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水平井技术
浅谈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

浅谈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发布时间:2022-12-19T06:19:35.29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6期作者:李锐杰刘宁泽杨棋翔[导读] 为保证致密油水平井固井质量,提高大型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
通过分析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从套管安全下入、套管居中、强化施工工艺、优选水泥浆体系和保证井眼质量等几个方面对提高致密油水平井固井质量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李锐杰刘宁泽杨棋翔(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有限公司第一固井分公司)摘要:为保证致密油水平井固井质量,提高大型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
通过分析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从套管安全下入、套管居中、强化施工工艺、优选水泥浆体系和保证井眼质量等几个方面对提高致密油水平井固井质量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关键词: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技术应对方法致密油藏具有地层压力低、地层渗透率低和单井产量低的特点,应用常规的直井进行开发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近年来为了有效开发动用致密油藏,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配合大型体积压裂技术进行整体开发动用,这也对致密油水平井的固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详细分析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提高固井质量的对策。
1 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分析1.1固井套管下入难度大难度比较大固井的套管如何顺利地经过弯曲井段进入到水平段中,是钻井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在钻井井眼轨迹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但是在实际的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要求油层的钻遇率,必然要进行井眼轨迹的一次或者多次的调整,造成下套管过程中井壁与套管之间摩擦阻力非常大,使套管下难以下到预定的位置。
1.2 套管在井筒内不居中水平井的自身特点就是井斜角的存在,而且到水平段的时候井斜角都达到90°左右,因此在下固井套管的时候,由于套管本身存在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使套管贴近下井壁,在水平段中的套管更会躺在下井壁上,造成套管与井筒之间的环空间隙不均匀,套管不能居中,影响固井的水泥胶结质量。
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现状研究

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现状研究摘要:扶余组及高台子组等多个区域的致密油气储集层,资源品位低,产量低,但整体上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勘查与开发潜力,而水平井技术是这一区域高效开采的主要途径。
本文从对我国多区域地区致密油水平井钻探的困难入手,利用对水平井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钻孔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运用优化技术,加快提效技术,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钻孔周期,降低钻孔费用,最终达到致密油资源的经济效益利用目的。
关键词: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现状研究;国内外引言扶余组及高台子组等多个区域的致密油气储集区,资源品位低,产量低,但整体上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勘查与开发潜力,而水平井技术则是这一区域高效开采的关键。
本文从对我国多地区致密油水平井钻探的难点入手,以对水平井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钻孔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运用优化技术,加快提效技术,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最终达到致密油资源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储集层的分布具有非连续性和变异性,给水平井的开发带来了困难。
由于油藏分布连续性差,侧向变化大,使得钻井平台的布置和优化十分困难。
采用传统的单井段水平井眼的井眼轨道精度很难实现,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二)由于地层压力体系的复杂性,使得井筒的结构优化变得更加困难,例如,由于乾安70区块的上层高台子层进行了注水开采,使得井筒的构造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有些水平井必须使用两开深的表套,才能进行井筒的设计。
(三)由于地层岩层的可钻性不好,导致了很难提高水平井效率。
青山口组储层在局部区域容易坍塌、渗漏,导致在该区域内存在大量的渗漏,从而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一些油藏甚至发生了掉块等问题,从而影响了钻井的顺利进行。
二、国产工艺的发展状况(一)川西油田水平井眼注水泥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水平井水泥稳定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自重和井身结构。
由于自重的原因,使井筒在水平井中发生了下倾,从而对井筒顶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井筒顶替效果不佳。
水平井技术在吐哈油田致密油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技术在吐哈油田致密油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吐哈油田致密油气资源量非常丰富,由于受到致密油气的埋藏深、地层的可钻性差、产量低等因素的制约,致密油气开发的规模一直难形成,最近几年通过对复杂深层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等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攻关,逐步形成了针对吐哈油田不同区块的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个性化钻头优化、钻井液优选、轨迹设计优化等一套水平井技术。
关键词:吐哈油田致密油气水平井一、概要吐哈油田致密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吐哈盆地下侏罗统和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
为了实现在吐哈盆地致密油气开发的突破,吐哈油田公司先后在火803区块、温吉桑区块、巴喀区块、小草湖区块、马朗区块等部署多口水平井,通过这几年水平技术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渐形成针对不同区块的水平井钻井技术,但仍有一些制约水平井优快钻井的难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二、致密油气藏水平井钻井技术由于吐哈油田致密油气藏的分布面积广,各区块地质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在水平井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设计与其相符的井身结构、钻头选型、泥浆体系等相关内容。
1.水平井钻头优选技术通过开展牙轮/PDC钻头岩石可钻性、研磨性试验等岩石力学性能测试,结合测井数据,建立了岩石可钻性剖面。
以岩石可钻性及已钻井分析为依据,开展个性化钻头设计与试验,而且还有针对巴喀厚煤层安全钻进个性化钻头进行了优选,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优选出在J2x中下部煤层系过度地层定向钻进的MD9552ZC、SMD517X型号的PDC钻头和煤层防卡LD517GC牙轮钻头,水平段快速钻进J1s、J1b的SMD517X、SMD537X、MD1616、MD1613四种型号的牙轮钻头和PDC钻头。
这些钻头的型号不但适用于巴喀区块水平井的定向钻进和水平段钻进,同时对于其他区块的适应性也很好。
2.水平井钻井液优化技术钻井液对于水平来说至关重要,它必须满足水平井对井眼稳定、井底岩屑携带清洁、降低磨阻、保护油气层的要求。
致密油藏开发方式探讨

致密油藏开发方式探讨致密油藏是指石油储层孔隙度很低,渗透率很小的油藏。
开发致密油藏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致密油藏开发方式。
常用的致密油藏开发方式之一是水平井开发。
水平井是一种在储层中钻出一条水平井段,并通过这个水平井段进行开采的方式。
相比传统的垂直井,水平井在储层中暴露的面积更大,能够有效地提高产能。
水平井还可以采用水力压裂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打破储层岩石,增加油藏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
另一种常用的致密油藏开发方式是CO2驱油。
CO2驱油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来替代常规水驱作为驱动剂的技术。
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油中,降低油的黏度,提高采收率。
CO2驱油还能增加油藏中的压力,促进油的流动。
CO2驱油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二氧化碳的获取成本较高,同时也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
一种新兴的致密油藏开发方式是页岩油开发。
页岩油是指在页岩储层中储存的软质油,它的提取需要采用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
水平井可以在页岩储层中穿过多个裂缝,增加暴露面积。
水力压裂技术则能够在岩石裂缝中注入高压液体,打破岩石层的结构,释放出储存的油。
页岩油的开发方式对于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致密油藏的开发,一种关键的方式是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的开发技术不断涌现。
电磁波测井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储层中的电磁特性来确定油藏的性质和分布;纳米技术可以通过纳米颗粒来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提高油的采收率。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致密油藏的开采效果。
致密油藏开发方式的探讨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水平井开发、CO2驱油、页岩油开发以及技术创新是一些常用的开发方式。
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发致密油藏,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智能分采技术研究与试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智能分采技术研究与试验1.引言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现状,阐述智能分采技术在优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2.智能分采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性分析智能分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点,探讨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中的适用性,并解释其与传统采收采油技术的区别。
3.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详细介绍实验设计、操作流程、收集数据及结果分析,解释智能分采技术在致密油藏水平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4.智能分采技术的优化应用策略针对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应用策略,包括改善均衡油水分布、优化采集方案、提高采油效率等。
5.总结与展望总结智能分采技术在致密油藏水平井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展望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引言近年来,致密油藏开发成为我国油气勘探领域的热门话题,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开发潜力和市场价值的区域。
为了提高该区域致密油藏开发的水平,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智能采收采油技术是应用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种。
智能分采技术不仅可以改善致密油藏开采效果,并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油藏水平井智能分采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旨在探索先进技术在致密油藏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智能分采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性2.1智能分采技术原理智能分采技术采用注水或注气技术和界面传感器技术,通过对井底产生压力梯度和构建井底油水界面,引导砂岩含水层和致密油层水平采油,进而提高水平井生产效率。
通过智能分采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油水分布、提高采收率,而且可以降低绝对充满度、提高产率、避免油水混流等问题。
另外,智能分采技术还可以节省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不仅可以降低油井的运行费用,而且可以消除过于复杂的操作问题。
2.2 智能分采技术的适用性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由于油藏的位置、厚度等限制,致密油藏水平井越来越受到关注。
吉林油田致密油薄油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吉林油田致密油薄油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作者:刘强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9期[摘要]吉林油田致密油开发应用二开浅表套的井身结构,油层埋藏深,砂体变化快,层间差异大,通过优化钻具组合、优化设计剖面、修正待钻轨迹、井斜精确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提速、提效、提高钻遇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水平井;轨迹控制;钻遇率;钻具组合中图分类号:TE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034-011 概况吉林油田待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主要以扶余油层致密油藏为主。
为了有效降低钻井成本、满足效益开发的需要,开展了乾安地区致密油水平井提速、提效、提高钻遇率技术攻关,乾安地区致密油层埋藏深、层间差异大,如何控制井眼轨迹准确着陆、配合地质提高钻遇率、水平段的有效延伸,是轨迹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技术难点(1)直井段长,井斜控制难度大。
二开浅表套井身结构,平均造斜点深度2000米左右,要求井斜角不大于2度,小钻压防斜制约钻井提速。
(2)目的层垂深变化大,地质入窗困难。
扶余油层致密油储层砂体变化快、层间差异大、横向发育不连续、地质认识难度大,入窗困难。
(3)储层薄,轨迹控制难度大。
夹层多,单砂层薄,最薄单层0.4米,平均2-3m,对轨迹垂深要求高,水平段轨迹调整多,影响钻遇率。
3 技术对策和措施3.1 由普通钻具组合优化为稳平钻具组合,减少直井段调整次数,提高直井段复合率,解放钻压,提高钻井速度。
针对直井段常规钻具组合为防斜控制钻压,严重制约钻速的问题,应用双扶正器+MWD 仪器的稳平钻具组合,成功解放钻压,提高了钻井速度。
复合率由以前的82%增加至99%,甚至100%,如乾F平9井,一次也没有调整。
通过控制显著提高了直井段速度,钻速由之前的13.7m/h,增加至22.95m/h,平均钻速提高了67.52%,提速效果显著。
3.2 应用“局部悬链法”设计狗腿度,由单稳剖面优化为双稳双探顶剖面。
安83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探讨

安83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探讨摘要:胡尖山油田安83致密油藏地质储量1.4亿吨,储量规模大,但是油藏物性差,难动用。
从2010年开始试验开发,通过定向井开发暴露出单井产量低的问题,从2011年实施水五点与七点水平井开发,水平井与定向井对比初期产量高,递减小,同时也出现水平井见水问题,2012年进行优化水平井井网,开展扩大井排距试验和自然能量开发试验。
试验效果较好,初期平均单井产量突破10吨。
关键词:水平井水驱动用程度递减裂缝注水政策通过2011-2012年在安83区开展水平开发试验,水平井初期产量高,递减小,是改善安83致密油藏开发的有效手段。
同时试验以来暴露出水平井注水见效缓慢,液面下降快,容易见水,见水方向难判断等问题。
该区水平井开发效果直接关系到1.4亿吨储量下步动用,及采油六厂两百万吨的实现及后期长期稳产情况。
因此计划开展水平强化注水政策试验、注水井深部调驱、水平井措施挖潜、找堵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探索稳定并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的技术对策。
一、油藏特征胡尖山油田安83长7油藏,长7油层组共分为3个小层(长71、长72、长73),其中长72是该区的主力含油层,其中,长722为主力含油小层。
控制含油面积330km2,地质储量1.4亿吨,已动用地质储量1870万吨,剩余地质储量1.2亿吨。
长72层平均钻遇砂层18.1m,油层9.8m,差油层5.0m。
孔隙度7.9%,渗透率0.17mD。
长72主要发育四条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区域内中部河道交汇,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连片,在安83区域为有利的沉积相带。
该区砂层较厚、油层连片,分布稳定。
安83区长7油藏层内层理发育,层理类型为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倾角为10~20°。
局部钻井诱导缝发育,根据诱导缝的方向可判断最大地应力方向为NE60~80°。
通过地层露头、成像测井、岩心及薄片分析该区裂缝又是方向为NE向。
二、开发现状安83致密油藏从2010年开始试验开发,定向井共有5套井网,定向井初期产量低,初期单井产量1.19吨,递减较大,目前平均单井产能只有0.44吨。
吉林油田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

吉林油田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摘要]分析了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施工难点(包括下套管难度大、套管不易居中、替驱不干净、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等),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即套管安全下入技术(包括井眼净化、模拟通井和漂浮固井技术)、套管居中技术(包括扶正器选型及加放、套管居中度校核)、变排量注替技术、固井前置液体系。
现场应用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提高固井质量,能够为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为了满足分层、分段开采和穿层压裂等后期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这对固井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致密油水平井水平段长(一般在1000m以上),其井眼轨迹特殊,这给固井施工带来了困难。
为此,笔者对致密油水平井固井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提高固井施工质量提供帮助。
1致密油水平井固井难点1.1 套管不易居中套管在自重作用下易靠近井壁下侧,而套管偏心影响岩屑携带及注水泥驱替干净效果,因此套管居中是提高固井质量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2 替驱不干净水平环空顶替过程中,前置液易发生指进效应[1],而且顶替排量越大指进效应越明显,从而造成水平段环空顶替不充分而影响水泥环的胶结,尤其在大位移水平段环空顶替过程中,指进效应会进一步显著,即随着顶替接触时间的延长,宽边与窄边推进的差距会增大,使得水泥浆和钻井液发生不必要的掺混,从而造成替压升高顶替困难的现象。
此外,在大斜度(井斜大于30°)段和水平井段环空下部,由于岩屑和重晶石的沉淀堆积或固相颗粒浓度的提高,导致黏度增加,最终造成难以驱替干净的问题。
1.3 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在重力作用下,大位移水平段处的水泥浆沿水平井眼径线方向沉降,水泥颗粒沿水平井井眼轴线方向重新排布,若水泥浆沉降稳定性较差,会导致大位移水平段处的水泥环强度不均匀,影响水泥环整体的胶结质量和均匀性。
此外,水泥浆在水平井中凝固时,容易在水平井眼上侧形成游离液通道,这会引起油气水窜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后期压裂等增产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密油水平井钻井技术
摘要:本文根据吉木萨尔油田吉32H水平井的施工情况,针对机械钻速低,水平段长和井下复杂多等
施工关键技术和难点,在施工中通过轨迹控制技术、优选钻头类型和选取合理造斜钻具等技术措施,并
且在水平段钻进中采用了斯伦贝谢的PowerDrive旋转导向技术,提高机械钻速,降低井下复杂。
成功
完成该井的施工,为今后吉木萨尔致密油水平井开发提供实践经验。
主题词:致密油;水平井;旋转导向;轨迹控制;吉32井;
吉木萨尔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一个被裂缝复杂化的、非均质严重的层状砂岩与泥岩混合型致密油油藏,该区块机械钻速较慢,钻井施工的风险大,2012年8月,吉32井钻井过程中,运用了旋转导向技术(PowerDrive475 X5)与常规螺杆钻具的结合使用,大幅度的提高了机械钻速,通过该文的认识与总结,希望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对该区块进行开发。
吉32井开设计井深为4783.53m,目的为开发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油藏。
2012年8月22日15:00 从井深3280m开始造斜钻进,9月30日18:00下入旋转导向钻具,开始水平段钻进,10月24日7:00钻至4988m完钻。
一、吉32井施工关键技术和难点:
(1)吉32井地质情况较复杂,油层垂深不确定且靶区垂深变化小,给入靶和水平段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2)定向段地层主要以泥岩、泥砂夹层为主,较长的裸眼段使得定向过程容易发生粘卡,防粘卡工作很重要。
(3)该井水平段长为1228m,摩阻、扭矩较大,钻时过慢,导致机械钻速低。
(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的复杂性,导致无法正确的判断主力油层的位置,只能通过地质显示来寻找主力油层,使实钻轨迹与设计轨迹有较大偏差。
二、技术措施和对策:
2.1钻具受力力学分析:
水平井中钻具贴井壁,受力状况发生变化,钻具受力状况相对直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斜井段钻具的斜向拉力造成此处钻具被"拉向"上井壁,造斜时在井口出现钻具明显向定向方向的"偏移"。
随着井深增加,造斜点以下钻具重量随着造斜率的增大,在造斜段出现了侧向力F,此时F力随之增大、加单根和起下钻时摩阻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起下钻和转动在此处易形成键槽,易造成起下钻困难,卡钻等复杂情况。
2)、斜井段钻具自重,钻具"躺在"下井壁上,对井壁侧向压力增大,导致摩阻和扭矩也随之增大。
钻进时钻压不易加到钻头上,导致滑动钻进时钻压无法传递,机械钻速低,大
大延长了钻井周期。
2.2吉32井井身结构为三开后使用Φ215.9mm钻头钻至水平靶窗A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摩阻和扭矩较大,钻压传递困难,在造斜段施工中,运用了大扭矩9LZ172单弯螺杆进行造斜,增加趟钻进尺,减少施工困难。
2.3吉32井三开裸眼段1000多米,在钻进至井斜40°-50°时,托压问题较为严重,钻压很难加到钻头上,给现场定向井工程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加大钻压,快速下放等技术手段,能有较为明显的改观,
2.4由于油层的预判性较差,在进入A靶点后不久,油层显示发生变化,垂深调整,在长时间的寻找主力油层过程中,注意轨迹的各项参数,保持一个较为光滑的井壁,防止由于较大的狗腿度导致起下钻的阻卡等复杂情况,也保证了水平段施工的安全性。
2.5解决钻进过程中出现阻卡,首先有一个良好的泥浆体系环境,其次是必要的工程措施的保障。
泥浆不但要有良好的润滑性、流变性、携砂性能和造壁性,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密度,对井眼的稳定有很大作用。
同时可以较为明显的解决部分托压问题,相应的提高机械钻速,降低井下复杂的风险。
三、现场施工简况:
3.1钻头优选对比
通过使用吉32水平井的现场数据,与吉172水平井的现场使用钻头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该区块整体的机械钻速较慢。
造斜段在相同井深和地层的情况下进行钻头对比,可发现该区块梧桐沟组与芦草沟组的机械钻速不高,优选合适的钻头类型对提高钻速十分重要。
吉32井使用DBS公司的PDC钻头
入井钻井,发现该型号钻头入井后机械钻速在0.09左右,被迫提钻,更换钻头,只有在不断的钻头选型实验中,才能真正优选出高效钻头。
水平段钻头统计情况(152.4mm):
上表中,吉172井全井水平段使用旋转导向技术,而吉32井通过采用旋转导向技术与“螺杆+MWD”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钻进,使用“螺杆+MWD”技术比旋转导向钻进机械钻速较慢。
3.2旋转导向技术及应用
旋转导向系统,是指让钻柱在旋转钻进过程中实现过去只有传统泥浆马达才能实现的准确增斜、稳斜、降斜或者纠方位功能,但相对于泥浆马达,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该技术能直接在地面通过电脑软件和地面控制设备对泵压进行控制,通过泵压的不断变化,对井下仪器发出增斜、降斜等指令。
井下仪器接收到泥浆信号后通过改变钻具的直径,达到地面预期效果。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与传统的滑动导向方式相比有如下突出特点:
(1)转导向代替了传统的滑动钻进: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另一方面解决了滑动导向方式带来的井眼净化效果差和位移延伸限制等缺点,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安全性;
(2)具有不必起下钻自动调整钻具导向性能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和井眼轨迹控制的灵活性,可满足高难特殊工艺井的导向钻井需要;
吉木萨尔油田地层复杂,机械钻速慢,常规的螺杆+MWD方式在该区块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施工安全隐患。
该区块的此类深井,裸眼段过长,导致摩阻扭矩过大,提高泥浆性能、使用大钻压钻进、进行短提下钻等技术方法,不能直接解决托压问题,只能降低托压给施工带来的不便,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进行施工,使用旋转导向技术解决了托压问题,保障井下安全,也控制了井眼轨迹的圆滑,从真正意义上去提高机械钻速,是在吉木萨尔致密油开发方式的一种全新理念。
3.3磨阻和扭矩的应对措施:
1)、加强钻井液性能维护,加入润滑剂,来控制钻井液的粘滞系数保持在0.08以内,失水应控制在5ml以内,以改善润滑性和泥饼的质量,降低摩阻和扭矩。
3)、以短起下、随钻注稠塞和增大泵入泥浆排量的形式来破坏岩屑床或清除井底岩屑,同时每滑动一单根后都必须坚持划眼,以保证井壁的光滑性来降低钻具的摩阻和扭矩。
4)、水平段钻进时因钻遇大量的泥岩段或砂岩未有显示,上下多次调整井眼轨迹,或水平段过长时,钻进时都会大大增加钻具的摩阻和扭矩,因此应提高泥浆的润滑性能,或严格控制全角变化率。
5)、确保四级固控设备灵活好用,以控制钻井液中的含沙量和固相含量,来降低钻具的磨阻和扭矩。
3.4吉32井施工情况
吉32井水平段采用斯伦贝谢旋转导向(PowerDrive475 X5)钻进,钻具组合为:Φ152.4mm 钻头(0.2m)+Φ120.7mm旋转导向(4.08m)+Φ120.7mm过滤短节(0.75m)+Φ120.6马达(8.61m)+Φ122.4mmMWD(10.44m)+Φ120.7无磁(8.54m)+Φ88.9mm加重钻杆(2根)+Φ88.9mm斜坡钻杆(69根)+Φ88.9mm加重钻杆(9根)+随钻震击器+Φ88.9mm加重钻杆(19)+Φ88.9mm 钻杆+311×410+Φ127mm钻杆。
在水平段施工前期,螺杆+MWD钻具组合的轨迹调整能力高于旋转导向钻具,调整速度较快,但是在滑动定向过程中,裸眼段过长,导致螺杆钻具滑动定向钻进困难,托压严重,因此,在此情况下,选择旋转导向钻进技术,可以提高机械钻速,保障顺利的完成施工计划,同时也保障了井壁的稳定性,降低了井下的复杂系数,提高了施工安全。
四.结论和建议
1、钻进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做好跟踪地质检测,及时掌握钻进时扭距变化情况,必要时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润滑剂以防止出现脱压,粘卡事故的出现。
2、钻进至井斜40°-60°之间时,此时托压现象较为明显,现场工程师可以查询多方面的数据,估算出钻头钻压,从而加大钻压,使钻头得到更大的压力,以防止过多钻压压在井壁,钻具在同一点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粘卡。
3、针对造斜段的粘卡问题,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泥浆体系来支撑,其次是必要的工程措施的保障。
泥浆不但要有良好的润滑性、流变性、携砂性能和造壁性,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密度,对井眼的稳定有很大帮助。
4、该区块水平井水平段长都在1000m以上,利用“螺杆+MWD”在前700-800m可以正常施工,在选择螺杆钻具与旋转导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钻进时,对后面水平井段由于常规钻具无法实施定向滑动钻进进行轨迹调整,应使用旋转导向钻进,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窦宏恩,马世英,巴肯致密油藏开发对我国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启示[J]。
石油钻采工艺,2012,34(2):120-124。
[2] 林森虎,邹才能,袁选俊,杨智,美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启示[J]。
岩性油气藏,2011,23(4):25-30。
[3] 李道品,低渗透油田开发[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张富成,王卫忠,杨进,等。
苏里格气田丛式井钻井技术及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009,31(4)。
[5]李作会,孙铭新,韩来聚。
旋转自动导向钻井技术[J]。
石油矿场机械,2003,3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