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
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
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筋伤:俗称“伤筋”, 就是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得筋得损伤。
2.椎间孔挤压实验: 患者端坐凳上, 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 患者若感到颈痛并向上肢放射, 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3、牵引试验: 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颏部, 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 如抬升或牵引就是疼痛缓解或减轻则为阳性。
笨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跟症状与表现出颈神经跟病变体征得患者,也可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后部得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端坐, 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 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正常人可抬高70-90度, 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得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 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一般要左右对比,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为阳性。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
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 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得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 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 健侧膝关节、髋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 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度, 然后屈曲膝关节。
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 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 可能为腰2.3与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 也可能就是股神经收到牵拉所致。
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7、抽屉试验: 又称推拉试验。
中医筋伤题库

筋伤第一节筋伤概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持续劳损 D.肌肉强烈收缩 E.挫压2.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 B )A.活血和营,舒筋活络 B.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C.温经止痛,滑利关节D.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E.补益肝肾,宣痹通络3.什么朝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歪、筋柔、筋正、筋断、筋折、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 E )A.唐代 B. 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4.以下哪一病变不属于筋位异常( D )A.筋歪 B.错缝 C.筋走 D.筋正 E.筋翻5.以下哪一病变不是伤筋的常见并发症( B )A.神经损伤B.缺血性肌挛缩 C.骨性关节炎 D.损伤性骨化 E.关节内游离体6.哪本古籍中曾述及按摩法和推拿法是治疗伤筋的主要手法(E )A.《肘后救卒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正体类要》 E.《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7.伤筋初期及中期,外用药物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常用药膏有( C )A.四黄散 B.清营退肿膏 C.三色敷药 D.宝珍膏 E.万应膏(二)B型题1.A.筋断 B.筋柔 C.筋寒 D.筋翻 E.筋强(1)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 E )(2)损伤后肌腱、韧带位置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D )2.A.扭伤 B.挫伤 C.碾伤 D.筋撕裂 E.筋断裂(1)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外力远离损伤部位,发病却在关节周围的是指( A )(2)直接暴力打击或跌仆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引起该处皮下、筋膜、肌肉、肌腱等组织损伤的是指( B )3.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腕关节 E.踝关节(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 B )4. A.桃红四物汤 B.和营止痛汤 C.小活络丸 D.大活络丸E.麻桂温经汤(1)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A )(2)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B )(三)D型题1.急性伤筋常须和何病区别(BC )A.骨痨 B.风湿肿痛 C.湿热流注 D. 骨肿瘤 E.退行性疾病2.《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曾述及( AB )A.按摩法 B.推拿法 C.拔伸牵引 D.旋转斜扳 E.屈曲按压3.急性伤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何法为主(AC )A. 养血和络 B.活血化瘀 C.温经止痛 D.祛风散寒 E.消肿止痛4.风寒砂适用于治疗( BC)A.急性筋伤 B.陈伤隐痛 C.风湿痹痛 D.关节红肿 E.局部热痛5.扭伤的好发部位是( AC )A.关节部位 B.骨干周围组织C.关节周围组织 D.胸壁部 E.腹壁组织(四)X型题1.筋的范围包括( ACDE )A.关节囊 B.关节 C.关节软骨 D.肌腱 E.筋膜2.属于急性伤筋中期临床表现的是( BCE )A.疼痛剧烈 B.疼痛渐减 C.瘀斑青紫 D.瘀斑红紫 E.局部肿胀渐消3.伤筋常见的并发症有(ABCDE )A.血管损伤 B.神经损伤 C.撕脱性骨折 D.坠积性肺炎 E.骨性关节炎4.属于筋的范畴的组织有(ABCDE )A.肌腱 B.肌肉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E.韧带5.筋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BC )A.疼痛 B.瘀肿 C.功能障碍 D.畸形 E.异常活动6.伤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BCDE )A.撕脱性骨折 B.损伤性骨折 C.骨性关节炎 D.关节内游离体 E.关节僵硬7.不宜施行理筋手法的是( ABCDE )A.骨恶性肿瘤 B.妊娠期 C.骨髓炎 D.骨结核 E.肌腱断裂8.依据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将筋伤分为( CDE )A.扭伤 B.挫伤 C.筋位异常 D.筋撕裂 E.筋断裂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1.伤筋的外因,根据外力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持续劳损)三种。
中医骨伤

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2、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响声或摩擦感,称骨擦音。
3、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病。
4、清创术:就是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细菌,使污染伤口转变成为干净伤口,缝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
5、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6、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7、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8、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9、筋伤: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
10、筋断裂:系指外力作用于肢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的断裂,伤后导致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斑、畸形等临床表现。
11、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简称“肩周炎”。
12、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
13、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14、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15、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16、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
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
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中医筋伤学重点个人整理版

中医筋伤学重点(整理)1.名解1.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仰卧,患侧膝关节伸直180,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然后屈曲膝关节。
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要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是股经受到牵拉所致。
而要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是,此实验阴性。
2.跟臀试验:患者俯卧,双侧髋膝关节伸直放松,髋关节内收,检查者用手握住患者足部,是足跟触及到臀部,如腰骶关节病变,则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甚至腰部也随之抬起,则该涉实验阳性,3.梨状肌综合症:由于梨状肌损伤、炎症或变异,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以一侧臀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本病多见中青年人,是临床腰腿痛的最常见病症之一。
4.腕管综合症: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登一系列症状群。
5.旋后肌综合症:由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症候群,又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临床上多见,患龄40—70,男性多见。
6.Tinel征:用手指轻叩腕掌部,如出现沿正中神经分布区电击感的异常感。
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诊断7.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的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因肩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
起病缓病程长。
8.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一种非特异炎症所引起的以急性髋关节疼痛、肿胀、跛行为主的病程短暂的疾病。
临床多见3—10岁儿童,男孩多见女孩。
本病发生后,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多数患儿针对性治疗克痊愈,否则有继发股骨头无菌坏死可能。
9.急性腰扭伤:指腰骶不肌肉、筋膜、韧带的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不疼痛,反复发作,时重时轻缠绵不绝,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时困难,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10.髌下脂肪垫损伤:由于脂肪垫受到损伤后产生水肿、充血、肥厚或发生无菌性炎症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引起膝关节疼痛或关节运动障碍的疾病。
筋伤学重点个人整理版

中医筋伤学期中考重点名解1.筋伤: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亦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2.中医筋伤学:中医筋伤学是研究筋的生理、病因病机、辩证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伤科学分化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分支。
3.筋出槽:筋出槽指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
4.骨错缝: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并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一种病理状态。
5.练功:又称功能锻炼,是指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患者自我主动锻炼,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促进功能恢复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6.固定:是治疗筋伤的方法之一,筋伤错位经过适当的手法治疗后,适宜,及时的外固定有利于维持整复治疗的效果,减轻疼痛,加快肿胀的吸收,预防重复损伤和促进筋伤愈合。
7.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屈颈椎,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8.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者。
颈椎病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10.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在左右第一肋骨所包围的胸廓出口处,臂丛和锁骨下动静脉长期受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又包括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和肋骨-锁骨压迫综合征。
多见于30岁以上瘦弱女性简答题一:理筋手法对筋伤的作用(一)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二) 整复筋位,纠正错缝(三) 舒筋通络,解除痉挛(四) 温养筋脉,祛风散寒(五)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六) 防治废痿,促进修复二:手法治疗的适应症1、一切急慢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全断裂者。
中医筋伤题库

筋伤第一节筋伤概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持续劳损 D.肌肉强烈收缩 E.挫压2.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 B )A.活血和营,舒筋活络 B.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C.温经止痛,滑利关节D.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E.补益肝肾,宣痹通络3.什么朝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歪、筋柔、筋正、筋断、筋折、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 E )A.唐代 B. 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4.以下哪一病变不属于筋位异常( D )A.筋歪 B.错缝 C.筋走 D.筋正 E.筋翻5.以下哪一病变不是伤筋的常见并发症( B )A.神经损伤B.缺血性肌挛缩 C.骨性关节炎 D.损伤性骨化 E.关节内游离体6.哪本古籍中曾述及按摩法和推拿法是治疗伤筋的主要手法(E )A.《肘后救卒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正体类要》 E.《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7.伤筋初期及中期,外用药物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常用药膏有( C )A.四黄散 B.清营退肿膏 C.三色敷药 D.宝珍膏 E.万应膏(二)B型题1.A.筋断 B.筋柔 C.筋寒 D.筋翻 E.筋强(1)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 E )(2)损伤后肌腱、韧带位置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D )2.A.扭伤 B.挫伤 C.碾伤 D.筋撕裂 E.筋断裂(1)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外力远离损伤部位,发病却在关节周围的是指( A )(2)直接暴力打击或跌仆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引起该处皮下、筋膜、肌肉、肌腱等组织损伤的是指( B )3.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腕关节 E.踝关节(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 B )4. A.桃红四物汤 B.和营止痛汤 C.小活络丸 D.大活络丸E.麻桂温经汤(1)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A )(2)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 B )(三)D型题1.急性伤筋常须和何病区别(BC )A.骨痨 B.风湿肿痛 C.湿热流注 D. 骨肿瘤 E.退行性疾病2.《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曾述及( AB )A.按摩法 B.推拿法 C.拔伸牵引 D.旋转斜扳 E.屈曲按压3.急性伤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何法为主(AC )A. 养血和络 B.活血化瘀 C.温经止痛 D.祛风散寒 E.消肿止痛4.风寒砂适用于治疗( BC)A.急性筋伤 B.陈伤隐痛 C.风湿痹痛 D.关节红肿 E.局部热痛5.扭伤的好发部位是( AC )A.关节部位 B.骨干周围组织C.关节周围组织 D.胸壁部 E.腹壁组织(四)X型题1.筋的范围包括( ACDE )A.关节囊 B.关节 C.关节软骨 D.肌腱 E.筋膜2.属于急性伤筋中期临床表现的是( BCE )A.疼痛剧烈 B.疼痛渐减 C.瘀斑青紫 D.瘀斑红紫 E.局部肿胀渐消3.伤筋常见的并发症有(ABCDE )A.血管损伤 B.神经损伤 C.撕脱性骨折 D.坠积性肺炎 E.骨性关节炎4.属于筋的范畴的组织有(ABCDE )A.肌腱 B.肌肉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E.韧带5.筋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BC )A.疼痛 B.瘀肿 C.功能障碍 D.畸形 E.异常活动6.伤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BCDE )A.撕脱性骨折 B.损伤性骨折 C.骨性关节炎 D.关节内游离体 E.关节僵硬7.不宜施行理筋手法的是( ABCDE )A.骨恶性肿瘤 B.妊娠期 C.骨髓炎 D.骨结核 E.肌腱断裂8.依据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将筋伤分为( CDE )A.扭伤 B.挫伤 C.筋位异常 D.筋撕裂 E.筋断裂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1.伤筋的外因,根据外力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持续劳损)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
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夕卜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
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 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
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衣袖口,故名肩袖。
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14.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劳损并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I所出现的综合征。
是由于肘部反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
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16.旋后肌综合征:是由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症候群,又称为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多见。
17.腕管综合征: 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候群。
18.髌骨软化征:又称髌骨软骨病、髌骨劳损,是指髌骨软骨面因慢性磨损发生变性引起髌股关节病变,出现以膝部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骨关节病。
19.踝管综合征:亦称为跖管综合征,是指胫后神经及经过踝管内侧的纤维骨性管道的胫后肌腱等受压而引起的足底跖侧麻木、疼痛,压迫跖管时症状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20.三头肌抗阻力实验:即将患足踝关节背伸后加阻力于患足前掌,并让患者足跖屈,若跟腱部位发生疼痛,即为小腿三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提示可能为跟腱周围炎。
21.跟痛症:是以足跟疼痛为主,由外伤、劳损、足跟部某种疾病引起的,跟骨骨膜及周围纤维组织损伤造成的无菌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
22.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系统的具有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相关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23.颈部急性扭挫伤:当颈部突然扭动,或扛重物或攀高等用力过猛,可使颈部筋肉受到过度牵拉而发生扭挫伤。
临床上出现颈部疼痛,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症状。
24.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或颈椎僵硬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者。
25.颈椎综合症:同上26.胸廓出口综合症: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如手臂冰凉、容易疲劳或肩手臂或手有钝性疼痛,做上肢超过头部的活动时困难等。
27.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管的变形或狭窄而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并产生以长期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8.腰骶角:沿骶骨底上面作一直线,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称腰骶角,正常为34°,女性略大。
此角度增大,提示腰骶不稳,临床上常有腰痛或骶部痛症状。
问答题:1.筋伤的病因;筋伤的病因:即筋伤的致病因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主要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职业及先天因素等。
2.筋伤的临床表现;1)疼痛压痛2 )瘀血肿胀3 )功能障碍4 )畸形5 )肌肉萎缩:慢性筋伤常见3.肌力的分级;肌力的分级:通常将完全麻痹至正常的肌力分为 6 级。
0 级:肌肉完全麻痹,肌肉动力完全消失;I级:肌肉动力微小,不能带动关节活动;n级:肌肉动力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川级:仅在抗肢体重力而无抗阻力的情况下可使关节活动;w级:能抗较大阻力,但比正常者为弱;v级:正常肌力;4.特殊检查的内容和意义;特殊检查的内容和意义:(由于同学的不懈努力,不忍删了,所以把上课老师讲的标示出来,大家自己看吧)1)头顶叩击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掌背。
患者若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向上肢窜痛、麻木,即为阳性。
用于颈椎病或脊柱损伤的检查。
2)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征):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牵引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扶住患者颏部,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如抬升或牵引时疼痛缓解或减轻为阳性。
本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根症状和表现出颈神经根病变体征的患者,也可以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候补的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臂,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旋转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取坐位,快速做仰头转颈动作,如出现明显的头晕、视雾、闪光、呕吐或倾倒,即为阳性。
提示椎动脉可能突然产生扭曲,致血流减少,可能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5)Adson试验:患者坐位挺胸,仰首转向患侧,上肢外展15。
,后伸30°,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手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提示锁骨下动脉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症。
6)肩关节外展上举试验(疼痛弧试验):患者上肢外展0 °〜60°不痛,外展60 °〜120 ° 疼痛,再上举120。
〜180。
反而不痛即为阳性。
提示冈上肌腱炎。
7)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冈上肌腱断裂后,上肢不能维持良好的外展位。
患侧越用力外展,肩就越高耸。
8)网球肘试验:患者前臂在旋前位并将桡腕关节屈曲再伸肘时,由于桡侧腕伸肌张力增大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即为阳性。
9)前臂伸肌紧张试验(Cozen试验):检查者一手托着患者上肢,另一手用力按手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握拳,并用力背伸腕关节以对抗检查者置于患者手背的压力,产生肱骨外上髁疼痛者为阳性,表示患有网球肘。
9)握拳尺偏试验:患侧握拳,拇指握于掌心内。
医者一手握患腕,一手将患腕向尺侧倾斜,如桡骨茎突部疼痛即为阳性。
用于检查桡骨茎突腱鞘炎。
屈腕试验:医者将患者伤侧手腕屈曲,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2分钟。
如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放射至示指、中指即为阳性。
用于检查腕管综合征。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腕关节极度掌屈,一分钟后,自觉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加重者为阳性。
可双侧对比。
也可在屈腕时,检查者拇指压迫腕部正中神经部位,一分钟后,麻木加重者为阳性。
提示腕管综合征。
10)直腿抬高试验:为腰骶神经根受刺激表现。
检查者嘱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
正常人可抬高70° ~90°,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一般要左右对比,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可为阳性。
11)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
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
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1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
,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者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然后屈曲膝关节。
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是股神经受到牵拉所致。
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
13)俯卧屈膝试验(Nachlas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屈曲患者膝关节,尽量使足跟触碰同侧臀部,同时检查者要确保患者髋关节没有发生旋转,如出现腰部,臀部,大腿前侧的疼痛,则可能为腰2、腰3神经根存在病变。
需要注意如大腿前侧出现疼痛,也可能是由于股四头肌紧张或股神经受到牵拉所致。
14)髋膝关节屈曲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两手握住患者两膝部使其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向头部推压,使臀部离开床面。
若腰骶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如果腰部筋伤、劳损或腰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有病变或腰椎结核等均可以出现阳性,但腰椎间盘突出症做此试验常为阴性。
15)屈髋伸膝试验:患者仰卧,医生使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再逐渐伸直膝关节。
此动作可使坐骨神经被拉紧,若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痛即为阳性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