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及其发展(全文)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及其发展(全文)模板一:正文: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建筑材料。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及其发展。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极高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透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其主要特点包括:抗压强度高、波动性小、耐久性好、抗渗透性强、抗冻性好等。
这些特点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领域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优异的抗压强度和抗渗透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2. 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重要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
3. 水利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水坝、水管和水处理设备等建筑物的建造和维护中都需要使用到高性能混凝土。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 新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发出更加优异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2. 绿色环保:未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利用废旧材料和再生材料制造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 技术应用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和设备。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抗压强度: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2. 耐久性:指混凝土材料在长期使用和外界环境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破坏的能力。
3. 抗渗透性:混凝土材料对水、气体和其他外界物质的渗透能力。
模板二: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讲稿—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讲稿—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结构性材料,它具有很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性能混凝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通常指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特别是强度等级在C70以上的混凝土。
它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渗透性、抗冻融性、防火性、耐酸碱性、抗腐蚀性等特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通常的混凝土高出数倍,同时有很好的耐压性。
2.耐久性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不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损害。
3.渗透性低: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低,它可以避免水的渗透和钢筋腐蚀。
4.防火性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好,不易受到高温、火灾等因素的影响。
5.耐酸碱性好:高性能混凝土抗酸碱性和腐蚀性好,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为此,高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逐步得到推广。
40年代末期,美国耐用材料协会ACC和美国铁路协会ARA两个机构先后提供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标准,并开始推广应用。
欧洲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入了这一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和企业也开展了大量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和应用研究,逐步在高速公路、大桥、港口、地铁、商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公路和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和桥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等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
2.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以其高强度、高耐久、高抗裂、高耐久性、高耐磨性、高耐化学侵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在传统混凝土基础上添加一定数量的高强度、高流动性、高活性的添加剂,使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以满足各种工程所需的高性能材料。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在60MPa以上,是普通混凝土的2-3倍。
2. 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3. 高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在承受一定的荷载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裂缝。
4. 高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填充混凝土结构中的各种细小空隙。
5. 高耐磨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表面硬度较高,能够抵抗磨损。
6. 高耐化学侵蚀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化学腐蚀性能,能够在酸碱环境下长期使用。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各种桥梁工程对于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2. 隧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3. 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对于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4. 河堤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承受河流水压和水流冲击,具有较好的抗侵蚀性能。
5. 航空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航空港工程对于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五、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将越来越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可视化监控。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趋势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与趋势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其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领域。
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趋势也在不断演进。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特性1. 抗压强度高:相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
这是因为在混凝土中添加了高性能的水泥、粉煤灰、硅酸盐等特殊材料,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提升了抗压能力。
2. 抗渗透性好: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细微孔隙较小,能有效减少水分和气体渗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这对于在海洋工程、污水处理厂等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
3. 早期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添加剂可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强度。
这对于施工节奏紧张的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建筑领域:高性能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超限跨度桥梁等工程中。
其高强度和抗渗性能使得建筑物更加耐久,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外部环境的侵蚀。
2. 水利工程:水坝、隧道、港口等水利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要求较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少渗漏和维修成本。
3. 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对于混凝土的稳固性和耐久性要求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提高道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4. 人工岛和海上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人工岛、船坞和海上桩基等海洋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抗压和抗渗性能能够有效应对海水侵蚀和波浪冲击,确保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未来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更多的绿色添加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环保生产和应用。
2. 高效施工: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未来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速度和效率将得到提升。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刘小萍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刘小萍摘要:建筑工程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巨大,房产建筑的需求被城市化进程带动的同时,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研发成为行业突破和生存的重点,而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关键材料则直接决定着设计落地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这种背景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填充此项空白,给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特制构筑物带来了可能。
这就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改革的速度非常快,但是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却急需解决。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应用引言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程日渐加快,建设规模也日益增大,工程质量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商品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结构工程材料,使用范围之广,应用之多也体现出了其不可替代性。
当前,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且逐渐运用到各种工程项目。
1.高性能混凝土定义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各项力学性能,且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重点突出其选材常规,不是特殊材料混凝土,而又具有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高耐久性等特点。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2.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推动了很多国家的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特别是大流动性高性能的商品混凝土,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提高了施工的质量节省了劳动力,为较高楼层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可行性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要求。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在文件中重点提到了绿色发展理念:建设部部长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专门在大会上作了表示:我们国家将会大力开展科技方面的创新,以此来促进行业的发展步伐,将会大力发展建筑方面的以节能为前提的成套技术,以及能耗比较低的大型的建筑技术等等。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99报 刊 荟 萃kejizongheng 科技纵横一、技术发展的背景混凝土的发展已经有两百余年,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人造材料。
因为混凝土具有制作成本低、质量可靠、使用便捷等特点,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不断上升。
平均值从30年代的10MPa 到70年代的40MPa,大多数发达国家更是使用50MPa 的混凝土。
尽管生产混凝土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资源的利用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来说少很多,但由于需求量过大,也逐渐出现了大规模的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短缺。
所以未来混凝土的发展也要从根本上减少资源的使用,增加工业废渣的二次利用率,注重质量的提升,因为耐久、高强的质量也是另一角度的节约资源。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高性能混凝土”这一说法。
二、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到开始20世纪90年代,混凝土技术从高强度、高流态的时代发展成了高性能时代。
而如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成了土木工程的研究重点。
尤其是如何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侵蚀程度来提出材料性能的经验和估算大致的使用年限。
综合分析来看,目前的高性能混凝土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与传统的基准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强度变高,耐久性更好,而且混凝土硬化阶段还大大降低了水化热情况,比较之下更节约原材料,对环境的破坏更少。
(二)超高性能混凝土顾名思义,这一类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就是超高强度和密度,其抗压强度高达3000MPa,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在一些如核电站工程等特殊领域也符合建筑标准。
(三)智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能够对环境进行感知,有自适应性,并且还能够进行自动修复。
已知的智能混凝土类别有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高性能混凝土(HPC)是近年提出的,在混凝土技术经济型基础上融入了高科技,具有流动性大、强度高、耐久性号、低水化热等特点,这也代表着当今混凝土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HPC 的提出和发展应用,不同建筑的开发设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引起社会上的重度关注。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概述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耐化学侵蚀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和节能性,有利于推动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提升建筑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历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法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所研发。
90年代初,日本开始大量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推广应用并完善了相关标准。
此后,欧美、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升级,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朗。
技术特点高性能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有着如下的技术特点:1.抗压强度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可达到100MPa以上。
2.耐久性好。
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致密性好,抵御水侵蚀和化学侵蚀能力强,耐久性好。
3.抗裂性强。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稳定、伸缩性小,抗裂性强。
4.施工性能优。
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好,施工性能优,便于浇筑,形成均匀、致密的混凝土结构。
5.环保节能。
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强度水泥减少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
应用领域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需要承受较大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高性能混凝土能够为建筑提供强大的支撑。
2.桥梁和隧道: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供稳固的结构支撑力,增强桥梁和隧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水利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满足渠道、坝体等水利工程中对耐久性、抗渗透、抗冲刷的要求。
4.航空航天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抗裂性和耐久性能够保证航空航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5.地下管道和储罐:高性能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地下管道和储罐的使用要求。
作为一种优良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多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工程中。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的突破。
本文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结构施工的主体。
我国每年的混凝土使用量约为十亿立方米。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兴起和建筑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建筑工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建筑工业的高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建筑技术知识的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前言在21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并大大改善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新的混凝土技术不断出现在不同的现代大型建筑中。
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我国经济和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现今高性能的混凝土及施工技术正处在研究阶段。
但我相信,其未来肯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许多施工优点:(1)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2)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压力,施工相对安全;(3)能减小建筑施工的噪音。
(4)能缩短建设工期。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方式方法: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确保连续不断浇筑,直接滴落不超过3米,同时合理地分配管道,防止过早干涸。
1.高性能混凝士的特性人们又称高性能混凝土为三高混凝土,即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力学性能: (1)良好耐久性:这种具有高性能的混凝土必须具备较好抵抗掺杂和防止介质冲击腐蚀的能力。
且具有高弹模、低收缩、低涂层改变和温度应变,在采用硬化工艺的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体积和腐蚀特性,细观外形结构致密,不易在空气中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抗掺耐腐蚀能力好。
混凝土在碳化,氯离子的作用和侵蚀,钢筋腐烂,碱性骨料的反应,冻融和破坏这几个方面都可以认为是对于建筑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大破坏。
(2)优秀的工作性:有更好的能力来填充和防范,同时可以反映出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性和混凝土化合物的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高强度、高耐久性能、高体积性能、高工艺性、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并能长期保持其强度,有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美化城市建设空间等诸多优点,其社会、经济性能益显著,是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基本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技术举措,具有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工艺;应用
0 概述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建筑物的高层化与超高层化不可避免;公路网和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跨越大江、大河、深谷、海峡的大跨和超大跨桥,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不能不考虑它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来自天然资源。
尽管与钢材、铝材、塑料等其它建筑材料相比,生产混凝土所消耗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或小得多,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种洁净材料,但由于它的用量庞大,过度开采矿石和砂、石骨料已在不少地方造成资源破坏并严重影响环境和天然景观。
有些大城市现已难以获得质量合格的砂石。
另一方面,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如何处置费旧工
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它是某种特性适合于特殊工程应用和环境的一种混凝土。
对于一定的工程应用可考虑的特性实例为:易于浇筑,振捣不离析,早强,长期力学性能,抗渗性、密实性,水化温升,韧性,体积稳定性,严酷环境下的较长寿命。
它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以及经济合理性。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并除水泥、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性能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应更多地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掺合料,更多地节约水泥熟料,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
1 高强度
混凝土强度对结构来说是最基本的性能要求。
不同的结构,对混凝土强度要求也不一样,有的结构要求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有的结构希望在短期内有较高的强度;有的结构需要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有的结构在28天后才承受荷载,希望后期强度有较大的增长可以利用;有的结构需要抗冲切,抗磨损,抗疲劳强度等等。
所以对混凝土的强度也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大跨度结构物允许减小断面的构件部位,应尽量采用强度高的混凝土。
资料显示,混凝土强度从c40提高到c80时,造价约增加
50%,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倍左右。
由于具有减小断面、降低结构物自重等优势,高强混凝土在国外发展很快。
出于耐久性的考虑,高强混凝土又逐渐发展成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
2 高耐久性
发生的性能变化,如气温变化、日晒雨淋、冻融循环、干湿较替等作用,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剥落、疏松等现象,降低结构安全度;二氧化碳的侵入,使混凝土发生碳化,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防锈保护作用;遭受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侵蚀,降低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开裂,钢筋被腐蚀等。
人为劣化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混凝土发生降低使用功能的现象。
如磨损、冲刷使混凝土降低了耐久性;疲劳、撞击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或损伤,降低结构强度;酸、碱、油的腐蚀破坏了混凝土的内在结构,失去或降低混凝土强度;温度、渗透等作用直接损伤了混凝土。
要解决上述耐久性问题,就必须使混凝土密实度高且不产生原生裂缝;硬化后体积稳定而不产生收缩裂缝;同时减少混凝土内部产生侵蚀的组分。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耐久性可达百年之久,是普通混凝土的3-10倍。
混凝土的耐久性即抵抗劣化的能力,主要包括:抗渗性、抗侵蚀性、抗冻性、耐磨性、抗碳化性、抗碱-骨料反映等。
3 高体积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严重者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可分成三类,一类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形,总称为收缩变形;另一类是混凝土在承受荷载后发主要办法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其使用应力,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含量,不要过早使混凝土承受使用荷载等。
弹性变形是所有结构材料共有的特性,混凝土在受力后产生的弹性变形比较大。
要使弹性变形小,就要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提高弹性模量的办法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采用弹性模量高的集料,改善混凝土的级配,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4 高工艺性
混凝土的工艺性能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证。
没有好的工艺性能,混凝土就很难达到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
混凝土的工艺性包括对拌和、运输、浇灌和振实等各道操作工序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离析,质量稳定,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密实、匀质、平整、表面光洁。
高性能混凝土强调的是混凝土的“性能”或者质量、状态、水平,或者说是一种质量目标,对不同的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强调重点。
5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5.1 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早强、抗裂、抗冲击、抗弯高性能和环境好的优点,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可以达到减薄路面厚度,文明施工和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可适当且延长使用寿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完全可以适应道路工程技术进步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5.2 桥梁结构
桥梁工程中,大跨度桥梁的自重往往占总荷载中的大部分。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小自重,降低截面高度,增强结构耐久性;其早期强度高,可加快施工进度。
多年来,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领域一直采用40-50mpa的混凝土,然而实践中常常出现28d实际强度超过50mpa的情况。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更高的弹性模量、更高的抗拉强度、较小的徐变和更好的耐久性,高强混凝土梁较之普通混凝土梁具有较小的初始挠度热高的允许抗拉强度激小的预应力损失激小的上拱度
变化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最近几年,世界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较大兴趣并开始应用于桥梁实践。
6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并掺有足够数量的矿物细
掺合料和高性能减水剂,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综合的优异的技术特性,但由此也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性能缺陷:(1)自干燥引起的自收缩;(2)脆性;(3)开裂。
【参考文献】
[1]冯乃谦.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现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2.
[2]h.索默.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m].科学出版社,1998.
[3]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j].建筑材料学报,2002.
[4]吴中伟,韩素芳.预拌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建筑技术,1997.
[责任编辑: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