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合集下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别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其中两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这两次工业革命革新了我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改变了经济的形态。

因此本文将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对比,以检视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巨大进步。

1.目的和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约在1760到1840年之间展开,它的产生是因为煤炭和铁矿等矿物质的发掘和生产技术的提高。

这使得高温熔炼钢铁和生产纺织品成为可能,这一个时代的动力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机械力。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项技术已经被从制作手工制品,转变为从商业出发的制造大量的商品。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化学反应的发展对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普及催生了一个新产业--“电机和电器”. 在这个时代中,机器将电作为动力源,从而引领了工业化时代。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燃料等领域的大量技术革新。

总体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力是电力和化学反应。

2.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工业革命历史中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制造家常、手造化的商品,转变为机器换代和规模化生产,其中最明显的萨缪尔·科姆普顿在1779年发明了一台”纺织机械”,该机可以纺织,而且速度比手动的纺织机快八倍左右,单机就可以相当于十几个工匠的合力。

在布鲁姆和斯蒂格利茨(2007)的研究发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和生产力,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中产阶级”,这些能够卓越地掌握社会分工的商人和企业家,他们掌握技术优势、拥有财富,成为工业化时代的代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汽油发动机的发明,使汽车、飞机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大规模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和效率。

同时,机场、高速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国家也在这个时期建成,这些基本设施极大地加速了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和信息流通。

此外,电力的出现加速了生产效率的发展和扩大生产规模。

微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微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社会转型“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主要成果蒸汽机、火车、汽船等电灯、汽车、飞机等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3.促进英、法、美等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霸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对中国的影响(拓展点)1.英国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拓展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让中国一度陷入了危机和挑战,也起到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750-1900)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

英国的纺织业和煤炭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其影响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全球。

这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上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先进技术,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电报、化学工业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取代人力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这对中国的农民经济有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化学化进程逐渐加快,许多传统农业工艺也逐渐消失,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2.对经济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贸易、制造业、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

经济依赖于纺织、茶叶、丝绸等传统手工业的中国,受到了英国商品制造和贸易的挑战。

西方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业逐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商品质量低下,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了经济落后,失去了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变化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开始。

由于农民的财富被剥夺,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使得城市生活环境和卫生形势急剧恶化,社会压力增加,也引发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90-1939)主要以电力、石油化学工业和制造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代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中国的改变也十分显著。

1.技术上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骨干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如钢铁、汽车、飞机、轮船、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变革。

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1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发明都源于实践;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取得巨大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对滞后和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迅速发展;3有些国家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便于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发展速度;4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轻工业部门;以纺织、煤炭、交通运输业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重工业部门;以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5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时代为主要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时代为主要特征..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新的特点
新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直接转化为生产力;2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以美、德为主;3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4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输出为主;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工业革命的分类

工业革命的分类

工业革命的分类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都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a.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b.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美国和德国同时起源的..c.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d、它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e、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自然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①相同点:a.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b.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c.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d.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不同点:a.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b.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c.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相同点:1、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都引起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关系的巨变;2、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都对中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5、客观上都传播着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6、都促使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但也都使得无产阶级受到压迫并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与贫穷;7、从条件上看,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为之提供了可能,殖民扩张为两次工业革命开拓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市场的需要成为发生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和促成因素;8、都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二)不同点:1、发明创造者成分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人技师为主的劳动者是发明创造的成分,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多为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改进;第二次中绝大多数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发源地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之后向其它国家扩展;第二次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几乎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3、工业发展的重心不同:第一次开始于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第二次则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业、能源工业领域;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确立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第二次是从重工业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

5、对世界的影响不同:(1)生产的动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开辟了电气时代。

(2)社会结构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使世界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第二次使生产资本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垄断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者。

(3)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第二次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东西方差距扩大。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
(1)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都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变化 .
(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都改变了世界格局 . 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不同点:
a.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
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师;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
师.
b.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
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美国和德国同时
起源的。

c.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
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d、它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
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

e、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自然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取
得了巨大成果。

①相同点:.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
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不同点:.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
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
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