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

()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B.生产费用C.经营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A.短期借款利息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

A.成本会计对象B.生产费用C.产品成本D.经营管理费用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B.生产费用C.制造费用D.废品损失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三、多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职能应包括()。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控制D.成本分析E.成本考核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A.成本核算B.成本预测、决策C.成本考核D.成本分析第二章工业企业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判断题1.间接生产费用是指需要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金静红 成本会计学第6章

金静红 成本会计学第6章
《成本会计》第六章
Ø
Ø
19
原材料 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
① 可修复废 品的修复 费用 ③ 残值回收
原材料 现 金
基本生产
②不可修复 废品的报 废成本 废品净损失 ④ 应收责 任人赔偿 结转废品净损失
其他应收款
废品净损失=①+②-③-④
20 《成本会计》第六章
Ø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可按实际耗费计算,也可按定 额成本计算 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分配已经发 生的生产费用,计算出废品的实际生产成本,从 “基本生产”账户转入“废品损失”账户 在核算废品残值、责任人赔偿后,将废品净损失 转入“基本生产”账户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Ø
Ø
21
《成本会计》第六章
(1)计算、结转废品成本
项目 生产成本总额 单位成本 废品成本
Ø
产量(件)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100 - 20 800 8 160 400 4 80
制造费用 600 6 120
合计 1800 18 360
或可比照P145表6-16,按定额成本计算废品成本 借 废品损失 贷 基本生产 360 360
《成本会计》第六章
Ø
Ø
17
Ø
根据废品是否可以修复,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 不可修复废品
可修复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 技术上不可修复,或所发生 的修复费用经济上不合算 不可修复废品已经发生的生 产费用扣除回收残值的余额 作为“废品损失”
技术上可修复,所发生的修 复费用经济上合算 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作 为“废品损失”
5
《成本会计》第六章
Ø Ø
按单步法汇集一类产品的本期生产成本 将生产成本总计在一类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之间分配 将完工产品成本在一类产品内部分配(见第四章 第三节)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课件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课件
2、各步骤的在产品指狭义的在产品,即各生产 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各 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完工半成品(最后步骤为 产成品)和狭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各步骤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 结转。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
33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图
第一步骤成本 计算单
1、大量生产和大批生产要求按产品品种或生产步骤计 算成本。
2、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要求按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
14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结合起来, 决定了三种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 计算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生产组织
工艺过程
和管理要求
大量大批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 生产 要求分步骤计算 成本的 多步骤生产
越多,越简化。
适用条件: 1、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多,完工批数少; 2、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
31
第三节 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概念:
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二)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原材料费用分配同一般分批法,各项间接计入费 用按累计工时比例分配。)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
29
全部产品某项间接 全部产品累计该项间接计入费用 计入费用分配率 =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
某批完工产品分配的
该批完工产品
= 分配率 ×
某项间接计入费用
累计工时
成本会计学(五-六章)
30
n 评价: 简化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工作,月末未完工的批数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练习1: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40购货单位:X公司投产日期:2月份产品名称:A批量:20台完工日期:2月提前完工2台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2306这一做法的优缺点:核算工作简单,但分配结果不甚正确。

练习2:1、第一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20=5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00月末在产品=/*50=50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40%+20=3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3400 月末在产品=/*32=128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6750 月末在产品=/*32=1600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33500+13400+16750=63650 第一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0+1280+1600=7880第二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13400月末在产品=/*20=800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50%=10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0100 月末在产品=/*10=600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26800 月末在产品=/*10=800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3400+20100+26800=60300第二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00+600+800=2200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六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工业企业按其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

A.简单生产和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和多步骤生产 C.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 D.大量大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直接法B.顺序法C.代数法D.品种法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有。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学第六章复习要点

成本会计学第六章复习要点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这部份内容的复习,还是以看书为主,因为书本上很多表格,我一个个输进去的话,一来显得有点重复、二也很浪费我的复习时间,我也要边整理资料边复习.重点看书本上的表格及分录。

仔细看书本上怎么说明有些表格中的数字是哪里来的,我只是把剩余的主要公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出来,虽然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失望,但是你要耐心点翻到文章末尾有猛料哦!1.品种法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重演和综合。

具体可以复习下第三四章,此处省略。

1.书中表格的顺序有点错误,修正如下:P118 表6—8改为6—11表6—9改为6-12P119 表6-10改为6—8表6—11改为6—9P120 表6-13改为6-10P114 表6-1 改为6—132.分批法.1。

一般的分批法,与品种法类似,只是将成本计算对象改成了生产批次,自己可以看下P127的例题。

2.简化分批法。

简化分批法,不分批次计算.1.而是在各批产品完工之前,只需登记直接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2.每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次产品之间分配,而是在有产品完工(不是全部完工)的那个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计算公式为:全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错误!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的累计工时×全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3.而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进行分配。

具体例子见书本P129-1313.分步法这是本章的难点根据是否要结转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法(要结转半成品成本)、平行结转法(不用半成品成本)。

I)逐步结转法例:甲产品有四个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在产品和完工产品,其中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的完工产品都是半成品半成品可以通过半成品库收发,也可以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

半成品也能按实际成本结转,也能按计划成本结转。

这样我们可以把逐步结转法分为两大类:1.半成品可以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采用综合结转法。

成本会计学课件

成本会计学课件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 标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费用成本
利润
价格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1.3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与学科定位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
机遇和挑战
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
1.6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成本会计制度
工业企业 成本会计
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
成本会计制度一经
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确定,就应认真贯
彻执行。应根据情
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
况的变化对成本会
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计制度进行修订和 完善。
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
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成本
价 值 w
活劳动 创造价值
v+m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
成本的经济实质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 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 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 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实际成本
产品的现实成本是指实际工作中计算 的产品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8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人大第六版《成本会计学》第六章

人大第六版《成本会计学》第六章

6
7
品种法的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品种。 2.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3.在产品计价:单步骤一般不存在在产品计价 问题,多步骤一般存在在产品计价问题。
8
成本核算的账簿设置及账务处理程序
应 付 职 工 薪 酬
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上一页 下一页 回首页9
辅助生产成本明 细账及分配表
制造费用明细账 及分配表
XX批X产品成 本计算单 XX批X产品成 品计算单
XX批X产品成 本计算单
38
(二)分批法的应用--【例4.3 】 1、按批别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
2、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
表4.25
本月生产费用
单位:元
39
3、计算批次产品成本,编凭证
注:按批次 设明细
2010年6月
单位:元
27
(10)编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表”, 分别见表4.22、表4.2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 位成本和完工产品及在产品成本,并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有关账簿。
28
表4.22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表
产品名称:甲产品 2010年6月
单位:元
29
表4.23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表
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见表4.3。
11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基本生产车间
产品名称:电力

单位:
12
该厂10月份电力产量为1 000万度,当月的“电力成本计算单”见表
4.4。
表4.4
电力成本计算单
产量:1 000万度
2010年10月
单位: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部 产 品 累 计 间 接 计 入 费 用 分 配 率 = 全 部 产 品 累 计 间 接 计 入 费 用 全 部 产 品 累 计 工 时
某 批 完 工 产 品 应 负 担 的 间 接 计 入 费 用 = 该 批 完 工 产 品 累 计 工 时 全 部 产 品 累 计 间 接 计 入 费 用 分 配 率
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并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 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8. 根据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成本,汇编产 成品成本汇总表,结转产成品成本。
2020/8/14
6.1.2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2020/8/14
6.2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2020/8/14
6.2.3 简化的分批法
• 这种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此又称为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 各项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既是各批产品 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也是完工产品 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 。
2020/8/14
•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 简化的分批法
2020/8/14
6.2.1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适用范围:
– 单步骤的小批、单件生产; –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小批
、单件生产。
2020/8/14
6.2.1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特点:
–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批别或件别。 – 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不定期,与产品的生产
– 各步骤之间成本的结转:需要按照产品品种结转各步骤成 本。
2020/8/14
6.3.2 逐步结转分步法
•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 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分步 法。亦称计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 需要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原因:
– 半成品不仅供本企业进一步加工,还经常作为商品出售; – 半成品要进行同行业成本的评比; – 为了分别计算耗用同一种半成品的多种产品的成本; – 为了全面考核和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和
• 特点:
–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生产步骤。 – 成本计算期:
• 大量、大批生产中,成本计算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 小批、单件生产中,成本计算不定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 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 大量、大批生产中,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
• 小批、单件生产中,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费用的问题。
6.3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
2020/8/14
6.3.1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适用范围:
–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 多步骤生产;
–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小批、单件的 多步骤生产。
2020/8/14
6.3.1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多步骤生产中,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
2020/8/14
6.1.2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1. 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2. 根据在产品盘存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在产品 盘盈、盘亏或毁损价值,并从有关费用中冲减盘 盈价值,将盘亏或毁损损失计入生产费用。
3. 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明细账记录,编制费用 分配表,分配各该项费用。
4.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020/8/14
6.1.2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5. 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6. 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登记管理费用明细账,
归集和结转管理费用。 7. 根据上述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产
第6章 产品成本 计算的基本方法
2020/8/14
第6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2020/8/14
6.1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2020/8/14
6.1.1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资金占用水平。
•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 • 可以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2020/8/14
– 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计算并登记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费用分 配率;
– 计算和登记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 – 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费用减去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计算和
登记月末各批在产品总成本。
2020/8/14
6.2.3 简化的分批法
• 在某批产品完工之前,明细账内只需按月登记直接 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在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只有 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 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 适用范围:
– 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 –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2020/8/14
6.1.1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 特点:
–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 – 成本计算期: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 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 单步骤生产中,费用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
周期一致。 – 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般不
存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但如果批内产品有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则需 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2020/8/14
6.2.2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 分批法按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每批产品的成本计算程序与品种法一样。
2020/8/14
6.2.3 简化的分批法
• 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且月末未完工的 批数也较多,可以考虑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 简化分批法下,仍按照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但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
– 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包括直接计入费 用和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