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一汽解放重卡AMT_结构原理介绍

一汽解放重卡AMT_结构原理介绍
12TA AMT结构原理介绍
传动部 自动变速器研究室
目 录
1
2 3
12TA AMT结构原理 执行器简介
传感器简介
2
与12TA MT手动变速器结构对比
与12TA MT 手动变速器相比,AMT自动变速器在其基础上,采用选换档执行器代替原 顶盖总成、采用离合器执行器 代替离合器助力泵总成 。并取消了变速操纵逻辑总成、 离合器管路逻辑总成。 与12TA MT 手动变速器相比,AMT自动变速器在其基础上,新增了电磁阀控制的中间 轴制动器逻辑总成,用以同步换档转速;将原手动控制的副箱气缸改为电磁阀控制的副 箱气缸,用以自动控制高低档切换。 与12TA MT 手动变速器相比,AMT自动变速器在其基础上,新增了直线位移传感器、 输出轴转速传感器、油温传感器、中间轴转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以信号监测。
9 副箱气缸盖
10 垫片-副箱气缸 11 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 12 活塞 13 O型橡胶密封圈-活塞 14 O型橡胶密封圈-活塞
16 钢球
17 O型橡胶密封圈-活塞 18 衬套 19 O型橡胶密封圈-气缸 20 拨叉轴-副箱同步器 21 气缸-副箱 10
传感器
1.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副箱高低档位。 2.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车速。 3.油温传感器:用于监测变速器工作油温。 4.中间轴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输入轴转速。 5.气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自动变速器气源压力。
3
12TA AMT结构原理
中间轴制动器阀块
选换档执行器 电子控制单元(TCU)
传统手动变速器本体
换档手柄
后副箱换档阀块
离合器执行器
4
12TA AMT结构原理
当驾驶员通过手柄、 踏板等部件表达操作 意图时,电脑TCU判 断当前工况,经过计 算向AMT系统各部件 发出指令,执行部件 上的电磁阀根据TCU 指令进行工作,实现 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 以及选档和换档动作。 与此同时,系统中的 各传感器将当前数据 反馈给TCU,实现闭 环控制。速度、档位 等信息,通过仪表显 示出来,供驾驶员判 断,实现对车辆行驶 的控制。

电动车AMT机械执行机构总成设计

电动车AMT机械执行机构总成设计

电动车电动式AMT机械执行机构总成设计李维波(交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7级机械本0701班20072814176)摘要:AMT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液压驱动机构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设计了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动式AMT 操纵系统。

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丝杠螺母副的直线运动方案,提高了系统的紧凑性,同时增加入了直线轴承来减少丝杠的变形和两个位移传感器来检测螺母的移动位移,保证了控制的精确性。

本文主要是对丝杠的选择,并根据其尺寸对丝杠螺母和机构总成的整体尺寸进行设计改进。

用三维软件UG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并最终制造出实物。

关键词:AMT;滚珠丝杠;直线轴承;位移传感器;UG;装配图;实物Design of Electric Car’s Electrical AMT Manipulating SystemWeibo Li(School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Mechanical Undergraduate 0701 Grade2007, 20072814176)Abstract: The hydraulic drive mechanism that used widely in AMT system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complex structure, high cos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 electrical manipulating system used in electrical vehicle was designed adopting the motor as driven part. In the design process, a new silk staves of the line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nut,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compact, also increased in line bearings to reduce the bar deformations of silk and two displacement sensors to detect the nut moves displacement to ensure the control of accuracy. this article mainly to an option according to its size and attached to poles nut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overall size of a design improvement. use the software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UG parts and assembly drawing process, and finally made a firmKey Words: AMT; Ball Screw; Line Bearing; Displacement sensors; UG; Assembly drawing;IN1 引言1.1 设计背景目前,纯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案[1-9]:一是保留原有的内燃机汽车中的变速器,将内燃机发动机换成电动机即可;二是取消变速器,将电机直接连在差速器上驱动车轮或者使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车轮。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毕业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毕业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摘要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与液力自动变速器(AT)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与传统的机械变速器(MT)相比有能耗低、反应快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产品。

本文主要是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

首先介绍了AMT的原理和发展情况。

接着,根据原有离合器的结构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可行的设计方案:齿轮—螺旋传动、蜗杆传动和谐波减速传动。

通过比较,选择较有优势的蜗杆传动方案作为设计的总体方案。

然后计算相关参数,选取直流电机、传感器等。

最后对总体结构和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完成总体装配。

此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执行机构,AMT,离合器DESIGN OF AMT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ABSTRACTIn comparison with hydraul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 has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much lower cost and smaller size. Mean while it possesses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oil consumption and rapid response, superior tha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transmission(MT). And so it is a kind of promising product.In the dissertation, much effort has been made o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of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First,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AMT. And next, three feasible desig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requirement of the clutch. Those are gear-screw-driven, worm-driven, and Harmonic-driven. By comparison, the more competitive design was the worm-driven, which was determined as the last design of the clutch. Following, calculating and selecting DC-motor, sensor etc. The last, to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parts in detail., to complete the final assembly.The design of the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 has the characters of simple-structure, compaction, simple-machining, low-price, and so on..KEY WORDS:actuating mechanism AMT clutch目录第1章绪论 (1)1.1 AMT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1)1.1.1 AMT的控制原理 (1)1.1.2 AMT自动变速系统发展 (2)1.2自动离合器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3)1.2.1 自动离合器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3)1.2.2自动离合器研究的重点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设计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是一种将手动变速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的自动换挡技术。

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盯紧车辆的速度、转速等参数,实现自动化的换挡操作,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驾驶效率。

1.传感器系统设计:为了获取车辆的速度、转速、油门位置等信息,需要设计相应的传感器系统。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车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油门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系统,以供控制器做出相应的调控。

2.控制器系统设计:AMT控制器系统是整个自动换挡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通过算法判断当前换挡时机。

控制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FPGA等数字电路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等高性能芯片来实现。

控制器需要采用适当的算法来判断当前车速、转速和油门位置是否需要换挡,并控制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完成换挡操作。

3.动力传输系统设计:动力传输系统是AMT控制器系统直接影响的部分,它包括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

离合器用于实现换挡时的动力脱离和接合,以实现平稳的换挡操作。

换挡执行机构则是负责变换档位的装置,它可以是电磁阀、电动机等。

设计动力传输系统需要考虑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可靠性、耐久性等因素。

4.人机交互界面设计: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需要与车辆的驾驶员进行交互,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

这个界面可以是车内的液晶显示屏、按钮开关等形式,以方便驾驶员对系统进行设定和操作。

界面设计需要考虑用户操作的便利性、信息展示的清晰性等因素。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还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能耗等因素。

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并与整车的其他系统进行协调和整合,以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自动换挡功能。

《2024年AMT离合器执行机构行星轮系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范文

《2024年AMT离合器执行机构行星轮系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范文

《AMT离合器执行机构行星轮系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篇一一、引言AMT(自动机械传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制造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关键传动装置之一,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性能对整车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而行星轮系作为离合器执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离合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因此,对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行星轮系进行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行星轮系进行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以评估其运动性能和强度,并寻求优化的方法。

二、运动仿真分析1. 模型建立我们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对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行星轮系进行建模。

模型中,我们详细考虑了各个零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属性以及装配关系等。

通过精确的建模,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模拟行星轮系的运动过程。

2. 仿真过程在仿真过程中,我们设定了合理的运动参数和约束条件,如输入转速、输出负载等。

然后,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行星轮系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情况,包括启动、加速、减速等过程。

3. 结果分析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行星轮系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受力等变化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行星轮系的运动性能,如传动效率、平稳性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仿真结果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三、有限元分析1. 网格划分与模型准备在有限元分析中,我们将建立的行星轮系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并进行网格划分。

网格的划分要尽可能地细化,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属性、接触关系等因素。

2. 加载与约束在有限元分析中,我们需要对模型施加必要的加载和约束。

加载包括各种工况下的力、力矩等,而约束则是为了保证模型在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施加适当的加载和约束,我们可以模拟出实际工况下行星轮系的受力情况。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行星轮系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数据。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全套图纸答辩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全套图纸答辩
选择量程为90度的角度传感器。
北京泰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为DWQ-BZ-A-90-G传感 器
五、结构设计
电机
传感器
1) 电机与蜗杆的连接 轴承
转换盖 定位 钩头楔键 节省空间
2 ) 扇形涡轮 涡轮轴轴承 节省材料,减少零件加工时间 3 )曲柄 两端 4 )连杆 两端 5 )密封
六、总结与展望
2.由于时间关系,尚未将设计出的控制器进行编程 并进行实验,这将是以后的工作的重点之一。
致谢
本此毕业设计是在指导老师李德信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 完成的。李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在他的耐心教导和亲 切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本期间的学业,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积累了很多系统地完成一项设计 的经验。在此非常感谢系里其他各位老师的支持,没有他们 的督促和鼓励,我是很难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
电机转速 rpm
2000
4.3 总体设计计算
F泵 0.3F2
n 涡轮= t
rl
x
sin(
/
2)
F

F max cos( / 2)
T F r max l
P
=T n轮 9.550
总 =123
P
=
P

T
=
P
9.550nFra bibliotek计算结果 77.42

P蜗杆=246.15W



T蜗杆=1.175N m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国内外研究:
国外: 欧洲一些国家六、七就开始研究AMT,现 在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国内: 国内起步较晚,但理论上已经达到先进 水平。比如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单位都在研究AMT。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DESIGN OF AMT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ABSTRACT)开题报告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课题来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的家用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非职业驾驶员对简单操作的要求,很多汽车厂商把开发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列为一个发展方向,以适应生活与市场的需求。

我国大力支持A M T的自主开发和研制工作,在“八五”期间,“电控机械式变速箱”被列入国家火炬预备计划,“九五”期间,A M T的开发研制和产品化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

因此,开发研制AMT是符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项目,有助于提高我国汽车的自动化水平。

不改变原有离合器的内部结构,而对其操纵机构进行设计改进,是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AMT自动变速器执行机构设计。

课题类型:科研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为适应汽车发展的趋势。

现在市场上的汽车大部分还是手动换档的模式,特别是中低档汽车,自动档代替手动档将是一种必然现象。

2.为满足人们对高生活品质要求。

传统的手动变速器需要人为控制离合器和换档,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自动变速器则减轻了劳动强度,方便了驾驶;同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让车内人员享受更大的驾车乐趣。

3.为了满足中低档汽车的市场需要。

目前,由于国内自动变速器的价格相对要高和有些技术尚未成熟,中低档汽车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比例还不是很大,而高档车大多数已经使用此装置。

由此可见,自动变速器的市场需求还很大,而研究的任务就是降低该装置的成本,提高其性能,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4.节约能源,适应环保的要求。

我国石油资源紧缺,近三五年来,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要求耗油产品节约能源,而AMT要比MT节油9%—15%【9】。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早在六七十年代欧洲一些手动变速器生产厂家就已开始离合器的自动化的研究,通过全机械式或液压控制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化,但这种系统的控制效果不好,没有太多的应用。

AMT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设计毕业设计

AMT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0 文献综述 (3)0.1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3)0.2 AMT的发展过程 (3)0.3 AMT的优点和缺点 (5)0.3.1 AMT的优点 (5)0.3.2 AMT的缺点 (7)0.4 AMT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7)1 引言 (8)1.1AMT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8)1.2 开发AMT系统的性能要求 (9)1.3 AMT研究的重点问题 (10)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1)2 AMT操纵机构的基本结构 (12)2.1 AMT操纵系统的组成 (12)2.2 AMT操纵机构的分析 (12)3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14)3.1 干式离合器操纵机构 (14)3.2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 (14)3.3 离合器操纵系统的设计 (15)3.3.1 机构设计方案 (15)3.3.2 机构工作原理 (16)3.3.3 离合器的控制策略 (16)4 换档操纵机构的设计 (17)4.1 MT换档机构的操纵机构 (17)4.2 AMT换档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 (19)4.3 AMT选换档操纵机构的设计 (20)4.3.1 机构设计方案 (20)4.3.2 液压回路分析 (21)4.3.3 机构工作原理 (21)4.3.4 变速器的换档控制规律 (22)5 换档过程的电子控制 (23)5.1 升档过程的控制 (23)5.1.1 同一根拨叉轴上的升档 (23)5.1.2 不同拨叉轴上的升档 (24)5.2 降档过程的控制 (25)5.3 倒档的控制 (26)6 操纵机构的计算 (27)6.1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计算 (27)6.2 选换档操纵机构的计算 (27)6.3 辅助元件的选择 (28)7 全文总结 (29)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29)7.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摘要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与液力自动变速器(AT)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与传统的机械变速器(MT)相比有能耗低、反应快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产品。

本文主要是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

首先介绍了AMT的原理和发展情况。

接着,根据原有离合器的结构和要求,提出了三种可行的设计方案:齿轮—螺旋传动、蜗杆传动和谐波减速传动。

通过比较,选择较有优势的蜗杆传动方案作为设计的总体方案。

然后计算相关参数,选取直流电机、传感器等。

最后对总体结构和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完成总体装配。

此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执行机构,AMT,离合器DESIGN OF AMT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ABSTRACTIn comparison with hydraul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 has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much lower cost and smaller size. Mean while it possesses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oil consumption and rapid response, superior tha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transmission(MT). And so it is a kind of promising product.In the dissertation, much effort has been made o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of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First,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AMT. And next, three feasible desig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requirement of the clutch. Those are gear-screw-driven, worm-driven, and Harmonic-driven. By comparison, the more competitive design was the worm-driven, which was determined as the last design of the clutch. Following, calculating and selecting DC-motor, sensor etc. The last, to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parts in detail., to complete the final assembly.The design of the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 has the characters of simple-structure, compaction, simple-machining, low-price, and so on..KEY WORDS:actuating mechanism AMT clutch目录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AMT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AMT的控制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AMT自动变速系统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离合器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离合器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离合器研究的重点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总体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参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离合器终端传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离合器执行机构传动方案及其初步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一:齿轮—螺旋传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二:蜗杆传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三:谐波减速器传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计算及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蜗杆涡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涡轮轴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曲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执行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轴承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感器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后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蜗杆涡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机—蜗杆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涡轮及涡轮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箱体及箱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曲柄—执行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全文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自从工程师(KralBenz)发明汽车开始,在人类的不断追求汽车先进性能和功能下,汽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着。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先进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方便性,因而在汽车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现在的汽车正在逐步电子化、自动化。

汽车变速器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

汽车变速系统整体上是由手动换档向自动换档变速发展,尤其是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换档变速系统,使汽车自动变速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理论与设计水平也达到了相对的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