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紫砂壶的作文6篇
优秀作文 我家的紫砂茶壶

优秀作文我家的紫砂茶壶
“有嘴不说话。
”你猜它是什么?大局部同学一定会马上答出来——茶壶。
对,是茶壶。
我家有一把紫砂茶壶。
它虽然没有瓷器茶壶那么好看;可是它的用处比后者强得多。
紫砂壶浑身紫红,壶上刻着一朵朵精美的梅花。
每当我看到它,就想起古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了这梅花诗,我就更喜欢我家的紫砂茶壶了。
这把茶壶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盡顶上有一个龙头。
龙头雕得活灵活现,龙嘴里有一个红色的舌头,当你喝茶时它就缩进去了。
整个茶壶看上去象个扁圆球。
紫砂茶壶是我国有名的陶器产品,它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了。
每当夏天来临,人们就更喜欢它,因为用它泡茶不大会馊,茶水香味浓郁。
我爸爸就经常用它来泡茶解渴。
我爸爸十分喜爱它,我也喜欢它。
宜兴特产紫砂壶作文

宜兴特产紫砂壶作文《宜兴特产紫砂壶篇一:《初见紫砂壶》说到宜兴,那就不得不提紫砂壶了。
这紫砂壶啊,可是宜兴的一块招牌。
我第一次见紫砂壶是在一个老伯伯的家里,那阵仗,真就像见着个宝贝似的。
老伯伯家的博古架上,紫砂壶安安静静地待着。
那紫砂壶,模样可真是精致。
壶身圆润,就像个小胖墩,不过小胖墩身上可有不少精细的地方。
我仔细地瞅着那壶身上刻着的花纹,错综复杂的,像是一幅有故事的画。
比如说那一个个像云朵又像是水波的纹路,看起来就费了好大的功夫。
再看那壶嘴,小小巧巧地往上翘着,就像鸟嘴似的,精致得很。
壶把呢,粗细刚好,握着手感光滑,大概是老伯伯把玩多了才这么滑溜。
老伯伯跟我讲这紫砂壶的事儿,他眼睛里都透着光亮。
他说这壶可珍贵啦,光是选料就讲究得不得了。
得是宜兴特有的紫砂泥,而且这种泥还分好多种,紫泥啊、红泥啊之类的。
像他这把壶,用的是紫泥,颜色暗暗的紫,看着就透着一股古朴劲儿。
我当时心里就想,不就一泥巴做的壶嘛,至于这么宝贝吗?老伯伯看我那不以为然的样儿,就准备给我展示一下这壶的厉害。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壶,就跟捧着个生鸡蛋似的,从他的动作里我都能感觉到这壶的金贵。
然后他往壶里放了些茶叶,再用热水一冲,嘿,刹那间茶香就弥漫开了。
那香味啊,纯纯地钻进鼻子里,感觉比平常泡茶香多了。
我开始有点觉得这壶有点神奇了。
这就是我和紫砂壶的第一次见面,打这以后,我就对紫砂壶提起了兴趣,老想着再好好了解了解它呢。
篇二:《了解紫砂壶的制作》自从在老伯伯家见识了紫砂壶的神奇后,我就四处打听这紫砂壶是咋做出来的。
后来,终于是找着个机会去看制壶师傅做壶。
制壶的地方满屋都是泥土的香味,像刚下过雨的泥土地的那种清新味道。
制壶师傅面前堆满了工具,大大小小的,都不知道干啥用的。
只见他拿起一块紫砂泥,这泥啊,看起来就是一块普通的泥巴,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橡皮泥的质地,不过颜色要暗淡一些。
师傅把这块泥先在手上揉啊揉,就像在揉面似的,揉得特别有节奏,还不时往上面洒点水,说这是为了让泥的湿度刚刚好。
做紫砂壶的作文

篇一:《学工(心得感受总结)—紫砂壶制作》紫砂壶制作为期两天的学工生活结束了,但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回想起在劳技中心的两天,感受颇深!在那里,我们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动脑的辛苦,合作的兴奋和努力的汗水。
我的学工是紫砂壶制作。
当我第一次来到教室的时候,被教室后面摆放的各种茶壶所吸引。
这些作品勾起了我学独立制作出好的泥塑作品的强烈愿望。
我们用了一节课把泥灌入模具里,然后在下午打开模具。
老师在投影仪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我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一丝细节。
当我打开模具时,一个娇小圆润的紫砂壶出现在眼前,那么可爱。
我拿起挖嘴刀,却迟迟不敢落下。
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心在这样一张光滑圆润的“脸”上留下“疤痕”。
我努力静下心来,重新拿起挖嘴刀,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刮掉多余的紫砂泥,在我的刀下,这把紫砂壶的轮廓显得更清秀了,我的手法也更熟练了。
我想象着我就是一个紫砂大师,正在一个安静的房间中娴熟的操作着,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外面的世界一切都与我无关,霎时间,世界无声,只留刀子与紫砂壶之间摩擦的声音。
我终于成功的静下心来了,为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我始终一句话也不敢说,用挖嘴刀轻轻抹平被挑起的泥渣。
让它与壶体细细密密的融合在一起。
可是当我真正开始在壶上装饰的时候,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拿起刀,放下,又拿起刀,又放下,我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步了,成功与失败就看这一次了,前几步都做得很好,如果这一步哎,怎么办呢?”看着别人都已经开工,我把心一横,心想试试看吧,我可以战胜它。
刀在壶身掠过,如蜻蜓点水一般,我小心翼翼,在心里默念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生怕稍不留神把壶扎透。
我尽力把刀想象成一支笔,告诉自己只不过是拿着笔在画画而已。
可手里已经出了很多汗,身上也冒了很多冷汗。
终于刻好了,前面刻了四个字“竹报平安”,后面刻了一些竹子和一个池塘,竹子稍稍倾斜,好像有风将它轻轻吹动,池塘波光粼粼,充满了诗情画意。
最后,在把紫砂壶放进窑炉室准备烧制时,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描写大师做紫砂壶的作文

描写大师做紫砂壶的作文
紫砂壶在大师手下就像是在写诗。
他眼睛一眯,手指在泥上翻飞,就像在弹吉他一样流畅。
那双手啊,跟紫砂泥一样老练,做出
来的壶,纹路、转折都看着特舒服。
走进工作室,哇,那些紫砂壶真的好看!有的看着特古典,有
的看着特清新,每个都有它自己的风格。
壶身线条优雅,颜色也特
舒服,就像是大自然里的宝贝。
看着这些壶,心里都觉得美滋滋的。
这大师的手艺真不是盖的!他对泥的湿度、温度把握得刚刚好。
在他手里,泥就像有了魔法,想变成啥样就变成啥样。
有时候看着
他做壶,我都觉得时间好像停了一样,只有他和壶在聊天。
做紫砂壶可不仅仅是技术活,还得看心情。
大师做壶的时候,
心里想什么,壶里就能感觉到什么。
那些壶啊,就像有了生命一样,能跟你说话,告诉你它们的故事。
当一把壶终于做完,大师会轻轻地摸摸它,就像摸着自己的小
宝贝一样。
我家有把紫砂壶散文(通用10篇)

我家有把紫砂壶散文我家有把紫砂壶散文(通用10篇)我家有把紫砂壶散文篇1我家有把紫砂壶,不是古董,却是我的珍爱。
她淡绿的颜色,圆润的身形,性感的小嘴,精美的金鱼壶盖和壶肚上美丽的荷花交相映辉。
壶盖上有气孔,按住气孔,壶口汪汪,就是不溢,尤如少女晶莹的泪珠。
放开气孔,茶水会汩汩地射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均匀而洒脱,就象小子射出的童尿。
我的这把紫砂壶是在宜兴旅游时买的。
那是02年的5月,我还在部队工作,集团军派我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参加中级政治军官培训,时逢五一黄金周,学院放假,无处可去,便邀了正在读高中的女儿陪我周游华东。
这次旅游,有两件事令我终身难忘。
一件就是真切感受了女儿的亲情和孝顺。
那年女儿刚过十六岁生日,在我眼里完全是个小女孩,在家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没想到一旦出门在外,却成了父亲的生活“秘书”,不但安排衣着打扮,随时梳理我那被风吹乱的头发,还在团餐中为我抢桌占位,夹菜端饭,生怕老爸饿了肚子。
再一件就是买回了令我珍爱的紫砂壶。
其实,此前我对紫砂壶的知识基本为零。
后来旅游到了宜兴,才在导游的介绍中知道世上还有紫砂壶这么好的茶具。
宜兴烧制紫砂壶有很久的历史,据说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就有人研究这个东西了。
宜兴紫砂壶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更是藏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享誉中外,价值也很可观,听说现在稍有年份的紫砂壶至少也要卖个十几万,有的还炒到了一千多万,真是不可思议。
我的紫砂壶是二百多块钱买的,那时的二百多块钱也不是小数,掏出来也要想一想的。
那天导游把我们带到紫砂壶厂,请制壶师介绍制作过程及特色,口都说干了,就是没人掏钱包,站在一旁的导游都快哭了,因为他们是靠这个来提成的。
我是个心软的人,看不得人家流泪,尽管当时对紫砂壶还不是很了解,也说不上喜欢,但还是掏了近三百块钱买了一把。
选壶时,师傅给我推荐了好几把,我都没要,主要是对紫砂壶不熟,心里没底,把握不准。
最后还是女儿提醒了我,实在选不准就选师傅用作介绍的样品壶。
与紫砂壶有关的传承作文

与紫砂壶有关的传承作文《紫砂壶的传承之旅》嘿,你知道紫砂壶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壶哟!我呀,之前对紫砂壶一点都不了解。
直到有一天,跟着爸爸妈妈去参加了一个特别的活动。
那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上,有一个紫砂壶的工作室。
一进去,我就被各种各样的紫砂壶给吸引住了。
工作室里有一位老爷爷,他头发花白,但是眼睛里却闪着光。
他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块泥巴,就像是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一个壶的形状就出来啦!“爷爷,这也太神奇啦!”我忍不住叫了起来。
爷爷笑了笑,说:“孩子,这可不算啥,紫砂壶的魅力可大着呢!”我好奇地凑过去,问:“爷爷,这紫砂壶到底有啥特别的呀?”爷爷一边慢慢地摆弄着手里的壶,一边跟我讲:“紫砂壶啊,就像是我们的老朋友,它能陪伴我们很久很久。
而且用紫砂壶泡茶,那味道,啧啧,别提多香啦!”我歪着头问:“真的有那么香吗?”爷爷哈哈一笑:“你这小鬼头,不信你试试!”旁边的爸爸妈妈也笑着说:“孩子,这紫砂壶可是咱们传统文化的宝贝,得传承下去呀!”“传承?那得多难呀!”我嘟囔着。
爷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有人喜欢,有人愿意学,就不怕传不下去。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只要有种子,有适合的土壤,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紫砂壶的传承也是这样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我对紫砂壶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每次看到紫砂壶,我都会想起那个爷爷,想起他说的那些话。
你说,这么好的东西,咱们能让它消失吗?当然不能啊!我们得把这宝贝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紫砂壶的魅力。
就像传递火炬一样,一个接一个,不能让这火光熄灭。
我觉得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去了解紫砂壶,去喜欢紫砂壶。
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像那位爷爷一样,做出漂亮的紫砂壶呢!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紫砂壶的传承加油吧!。
爷爷的紫砂茶壶作文

爷爷的紫砂茶壶作文《爷爷的紫砂茶壶》我爷爷有个宝贝,那就是他的紫砂茶壶。
这茶壶可有些年头了,就像我们家的一个老古董似的。
这茶壶不大不小,刚好能握在爷爷的手里。
它浑身紫不溜秋的,颜色就像那种熟透了的紫葡萄,但是又比紫葡萄的颜色深一些,透着一种低调的沉稳。
壶身圆滚滚的,上面还有一些若有若无的纹路,你要是不仔细看啊,还真发现不了呢。
就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一样,浅浅的,但是每一道都有故事。
壶嘴呢,就像一只小鸟的尖嘴,微微向上翘着。
每次爷爷倒茶的时候,茶水就像一条听话的小银蛇,从壶嘴这儿顺滑地流进茶杯里,一滴都不会洒出来,可神奇了。
壶把是那种弯弯的形状,就像一个小耳朵似的,爷爷的手指正好能勾住它,稳稳当当的。
爷爷对这个紫砂茶壶那可宝贝得很。
每天早上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而是先去看他的茶壶。
他小心翼翼地把茶壶从那个专门的小盒子里拿出来,就好像在捧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一样。
有一次,我好奇得很,想拿起来看看这个茶壶到底有啥特别的。
我刚把手伸过去,爷爷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跳起来,大声说:“哎呀,小祖宗,你可别乱动。
”我被他这突然的反应吓了一跳,委屈巴巴地说:“爷爷,我就看看。
”爷爷这才缓过神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乖孙儿啊,这茶壶可金贵着呢,要是磕了碰了,爷爷会心疼死的。
”爷爷泡茶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种仪式。
他先把茶壶里里外外都用热水烫一遍,一边烫一边还念叨着:“让壶也醒醒神儿。
”然后,他用那个小竹勺子,慢悠悠地把茶叶放进茶壶里,放多少茶叶那都是有讲究的,爷爷说就像做人做事,都得有个度。
放好茶叶后,爷爷再把热水缓缓地倒进茶壶里,那热气一下子就冒了起来,茶香也跟着弥漫开来。
爷爷就眯着眼睛,深深地吸一口茶香,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嘴里还不停地说:“嗯,这味儿,正啊。
”这个紫砂茶壶就像是爷爷的一个老伙伴,陪着爷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悠闲的午后。
爷爷坐在他那张老藤椅上,手里拿着紫砂茶壶,慢慢地品着茶,有时候还会和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
宜兴紫砂壶小学生作文

宜兴紫砂壶小学生作文
修改后的内容:
紫砂壶,一个简单名字,却蕴含着无边的奥秘。
泥土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芬芳,它在泥瓦匠的手中,变成了制作精美的紫砂壶。
那是一种奇妙的力量,把自然的力量,融合进手中的作品。
我凝视紫砂壶,它的颜色,沉静如水而富有光泽,那像一杯浓香的茶,静静地站立着,耐心地等待着我的品尝。
在阳光下,紫砂壶好似被重新赋予了生命,它闪烁着温暖的气息的光芒,如同一位优雅的女士,静静地靠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我的抚摸。
一把紫砂壶,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也蕴藏着文化的的气息。
它不光是一件茶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传承。
我轻轻地拿起紫砂壶,感受着它温润柔和的质感,仿似轻轻地触摸了历史的脉搏。
茶香弥散开来,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种独特的香味,带着泥土的芬芳,也蕴含着时间的沉淀。
紫砂壶,它不单是茶具,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它在岁月的洗礼中,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打动着人们的心。
我可以说永远珍藏着这把紫砂壶,传给后代,因为它能够让我感动,也因为它所蕴含的精神弥足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紫砂壶的作文6篇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柔软的卑贱的东西,被交付烈火, 便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一件凝聚着沧桑多舛的历史、文化与古人的血泪与烟火的珍宝于是, 简单的东西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壶的颜色,是那样古朴而傲艳。
多么光滑无瑕,仿佛是在夜所绽放出来的一抹艳紫的盛唐美女,雍容华贵;又仿佛是涂抹上了浓厚的胭脂,承受着时光流水,用那亘古不变的脸谱,演绎着千百年来幻变的中国神话。
水是甜的,茶却是涩的,但壶不介意,那般神定气清地将那甘甜与苦涩一古脑纳入腹中;而后,在小巧的嘴里潺潺倾泻出的,竞是满盏的清新与素雅的香了。
人生路上,不会是永远的一马平川与甘甜美好。
直挂云帆济沧海固然令人神往,但没有逆境的人生却是不完整的。
逆境给我们带来阻挠和羁绊,但它也同时带来一笔无比丰厚的财富。
周文王身陷牢狱写下《周易》;孔子仕途失意编下《春秋》;屈原流放创作了《离骚》;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可
见,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如这紫砂壶般一古脑盛下甘甜,也盛下苦涩,你能化腐朽为神奇!
紫砂壶硬是挺过来了。
历史和文化造就了壶的神奇与气度,但同时也造就了它的狭隘。
茶因壶而有了精彩,壶因茶而有了神韵与灵魂。
倘若世间没有了茶,那壶便如清末百无一用的书生了。
正因壶的完美与高傲,使它容不下除茶以外的任何东西这成了壶的悲哀。
篇二:紫砂壶
昨天风和日丽,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
由于出来匆忙没有带保暖的衣裳,我心情有些沮丧。
可是爸爸说:“雨中游江南水乡,也别有一番兴致。
”我为之而兴奋起来,也想和爸爸体验一番雨中游水乡的意境。
早上,我们乘坐旅游巴士从上海出发,巴士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雨打在车窗上,路边的风景树在风雨中飘摇。
透过罩了一层雾气的玻璃窗,我真的品味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烟雨迷蒙的味道。
我们沿途游览了苏州千年古镇锦溪,闻名国内外的寒山寺,代表江南园林的艺术的狮子林,听导游描述苏州的美丽景色,讲江南才子佳人的故事,雨中漫步在狮子林的绿荫下,听寒山寺的钟声,所有的烦恼都荡然无存了,一天很快过去了。
下午五时三十分,我们一行人唱唱笑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无锡紫砂馆,观赏紫砂壶。
紫砂壶是用紫砂矿手工制做的,工艺复杂,技术要求很高。
紫砂矿是江苏无锡的特产,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矿山,矿种稀缺,十分珍贵。
紫砂壶又数无锡宜兴的最为出名。
走进紫砂馆陈列室,紫砂壶琳琅满目,有红的、紫的、
绿的,其中数绿紫砂壶最为珍贵。
陈列室中的“水上漂” 和“知足常乐”两款紫砂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上漂”的壶身光洁如玉,是名师用绿紫砂手工精制而成。
把它放入水中,它能象船一样在水上漂浮,不会沉下去,就算用力把它压入水底,它仍能毫不费劲地浮上水面,所以取名“水上漂”。
水上漂的壶嘴吐水收水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吐水时顺顺畅畅,收水时滴水不漏。
壶盖和壶身的间隙在0。
3〜0。
5毫米之间,他们紧紧的贴在
一起,不管里面装多少水,把壶身倒成直角,壶盖也不会从壶身脫落,永远是那么亲密无间。
篇三:紫砂壶
无锡的紫砂壶非常有名。
有一次我们去旅游,我们就去了紫砂壶馆,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几个非常大的紫砂壶。
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间房子里,大家都坐了下来,我不知道要干什么,原来,是一位老师要给我们讲紫砂壶的特点。
我赶快跑到前面去。
老师拿出一个紫砂壶说:“这个紫砂壶有三大特点。
什么特点呢?第一,它能在水上漂。
第二,我给里面装上水,把壶竖直,壶盖都不会掉下来。
第三,它还可以换气。
在哪换气?壶盖上有个小洞,水在壶里放时间常了也不会坏,等我倒水的时候,我把小洞一按,水就不会流出来,等我放开时,水又流出来了”。
老师拿出另外一个壶说:“这个壶有四大特点,前三大特点和刚才的壶一样,最后一个特点是什么呢?我把壶按在水里, 壶盖上面的小鱼就吐泡泡了,壶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年年有余水上飘。
愉快的寒假开始了!这次寒假,爸爸妈妈带去了无锡。
无锡,最就早叫“有锡”,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漫山遍野都是金属锡,锡是一种非常珍贵金属。
宋朝人们为了发财,狠命地开采,结果就把山上的锡开采完了,山上就没有
锡。
只能留下几座空山和挖锡后一些散砂,当政府发觉时,为时已晚。
在有关人士建议下,政府为了纪念此事,告诫后人资源是不能无休止开釆的,故而改“有锡” 为无锡。
从此,一代代无锡人开始种花植树,结果现在的无锡就变的非常美丽。
不但如此,那些遗留下来散砂,经过能工巧匠手,制造成式样繁多紫砂壶,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们。
刚下火车,我们随着导游,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生产紫砂壶的厂子。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进了大门。
仔细一看,有两个大厅,一个是成品,一个是生产过程的工艺介绍,我们进了那个展示成品的大厅。
刚进门就看见大厅里有一个很大的紫砂壶。
导游说,这把大壶名字叫壶圣,壶圣可大了,足有两百斤重,还有两把小壶一把叫水上飘,一把叫“知竹常乐”,我对“知竹常乐“很感兴趣。
为什么要叫知竹常乐,而不叫知足常乐呢?原来这壶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根据知足常乐的谐音而创造的一种工艺特别精致的紫砂壶。
原来老奶奶是用“画”来当“字” 的!老奶奶做的紫砂壶和电视上的神灯基本一样,壶口是用一节“竹子”当滤嘴,一对壶,一个是黄的,一个是紫的原来呀,壶柄
是仿照竹子的形状做成的。
而壶盖更有意思,它上面爬着一只“知了”,意思是“知竹常乐”,而绿色的壶底下还刻着"常乐”真有的意思。
听导游讲,制造这种紫砂壶只有20多年经验的老艺人,经过好长时间的精心打磨,才能用手工一点点的作出来呢!
同时,我还看见许多外国朋友流连忘返,买了许多这种美丽的紫砂壶呢!
篇五:紫砂壶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
我们身边不乏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紫砂壶就是其中一个。
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它“色不艳,质不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用它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而且茶不变色,即使是盛夏也不容易坏。
紫砂壶身的雕刻汇集了金石、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壶身的造型取材于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
经过精心保养的紫砂壶,形体丰满,光润亮泽。
因为紫砂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超的工艺性和优雅的艺术性,所以历朝历代都是人们收藏的对象,特别是对一些制作
精良的紫砂壶,更是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
我爷爷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回新疆时,爷爷给我看了他的“藏品”,慢慢摆满了一个柜子,就连爷爷平时喝茶用的也是紫砂壶。
爷爷给我泡了一壶茶,说:“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
在江南水乡——宜兴,鱼米之城,文明之都,自然有不少的特产。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宜兴的第一特产一—紫砂陶瓷工艺。
“陶都”宜兴以陶瓷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这里盛产茶壶。
这些茶壶有的提璧提梁,有的玲珑玉砌,有的曲提韵美,有的则把人物也带来了……有着700年制陶历史的宜兴,其紫砂陶制作工艺自明代发展成熟,经60 0多年不断探求,精益求精,传承至今,技艺已炉火纯青。
宜兴紫砂壶推崇素面,内外不施釉。
其装饰技艺主要有陶刻、镶嵌、彩釉、泥绘、绞泥、描金、浮雕、铺砂、印版等多种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
紫砂陶刻以文字为主,
也有花鸟、山水和人物刻画。
陶刻融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特别是现代著名手工紫砂艺人花货派代表人物蒋蓉制作的牡丹壶,尤为显著紫砂陶艺的丰硕。
这只牡丹壶提璧如木根,壶口似绿叶,壶体像一朵完全绽放的牡丹。
牡丹有着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眼前。
壶盖是一只欲飞的蝴蝶,它停在牡丹花儿上,仿佛不舍与这美妙绝伦的繁花离别。
还有汪寅仙的杰作一一曲壶,它线条优美柔和,色彩鲜明。
有时线条完全看不出来,因为与茶壶本身融为一体To与牡丹壶比较,它显得格外宁静。
周环如圆晕,快要荡开了。
“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作为一种经过数百年积淀形成
的传统手工技艺,集中国传统立体造型之大成,融实用
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优质原料的稀有性,工艺内涵的
独特性,装饰风格的和谐性,文化表现的丰富性,在民
间手工造型艺苑中堪称典范。
人们手捧茶壶,喝着清茶淡水,聊着笑言风生,心中无比喜悦,别有一番滋味,很有古人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