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脑梗死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一、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肢体偏瘫有关护理措施: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5、根据病人情况指导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脑血管病变置肢体偏瘫,躯体移动障碍有关护理措施:1、翻身、叩背、按摩皮肤,保持肢体功能位1 /2小时2、严格皮肤交接班3、持续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等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三、意识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有关护理措施:1、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

3、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病人恢复定向力4、鼓励家属为病人提供他熟悉的物品,帮助病人恢复记忆4、疼痛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头痛有关护理措施:1。

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

2.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3.遵医嘱服药,观察服药原因及副作用。

5.呼吸道清洁不力,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1。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2.根据患者情况多喝水。

3、必要时用吸痰管吸出,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管插管4.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供氧。

5、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6、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失语有关护理措施:1。

将号灯放在病人的手边。

2.观察病人的非语言息,提供病人的性格卡、纸板、铅笔等。

3、鼓励病人说话,病人进行尝试时给予表扬4、利用读唇语了解病人所需息5、鼓励家属探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机会7、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功能降低、鼻饲饮食有关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痰液粘稠时给予及时湿化及时吸出2、留置胃管患者每日鼻饲前检查胃管在胃内3、根据病人情况,避免经口进食饮水,以免呛咳8、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躁动有关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4.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拿取的地方。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概述脑梗死是指大脑血管发生阻塞或栓塞,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

它是中风的常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脑梗死护理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脑梗死常见的护理诊断:1.神经功能损害:脑梗死会导致神经功能不完全或完全丧失,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昏迷程度、肢体瘫痪程度、感觉障碍等,以及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等进行观察。

2.感知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知障碍,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感知能力,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如压疮、营养不良等。

3.吞咽障碍: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

4.精神状态改变: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情绪波动等精神状态改变,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心和安抚患者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5.疼痛和不适:脑梗死可能引起头痛、肌肉酸痛等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护理措施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诊断,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神经功能损害护理•高强度控制高血压,控制脑出血风险;•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畅通,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感知障碍护理•提供适宜的光线和音量环境,改善患者的感知能力;•帮助患者进行规律眼部和听觉训练,促进感知能力恢复;•定期进行感觉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吞咽障碍护理•了解患者的吞咽习惯和饮食偏好,提供适宜的饮食;•监测患者的饮食状况,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如有需要,采取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措施,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脑梗死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及措施一、脑梗死的概述脑梗死,也被称为脑中风,是指由于血管阻塞导致大脑血供不足,引起脑部组织缺氧、坏死等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

脑梗死是中风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在老年人中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在脑梗死的护理中,护理诊断是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前提,而采取措施则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二、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在脑梗死护理中,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1. 行动能力受损脑梗死后,由于脑部受损,患者常常出现肢体活动困难、行走困难等问题,导致行动能力受损。

因此,行动能力受损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2. 感知和认知障碍脑梗死会对患者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言语表达困难等。

感知和认知障碍是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3. 自理能力受损由于脑梗死造成的肌肉无力、协调能力下降等问题,患者常常无法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理活动,例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自理能力受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脑梗死的护理措施针对上述的护理诊断,以下是脑梗死的护理措施:1. 行动能力受损的护理措施•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引导其进行主动活动,逐渐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活动能力。

•在协助患者行动过程中,应给予适量的支持和帮助,保证其安全。

•配备辅助性助具,如拐杖、轮椅等,提供给患者,以便于他们进行行动。

2. 感知和认知障碍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有助于改善感知和认知能力。

•鼓励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如数学运算、记忆游戏等,以促进其大脑功能的恢复。

•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理解,尽量避免打断或者强行干预他们的思维过程。

3. 自理能力受损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确保他们的日常生活便利性。

•在患者洗漱、穿衣等生活自理方面,提供适量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尽可能地独立完成这些活动。

•为患者提供均衡营养,保证其身体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其自理能力的恢复。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的心 脏情况。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或 MRI,了解脑梗死的部位和程度

02
常见护理诊断
疼痛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感到疼痛,这种 疼痛可能由梗死灶直接引起,也可能 与长期卧床、血管疾病有关。
详细描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疼痛性质多样,包 括偏瘫侧肢体疼痛、头痛、胸痛等。 疼痛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严重时 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
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患者安全 休息。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
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如选择软食、糊状食物等,以确保安 全进食。
疼痛护理
观察患者的疼痛表现,如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 处理。
脑梗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9
contents
目录
• 病情评估 • 常见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病情评估
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 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等基础疾病。
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 史,如心血管疾病家 族史等。
失眠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出现失眠症状,这可能与疾病本身、心理压力、环境因素 等有关。
详细描述
失眠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导致患者白天精力不足、疲惫乏力 。
便秘
总结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饮食改变等原因可能出现便秘症状。
详细描述
便秘可能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排便次数减少等,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 身体健康。

脑梗死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神经科】 ppt课件

脑梗死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神经科】  ppt课件

↓ 进
ppt课件
↑理
病理分期(梗死后)
超早期(1-6h)
急性期(6-24h)
坏死期(24-48h)
软化期(3d-3W )
恢复期(3-4W后)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三、病理与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
缺血半影区(半暗带: IP):
梗死灶中心坏死区周围可恢复的部分血流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九、常用护理诊断
躯体移动障碍
与神经细胞损害有关。
吞咽障碍
与肢体瘫痪和认知障碍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
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ppt课件
52
ppt课件
53
十、护理目标
病人躯体活动能力恢复到最佳状态
病人吞咽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病人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或达最
佳状态
ppt课件
54
ppt课件
灌注区。
治疗时间窗:
卒中发生后最有效的治疗时间(6h之内)。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压、
糖尿病者;
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部分有前驱症状 (肢
体麻木、无力等);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四、临床表现
临床类型 完全型卒中(complete stroke); 进展型卒中(progressive stroke); 缓慢进展型卒中; 大块梗死型卒中(大面积梗死);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脑梗患者的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首先,是患者的心理护理,许多患者都有卒中后抑郁的现象,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

其次,饮食方面要以低盐、低脂饮食、低胆固醇、高蛋白质饮食为原则。

防止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防止并发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疾病。

还有,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进行记忆和计算力的训练,有肢体瘫痪的患者要进行瘫痪侧肢体的锻炼,尽量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锻炼,预防脑梗的复发,必须要给患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最后,患者平素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不能吸烟,也不能饮酒;晨起的时候起床时不宜过猛,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在睡前可以适当的饮水,避免患者次日清晨出现脑梗死的现象。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二如果患者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在对该类患者护理时要注意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变化。

尤其患者在溶栓后或者冠脉介入之后,有可能会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所以要严密监测这几项指标。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每一顿饭不要吃得过饱,最好可以七八分饱。

饭菜一定要注意少放油,以高膳食纤维为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在心肌梗死的前三天,要建议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

如果患者出现了便秘或者排便困难,可以给予开塞露以免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诱发心力衰竭。

同时在患者卧床期间要注意按摩双下肢,以免形成双下肢血栓造成肺栓塞。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三脑梗死的护理工作包括皮肤、口腔、尿道的护理,平时应加强翻身拍背,预防皮肤的压力性损伤;要预防尿路感染,加强气道的管理,避免误吸;脑梗死的患者一般都伴有肢体的瘫痪,因此要有个好的肢位摆放,目的是缓解痛苦,避免加重症状;另外要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下肢的循环驱动治疗和抗凝治疗,注意卫生工作,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康复运动和收肛运动来进行改善。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四患病之后没有办法自行进行护理,所以要做好疾病的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教授患者一些自我护理技巧,如起居护理、饮食调理等,以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05
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措施
急救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 通,防止窒息和吸 入性肺炎。
心电监护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 护,监测生命体征 。
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 体征,迅速评估病 情的严重程度。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 道,以便及时给予 药物治疗。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和骨质疏松等身体功能障碍。
心理问题
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情绪和睡 眠质量。
患者需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如康复过程漫长、康 复效果不确定等,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并发症预防
脑梗死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 血栓等。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便秘。护士应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
心理护理
• 心理疏导: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04
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
起居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空气 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功能训练,如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针对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功 能训练,如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等。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以 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
急救设备
01
02
03
04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在临床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诊断,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减少患者因卒中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失眠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发生;第二方面,应该在饮食结构方面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摄入,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摄取,比如可以给予患者豆制品、新鲜的果蔬摄入等,与此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的问题;第三方面,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方面,以及预防患者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给予患者患侧肢体按摩、功能位的摆放,以及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有效功能训练,与此同时应该预防可能发生的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第四个方面,主要是给予患者二级预防措施的采用,比如给予相应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降血脂药物使用等,与此同时,应该给予患者戒烟、戒酒,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相应的心理波动。

【护理措施】1、急性期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

有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

3、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

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步态不稳、肌张力异常、神志淡漠等表现。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溶栓抗凝治疗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口服阿司匹林应注意有无黑便;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入速度宜慢,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抗凝、扩血管及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有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警惕梗死范围扩大、出血、栓子脱落等。

5、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6、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7、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一、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肢体偏瘫有关
护理措施: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
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5、根据病人情况指导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脑血管病变置肢体偏瘫,躯体移动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1、翻身、叩背、按摩皮肤,保持肢体功能位 1 /2小时
2、严格皮肤交接班
3、持续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等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意识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有关
护理措施:1、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观察病人意识恢复情况
3、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病人恢复定向力
4、鼓励家属为病人提供她熟悉的物品,帮助病人恢复记忆
4、疼痛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头痛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程度
2、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的原因及副作用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脑血管病变致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排痰
2、根据病人情况多饮水
3、必要时用吸痰管吸出,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预测病人就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4、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与湿化给氧
5、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6、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失语有关
护理措施:1、把信号灯放于病人手边
2、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信息,提供病人字卡片、纸板、铅笔等
3、鼓励病人说话,病人进行尝试时给予表扬
4、利用读唇语了解病人所需信息
5、鼓励家属探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机会
7、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功能降低、鼻饲饮食有关
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痰液粘稠时给予及时湿化及时吸出
2、留置胃管患者每日鼻饲前检查胃管在胃内
3、根据病人情况,避免经口进食饮水,以免呛咳
8、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躁动有关
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
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9、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留置尿管、锁穿管有关
护理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更换锁穿贴膜每周三次
2、会阴冲洗每日一次,预防尿路感染
3、作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4、增强病人抵抗力
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10、完全性尿失禁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排尿无法预测有关
护理措施:1、制定入厕时间表,鼓励病人定时排尿
2、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
3、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
4、对肛周皮肤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
11、便秘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骨盆基底肌肉松弛有关
护理措施:1、提供便器与辅助器具,帮助病人入厕
2、建立排便规律,鼓励病人同一时间排便
3、若有粪块嵌顿,给予清除
4、在肛周涂保护性软膏,减轻皮肤刺激
5、若病情允许,鼓励病人进行锻炼
6、必要时应用药物
12、生活自理缺陷与患者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1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
2、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3、专人陪护
4、根据病情进行适当锻炼
13、睡眠形态紊乱与患者睡眠环境改变,治疗护理过多、疾病因素有关
护理措施:1、提供利于患者睡眠的环境,光线柔与
2、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护理活动,以避免干扰病人睡眠
3、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
4、睡前避免喝引用刺激性饮料
14、口腔粘膜改变与患者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卫生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口腔粘膜无溃疡
2、做好口腔护理
3、必要时应用药物
15、焦虑与患者疾病因素、环境改变、不熟悉治疗护理措施有关
护理措施:1、让病人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对病人表示理解
2、主动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与紧张感
3、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紧张与顾虑
4、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
5、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病人放松技术。

16、潜在并发症:脑疝与患者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2、倾听病人主诉
3、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脱水药
17、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与患者抵抗力下降、长期留置尿管有关
护理措施:1、会阴冲洗每日一次,更换尿管每月一次
2、增强病人抵抗力
3、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炎药
19、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1、协助定时翻身扣背,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体温变化
2、增强病人抵抗力
3、必要时遵医嘱应抗炎药
20、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疾病及治疗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了解病人知识缺乏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2、提供适合病人的学习材料,根据病人的身体与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护理计划
3、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耐心给予解答
4、可鼓励病人参与制定护理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