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医院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医务科)

医院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医务科)临床用血管理实施方案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合理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了本方案。
机构职责医院成立XXX,负责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主任XXX、副主任XXX和多名委员组成。
委员会的职责包括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输血的其他任务。
医务科、血库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季度组织委员会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血库负责人XXX负责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制定临床用血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负责血液学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负责全院输血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疗效、质量评估,监督输血日常业务工作,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负责对科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临床用血报批、申请、登记制度临床经治医师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订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由经治医师决定需输血量、成份、性质。
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急诊用血除外)送交血库备血。
3、在进行输血治疗前,治疗医生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输同型异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并征得其同意。
双方需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将该书入病历。
医院用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用血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包括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申请审批、血液供应等。
2.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输血治疗,严格执行输血指征,确保输血安全。
3.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4. 医院护理部负责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确保输血操作规范。
三、血液库存管理1. 输血科应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确保血液库存量达到医院3天以上用血量,并设有应急用血库存。
2. 血液库存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过期血液使用。
3. 输血科定期对血液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四、输血申请审批1.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
2. 输血科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内容包括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目的、输注成分、数量等。
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申请800-1600毫升的,由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申请量超过1600毫升的,由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急救用血除外)。
五、血液供应1. 输血科根据临床科室申请,及时与血站联系,确保血液供应。
2. 输血科对血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输血科按照临床科室申请的血液种类、数量、规格进行配血,并做好记录。
六、输血操作1. 临床科室护士在输血前,应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血型、配血结果、储血时间等信息。
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定期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合理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考核管理制度为了深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旳管理,增进愈加科学、安全、合理旳用血,讲临床医生合理用血状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旳指标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旳实行状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旳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状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留。
1、用血合理性旳评价:重要评价与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旳规定执行。
2、输血后疗效旳评价:重要评价在输血后与否有输血治疗旳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旳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措施1、评价内容:(1)《临床输血单》旳填写与否规范;(2)输血前与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与否签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与否有有关试验室检查,与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与否有审批(6)与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旳评估,输血后疗效旳评价状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和李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成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旳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成果送报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送报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成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估和医师用血权限旳认定管理。
三、考核管理以上检查成果将在医院《》公告,并按医院用血奖罚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旳医师,予以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有关知识。
2、对于持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旳医师,予以用血权限降级处理,医务科将予以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有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持续3个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状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4.18.3.1输血适应症的管理制度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各科室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输血中的责职:(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坚决不多输,输成分血,不输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二)熟悉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和用法;(三)决定输血冶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四)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日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均应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单交输血科,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
(六)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一)原则上血红蛋白>100g/L时不予以输血;血红蛋白<80g/L时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80—100g/L之间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并在病历中做好分析评估记录。
(二)手术患者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失血量小于总量10%(500ml),机体代偿,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10~20%(500~1000ml),HCT无明显变化,输注晶体、胶体、代血浆。
失血量20~30%(1000~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加用浓缩红细胞(CRBC),失血量小于30%以下原则上不输全血。
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一、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二、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四、临床科室应在输血后对做出合理用血评价,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将用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成绩测评与用血权限认定。
五、对不符合输血适应症的用血申请,血库不予发血。
六、急诊输血除外。
七、输血适应症一览表。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目的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保护有限的血液资源,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使用范围临床用血科科室定义本规定所称临床输血管理是指我院临床医生为患者实施输血时必须遵循的有关规定。
标准(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
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
1.原则上血红蛋白>60g∕1.时不予以输血;血红蛋白<60g/1.时应考虑输血;血红蛋白在80~100g∕1.之间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并在病例中做好分析评估记录。
2.手术患者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失血量小于总量10%(50Oml),机体代偿,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10~20%(500-1000ml),HCT 无明显变化,输注晶体、胶体、代血浆。
失血量20-30%(100o~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加用浓缩红细胞(CRBC),失血量小于30%以下原则上不输全血。
失血量大于30%,可输全血、CRBC及其他种类液体。
晶体/胶体应当维持适当比例。
(二)输血前准备工作1.输血前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吗,征得其同意后,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紧急输血由2个医师共同签字,同时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例。
2.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ABO血型、RH(D)、交叉配血试验、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3.确定输血后,由经治医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对空缺项目由当事医生到永川血站或上级医共体医院血库补填。
(三)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1.因中心无血库,如遇紧急抢救患者需输血时,由医务科与上级医共体医院血库联系用血。
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管理制度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估输血的必要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避免浪费、滥用血液。
输血科对不符合输血指征的申请单,有权退回临床,拒绝发血。
二、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说明输血的用途、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存入病历。
无自主意识又无授权委托人签字的患者紧急输血,正常工作时间报医务科,非正常工作时间报院总值班室同意签字,并记入病程记录。
三、对需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ALT、乙肝五项、HIV抗体、HC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率必须达到100%。
急诊患者必须在输血前留取血标本送检。
四、临床科室备血必须由具有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申请。
同一患者24小时内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24小时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24小时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五、急诊(抢救)用血时,应填写急诊(抢救)用血申请表,报请医务科或总值班批准后,将急诊(抢救)用血申请表连同输血申请单一同送交输血科,方可用血。
若当时来不及审批的,事后24小时内要补全审批手续,随病历归档。
六、《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要求内容完整,数据准确,不能缺项、空项。
输血前检查严格按最近一次检验结果填写,结果用“阴性”和“陽性”表示,禁止用“-”、“+”替代(若有结果尚未回报,可填写“已送检,结果未回”)。
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七、择期治疗用血和择期手术用血的申请单和血标本必须于计划用血前日16:30前送达输血科,稀有血型(如RhD阴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或特殊治疗用血应提前2-3天提出申请预约,以保证与区人民医院血库有充足时间调配血液,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特别是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2.输血指征:1.Hb>100g/L普通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3.Hb在70g/L~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除参考Hb及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配血标本采集、运送、核对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2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后,采集血样并在采血者栏双人签字。
2.配血标本需用EDTA抗凝剂抗凝(淡紫色管),采集血液不少于
偿献血,由血站进行初,复检,并负责调取合格血液。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试验,血液及成份的接收入库,交叉配血,血液的发放与领取,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所有输血必须由经治医生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或者科主任审核,输血申请单要求字迹清晰,病人资料完整,有明确的用血时间和医生签名。
4.对成份血预约单(包括血浆)上的血型必须核查后才可预约,发现临床医生写错血型应记录在案,并通知该科室改正。
5.对于Rh阴性和其他希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确认备血量,由主治医生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签名后,与市血液中心联系相应血液,并及时将联系发展通知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一、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二、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四、临床科室应在输血后对做出合理用血评价,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将用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成绩测评与用血权限认定。
五、对不符合输血适应症的用血申请,血库不予发血。
六、急诊输血除外。
七、输血适应症一览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