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辐射:现今社会第四大环境污染源.doc
牙杯底要经常消消毒

牙杯底要经常消消毒作者: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5期很多人都知道,牙刷用一段时间需要及时更换,然而对于牙刷的“好搭档”牙杯来说,良好的保管和及时的清洗也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刷过牙后,往往把湿漉漉的牙刷随手往牙杯里一扔,甚至有人匆匆忙忙连牙杯里的刷牙水都未倒干净。
虽然我们常常会洗刷牙杯,但是还是有细节被忽略掉了。
我们无法确保牙尉被刷干净了。
牙刷一般会倒着放,这样牙刷上的细菌和未来得及干涸的水滴一起流到杯底。
有时候牙杯的杯底甚至结了一层厚厚的垢。
牙杯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非但不能帮助“牙刷”清洁口腔、健美牙齿,反而成为了传染疾病的媒介或诱发疾病的祸根。
人的口腔本来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如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每次刷牙后,由于牙刷与牙齿、牙龈的擦刷接触,口腔里的食物残渣、细菌就会进入牙刷。
而牙杯如若放置在较潮湿的地方,就更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这些被细菌、病毒污染的牙刷和牙杯不仅保护不了牙齿,还可能诱发肠炎、牙龈炎、牙周炎。
解决的办法是最好在牙刷用完洗净甩干后,刷头朝上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很多家庭不习惯于这么做,而是愿意插到牙杯中,那么牙杯就至少一个星期要进行一次清洁。
及时清洗牙杯,让它保持干燥,可以定期用煮沸法消消毒。
煮沸的时间达到10分钟。
或者在牙杯中泡一些醋,然后一定用醋仔细的刷洗杯底,也可用稀释的消毒液进行洗刷等。
但是一定要确保牙杯的底部清洁。
——《健康时报》新电视晾上一个星期新的电视买回来,家里人往往迫不及待打开观看。
但是为了健康的考虑,最好别着急看,而是开着电视“放一放”。
电视和电脑的耐热材料中含有有机磷酸酯,开机以后会形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磷酸盐类气体。
这种气体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此外。
电视的塑料材料中有些含有甲醛,部分含有苯。
这些释放的挥发物对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非常高兴的看电视的同时。
也把这些挥发物吸到了身体中。
情况严重的人还可能过敏、头昏、头痛。
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

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电视监示器、手机普遍应用,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然而,它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辐射出的电磁波,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危及人体健康,从而成为继废气、废水和噪声之后的人类环境的第4大公害。
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所以被称为“无形的杀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电磁辐射与身体健康1.1我们身边常用的电磁辐射设备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就是辐射很明显的设备。
其他如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微波炉、空调器、电热毯、收音机等等。
由此可见几乎与电有关的设备,在它们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这些电子设备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给我们造成危害。
1.2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我们首先从当前应用最广范的计算机谈起,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电脑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电脑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
职业卫生专家认为,计算机操作者多为年轻白领女性,她们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
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计算机操作者连续注视电脑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白内障、夜盲症等。
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
远离第四大污染——电磁场

R
生 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五是, 可能导致儿童 状 ,应当进行检查 ,以确认是否与电磁辐射有
智力残缺。六是 , 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 良影 关 。 查血象和血压也可得到确认。 比如血压时高
j 眼睛对电磁场比较敏感, 响。 过高的电磁辐射会 时低 , 白血球有时候过高 , 心电图检查还可能发 引起视力下降 、 白内障等。 我 国现使用 的标 准是 国家环境 保护局颁 现心悸 、 心律不齐的症状 。 其次 , 敏感人群要多加防护 。 除了职业场所
效应等 。
窦性心律不齐 , 白细胞减少 , 免疫功能下降等。
所谓热效应, 是指人体 7 %以上是水 , 三是 , 0 水 诱发儿童患 白血病洫 癌) 。四是 , 影响人 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 , 引起机体升 的生育力 , 会使男性精子质量降低 , 孕妇则发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普资讯
里 堕 堕 至
曼 !
塑 超
如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 、 电站 、 变 布 的“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其中给出了职业辐 的工作人员 , ,
射和公众( 生活) 辐射两种 S R限值 。职业辐射 电台、 A 电视台 、 雷达站 、 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 标准是 , 每天 8 小时工作期问内, 任意连续 6 分 员外 , 其他敏感人群还有: 经常使用电脑 、 电视 、 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 R应小于 0 瓦 / 电子仪器 、 A) . 1 医疗设备 、 办公 自动化设备 的人员 ;
这时 人体受电磁辐射 台、 通讯设备 、 雷达站和电子仪器 、 医疗设备 、 再次受 到电磁波辐射 , ,
久而久之 , 就会成 自动化设备以及各种家用电器 ,如微波炉 、 电 的伤害程度就会发 生累积 ,
【免费下载】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5000~30000
功率密度( )
40
12/f
0.4
f/7500
2
表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公众照射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分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一级标准为安全区,
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均不会受到任
何有害影响的区域;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电场强度( )
容许功率密度( )
40
67/
12
0.22/
27
一级(安全 二级(中间 一级(安全 二级(中间
区)
区)
区)
区)
长、中、短 <10
<25
波
超短波
<5
<12
微波
<10
பைடு நூலகம்
<40
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我国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现
在都是 200μw/cm2,美国 1982 年颁布的标准是 3000μw/cm2,比我国要宽松
SAR=E2(δ/p)
其中,E 为场强,δ 为介电常数,p 为液体密度。
1.7.2 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
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安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 SAR 的安全电平时
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 等机构
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目前通用标准有两个:一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分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两个标准。公众照射标
准高于职业照射标准,要求在一天 24 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
任意 6 分钟内应满足下表所列的要求,而且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
应小于 0.02W/kg。
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开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与家庭环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磁波污染,是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满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平安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所以被称为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都有哪些危害?到目前为止,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历时较长,国内外多数学者带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
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3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4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另外,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和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室内环境意识的增强,大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自然相应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呢?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们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
《电磁辐射报告书》word版

电磁辐射报告书一. 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场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
二. 寻找身边的电磁辐射。
三. 电子辐射的危害性(1) 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机理: 电磁辐射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人体是个导电体。
电磁辐射于人体可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
电磁感应可使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再分布产生极性,同时又使极性分子再分布;即偶极子的生成。
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的取向将导致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酶的活性,导致细胞状态及功能的异常。
电磁辐射使生物膜功能紊乱甚至破坏会抑制细胞活性,如精子生成减少及活性降低, 产生不育症,脸部皮肤细胞代谢障碍而产生色素沉着等。
当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就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的正常电生理活动。
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腺体细胞功能状态的异常,将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2) 电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的直观感觉: 答:随着电脑等普及应用,特别是一些经常使用电脑的人,自身都有切身感受,那电脑 微波炉 电磁炉 手机 电视家具用品就是: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久了,眼睛会感觉干涩并且导致视力下降、头晕,甚至会造成电脑从业人员脸上起色斑,导致脸上色素沉着;更严重情况是部分电脑从业人员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这些就是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直观表现,我们应该加强和提高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和防护。
尤其孕妇或适孕妇女更应该加强电磁辐射危害的防护。
(3)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三大效应:(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随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科学技术飞跃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快速提高。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也随之高速发展,为提高生产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是伴随而来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让人类付出了环境的代价。
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电磁污染、无线电干扰、电压高次谐波、电流高次谐波、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事故及检修对环境的污染、及腐蚀污染等。
其中电磁污染已成为公认的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倍受关注。
1.电磁污染1.1 电磁污染的定义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交流电在其周围都要形成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又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产生交变的电场,这种交变的电场与交变的磁场相互垂直,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地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即为电磁波。
电磁辐射达到一定量级时就形成电磁污染。
我们工作生活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厂、车间,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电磁环境。
电磁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环境中传播,它是一种运动着的物质,没有静止的质量。
不像建筑物、机械设备、生产原材料那样可以静止的安放在某一空间,有其固定的体积和重量。
电磁波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但是却确实存在,可以用仪器探测到。
正是电磁波具有不独占空间,不存在空间物理外形互斥这一特殊属性,使得我们所处生产空间电磁环境错综复杂,可能形成明显或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污染包括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主要指射频电磁辐射。
电磁污染又被称为频谱污染或电噪声污染。
1.2 电磁污染的来源构成电磁污染的电磁辐射首先产生于天然的电磁环境,包括来自行星、恒星和银河系即宇宙方面的电磁辐射;来自于大气层、电离层、地面磁场和地球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
人为电磁辐射,有电波发射设施,通信设施,各种高频设备,交通设备,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等。
生活中电磁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生活中电磁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生活中电磁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目前,磁污染已成为公认的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下面列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磁污染。
微波炉:与其他家电用品不同的是,即使仅是插着电没有使用它,有的机型前方按键板的磁场仍可高达30-60mG(mG:毫克斯是磁场强度单位),使用时的磁场则超过200mG。
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电冰箱:特别是在冰箱正在运行、发出响声时,冰箱后侧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更是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
非照明用的小型灭蚊灯:可别小看它,其磁场也可以超过500mG,应该把它放在墙角。
手机充电器:带变压器的低压电源一般磁场都很高,在接线的地方可以侧到300mG以上,不过距离仅30厘米远就马上掉到1mG以下了。
手机充电器、便携式单放机在插座上的变压器磁场也较高,所以要保持距离。
电吹风:一般普通家用的1000W的电吹风,辐射值达350mG左右。
特别是在开启和关闭时辐射最大,且功率越大辐射也越大。
所以在使用电吹风时,应该保持正确的方法。
“磁”天下,堪无忧?据研究报告磁污染对人体的五大影响是:
1. 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
2. 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 电磁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 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
5. 电磁辐射可使生殖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辐射:现今社会第四大环境污染源继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波辐射是现今社会第四大环境污染源。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两种影响:一是电磁波的热效应。
当人体吸收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出现高温生理反应,最后导致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
二是电磁波的非热效应或者说累积效应。
当电磁波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时,就会出现如心率、血压等生理改变和失眠、健忘等生理反应,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大,后果严重者可以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把极低频电磁场作为可疑致癌源,与苯乙烯、电焊烟雾、汽车尾气等归属为一类致癌物。
在电磁波辐射的日常污染源中,首当其冲的是计算机,因为人们必须面对面、近距离、长时间地接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
其他日常污染源还有微波炉、手机、电吹风、电视机、冰箱等等,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电磁场无处不在。
这是工业化发达的幸与不幸。
人们在享受的同时,正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各种防辐射衣物的问世与风靡。
另外,食疗在抗辐射领域大展身手,枫斗、西洋参、枸杞、菊花四味泡茶饮,能有效抵抗电磁辐射的侵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完电脑、看完电视后,洗把脸,也能减少电磁波辐射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