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纪念馆观后感
杨靖宇英雄事迹观后感精选7篇

杨靖宇英雄事迹观后感精选7篇杨靖宇英雄事迹观后感(篇1)1940年一月,杨靖宇为了部队的给养问题,命令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
上路以后部队一直在被日军追杀。
到最后只有七名战士,四名身负重伤,杨靖宇命令四人转移出去,后来他又哌两名战士去找吃的,下山后被日伪军杀死。
等到杨靖宇明白这是一个骗局的时候一切都完了,他独自在小木屋里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
早上他遇见了两个汉奸,他们主动的向杨靖宇找粮食,杨靖宇坚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给了他们大洋,结果汉奸通知日伪军来剿杀他们,我就觉得他们还是中国人吗这两人为了得到赏赐出卖杨靖宇的位置而获得鬼子的赏赐这简直不是人啊!之后杨靖宇在逃跑的时候被日军击中要害,于是大喊:“小日本鬼子,就算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说着他向鬼子扔出了手榴弹,自己被日军打死了。
日军残忍地把尸体解剖了后发现杨靖宇吃的东西是他大衣的棉花、树皮和雪下的草根,就算是日军也被震惊和折服了,当年杀害杨靖宇的将军逃不过心灵的谴责,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自杀了!当人们知道了真相,也被深深折服,他们称“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
”杨靖宇英雄事迹观后感(篇2)寒假的一天,我在家看了电影《少年杨靖宇》,看了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杨靖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很强壮,而他们村里有钱地主的孩子李欢经常欺负杨靖宇。
读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杨靖宇每天都站在教室门口听课。
他每天回家用沙盘树枝写字,而李悝说杨靖宇一点良心都没有。
后来,他们的老师帮助杨靖宇去了县城的小学。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杨靖宇14岁时就参与了卫国战争。
他带领大家积极抗日,打了许多胜仗。
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他顽强地坚持对敌斗争,为__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杨靖宇想去上学,但是他家很穷,没钱上学,所以他整天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一次下雨,他儿时的朋友告诉老师,他还在外面,他说,“不交学费,我不能进教室。
杨靖宇纪念馆作文

杨靖宇纪念馆作文一踏进杨靖宇纪念馆,那氛围,就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直接把人拉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馆里头,灯光柔和,不刺眼,就像是老照片里泛黄的光影,每一束都透着历史的温度。
墙上挂着的照片,黑白分明,却比彩照更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沉重。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雕像,那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
他站在那里,眼神坚定,仿佛还在凝视着远方的敌人,那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让人看了就心生敬意。
雕像下边,刻着他的生平简介,每一个字都像是历史的回响,在耳边轻轻响起。
往里走,一件件展品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它们不言不语,却讲述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有那破旧的棉衣,上面还残留着风雪的痕迹,让人想起他在林海雪原中孤身奋战的日日夜夜;有那生锈的步枪,虽然不再锋利,但它曾陪伴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见证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看着这些展品,我的心里头五味杂陈。
想想那会儿,咱们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佞作乱。
可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杨靖宇将军和他的战友们,愣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保卫了咱们的家园。
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往深处走,还有一段段影像资料在播放。
那画面上,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还有将军慷慨激昂的演讲,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看着这些画面,我的眼泪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像杨靖宇将军那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那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抬头望向天空,那蓝天白云之间,仿佛还回荡着将军的英魂。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将军啊将军,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中国脊梁杨靖宇观后感

中国脊梁杨靖宇观后感看了杨靖宇的事迹后,我心里那叫一个震撼啊,就像被一颗重磅炸弹炸了一下似的。
杨靖宇这人,那可真是条硬汉子,是咱中国当之无愧的脊梁。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他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敌人,那场面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独自对抗一群大反派。
但他可没怕过,就那么坚定地战斗着。
你想啊,他在那种缺吃少穿的环境下,还能和敌人周旋。
敌人是啥情况?人家装备精良,人多势众。
可杨靖宇呢,他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就像一棵怎么也砍不倒的大树。
他在山里转啊转,把敌人都转迷糊了。
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到最后被敌人包围的时候,还是那么英勇无畏。
那些敌人劝他投降,哼,这简直是笑话。
杨靖宇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怎么可能被敌人的几句劝降话就熄灭了呢?他坚决不投降,哪怕是只剩自己一个人,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当我看到他牺牲后,敌人解剖他的身体,发现他胃里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就出来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他得忍受多大的痛苦,才会吃这些东西来维持生命继续战斗呢?我想我要是饿一顿,就已经觉得自己像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了,和他比起来,我真是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杨靖宇让我知道了,人活着就得有个信念。
他的信念就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为了这个信念,他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榜样,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没有战争,吃穿不愁,可不能忘了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我们要像杨靖宇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低头。
不管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坎坷,都要像他面对敌人一样,勇敢地去克服。
要是每个人都能有他那种钢铁般的意志,那还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呢?杨靖宇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会一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参观靖宇陵园心得体会

参观靖宇陵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参观靖宇陵园心得体会以下是参观靖宇陵园心得体会的正文:第一篇:《追逐红色足迹之参观靖宇陵园》追逐红色足迹之参观靖宇陵园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中国传统美德,培养同学艰苦朴素的精神,工商管理系志愿小组于8月15日来到靖宇陵园进行参观,了解历史,追逐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当天志愿小组有秩序的站成一纵列,穿着整齐的服装走向靖宇陵园,在接待处领好了门票,志愿者们有秩序的进入了陵园。
首先参观了杨靖宇将军事迹陈列馆,此次业绩展是东北地区第一次会展,详尽地展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杨靖宇将军为杰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为了保卫家乡和民族复兴与日寇展开的尽达八年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英雄业绩,东北抗日联军业绩展共分前言、屈辱篇、义勇篇、众志篇、喋血篇、艰苦篇和胜利篇七个部分,通过图片实物、蜡像、人物等真实反映了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得东北群众的屈辱史,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革命史和经过努力取得胜利的光荣史,通化是靖宇将军和东北抗日联军长期活动和战斗的地方,在这里,杨靖宇将军和他率领的抗日联军部队英勇作战,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机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由参观靖宇陵园不由的想到通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这代人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在重走红色足迹,追逐革命先烈的英雄伟绩的过程中,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如今的祖国,真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参观靖宇陵园心得体会在此次追逐红色足迹的红色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还了解认识到这位一名革命先烈——高志航革命烈士,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1907年5月14日生于辽宁省通化县(今属吉林省)三棵榆树村一贫农家庭。
父高景文,母李氏。
在家里8个孩子中为长子。
13岁的他为减轻家庭负担,毅然投笔从戎,转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
杨靖宇烈士陵园观后感

吉鸿昌 (1895 — 1934) ,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
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 18 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
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在北伐战争中,其所率部
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铁军” 。1931 年,吉鸿
昌因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被蒋解职并勒令出国“考察
”,
在欧美期间多次发表抗日演说,号召海外侨胞“用热血拥护
郑州烈士陵园正在向着园林化的道路迈进,以烈士褒扬 为主,形成集宣传、教育、游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阵地。
参观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 鸿昌烈士,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记录了 吉鸿昌烈士在从国外归国的途中,看到许多人都歧视中国人, 他就做了一个小牌子戴在胸口,上面写了几个铁骨铮铮的几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 1927 年 10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 年 7 月杨靖宇任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
书记。
' 五四 ' 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
的战斗之中。 1927 年 4 月豫南农民起义, 杨靖宇被调到河南
省委工作,其间曾在洛阳、开封三次被捕入狱。 1929 年奉中
祖国”。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上海,吉鸿
昌闻讯毅然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根据党的指示潜
赴山东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随即毁家纾难,变卖
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

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掉耻辱。
下面是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快来围观吧。
今天,在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团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靖宇陵园参观学习。
靖宇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安葬地。
园内气势雄浑,一排排松柏傲然挺立,一座座雕像肃穆森严。
我们一行人在庄严的团旗下学习、合影,并着重参观了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一进馆内,铁血英魂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下方两排手持步枪的塑像意味着此次追忆革命先辈的'战争旅程即将打响。
驱步而行,廊道两旁陈列着各种抗战时用过的武器和用品,以及一些相当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一段反映杨靖宇将军最后一役的电影。
光影中,杨靖宇将军被日本侵略者包围在山野中,走投无路,无饮无食,只身一人委于破草屋之下,后被敌人发现仍顽强对战,不屈不挠。
好虎难抵群狼,靖宇最后还是没能逃脱敌人的包围,牺牲了……看到这些,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同时心灵也受到了冲击和震撼。
抬望泪眼环顾左右,同行者无不潸然泪下,有几位女同志还在低声地抽泣。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杨靖宇将军之所以能够笑傲死神,与日寇作殊死的DZ,关键就在于他有以死殉国的英雄气概。
在十几年的革命DZ生涯中,他锻造出了坚强的理想信念,在日寇烧杀奸掠的暴行面前,他迸发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人固有一死,只要是以身殉志,便虽死犹荣,重如泰山,流芳千古。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不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气贯长虹,与日月同辉。
杨靖宇与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等以身殉志的仁人志士一样,都将被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当作精神图腾来尊崇。
想到这些,我擦了一把脸上泪水和着的雨水,回望那尊高大、挺拔的杨靖宇将军雕像,烟雨中杨靖宇将军愈发光彩照人、神采飞扬。
参观过后,我不禁扪心自问:在生活条件如此之好的今天,我又为祖国做出了什么呢?作为一名团员,我以后要积极相应团组织号召,全新投身于以中国共产党为组织的团的生活工作中,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为段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靖宇陵园四年观后感

靖宇陵园四年观后感巍然矗立的一尊铜像:身穿军大衣,腰挎盒子枪,胸挂望远镜,站姿威武,目光坚毅——这是在靖宇陵园里的杨靖宇将军形象。
2019年9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北国山城吉林省通化市,在市内浑江东岸靖宇山上的杨靖宇烈士陵园,拜谒伟大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最先见到的就是陵园中央的这副气宇轩昂的塑像。
靖宇陵园始建于1954年,1957年竣工,是杨靖宇将军的安葬地。
铜像背后约80米处是陵堂和墓室,陵堂里摆放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送的花圈。
墓室里安放着杨靖宇将军的遗首遗骨。
陵园两侧的4个展厅,展出杨靖宇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一些用品和战利品等有关文物、文献、照片等。
靖宇陵园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陵园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被国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松柏参天,满山葱郁,肃穆庄严,壮伟幽静。
在将军的安息地,人们以这样的安排来表达对于英烈的景仰之志、缅怀之情。
杨靖宇,1905年2月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倾慕英雄,较早接受进步思想,认知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组织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鄂豫皖别动大队,任大队长,并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9年春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历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
后又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杨靖宇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期间,曾5次被捕入狱,历尽磨难,坚贞不屈,体现出对党忠贞不移和刚毅顽强的思想品格。
自1929年调赴东北后,杨靖宇肩负党的重托,以其拳拳爱国之心、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在极为艰苦严酷的野外条件下,在敌寇重兵占领城市、坚壁农村的极其险恶艰难的环境下,在经常面对数倍甚至十倍于己、武器精良的敌军的情势下,仍然纵横驰骋于东北大地,创建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同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军及其豢养的走狗伪军进行了一次次殊死战斗,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重创了日伪势力,令敌寇胆寒,对杨靖宇闻之色变。
杨靖宇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杨靖宇烈士陵园心得体会2018年6月28日公司组织我们大家参观学习了抗日英雄纪念馆及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人民军队将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站头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他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奋斗精神,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注意精神,为中华民族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的英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
他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曾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鄂豫皖别动大队任职大队长,并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9年春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历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
1932年冬代表满洲省委巡视南满时改名为杨靖宇。
此后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司令兼政委。
1934年春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争夺执行委员。
1937年当选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1940年2月15日傍晚,杨靖宇在大北山与600余名日伪军遭遇,激战中杨靖宇凭借夜色掩护于后半夜成功脱险,而敌人却因为疲劳、饥饿、严寒、600多人的队伍天亮时仅剩50余人。
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将军牺牲后经日本人解刨,发现他的胃里竟然全都是野草、棉絮、树皮等,竟然没有一粒粮食。
我们难以想象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那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杨靖宇这样的人换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靖宇纪念馆观后感篇一: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
经我班团支部组织,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
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和纯粹生命的感动。
在纪念馆里面我真正见识到了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日军在东北的残暴统治。
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无助的哀嚎,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穿越那些历史的伤痕来到我的面前,心痛与辛酸交揉在一起。
在这些极度的悲伤里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生气不如争气,落后就要挨打。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性博物馆之一,这座西欧古典主义建筑是日伪时期伪满警察厅旧址,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曾在此被关押和刑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在这里受到敌人的酷刑摧残。
该馆藏品7000余件,历史资料5000余份,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图片和资料1000余件。
馆内“黑土英魂”展览包括《伪满州国哈尔滨警察厅遗址与罪恶展》和《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两大部分。
展览品中包括许多东北抗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权下的警察厅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还有许多在东北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留下的遗物以及文字图片材料。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将老师和同学们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黑土地,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缅怀先烈,自强不息,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哈尔滨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推进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返回学校后,政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法学081班团支部立即组织召开了座谈讨论,许多同学还写了心得体会或观后感与大家交流。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师生们更加深刻而清晰地了解了东北抗日地史实,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使政法学院的学习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针对性、教育性。
临近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我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
九点开馆,我们大约参观了接近50分钟。
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志都注意力非常集中,东北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面对敌人惨绝人寰的迫害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和顽强斗志,深深地感动了所有参观的同志。
纪念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和《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
直观的图片、雕塑、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自九一八事迹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十四年的东北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
真实的感受之一:什么叫抛家舍业?赵一曼同志的一首《滨江述怀》: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国家和民族存亡之际巾帼不让须眉,誓为救亡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豪迈胸怀。
尤其是即将就义前的一封留给儿子的遗书,更是打动了参观的人群。
现复制如下:“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
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当听到录音中女播音员如泣如诉的念着这封遗书时,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是一位革命母亲曾经弃子从戎的无奈,这是一位革命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希望,这是一位革命母亲对儿子骄傲的告白。
还有一位要李世超的烈士,是吉林省的一位教员,他把家产全部卖掉,换了3000银元参加了革命,牺牲时才31岁。
这两位同志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抛家舍业。
感受之二:什么叫艰苦卓绝?听讲解员介绍,我们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才三万多人,不像南方的抗日部队人数众多,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更多的后续力量,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东北严酷的环境造成的。
过去的东北,严冬时最低温度通达到零下四十多度,野外的环境根本不适宜进行革命活动。
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很难有更多的前仆后继。
最有名的抗日将领杨靖宇同志在深山老林中与敌人进行多日战斗后,最终因弹尽粮绝而牺牲,当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胸膛后,发现他的胃里有的只是杂草、树叶和棉花。
而日本小鬼子的武器比我们先进,他们有机枪,而我们只有普通的枪支,我们同志用的是铁饭盒,风餐露宿,日本子的饭盒却带保暖的,保障充足。
然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战胜了日本鬼子,不能不说明我们革命意志的坚定和反抗侵略者的决心。
感受之三:什么叫坚贞不屈?当别人如何介绍革命同志的坚贞不屈时,你可能都无法想像。
但当你亲眼看到伪警察厅地下的刑讯室里面摆满了诸如老虎凳、钉子笼、烧红的火炉等刑具时,当讲解员介绍日本人及汉奸使用老虎凳、灌辣椒水、绞刑等刑具时,你就会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尤其是讲解员说到这里只进不出,被绞刑处死的人直接掉到下面的绞肉机里排放到松花江里时,更让人感到恐怖,也更痛恨日本人的惨绝人寰。
然而就是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如赵一曼、侯小古等同志却是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忠于党的事业和心中的理想。
回顾过去,我们深深地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情地缅怀革命烈士,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以祖国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幸福为最大幸福。
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你们的义无反顾的抛家舍业,无愧于你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愧于你们的坚贞不屈。
——————昨天,我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近距离地与历史接触,感受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中,我们的革命先烈为国、为民族舍小家为大家、舍生忘死的英雄气节,仿佛走近那冰天雪地深山老林,看到杨靖宇将军与日本鬼子殊死搏斗,仿佛看到赵一曼在敌人的审讯室里坚贞不屈。
当你看到墙壁上那一个个为革命而牺牲的陌生的名字时,心灵不禁为之震撼,无数的革命青年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面对艰苦的环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坚贞不屈。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能做到的就是向英雄致敬!!!敌寇入侵烽烟起,民族存亡救难时。
抛家舍业毅从戎,誓志报国除日鬼。
艰难困苦意志坚,严刑拷打视如归。
白山黑水埋忠骨,英雄事迹照丹青。
篇二: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还记得上小学,每学期的语文课本里都会有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爱国二字早已渗透进我们的思想,然而渗透地却并不深。
还记得上这些课,老师无外乎放放火烧圆明园之类的爱国电影,划划段落大意,然后我们的任务就是谢谢读后感,背背中心思想应付考试。
这样的形式只是加深了我们对于真正历史的麻木感。
甚至对于我来说,抗战第一次对我有切实触动感还是和爸爸一起看亮剑的时候。
个人认为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珍贵和平不应仅仅成为考试的选项,而应成为同学们的共识,成为整个名族的凝聚感。
与其通过考试强迫同学接受,不如所带他们去直面史实,直面那些残酷来的真切。
大学报志愿来到了哈尔滨上学,一到哈尔滨,就和爸爸妈妈去了周边的景点,虽然太阳岛中央大街轻松有趣的多,但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性博物馆之一,这座西欧古典主义建筑是日伪时期伪满警察厅旧址,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曾在此被关押和刑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在这里受到敌人的酷刑摧残。
该馆藏品7000余件,历史资料5000余份,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图片和资料1000余件。
馆内“黑土英魂”展览包括《伪满州国哈尔滨警察厅遗址与罪恶展》和《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两大部分。
展览品中包括许多东北抗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权下的警察厅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还有许多在东北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留下的遗物以及文字图片材料。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将我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黑土地,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在其中我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和纯粹生命的感动。
在纪念馆里面我真正见识到了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日军在东北的残暴统治。
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无助的哀嚎,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穿越那些历史的伤痕来到我的面前,心痛与辛酸交揉在一起。
在这些极度的悲伤里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生气不如争气,落后就要挨打。
身在民族独立,和平繁荣的时代,远离战乱纷扰,我们年轻一代似乎已经慢慢忘却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然而展馆展出的一张张图片,陈列的一件件文物,重现的一幕幕场景,还有真实记录下的字字句句是那样真切地唤起了我们发自心底的震撼和感动。
我们忘不了杨靖宇将军奋勇抗敌不屈不挠的凛然和坚毅;忘不了八女投江的决绝和义无反顾;忘不了巾帼英雄赵一曼顽强抗争的决心;忘不了鲜血染红的旗帜;忘不了热血铸就的丰碑;忘不了那钢铁的意志和奔涌澎湃的壮志豪情!离开烈士纪念馆后,我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先辈们在那个年代经历的一切,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一种艰苦、一种历练和一种深刻。
在无比恶劣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那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精神,是为新中国的解放而甘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品德。
与他们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为革命先烈们这种坚定的信念所折服,为他们那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通过参观我看到了革命环境的恶劣,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才真正感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那么他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生存价值。
中华民族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创造了新中国,他们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虽不能像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可以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在我们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走进新的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参观结束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脑中还浮现出当年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击日军的画面,同时也十分痛恨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我们更不应怕苦怕累,要像那些烈士一样地去爱护我们的国家,尽管我们有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也要倾尽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心,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我也为这些先驱烈士而感到自豪。
若是没有他们,或许我们的历史就会改写,他(她)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炽热的爱国情怀,因为有他们这些勇敢的人,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前强大我意识到只有自己努力学习,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国家繁荣昌盛才能市国家免受外国的侵略!篇三: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应史纲作业的要求,我们班全体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首先,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园内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奋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宛平城墙、绿林等主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