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编》_龙胆草_中医世家
龙胆草简介

龙胆草简介
龙胆草其原名为龙胆,别名还有:胆草,草龙胆,山龙胆。
拉丁文名:Gentiana scabra Bunge.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龙胆草属于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龙胆草系20世纪70年代四川省发掘的民间草药,广泛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北等省区,河南和陕西也有少量分布,还有川西南、滇北山区海拔1100~2500m的山原、草坡及疏林地带,四川省米易县是主产地之一全草入药,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泻火,止咳的功效,主要治疗肺热咳嗽,湿热黄疸和小便不利等症状[1,2]。
龙胆草为常用的中药材,在历代的本草均有详细记载。
目前以龙胆为原料的中药品种比较难能准确统计,估计大概已有500 个。
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含龙胆的成药处方有龙胆泻肝丸、清热解毒口服液、黄连羊肝丸等6首,因此为检索词在Google上进一步引申检索可知全国有超过580个厂(次) 生产这些品种。
从古至今,龙胆这一中药品种在治病救人,可见在维护人们的健康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龙胆的现代研究,产品的开发离不开本草文献,需对龙胆的应用传承进行系统梳理,无疑能成为龙胆及其中成药的现代化,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1.1.2龙胆草分布地区
四川、贵州、云南三省。
主产凉山州各县。
1.1.3龙胆草的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600~3500m的山坡阴处灌丛下。
1.1.4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1.1.5龙胆草的主要成分
本品含龙胆苦苷和当药苦苷等成分。
1.1.6炮制方法
除去泥沙,杂质,淋润,切段,干燥。
【推荐】你知道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吗

你知道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吗
中药龙胆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的干燥根茎。
传统认为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龙胆草需注意副作用。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龙胆草的副作用基本信息
别名
胆草,龙胆。
来源产地
本品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二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各地均有分布。
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
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苏等地。
采收炮制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状性味
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龙胆草泡水喝的功效

龙胆草泡水喝的功效关于《龙胆草泡水喝的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胆草也许在大多数不了解中药的朋友眼里是非常陌生的,这种草药主要的作用和药用价值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龙胆草是龙胆科植物,本身的根和根茎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治疗腹泻,缓解肝脏疾病的作用,而且这种药物本身还可以杀虫,那么龙胆草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呢?龙胆草功效与作用龙胆草的作用:龙胆草,中药名。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
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龙胆草药理作用:1.对消化道的影响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
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2.利胆和保肝作用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
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
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
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3.利尿作用龙胆注射液10g/kg,耳静脉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给药前每30分钟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龙胆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
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龙胆草的介绍_龙胆草的功效作用

龙胆草的介绍_龙胆草的功效作用胆草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商品龙胆的来源,主要为植物龙胆及其同属的数种近似植物。
什么是龙胆草?龙胆草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龙胆草的资料,欢迎阅读。
龙胆草的介绍入药部位菊科植物苦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相关配伍1、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
(《伤寒蕴要》)2、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龙胆一两,去头锉,水二盏,煮一盏,隔宿勿食,平旦顿服之。
(《圣惠方》)用法用量3-6g。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高1-2尺。
该植物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
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温度是相当高的。
北京地区引种后,一直生长良好。
地势高燥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土壤过粘、贫瘠的地区不宜栽培。
龙胆喜肥,在结合深耕土地时,每亩应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8000斤左右。
每年4月中旬萌发,8月开花,花期8-9月,果实9月成熟。
全年生长期180-210天左右。
产地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1]2、《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3、《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
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
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
龙胆草的功能主治和常用剂量是

龙胆草的功能主治和常用剂量功能主治龙胆草,科名为龙胆科。
主要成分为苦苷、龙胆石胆素、龙胆酸、以及一些生物碱、多酚类物质等。
龙胆草在中药学中具有苦、寒的特性,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以下是龙胆草的常见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龙胆草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
可用于治疗急性热病、中暑、感冒、喉咙肿痛等症状。
2.凉血止血:龙胆草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咯血、便血、崩漏、带下等。
3.消肿止痛:龙胆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丹毒、疖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改善胃肠功能:龙胆草可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常用剂量龙胆草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以下是龙胆草的常用剂量范围:1.龙胆草水煎剂:一般每次用药10克至30克。
可酌情加减。
2.龙胆草粉末: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每次用药3克至10克。
3.龙胆草片剂:一般每次用药3片至6片,饭后温水服用。
4.龙胆草口服液:一般每次用药10毫升至20毫升,饭后服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病程等综合考虑,医生会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龙胆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龙胆草具有苦寒的性质,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
3.对龙胆草过敏者、胆道梗阻患者、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或避免使用。
4.在使用龙胆草时如出现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龙胆草的使用应与其他药物间隔一段时间,避免药物相互影响。
总结龙胆草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材。
其常用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每次用药范围在10克至30克之间。
使用时需要注意特殊人群的使用限制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陵游、草龙胆、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山龙胆草、苦草、胆草、四叶胆。
〔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及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和条叶龙胆G . manshurica kitag的根。
〔成分〕根及根状茎含龙胆苦甙约2%,水解后得龙胆苦甙基及葡萄糖、龙胆碱、龙胆糖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泻肝胆实火:《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癇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名医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
《用药法象》:“退肝经邪热”。
2.清下焦湿热:《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毒,肠风下血”。
《主治秘诀》:“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热脚气”。
《用药法象》:“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
二、近代研究1.解热作用:龙胆苦甙对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可以用治疟疾发热〔1〕。
临床观察有解热作用。
2.镇痉解痉作用:大量龙胆草配合芍药煎服有强烈的镇静作用,对小儿热病所致的抽搐有解痉作用〔2〕。
3.消炎作用:中等剂量的龙胆草有消炎作用,临床用治十二指肠炎、结合膜炎、膀胱炎、肝炎、阴部湿疹等〔2〕。
4.抑菌作用:龙胆属植物有七种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3〕。
5.健胃作用:龙胆草味苦,有健胃作用〔4〕。
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能刺激胃酸分泌,若食后服,反使胃机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5〕。
6.降压作用:龙胆酊大量应用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缓〔6〕。
7.抗真菌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体外有抑制某些皮肤真菌的作用〔7〕。
此外,尚有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脑磷脂絮状试验数值的作用。
〔性味〕苦,寒。
归肝、胆、胃经。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寒热惊癇,胁痛目赤,咽痛,口苦,头痛头晕,湿热淋症,痈肿,阴部湿疹,口舌生疮。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龙胆草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
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温度是相当高的。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龙胆草有保肝、利胆、健胃之功效,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效降低转氨酶;能够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从而有利于肝胆。
少量龙胆草可有效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人食欲大增,有极好的健胃功能;但不可大量服用龙胆草,会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龙胆草治疗脱发有显著疗效。
内服加上外洗,治疗几个疗程,毛发就会慢慢长出,直至头发茂密,脱发痊愈。
经试验证明,患者体会高速我们,脱发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当守虚中有实,祛邪扶正,是药才可为治疗所用。
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在治疗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病症上疗效较为显著。
龙胆草有祛火定风、泻肝胆火之功效,可治疗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症状;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还可利水消湿,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龙胆草可以驱虫消食,治疗小儿热泄下利等症,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龙胆草有镇静降压、利尿之功效,可降低血压;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于多种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注射液可有效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龙胆草可抑制抗体生成,有抗过敏功效;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草苦苷可抑杀疟原虫,龙胆草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龙胆草的副作用和禁忌1.用量过大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药不对证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龙胆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龙胆草简介龙胆草,学名Gentiana scabra Bunge,为龙胆科植物龙胆的干燥根或全草。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区。
它具有苦味、寒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龙胆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龙胆素、黄酮类、多糖等,具有诸多药理活性。
2. 龙胆草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清热解毒:龙胆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热、疮疡肿毒等病症。
•促消化:龙胆草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抗菌消炎:龙胆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反应。
•解酒护肝:龙胆草对酒精所致的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解酒和护肝。
•改善循环:龙胆草可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凝聚,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3. 龙胆草的主治疾病3.1 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龙胆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肠胃感染:龙胆草可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对肠胃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泌尿系统感染:龙胆草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发挥抗菌效果,适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3.2 皮肤疾病•疮疡肿毒:龙胆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
•湿疹、皮炎:龙胆草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瘙痒和红肿,适用于治疗湿疹和皮炎。
3.3 肝脏疾病•脂肪肝:龙胆草可以减少脂肪在肝细胞中的沉积,有一定的改善脂肪肝的作用。
•酒精性肝病:龙胆草对酒精所致的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病。
4. 龙胆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龙胆草可制成药丸、药膏、药液等剂型,口服或外用。
具体的用法、用量可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龙胆草性寒苦,不宜过量使用,孕妇和体虚者慎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
5. 龙胆草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龙胆草的研究进展较为活跃。
有研究表明,龙胆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
其中,龙胆素是龙胆草主要的活性组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溃疡等多种生物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草新编》_龙胆草_中医世家
龙胆草龙胆草,味苦涩,气大寒,阴也,无毒。
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胆,其余治目、止痢、退热、却肿,皆推展之言也。
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血又去,湿消气又消。
初起之水湿黄胆用之,不得不亟。
久病之水湿黄胆用之,又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痹之灵药也。
或谓龙胆草治湿热尤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胆,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又成黄病者。
龙胆草所能治也,龙胆草泻湿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或疑龙胆草苦寒,虽为利湿热之要药,治黄之症,不能舍之他求,然多服损胃,黄胆之病未必全消,元气已失用矣。
曰∶治湿热与治虚火大异。
湿热乃热结膀胱,虚火乃火炎于肾脏。
热结于膀胱,不用龙胆之苦寒,乃膀胱之热不能下泻。
湿且流于肢体,火炎于肾脏,一用知、柏之苦寒,乃肾脏之火不能下归,寒且留于脾胃。
予辟用黄柏、知母之失,遇大寒之药,不论其治病之有益无益,尽戒人之不用也,不几因噎废食乎。
龙胆草治黄胆,余所以教人亟用,而不可缓用也。
或问龙胆草治黄胆,何以有效、有不效?先生谓龙胆草,正治湿热之黄胆,非湿热者不能治,然实是湿热,仍不效,余不得其解也?夫湿热之不同也,久矣。
湿热入肝者,其热易散;湿热入于胆者,其湿难祛。
盖湿热
之邪,无不从膀胱泻出也。
胆主渗入,而不主渗出,膀胱只可泻胆中已出之湿,不能泻胆中已入之湿热。
故在肝者易见功,在胆者难收效耳。
或问龙胆草不能泻胆中之湿热,又用何药以收功。
子曰∶泻湿热不用龙胆草,余未见其可也。
然专用龙胆草,又苦不能去病。
惟有如柴胡舒其胆中之气,便湿热之邪仍从外渗出,庶几难于收功者,变为易于收功乎,龙胆草正不必多用也。
或疑龙胆草利湿,利热中之湿也,不识又能利寒中之湿乎?曰∶今人利湿,不问寒热,一见水症,尽用龙胆草以利湿。
不知龙胆能泻湿热,又能泻湿寒,但消湿热其功速,消湿寒其功缓。
速则去湿而元气不伤,缓乃未免有伤元气矣,盖速乃龙胆草不必多用,而缓乃龙胆草势不得不久用矣。
故利湿热宜用龙胆草,湿寒不宜用龙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