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的论文

企业管理的论文
企业管理是指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管理策略和方法,达到组织和协调企业内外部各项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使命的过程。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企业管理的论文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结构和管理:论文可以探讨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模式等,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
2. 领导与团队管理:论文可以研究领导者的特质和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策略。
3. 绩效管理:论文可以研究企业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等,以提高员工绩效和激励。
4. 策略管理和业务发展:论文可以探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业务发展策略,如市场分析、竞争战略、创新管理等,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5.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可以研究企业如何合理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等,以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组织适应能力。
6. 变革管理:论文可以研究企业在面临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或
制度改革等外部或内部变革时的管理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变革的成功率和组织适应性。
以上仅为企业管理论文的一些方向和思路,具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在撰写论文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提出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以增加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境外企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境外企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境外企业管理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境外企业的管理者,我深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总结了一些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管理的关键。
在境外企业工作,我必须与不同文化背
景和语言能力的员工合作。
因此,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通过清晰的沟通和明确的指导来帮助他们实现工作目标。
另外,我也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员工,这有助于建立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其次,团队建设和激励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境外企业,员工的
忠诚度和积极性可能受到文化差异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通过激励制度和团队活动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
同时,我也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最后,面对挑战和变化时,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是成功管理的关键。
在境外企业,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我必须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业务模式。
同时,我也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总的来说,境外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建设和激励
能力,以及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企业管理类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类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是企业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类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类论文范文篇一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不断完善,对于石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也有了全新的机遇以及挑战。
按照我国现阶段的石油企业发展状况,由于全新的社会形势,导致石油企业在今后的经营模式管理方面应该有全新的格局和安排,以便更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状况。
本文以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机遇;挑战石油企业在我国发展的众多企业中属于支柱性的企业,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起了很大程度的推动。
随着现在原油开采的情况不容乐观,原油开采的价格也日渐提升,导致石油企业自身的利益空间逐步的降低。
面对这种发展的状况,石油企业应该对待这种全新的社会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面对全新的行业挑战以及企业机遇。
1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1国际层次上石油价格下降在现有的社会状况中,由于国际的石油价格下降,导致石油企业在今后的石油开采的利润降低,想要将利润进行可观的提升,就对原油开采成本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受到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之下,应该保证在石油企业开采原油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原油成本的提升,降低原油的开采成本,能够在售价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石油企业正常运作。
所以,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石油价格的下降,为今后原油开采成本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石油企业的运作中,应该正视该问题的解决。
1.2国际原油的需求程度降低按照国际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进行分析,国际原油的需要程度也在普遍下降,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原油开采过度,导致供过于求的状况产生。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论文(5篇)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论文(5篇)2”的期望值如此迷人,但从大量并购交易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跨国兼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商业价值。
全球闻名的询问公司麦肯锡对2000-2021年间并购失败的案例讨论发觉,全部失败的并购有50%跟人有关,包括沟通不良和文化差异。
无独有偶,有讨论机构对100家并购失败的公司进行讨论后发觉,有85%的首席执行官承认,整合后的管理风格和公司文化的不兼容是并购失败的主要缘由。
由此可见,文化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巨大障碍,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企业跨国经营胜利的关键。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个案对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我国其他企业的跨国经营供应借鉴。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实例剖析作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的第一案”,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以来的罢工风潮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2021年1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股权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后,来自双龙工会的反对罢工浪潮始终没有停息,在并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汽先后经受了三次双龙工会罢工,缺乏国际化管理阅历的上汽饱受双龙罢工大事的困扰。
双龙工会几次罢工是否与收购案有直接的关联,与文化冲突是否也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跨文化视角分析,可以将上汽双龙工会频频罢工的缘由归纳如下:(一)诚信缺失且不兑现承诺自上汽收购双龙到2021年底,上汽没有兑现上汽收购之时合同中对双龙作出的投资双龙的承诺,这是双龙进行第一次罢工的直接缘由。
在跨文化管理中对他人诚信,得到他人的信任是跨国经营胜利的第一步,也是胜利整合的基石。
上汽既然已作出承诺,也已签署合同,就应当遵守合同,这是诚信的象征。
上汽假如不完全兑现承诺,劳方当然有理由通过罢工来维权。
对此,上汽不仅理亏而且也失去了双龙对它的信任,这就成为上汽收购双龙后首次致命的败笔。
(二)措辞模糊为平静2021年年底的双龙罢工,上汽于2021年初公布了上汽双龙中长期战略规划,称到2021年累计投资约25亿美元用于新车及新技术研发、增设工厂、扩充营销网络等,斥巨资给双龙将来描绘美妙前景的同时,也为上汽买来了“人心”。
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引言企业管理是指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它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
1. 领导力领导力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个良好的领导者能够激励和激发员工的潜力,鼓励团队合作和创新。
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企业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战略。
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加竞争力。
2. 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企业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员工参与意味着员工对组织的目标和决策的投入和参与。
通过员工参与,企业能够利用员工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同时,员工参与还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3.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组织文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员工团结和协作,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也有助于建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吸引优秀的员工和客户。
4.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MIS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种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一个有效的MIS可以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和市场动态。
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企业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5.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和提高员工绩效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它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绩效管理也有助于发现和解决绩效问题,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论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领导力、员工参与、组织文化、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管理。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在管理企业时,应重视这些因素,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管理的论文优秀4篇

企业管理的论文优秀4篇1运营战略的基本认识依照市场及产品特点企业所制定的一系列决策规划以及程序等,也就是企业运营战略。
其作用主要是一定范围内取得最大化的优势,为企业经营战略提供基础。
企业运行战略主要包括有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目标极具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等等。
其中总成本领先战略也就是企业在执行项经济活动的时候,确保自身在同一项目中总成本要显着低于竞争对手,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取得相应的价格竞争优势。
在企业总成本战略目标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分别是规模优势以及产量大,企业在应用这一战略中首先就要最大化的强化成本控制,减少成本支出,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管理,当然在管理过程中也必须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策略还是降低成本[1].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当前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在经营中不仅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还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随之差异化战略也就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具有自己的独特竞争特色和运营模式,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也要加强关于成本因素的考虑。
差异化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必须要保障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和同种类产品或者服务相比,确保自身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优势,例如产品质量、功能等等。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投入较大成本,虽然这样会对产品成本提升,但是和同类商品相比价格也要偏高,顾客也乐于接受这样的价格,相对应来说也就能够对成本缺陷进行弥补。
目前已经很有多企业开始实施差异化战略,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上。
目标极具战略这属于是对市场细分的战略,其实施前提也就是企业必须要能够用更高效果为市场中存在的特殊客户提供服务。
通常来讲能够采用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和同行相比也就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目标集聚战略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讲也就会将自身经历集聚在一个领域之中。
企业管理案例英文论文

企业管理案例英文论文Title: The Role of Effecti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AnalysisAbstract:1. Introduction:2. Case Study Background:2.2 Management Issues: Identify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organization, such as low productivity, high employee turnover, or inadequat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3. Methods: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used to conduct the case study analysis. This may include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interviews with key stakeholder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on effecti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actices.4. Analysis and Findings:4.1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ed: Discuss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organization to address the identified management issues.4.2 Impact on Productivity: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se strategies on productiv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in the organization.4.3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Satisfaction: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employee engagement,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4.4 Financial Performance: Assess the impac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5. Discussion:7. Conclusion:Summarize the key findings from the case study analysi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achieving organizational success. Emphasiz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robu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enhanced productivity,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overall business performance.8. References:Include a list of all relevant sources cited in the paper using the appropriate citation style.Word Count: [Provide the total word count of the paper here] Note: The word count provided should be at least 1200 words or above to meet the paper's requirements. Please ensure the content is engaging, articulate, and well-structured to effectively convey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the analyzed case study.。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分析论文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分析论文一、中国跨国企业发展概况1、企业分布较广,多元化初现趋势中国6000余家海外投资企业虽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仅港澳地区就有2184家,占总数的35%左右,其余企业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地区及北美等地已近几年,非洲、拉美、以及其他地区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步成为我国跨国企业投资的重点。
我国著名的通讯企业华为公司就始终把海外投资和贸易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上。
因此总体来看,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正日趋多元化。
2、投资领域广泛,但仍以贸易类为主中国海外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都有分布,但是在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资源开发等行业相对集中。
近几年,境外加工贸易因为受到国家鼓励而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发展很快。
3、跨国企业的主要构成第一,“中”字头的国企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
如中国石油已在海外投资7个勘探开发项目、一个炼油项目、一个管道项目,至2000年底累计投资156亿元人民币。
第二,由于在中国本土具有一定优势积累,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和新兴高科技公司虽然在海外经营起步较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联想集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它在美国硅谷设有科研机构,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20多个分公司。
第三,大型金融保险公司凭借着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其中以中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
目前,中银集团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两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
第四,中国民营企业虽然现在走出国门的还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不少非常成功的案例。
还有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上海紫江集团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望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
4、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本土化即经营属地化或经营当地化。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海外企业大多为贸易型企业,海外资产很少,而且几乎不雇用海外员工,贸易销售也只是为国内的出口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企业管理导论》联合利华跨国公司国际化案例分析专业班级12级国贸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日期成绩经济学院联合利华的国际化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品牌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整体战略的主体,全球品牌能够极大地加快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速率,形成令竞争对手难以短期模仿的竞争优势,并带来极高的投资回报。
联合利华公司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国际化历程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联合利华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范围,结合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发展实例对联合利华进行了环境分析,国际化战略分析以及文化分析,最后总结了其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以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二、案例介绍(一)公司简介联合利华集团是由荷兰Marga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于 1929年合并而成。
总部设于荷兰鹿特丹和英国伦敦,分别负责食品及洗剂用品事业的经营。
在全球75个国家设有庞大事业网络,拥有500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近30万人,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用品制造商,年营业额超过美金400亿元,是全世界获利最佳公司之一。
联合利华的14个品类的400个品牌畅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冰淇淋、茶饮料、人造奶油和调味品生产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洗涤、洁肤和护发产品生产商之一,也是世界上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主要企业之一。
其业务范围主要在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与饮料,冰淇淋这三大领域。
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联合利华是全球领先,也是亚洲最大的家庭及个人用品生产商。
拥有众多的国际品牌,包括国际知名的个人护理旁氏、力士、多芬、洁诺和凡士林以及家庭护理品牌奥妙、金纺等。
此外,联合利华的洁肤产品,除臭剂和抗汗剂在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食品与饮料:联合利华在全球食品与饮料公司中位列前三,同时是全球最大的调味品、冷冻食品和茶叶生产商,拥有家乐,立顿等世界知名品牌。
2000年购入的bestfood 百仕福使联合利华在调味品界处于领先地位。
现在,家乐是联合利华最大的食品品牌,它遍及100多个国家,销售额达到23亿欧元,产品涵盖汤类,肉羹类,调味酱,面条和现成膳食。
冰淇淋:和路雪是世界第一的冰淇淋品牌,也是联合利华旗下最大的品牌。
可爱多、梦龙、百宝乐等众多品牌在全球60多个国家家喻户晓。
此外,联合利华还有全美最受欢迎的高档冰淇淋品牌Ben&Jerry's.(二)公司国际化发展历程1929年,英国Lever公司与荷兰Margarine Unie公司签订协议,组建Unilever (联合利华) 公司。
经过80年的发展,联合利华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3,000名雇员。
2009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约398亿欧元。
联合利华的规模之大与产品范围之广使其成为世界上独—无二的跨国大公司,其国际化历史与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深远。
它的国际化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联合利华创建于1929年,由英国的利华兄弟公司和荷兰的Margarine unie公司合并组建而成,合并非常成功;2.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联合利华对新的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开发迅速扩展,从而使贸易不断扩大。
它开辟了非洲市场;3.20世纪60年代,联合利华通过一系列的创建和收购,使企业呈现多样化,公司推出的品牌有数千种之多,其中大多数只在一个国家销售;4.20世纪80年代,联合利华的业务范围跨度极大,涉及众多行业。
旗下一度拥有2 000多个品牌。
2000年提出大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品牌精简”活动,决定将业务的重心重新拉回到具有广大市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核心品牌上。
三、案例分析(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1)机会①德国汉高在2008年底全面退出中国洗涤市场。
联合利华需要把握机会,占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
②金融危机给了联合利华一个创出更高业绩的机会。
以目前联合利华发布的数据为例,公司有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联合利华在华销售近20个品牌的产品,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要比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高出很多。
③中草药、天然产品越来越受青睐。
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人们更关注健康,因此中草药、天然产品越发受欢迎。
而联合利华之前就开始致力于中草药的研究,现在应该不断研发相关的天然产品。
(2)威胁①政治因素,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帮助本土企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本土企业的发展对联合利华构成了威胁。
②强有力的竞争者。
联合利华面对着宝洁和欧莱雅的强势竞争。
甚至,宝洁已经牢牢占据市场份额的首位,而欧莱雅正在不断超越联合利华。
③本土企业的发展。
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联合利华构成强有力的威胁。
2.内部环境分析(1)优势①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联合利华的一些领先产品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由于其先进的技术从而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
②强大的品牌组合以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公司拥有世界各地的400个品牌。
13个国际品牌销售额超过100亿欧元的贡献。
③经营规模,多种变化收入来源,公司经营业务遍布全球100个国家,联合利华在全球各地设有270个生产基地。
④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秀的人力资源:有效和有吸引力的包装,对社会不断致力于公益事业有良好的公众形象。
联合利华在上海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能够吸引、收纳更多优秀人才,研发更好的产品。
研发水平是联合利华所拥有的最好的技术资源。
(2)劣势①管理模式松散,联合利华是一个缓慢移动,不宽泛,并且固有的、保守的安格鲁——德意志等级管理模式,而且,联合利华在大部分的合资公司中没有控股,因此在内部管理上存有一定问题,常常陷入意见产生不一致的争论之中。
②经营成本高,内部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企业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联合利华在单个品牌的市场推广费用竟然占到销售额的50%。
③品牌认知不清楚,一系列不知名,低卷入的品牌导致品牌层次过多;具有国际水平或者是被认可的“权威”品牌极少,销售业绩比其它全球品牌要差。
(二)战略分析1.联合利华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综合运用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是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时的两种基本品牌战略。
联合利华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的法宝之一就是在各国综合运用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的策略。
在中国,联合利华不仅引进了力士、夏士莲、奥妙、旁氏、和路雪等国际品牌,而且收购了好几个中国本地品牌。
最著名的一次收购就是将中国牙膏第一品牌“中华”收入旗下。
在收购了这些中国当地名牌后,联合利华对这些品牌的经营策略也大都值得称赞。
例如,“中华”坚实的品牌内涵,另一方面更赋予了品牌创新、现代、专业的附加价值,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使中华牙膏一直稳居中国牙膏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利华的不少国际品牌是由收购的民族品牌提升而来的。
目前。
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收购来并推广到世界各地的。
(2)在产品设计上融合国际先进技术和地方特色在中国,联合利华公司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要,来开放和设计适合本地需求的地域性产品,同时又注重将本地化和全球化相结合,通过引进世界著名品牌和利用其国际水平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形象。
具体做法是在引入全球品牌产品时进行适当改造,使它们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利用国际经验和资源,壮大本地品牌产品,同时使它们保持本地特点。
(3)与当地合作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重视市场调查和研究与开发是成功的跨国公司的共同特点,联合利华也不例外。
它十分注重从了解和预测消费者及客户需求入手,引入高科技并使其高效地运用在产品的开发上,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创意的新产品,在中国上海联合利华公司,它每年约投资10亿美元用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在开展研究与开发时,注重与当地科技界的合作,利用当地的技术力量来加强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起到“借力”的作用。
(4)用国际经验来培训当地人才联合利华公司认为:只有依靠那些有能力运用联合利华国际经验的的本地员工,才能达成满足全球各地消费者不同期望和需求的这一目标,因此公司积极招聘与培养当地人才。
公司专门设计开发了一套世界一流的“学习树”培训模式,用一棵树的形象来表达成长的范围和程度。
在中国,联合利华每年招收暑期实习生以及当地毕业生,培养本地管理型人才,适应中国本地的管理特色。
(5)运用大市场营销策略赢得当地政府和观众的支持在中国,联合利华也同样成功运用政治能力和公共关系两大手段;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帮助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从而与我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树立优良的公众形象(6)运用当地资金发展国际公司与中国本地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合资企业,从当地银行贷款,发行股票。
2.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特殊对策(1)价格战早在1999年,联合利华第一个在行业内发动降价,400克奥妙洗衣粉的价格从近6块钱一下直逼3.5元,相当于当时主要对手价格一半左右。
由于奥妙精心营造的高档形象已深入人心,老百姓突然能够买起以前买不起的奥妙洗衣粉了,市场由此洞开,奥妙也一跃成为洗衣粉市场的领导品牌。
月销售量大幅度增加,整整比原来增长了4倍以上。
(2)打假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市场每年因假货损失3.5亿元人民币,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自身利益,联合利华公司已将打假列入议事日程,决定每年花费1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专门的打假队伍,遏制假货的蔓延。
(3)定位双刃联合利华尽管一直坚持其全球品牌与当地品牌并举的战略,但仍无法回避中外品牌共存中的经营矛盾。
其结果是,2000年上海牙膏厂有限公司依据有关合同,果断收回了美加净牙膏的商标使用权。
这个创建于1962年、出口量曾占据全国牙膏出口总量70%的老牌,被合资企业独家有偿使用了6年。
合资后的前3年,美加净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年销售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但是不久,联合利华对美加净采取了一项措施:把美加净的价格从4.5元压到了3元一支。
这迫使合资公司改动美加净的配方,换成比较低档的原料,使得原来处于中高档的美加净品牌下跌档次,于是大多数从美加净上游离出来的顾客成了联合利华中高档品牌“洁诺”的用户。
这个经营策略最终使得美加净牙膏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每况愈下,销售情况严重滑坡。
1994年双方合资之初,美加净年销量6000万支,但收回时年销量却只有2000万支。
(三)文化分析1.联合利华企业组织文化(1)宗旨:安全、高效、优质与环保(2)价值观: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诚实正直,积极求胜。
(3)口号:有家,就有联合利华。
这一口号使人们将联合利华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新标识中新增添的小房子更使人感到温馨、舒适和浪漫。
乐孟能先生说:“联合利华全球都履行一条原则,即以公司运营的所在地为家———成为一家真正本地化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