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题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题一、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犄.角()寒颤.()树杈.()羚.羊()怦怦.()恶.心()脸颊.()挨.揍()着.落()攥.着()咽.喉()逮.捕()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塞颤逮藏( ) ( ) ( ) ( )三、在下列句子中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爸爸)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B、“不!”我哭着喊了起来□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四、根据提示,在各句中的“说”字前填上恰当的词。
坚定小声递到我手上满不在乎塞到我的手里坚强A、“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说。
B、她把小刀()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五、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一)"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0.第一段中,哪些词应该读成重音,在原文下面加上圆点。
(3分)11.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入,这个误区是什么?(3分)12.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进行判断。
(4分)A、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
()B.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
()C、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
()D.叙事文章中"事"比"文"(让读者欣赏)更重要。
()13.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3分)14.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下雨,前面却一点暗示都没有,请你在本文开头加一段话,既对下面有所暗示(设下伏笔)又与妈妈突然问"我"有相通之处。
第9课《羚羊木雕》同步练习(鄂教版初一上)1doc初中语文

第9课《羚羊木雕》同步练习(鄂教版初一上)1doc初中语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犄〔〕角怦〔〕藏〔〕刀脸颊〔〕攥〔〕着2.以下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讲明,不正确的选项是〔〕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形容彼此关系紧密。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明白,早晚也会让你妈明白。
〔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讲:〝罢了吧。
〞〔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⑴爸爸的声音一直专门〔〕〔A.沉静 B.安静 C.安静〕,只是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 B.抗击 C.抗拒〕的力量。
⑵我是世界上最〔〕〔A.难过 B.悲伤 C.伤感〕的人!⑶〝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 B.果断 C.坚决〕地讲。
4.奶奶突然讲:〝罢了吧,如此多不行。
〞奶奶如此讲是因为〔〕A.奶奶的话是批判亲小孩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突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讲:〝你拿着吧,咱俩依旧好朋友……〞假如你是万芳,你现在想些什么呢?请描画你的心理活动。
〔不超30字〕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①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
她一定想讲什么,但是,她没有讲。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讲:〝不是妈妈不明白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确实是爸爸妈妈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明白情况差不多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房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讲:〝罢了吧,如此多不行。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讲:〝您不明白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②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速地跑出门去。
③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如何讲呢?她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可不能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 同步练习(1)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1)⒈填空15%①《羚羊木雕》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②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文章含蓄地批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26%pēng pēng()心跳撒huǎng ()dǎi()捕伤bā()衣dōu()脸jiá()树杈.()攥.()住寒颤.()揍.()人反huǐ()愣.()住了mǒ()泪⒊阅读理解30%“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未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__________(A.盯B.看C.望)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___________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___________,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羚羊木雕 同步练习答案

22 羚羊木雕
【基础训练】
一、1.dǎi zàng cáng dài
2.(1)平静抗拒(2)伤心(3)坚定(4)攥(5)严厉
3.A
4.D
5.B
6.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二、1.犹豫不决 2.看了这个故事,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
3例:你只有相信别人,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阅读训练】
一、1.把羚羊木雕说成羚羊。
2.插叙。
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3.烘托。
以月光的冷冷来暗写“我”的伤心、悲凉。
4.表现了万芳的明理和重友谊。
5.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
只知木雕贵重,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
二、1.伞 2.处心积虑
3.慧慧是个正直的人,她很重视朋友间的纯洁友情,认为为了巴结珍珍送礼是对这份友情的玷污。
4.提示:可以从友情、从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等方面进行,言之有理即可。
1。
[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羚羊木雕》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84305df524ccbff0218492.png)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一、语言累积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藏()杈()逮()()()()颤()缝()塞()()()()()2.解说下边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仗义:②我俩如影随行,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③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毫不在意地说:“算了吧,,, ”毫不在意:3.对以下各句所运用的描绘方法剖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你此刻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立刻会逼我去处万芳要回羚羊,内心悲伤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由打了个寒颤。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不过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绘心理描绘环境描绘神情描绘B.语言描绘神情描绘心理描绘行动描绘C.神情描绘行动描绘环境描绘心理描绘D.语言描绘心理描绘行动描绘神情描绘4.选出以下对课文内容剖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准时间推移地址变换为次序组织资料B.文章经过对人物的适当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色的人物,如爸爸的焦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C.“我”和万芳平常相处的情形,是采纳插叙的方法介绍的D.本文经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应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如何既恭敬父亲母亲,又尊敬孩子的感情的问题5.《羚羊木雕》和《背影》两篇课文结尾的共同特色是()A.篇末抒怀,照顾开头B.篇末谈论,惹起读者考虑C.篇末谈论,抒发生者的感情D.篇末点题,深入中心思想二:阅读理解:(一)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她必定想说什么,但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取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 ,, 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名贵。
她和爸爸一同看着我,像是在等候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面颊流下来。
房屋里静极了。
奶奶忽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7.6羚羊木雕同步练习及答案 (1)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一、语言积累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①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
②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③“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3.品评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式:(1)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2)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3)这个小东西,昨天一夜都在瓶中飞,难道它不累吗?()(4)它分明在呼唤,呼唤朋友,呼唤自由,呼唤大自然!()(5)它没有谢我,就那么轻轻的,悄悄的,像一朵花。
()4.给句中的加点词找一个近义词写在后边的括号中。
(1)有时来的客人走路极庄严,讲话声音响亮,……()(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3)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羚羊的贵重。
()(4)两人经过一天的商议,还是哥哥慷慨地说:“金盒子还是交给你保管吧!”()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仗义:②我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③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满不在乎:6、下面几句话说得最得体的一项是()7、A.“今天是李老师的诞辰,我们去庆贺一下吧。
”8、B.“喂,别在这大声讲话,没看我在学习吗?”9、C.“请把你的字典借我用一下好吗?”10、D.“老师,下课铃响了,你没听见吗?怎么还不下课?”11、7.诊断治疗,修改下列病句:12、(1)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
(2)各级党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8.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羚羊木雕练习2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羚羊木雕练习2新人教版【练习主题】一边是与最好朋友的友谊,一边是与父母的亲情,当因某件事情而不得不面对二者的分 歧时,你该作什么抉择?当然,这并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别,问题在于怎样更好地解决。
【基础知识探究】1.判断下列加点的字是否正确,有误的话请把它改正过来。
羚羊1 mg ( ) 怦怦p eng ( ) 逮 d ci ( ) 脸颊 xid( ) 攥 CUcn()寒颤 ch cn()2.文中出现了几个多音字,请按照例子,分别给它们注音组词。
逮:①()3.解释以下这几个成语:自作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不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挽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这里的“羚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借代C .拟人D .夸张5•“每次上体育课,我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这里的“伤疤”指什么?( ) A .万芳跳山羊弄伤的伤疤B.万芳身上给树杈划伤的伤疤缝:① (f 缶g )裁缝(f 和g )缝隙【课内文段分析】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 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2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一、双基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允许(yǔn) 挨揍(zòu)B.撒谎(sā) 裁缝(cǎi) 发愣(lènɡ)C.寒战(zhàn) 攥着(zuàn) 羚羊(línɡ)D.怦怦(pīnɡ) 伤疤(bā) 树杈(chà)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_________(严肃严格严厉)。
(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_________ (违反抵抗抗拒)的力量。
(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_________ (名贵珍贵贵重)的木雕!”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
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
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
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情感的问题。
4.口语交际。
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你的父母不能理解你的做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道理,就应该用得体的话说服父母。
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题目。
期末考试前夕,你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烈士陵园参加采访活动。
正想放松一下的你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
可妈妈对你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泰山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同步练习一、语言积累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藏()杈()逮()()()()颤()缝()塞()()()()()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仗义:②我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③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满不在乎:3.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C.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4.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按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的问题5.《羚羊木雕》和《背影》两篇课文结尾的共同特点是()A.篇末抒情,照应开头B.篇末议论,引起读者思索C.篇末议论,抒发作者的情感D.篇末点题,深化中心思想二:阅读理解:(一)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6.解释无可挽回________7.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奶奶所说的“这样”是指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好?奶奶说这句话时,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借奶奶的话批评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末画线部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试用比喻句描述“我再也受不了了”时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那是一次作文题,题目是《愿望》。
他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高分,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一定会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
妈妈刚刚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
”说着双手递过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张玉庭《一个美丽的故事》)10.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了吗?11.从文章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妈妈是个怎样的人?12.“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明天气和时间外,还有别的什么意思吗?13.“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妈妈为什么感动?答案:一、1.cánɡ收藏zànɡ宝藏 chà树杈chā杈子 dǎi逮住dài逮捕 zhàn寒颤chàn颤抖 fènɡ缝隙fénɡ缝补 sài边塞sāi瓶塞sè堵塞 2.①讲义气②两个合成一个,指关系非常好③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3.A 4.B 5.D二、6.事情没有任何转变的余地 7 .妈妈逼孩子要送出去的羚羊木雕,伤害了孩子间的友谊。
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而左右为难的心理。
8.重财轻义的行为9.心理、动作(比喻句略) 10.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11.老师是一个有爱心,善解人意的人;妈妈是一个懂得爱,能给孩子爱的人。
12.还有暗示作用,表明这是一个美丽的日子,将给人带来好心情。
13.妈妈为孩子对她的信任,对她的爱而感动。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综合练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犄.()角怦.()藏.()刀脸颊.()攥(..)着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
”(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 B.平静 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 B.抵抗 C.抗拒)的力量。
⑵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 B.悲伤 C.伤感)的人!⑶“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 B.果断 C.坚定)地说。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奶奶这样说是因为()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咱俩还是好朋友……”如果你是万芳,你此时想些什么呢?请描绘你的心理活动。
(不超30字)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①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②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③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6.第一节中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7.第一处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8.划线第二句是奶奶的话,你同意奶奶的观点吗?为什么?9.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二、三节属于和。
表现出了我的。
10.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11.第一节中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二)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是欺负新来的吗,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姜、蒜之类的。
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
”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
”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着面,不敢与孩子对视……12.文章刻画孩子的神情动作,说说它们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13.写小男孩“背着手”有的作用是。
14.最后一段写小薇惊呆了,不敢与孩子对视,其原因有二:⑴⑵。
15.本文与课文都制造了误会,先抑后扬,都在篇未揭示了人物的。
(三)少留些遗憾⑴春节前夕,我去邮局取稿费,站在我旁边的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一边填写汇款单,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真是眼花了,咋写也写不成。
”老人喊了我一声:“同志,请你帮我填一下吧。
”他一边说,我一边填“××市××路××号××收,伍佰元整。
”随后老人又嘱咐我在附言单上写上:“祝妈妈新好!”我一阵惊异,不禁抬着打量他,老人已有六十多岁年纪,满头白发,满脸的皱纹刻满岁月的沧桑。
我的心顿时涌上一阵感动的潮水,颤抖着把汇款单递给他。
⑵谁知他又拿出一张,“麻烦你再给我填一张吧。
”这回的附言上却写着“寄去伍佰元给岳父、父母过年,祝春节愉快!”我写着写着,眼前一阵模糊。
看着眼前的老人,已是做爷爷的年龄了,也许正享受着儿孙的孝敬,却不忘尽一份人子之孝,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一种对养育之恩的深厚答谢啊!⑶老人一再地感谢我,并对我说:“俺老伴脑血栓,走路不方便,我就自己来了,替她也寄点钱给老人过年,俺俩想回去看看,可也走不动啦。
”老人说着眼眶里竟有些湿润,那神情完全像一个想家的孩子。
莫非一个人只要有父母健在,无论多大的年纪都还是孩子?望着这位“永远的孩子”,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⑷是啊!人在青壮年时期,先是执着地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与事业,后又为家庭、孩子不停地奔波操劳,等到进入人生之秋时,才蓦然发现自己多年来对父母的一种最不该有的疏淡。
待自己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时,自己已身牵着千丝万缕的事情,想去父母身边,也去不成了。
那是多么沉重的一种愧疚和自责啊!⑸走出邮局,在我心里翻腾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今年春节,无论多忙,无论有多大的事情,我都要回家看看,回家陪年老的父亲过年,到母亲的坟前放声器一场:“母亲,您生前女儿不孝,没有常回家看看,没有常回家听听您的唠叨,女儿真后悔啊!”可是如今,子欲尽孝,而母已不在了……16.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惊异:蓦然:愧疚:17.第一段交待的记叙要素中:人物:,时间:,地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