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计算
计算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计算

计算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计算生产能力计算机器设备单个工人部门工厂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元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
这里的作业单元可以是一个工厂、部门、机器或单个工人。
一、确定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由于企业种类的广泛性,不同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差别很大,在计算生产能力以前,必须确定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1.投入和产出量生产能力同投入量和产出量密切相关,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其他情况选择投入量或产出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当企业以产出量作为计量单位时,则需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有多少,如果只有一种主要产品,则可以以该产品作为计量单位;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则很难以其中某一种产品的产出量作为整体的计量单位,这时可采用代表产品计量法。
选择出代表企业专业方向、产量与工时定额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其他的产品可利用换算系数换算到代表产品。
换算系统Ki的计算公式如下:Ki=ti/toTi产品的时间定额T o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有时企业用产出量计算生产能力准确度不高,不能很好的反应生产能力,则可以用投入量作为计量单位,如总设备数、装机容量等。
二、确定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产品因素产品设计对生产能力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生产相似产品,作业系统生产这类产品的能力要比后续产品不同的生产能力大。
一般来说,产出越相近,其生产方式和材料就越有可能实现标准化,从而能达到更大的生产能力。
此外设计的特定产品组合也必须加以考虑,因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产量。
2、人员因素组成一项工作的任务、设计活动的各类人员以及履行一项任务需要的培训、技能和经验对潜在和实际产出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相关人员的动机、缺勤和滚动与生产能力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3、设施因素生产设施的设计,包括厂房大小以及为扩大规模留有的空间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厂址因素,包括运输成本、与市场的距离、劳动供应、能源和扩张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同样,工作区的布局也决定着生产作业是否能够平稳执行。
120拌合站生产能力计算

120拌合站生产能力计算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建设需求日益增加。
而120拌合站作为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生产能力的计算对于工程进度的控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能力的定义120拌合站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该设备能够生产的拌合料的数量。
通常以吨/小时(t/h)作为衡量单位。
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
三、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1. 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是通过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时间来确定的。
生产效率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生产任务的数量。
工作时间是指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不包括维护保养和故障修复的时间。
设备生产能力=生产效率× 工作时间2. 拌合料生产能力的计算拌合料生产能力的计算是通过设备的产量和生产周期来确定的。
产量是指设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拌合料的总量。
生产周期是指设备完成一次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拌合料生产能力=产量÷ 生产周期四、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1. 设备性能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力的高低。
高性能的设备能够更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能力。
2. 原料质量原料质量的好坏对生产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优质的原料能够提高拌合料的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能力。
3. 运输能力运输能力的大小影响着原料供应的速度和稳定性,进而影响生产能力的高低。
充足的运输能力可以确保原料的及时供应,提高生产效率。
4. 人员技术水平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生产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熟练的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生产效率。
五、生产能力的优化措施1. 设备更新换代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性能更好、更高效的设备,能够提高生产能力。
2. 优化原料供应链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链,确保原料的供应及时、稳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能力。
3. 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能力的计算

二、生产能力的盘算 (一)、对付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能力是一个模糊的观点。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用具体产物数表现; 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物数表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则只能以假定产物(Pseudo-product)的产量来表现 。
(二)、代表产物适用于:产物结构、工艺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选择其中劳动总量最大的一种作为代表产物,以代表产物产量表现生产能力。
换算步调: ①盘算产量换算系数代t t K i i /= Ki :i 产物产量换算系数ti :i 产物台时定额 t 代:代表产物台时定额 ②将i 产物产量换算为代表产物产量i i i K Q Q ⋅=→代(三)、 假定产物:由种种产物按其总劳动量比重组成的一种假想产物 适用于:产物结构、工艺不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换算步调:①将种种产物按其产物产量比重组成一种假定产物 t 假:假定产物的台时定额 t i :i 产物的台时定额 n i :i 产物的具体年筹划产量 N :种种产物年总产量之和②i 产物的换算系数假t t k i i /=③i 产物产量换算为假定产物产量ii i K Q Q ⋅→=假(四)、例:设有A 、B 、C 、D 共有4种产物,其筹划年产量和各产物的单元产物台时定额如表所示,现盘算代表产物和假定产物。
1()niii t n t N=⋅∑假=解:1、代表产物的盘算:由表可知,选定产物C为代表产物,盘算得A: 50×20/40 = 25 (台)B: 100×30/40 = 75(台)C: 125 (台)D: 25×80/40 = 50(台)2、假定产物的盘算首先,盘算假定产物的台时定额:t pj=(50×20+100×30+125×40+25×80)÷300=36.67(台时)然后,将各产物的筹划产量折算成假定产物产量A:50×20/36.67= 27B:100×30/36.67=82C:125×40/36.67= 136D:25×80/36.67 = 55三、MTS、MTO企业产量、品种简直定(一)备货型生产MTS企业(太难了,老师不要出滴~出了俺伤不起!)(二)订货型(MTO).品种简直定例:已接到A、B、C三种产物的订货,其加工时间和可赢利润如下表所示,能力工时为40个时间单元,应该担当哪些产物最有利?解:可接纳一种启发式算法:按(利润/加工时间)的值从大到小排序,即优先考虑单元加工时间利润最大的任务,A:10/12 = 0.83(元/时)B: 13/8 = 1.63 (元/时)C: 25/25 = 1 (元/时)可得到优先顺序为B-C-A, 由于能力工时为40,选择B,余下能力工时32,再选择C,余下7,不敷以加工A,所以只能选择B和C。
精选生产能力计算

15
(三)生产能力的计算
1、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Po
Fe t
式中 P0——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台或件);
Fe——单台设备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小时); t——产品的工序时间定额(台时)。
工序由一台设备承担时,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为工序生 产能力;工序由S台设备承担时,工序生产能力为P0S。
计备器生运设时 F式 F式 设 有示用品esD=ε间 中 中 备算数设产输备效,产的=—y(F—F的 修生,备面设工工即品生—sFsD(—计 理1e产包;积备作作单的产设—y—--全算 停备—能括因是所时时位时面—εD年公 工)修年设h力:生指占间间设间积日)式 率理制备时正产造面分。备定占历·如 ,f停度年的在任型积为(额用日下 按工工有数: 修设运务、。制生表时率作效;理备转不装度产示间。时工计数的足配工面,。间作划量机或等作积即;时或间,器其的时)制参;是设他工间在造考指备不作和单单设企;正地有位位备修业正常、效时产理所在原通工间品的拥修因道作内的经有理暂、时的设验的、时工间产备统全安停作。量台计部装用地定时数能 或 的 旁 额消确定够准设边;耗。用备备的生定于修。零产额生理部率或产、件定制的安存额造机装放也单械的地可位设机及以产
➢现实能力(计划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 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2024/3/30
2
生产能力柔性
生产能力柔性——即企业能够根据需求的 变化不断调整生产水平的能力。
生产能力柔性是生产系统柔性的一个方面。 生产能力柔性反映在两个方面:品种的柔
性、数量的柔性。
品数种量的柔性反是映指企业生的产生系产统系快统速具转有换快产速品改品变种生的产能数力量,的转能换力的。速度 越快,柔性越大。
生产能力计算

生产能力计算机器设备单个工人部门工厂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元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
这里的作业单元可以是一个工厂、部门、机器或单个工人。
一、确定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由于企业种类的广泛性,不同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差别很大,在计算生产能力以前,必须确定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1.投入和产出量生产能力同投入量和产出量密切相关,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其他情况选择投入量或产出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当企业以产出量作为计量单位时,则需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有多少,如果只有一种主要产品,则可以以该产品作为计量单位;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则很难以其中某一种产品的产出量作为整体的计量单位,这时可采用代表产品计量法。
选择出代表企业专业方向、产量与工时定额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其他的产品可利用换算系数换算到代表产品。
换算系统Ki的计算公式如下:Ki=ti/toTi产品的时间定额To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有时企业用产出量计算生产能力准确度不高,不能很好的反应生产能力,则可以用投入量作为计量单位,如总设备数、装机容量等。
二、确定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产品因素产品设计对生产能力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生产相似产品,作业系统生产这类产品的能力要比后续产品不同的生产能力大。
一般来说,产出越相近,其生产方式和材料就越有可能实现标准化,从而能达到更大的生产能力。
此外设计的特定产品组合也必须加以考虑,因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产量。
2、人员因素组成一项工作的任务、设计活动的各类人员以及履行一项任务需要的培训、技能和经验对潜在和实际产出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相关人员的动机、缺勤和滚动与生产能力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3、设施因素生产设施的设计,包括厂房大小以及为扩大规模留有的空间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厂址因素,包括运输成本、与市场的距离、劳动供应、能源和扩张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同样,工作区的布局也决定着生产作业是否能够平稳执行。
4、工艺因素产品工艺设计是决定生产能力的一个明显因素,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影响产品质量。
生产能力的种类与计算

生产能力的种类与计算引言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了解和计算生产能力对企业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产能力的种类以及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生产能力概念。
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根据其性质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名义生产能力名义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在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大生产量。
这个概念通常是理论上的最高水平,考虑到理想的条件和最佳的资源利用率。
名义生产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目标和规划产能。
可用生产能力可用生产能力是指在实际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真正能够使用的生产能力。
这个概念考虑了因素如设备故障、人员缺乏、供应问题等,可能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的因素。
可用生产能力是企业可以实际利用的产能。
实际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真实地生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这个概念考虑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工艺问题、质量问题等。
实际生产能力是直接反映企业生产水平的指标。
潜在生产能力潜在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产过程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能力。
潜在生产能力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指标,通常用于比较不同企业或行业之间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计算计算生产能力的方法因不同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名义生产能力的计算计算名义生产能力需要考虑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线的产能以及每条生产线的工作时间等因素。
通常,可以将名义生产能力计算公式表示为:名义生产能力 = 每小时生产数量 × 工作时间 × 生产线数量可用生产能力的计算计算可用生产能力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维护时间以及其他不可用时间。
通常,可以将可用生产能力计算公式表示为:可用生产能力 = 名义生产能力 × (1 - 停机时间比率)停机时间比率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运营数据来计算。
实际生产能力的计算实际生产能力可以通过监测和记录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计算。
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

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引言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生产能力规划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生产能力规划和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的概念,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什么是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生产能力规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和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实现的生产能力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方案。
生产能力计算则是根据实际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计算企业当前的生产能力水平,并进行量化评估。
生产能力规划和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预测: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市场调查等信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销售需求。
- 资源评估:评估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情况,确定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
- 成本分析: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包括直接成本(材料、人工等)和间接成本(设备维护、能源消耗等),为生产能力规划提供基础。
- 风险评估:评估生产能力规划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对手的行动等,制定应对措施。
生产能力规划与计算的方法和工具生产能力规划和计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1.需求预测方法:常见的需求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专家咨询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准确的需求预测。
2.资源评估工具:企业可以使用生产能力评估工具来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水平。
这些工具通常包括设备使用率、人力资源利用率、原材料供应能力等多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生产能力。
3.成本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能力规划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常见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图、敏感性分析等。
生产能力计算标准

生产能力计算标准企业查定能力的核定,应该从基层开始。
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各个生产车间内部生产能力的核算根据因素,计算一组同类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其一般计算公式如下:设备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小时)*单位时间产量定额(实物量/台时)或设备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小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单位产品)式中: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工作小时数*(1--设备修理必要停工率)在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生产面积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数量(平方米)*生产面积利用的延续时间(小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产定额(实物量/平方米/小时)二、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1、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核定,还要进一步加以综合平衡,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也称综合生产能力。
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各个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综合;二是查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基本生产部门的配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当各个基本生产车间(或生产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整个基本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的生产环节来核定。
主导环节一般是指产品生产的主要工艺加工环节,当企业的主导生产环节同时有几个时,如果它们之间的能力不一致,它们之间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定,则应当同上级主管部门结合起来研究,主要根据今后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
如果该产品需要量大,则可以按较高能力的主导生产环节来定,其他能力不足的环节,可以组织外部生产协作或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
否则,可以按薄弱环节的能力来核定。
对于能力富裕的环节,可以将多余的设备调出,或者可以较长期接受外协订货。
3、当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与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不一致时,一般地说,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按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来定。
⑴、查定、验算辅助、附属部门的生产能力还是必要的。
如果辅助生产部门能力低于基本生产部门能力,要采取措施,提高其供应和服务能力,以保证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能力计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产能力计算
机器设备
单个工人
部门
工厂
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元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
这里的作业单元可以是一个工厂、部门、机器或单个工人。
一、确定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
由于企业种类的广泛性,不同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差别很大,在计算生产能力以前,必须确定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1.投入和产出量
生产能力同投入量和产出量密切相关,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其他情况选择投入量或产出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当企业以产出量作为计量单位时,则需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有多少,如果只有一种主要产品,则可以以该产品作为计量单位;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则很难以其中某一种产品的产出量作为整体的计量单位,这时可采用代表产品计量法。
选择出代表企业专业方向、产量与工时定额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其他的产品可利用换算系数换算到代表产品。
换算系统Ki的计算公式如下:
Ki=ti/to
Ti产品的时间定额
To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
有时企业用产出量计算生产能力准确度不高,不能很好的反应生产能力,则可以用投入量作为计量单位,如总设备数、装机容量等。
二、确定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产品因素
产品设计对生产能力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生产相似产品,作业系统生产这类产品的能力要比后续产品不同的生产能力大。
一般来说,产出越相近,其生产方式和材料就越有可能实现标准化,从而能达到更大的生产能力。
此外设计的特定产品组合也必须加以考虑,因为不同产品有不同的产量。
2、人员因素
组成一项工作的任务、设计活动的各类人员以及履行一项任务需要的培训、技能和经验对潜在和实际产出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相关人员的动机、缺勤和滚动与生产能力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3、设施因素
生产设施的设计,包括厂房大小以及为扩大规模留有的空间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厂址因素,包括运输成本、与市场的距离、劳动供应、能源和扩张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同样,工作区的布局也决定着生产作业是否能够平稳执行。
4、工艺因素
产品工艺设计是决定生产能力的一个明显因素,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影响产品质量。
如果产品质量不能达到标准,就会增加产品检验和返工工作,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5、运作因素
一个组织由于存在不同设备生产能力的矛盾或工作要求的矛盾而产生的排程问题、存货储备的决策、发货的推迟、所采购的原材料部件的合意性,以及质量检验与制程控制,都对有效生产能力具有影响。
6、其他因素
产品标准,特别是产品最低质量标准,能够限制管理人员增加和使用生产能力的选择余地,比如企业为了达到产品和设备的污染,经常会减少有效生产能力。
三、计算成批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
这种类型的企业,生产部门的组织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产品的投料与产出有较长的间隔期及明显的周期性。
它们的生产能力计算与工艺专业化原则划分车间和班组有密切关系。
1、计算单台设备产能
由于加工的零件不是单一品种,数量可达上百上千种。
所有零件的形状大小不同,加工的工艺步骤也不同,而且加工的时间长短不一,这时不能用产出量计算,而只能采用设备能提供的有效加工时间来计算,称为机时。
计算公式如下:
机时=年度工作时间*设备年度工作时间计划利用率=年度工作时间*(1-设备计划修理停工率)=Fo-设备计划修理停工时间
2、计算班组产能
车间班组是最小生产单位,每个班组配备一定数量的加工工艺相同的设备,但它们的性能与能力不一定相同。
所以计算班组生产能力是从单台设备开始,再将这些设备的生产能力整合计算。
如果班组内全部设备的加工技术参数差异不大,则全部设备的时间之和就是班组的生产能力。
如果技术参数相差很大,这是要分别统计不同参数设备的机时,着重查看某些大工件的设备加工能力能否满足生产要求。
3、确定车间
由于班组的加工对象是零件,他们的能力应该以机时计量,而对于车间他的生产对象往往是产品或零部件配套书,所以它的生产能力应该以产量计量。
工时与产量之间的换算是比较简单的。
4、确定工厂产能
工厂生产能力可以根据主要生产车间的能力来确定,能力不足的车间,可以用调整措施解决。
四、计算流水线企业的生产能力
1、计算流水线生产能力
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每道工序设备的生产能力,所以从单台设备开始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M单=He/ti
式中:M单——单台设备生产能力;
He——单台设备计划期(年)有效工作时间(小时);
ti——单件产品在该设备上加工的时间定额(小时/件)。
如果工序由一台设备承担时,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为该工序能力。
当工序由N台设备承担时,工序生产能力为M单×N。
(2)确定车间的生产能力
如果是制造车间,它既有零件加工流水线,又有部件装配流水线,这时它的生产能力应该由装配流水线的能力决定。
即使有个别的零件加工能力低于装配流水线能力,也应该按照这个原则确定。
如果是零件加工车间,每个零件有一条专用生产线,而所有零件又都是为本企业的产品配套,那么该车间的生产能力应该取决于生产能力最小的那条生产线的能力。
(3)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由于各车间之间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差别较大,选用的设备性能差别很大,生产能力不一致,因此,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生产环节来确定。
而当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不一致时,企业应由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决定。
计算生产能力是做好生产能力规划工作所必须的步骤,也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通过计算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仅可能认识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发现生产过程的瓶颈部分和过剩环节,为科学合理地规划生产能力提供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