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对联8则及相关故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中秋节的对联赏析_中秋节

中秋节的对联赏析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节”(又称仲秋节)。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各种瓜果和熟食品,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基本上没有贴的习俗。
但古人在此日此夜举杯对月、饮酒赋诗,也产生了不少的佳联名作,流传至今,也是人们认识中秋佳节的宝贵资料。
袁宏泛渚;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
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
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
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
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
袁宏之名,于是大扬。
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
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
不久,庾氏飞屐而来。
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
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
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
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中秋望月赏佳联对联撷趣

中秋望月赏佳联-春联撷趣 -俗语说,“月到中秋格外明”。
中秋观月是我公民间广为流传的节庆风俗,从古到今,每逢中秋之夜,人们老是忘不了赏看辽阔夜空中那轮白玉盘似的皓月,以及那如水银泻地般洁白的月光。
除此以外,在我公民间流传着许多构想奇巧、交口称赞的咏月佳联。
在这里,笔者仅选用此中几副佳而又佳者,以聊助大家中秋观月之雅兴。
传说以前,有几个秀才在中秋之夜相聚在一同喝酒观月。
此中有一个号称粤东才子、名为宋湘的秀才在仰望空中明月之时,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但接下来,任他冥思苦想,却一直拟不出与之相媲美的下联。
此外的那些秀才亦趁着酒兴,众说纷纭,全力为对,却没有一个人能对得上来。
向来到年终大年夜之夜,这几个秀才又相聚在一同喝酒守岁。
在这一夜连双岁之时,宋湘突然又灵感突发,吟出了下联:“今宵年底,明天年头,年年年底接年头。
”此联对仗工整,构造谨慎,上联六个“月”字、下联六个“年”字重复运用,构想奇巧,并抒发了光阴交替、光阴如流的人生体验,令人读之不由赞不绝口。
1古代还曾有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中秋观月这时撰写过这样一幅春联:“中秋观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异乡苦,本乡甜。
”此联构想奇妙,把屡见不鲜的事写成春联,此中上联的“天月圆”实指天上的明月,“地月缺”则指八月十五这一时间,并暗寓“月圆人不圆”之意。
就这样,上联的“圆”与“缺”、下联的“苦”与“甜”组成鲜亮的对照,表达出游子浪迹天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堪称中秋咏月联中的佳品。
清朝风流才子纪晓岚一直以才情矫捷、善为妙对有名,听说他曾夸口说:“天下未有不行对之对。
”可有一年中秋,在和老婆一同观月时,他却被其妻所出的上联难住了。
其妻所出的上联为:“月照纱窗,格格孔明诸葛亮。
”此联中的“孔明”和“诸葛亮”一为字一为姓名,不一样的两个词却复指同一个人;而“诸葛亮”又谐音“诸格亮”,复言“格格孔明”,与前方的“月照纱窗”语意相承,真堪称构想绝巧,深得谐音双关、复指重言之趣。
中秋节对联

中秋节对联中秋节对联1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
(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
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关于中秋节的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关于中秋节的对联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__。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
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
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
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
结果无人对上。
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
有关中秋的对联

有关中秋的对联一、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日子。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是为了庆祝秋天丰收的日子。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多个传说和故事。
1. 嫦娥奔月的传说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天炎炎热,庄稼都快被晒死。
于是,神射手后羿用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的生灵。
为了奖励后羿,玉帝赐给他一颗不死之药。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药,飞升到了月亮上。
为了怀念嫦娥,后羿在八月十五那天,摆上了水果、糕点等供品,向月亮祈福。
2. 赵氏兄弟与民间起义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暴虐无道,大将军赵高专权,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兄弟赵兄、赵良发动了叛乱,策划在中秋节起义。
赵兄用中秋佳节携带起义的密码,躲过了秦朝官员的监视,最终成功地起义,并推翻了秦朝。
二、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有许多特殊的习俗和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
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个夜晚到户外花园或公园观赏月亮。
月亮是中秋夜最亮的时候,人们会把月亮看作是团圆的象征,祈求家人平安和幸福。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物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多种口味,如蛋黄、豆沙、莲蓉等。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喜欢团圆的时候一起品尝月饼,象征着团圆和亲情。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夜晚,人们还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
灯笼有许多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如红灯笼、花灯等。
点灯笼也是为了迎接和祈福这个节日。
三、中秋节的对联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挂对联来装饰房屋,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
中秋节的对联以团圆、秋天、月亮等为主题,下面是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对联:1. 团圆之夜:•月到中秋分外明,家人团聚乐陶陶。
•美酒佳餐庆丰收,阖家欢乐笑声多。
2. 月亮当空照:•月亮当空照九州,思念远方心更浓。
•好久不见聚一堂,欢声笑语碧桃园。
3. 秋风送暖:•金秋草木齐欣欣,风和日丽暖如春。
•月明星稀泛微光,天地一片美丽景。
中秋节的对联七字的

中秋节的对联七字的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赏月、品尝月饼的日子。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对联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以下是十个以中秋节的对联为题的例子:
1. 月满天圆花好月圆:中秋月圆人团圆
解读:中秋节是人们团聚的时刻,月圆代表团圆和美好。
2. 月华明亮喜庆团圆:中秋佳节合家欢聚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
3. 月饼香甜情满中秋:团圆美满幸福无限
解读:中秋节是品尝月饼的时候,代表团圆和幸福。
4. 月下家人相聚乐开怀:中秋夜晚喜庆团圆
解读:中秋夜晚,家人团聚在一起,欢乐开怀。
5. 月光倾洒幸福团圆:中秋佳节家人团聚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时刻,代表幸福和团圆。
6. 中秋月圆花好月饼香:幸福团圆喜庆无限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幸福团圆的时刻,代表喜庆和美好。
7. 月夜明亮人团圆:中秋佳节喜庆庆团圆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喜庆团圆的时刻,代表明亮和庆祝。
8. 月色明亮团圆喜庆:中秋佳节家人团聚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时刻,代表喜庆和明亮。
9. 中秋月圆花好月光明:团圆幸福喜庆无限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团圆和幸福的时刻,代表美好和喜庆。
10. 月华明亮喜庆团聚:中秋佳节合家欢庆
解读:中秋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庆佳节。
以上是十个以中秋节的对联为题的例子,通过对联的形式表达了中秋节团圆和喜庆的主题。
希望大家在中秋节期间能够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关于中秋月亮的对联有哪些

关于中秋月亮的对联有哪些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的美好时光,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中秋节的对联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励志对联,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中秋月亮的对联精选篇1. 上联:袁宏法渚下联:庾亮登楼2. 上联:明月映天下联:甘露被宇3. 上联:巫山丝竹下联:翰苑金莲4. 上联:露从今夜白下联:月是故乡明5. 上联:清光同会合下联:秋色正平分6. 上联:泛渚怀袁子下联:登楼学庾公7. 上联:皓月无幽意下联:清风有激情8. 上联:明月本无价下联:高山皆有情9. 上联:薄帷鉴明月下联:高情属云天10. 上联:绿窗明月在下联:青史古人无11. 上联:春秋多佳日下联:山水有清音12. 上联:亭空千霜月下联:水续万古流13. 上联:冰壶含雪魄下联:银汉漾金波14. 上联:冰壶含雪魄下联:银汉漾金辉15. 上联:尘中人自老下联:天际月常圆关于中秋月亮的对联最新篇1. 上联:尘中人自老下联:天际月常明2. 上联:半夜二更半下联:中秋八月中3. 上联:白人随鹤舞下联:明月逐人归4. 上联:中天一轮满下联:秋野万里香5. 上联:天上一轮月下联:人间万里明6. 上联:天上一轮满下联:人间万家明7. 上联:二仪含皎洁下联:四海尽澄清8. 上联:一天秋似水下联:满地月如霜9.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10.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11. 上联:爆竹声中千家月下联:红藕香里万颗珠12. 上联:霓裳舞起终宵朗下联:玉女歌扬彻夜辉13. 上联:喜得天开清旷域下联:宛然人在广寒宫14. 上联:笙歌曲中千家月下联:红藕香里万颗珠15.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关于中秋月亮的对联经典篇1. 上联:轮影渐移花树下下联:镜光如挂玉楼头2. 上联:明月清风景物秀下联:神州春色画图新3. 上联:叫月杜鹃喉舌冷下联:宿花蝴蝶梦魂香4. 上联:鱼戏平湖穿远岫下联:雁鸣秋月写长天5. 上联:金鸡啼明天破晓下联:嫦娥起舞月高悬6. 上联:叶脱疏桐秋正半下联:花开丛挂树齐香7. 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下联:应推明月十分圆8. 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下联:算来明月十分圆9. 上联:月满一轮辉宇宙下联:花香千里到门庭10. 上联:月静池塘桐叶影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11. 上联:日射晚霞新世界下联:月临天宇玉乾坤12. 上联:玉轮光满大千界下联:银汉秋澄三五宵13. 上联:中天皓月明世界下联:遍地笙歌乐团圆14. 上联:天上则琼楼玉宇下联:人间亦贝阙珠宫15. 上联:三五良宵澄银汉下联:大千世界光玉轮16. 上联:三五良宵开玉宇下联:大千世界涌冰轮。
中秋节的传统对联

中秋节的传统对联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日子。
而中秋节的传统对联也是在这一天备受大家喜爱的活动之一。
对联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用以表达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在中秋节期间,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和欣赏对联来增加节日氛围,下面是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对联。
1. 团圆之喜月到中秋分外圆,人归家园更自天。
这副对联以月圆人圆为主题,传达了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幸福。
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赏月和吃月饼都象征着团聚和和睦。
通过这副对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2. 美食之乐香囊佳节享美味,月饼圆馅满家园。
中秋节不仅是赏月的时刻,也是品尝美食的好时机。
这副对联以美食为主题,将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融入其中。
通过对联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中秋佳肴的期待和品味。
3. 心灵之寄托举杯共醉月当空,共赏明月情无边。
这副对联以酒和月为主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酒和月都有舒展情感、表达情谊的含义。
人们可通过品酒,赏月来表达情感,增进友谊,这副对联则体现了这种美好寄托。
4. 心灵之安慰离愁别恨随西风,月明星稀共尽情。
这副对联以离别相思为主题,传递出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也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与亲人共度,这副对联以此表达了对那些离散在外的人们的关心和祝福。
总结:中秋节传统对联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仅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智慧,更是中秋节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联的形式,人们可以表达祝福、畅叙情感,增进友谊,让中秋节更加丰富多彩。
在中秋佳节里,大家可以亲自创作对联,或者欣赏他人的作品,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传承下去,让中秋节更具传统韵味,更加独特和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赏月对联8则及相关故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古代还曾有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中秋赏月这时撰写。
此联构思巧妙,把习以为常的事写成对联,其中上联的“天月圆”实指天上的明月,“地月缺”则指八月十五这一时间,并暗寓“月圆人不圆”之意。
就这样,上联的“圆”与“缺”、下联的“苦”与“甜”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游子浪迹天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堪称中秋咏月联中的佳品。
(二)
这副数字联很奇特,据说系一秀才和新上任的县官所对。
有一年中秋节,一位秀才出城赴宴。
谈古论今,吟诗诵文,夜半告辞之时,城门早已关闭。
秀才叫门,新上任的县官出一条上联让他对,对的出给他开门,对不出休想出城。
秀才略加思索,很快对出下联。
县官出联,两个小句,后句恰恰是前句的一半,且五个字都是两现,构成可谓奇巧,当即属对很难。
秀才才思敏捷,你讲“半夜”不假,我对“中秋” 是真,“半夜”固然是“ 五更”之半,“中秋”在“七八九三个月”里不是正中
间吗,何况八月十五中秋节又是八月之中呢,一语两解,更胜一筹。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注: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五、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注: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六、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传说本联是作者苦思几个月后才创作出来的。
据说某年中秋之夜,金圣叹对酒赏月,忽然心有所动,得出了“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这一上联,可是苦思良久,仍然无法对出下联来。
直到数月之后的大年之夜,有人来问他日子,他猛
然想起,今夜已是年尾,明日该是一年的开头了,从中得到启示,终于对出了下联。
上联说农历每月的月半(十五日)这一天正是天上月亮复圆的时候,月复一月,月月如此;下联则说每年的年尾之后总是接新年的年头,周而复始,永无穷期。
本联是一副巧趣联。
它以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历法知识为题材,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显示作者驾驭文字的技巧智慧。
把自然现象与社会常识用对联的方式组织到一起,道出了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别有一番情趣。
七、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注: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八、
纪晓岚以妙对出名,获誉“对联大师”。
他曾夸口说:“天下末有不可对之对。
”谁想,竟是他的夫人马氏难住了他。
一个月明夜,纪晓岚携妻观月作耍。
其妻马氏夫人说:“你老是说你对联高明,今夜我出一联,看你能否对上。
”纪晓岚哈哈一笑说:“多少名士都不在话下,何况一妇人。
”马夫人也不答话,手指月透妙窗的情景咏出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此联借他的姓名和字,翻出新意,描绘了月光照透纱窗所呈现的图象,每个格都是个孔洞,每个孔洞都是明亮的,若用谐音替代即为“月照纱窗,格格孔明逐格亮。
”
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居然被难倒了,使这一出句成为“绝对”。
可见才子也有智空之时。
后来征下联时有对“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名叫畹华,梅兰芳是艺名,对仗也不错。
返回查字典首页
中秋节XX市活动情况总结-
一、整体情况
各主办单位积极挖掘有益的节俗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利用和开发丰富的节日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域性,保持民俗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在体现人文关怀、增添节日魅力、展现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上下功夫,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二、活动特点
今年全市中秋节文化活动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一)首次发布中秋形象大使、深受京城百姓喜爱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秋节前夕推出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的平面形象。
该形象的发布拉开了北京2011年中秋系列活动的大幕,并成为中秋系列活动中的最大亮点,最富创意的活动,其影响范围大,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呼应,充分调动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和回归。
以大型兔儿爷灯亮灯作为2011北京市中秋系列活动启动的标志,兔儿爷形象又以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更富节日喜庆色彩的方式呈现在北京市民面前将平时不常见的非遗项目送到大众身边,让更多人了解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