模块接收三相或单向交流电源输入,在内部通过整流滤波装置变成稳定的直流电源,称为直流母线。
直流电源通过功率变换模块(如IGBT、PM)的开关动作给伺服电机定子绕组提供电流,从而控制电机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