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1.设计资料 (1)1.1上部结构资料 (1)1.2建筑物场地资料 (1)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2.1选择桩型 (1)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2)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3.1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4.1 ©—C柱的桩和承台的确定 (4)5.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一C承台) (5)6•桩顶作用验算 (6)6.1四桩承台验算(①一C承台) (6)7•桩基础沉降验算 (7)7.1 C柱沉降验算 (7)8.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1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承台设计 (10)9.1 四桩承台设计(C柱) (10)10................................................................................................................................. 参考文献 (13).页脚.•贞脚.1.设计资料1.1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髙同自然地面,室外髙差35伽〃柱截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 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表3.1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面尺寸均为500/77/7? X 500/77/7?,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2建筑物场地资料.页脚.续表表3.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第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卅单位: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毕设柱下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毕设柱下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2 桩基础课程设计................................................ - 1 -2.1设计资料................................................. - 2 -2.1.1地形.............................................. - 2 -2.1.2工程地质条件...................................... - 2 -2.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 2 -2.1.4水文地质条件...................................... - 3 -2.1.5场地条件.......................................... - 3 -2.1.6上部结构资料...................................... - 3 -2.1.7本人设计资料...................................... - 4 -2.2 灌注桩基设计............................................ - 4 -2.2.1单桩承载力计算.................................... - 4 -2.2.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 5 -2.2.3承台设计.......................................... - 7 -2.2.4桩身结构设计..................................... - 10 -2.2.5桩身构造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一,设计资料1.1上部结构资料哈市近郊单层工业厂房,室内室外地面高差0.3m ,室外设计地面与天然地面一致,两跨,第一跨度为30m ,有两台50顿桥式吊车,另一跨跨度为24m ,有两台30顿桥式吊车,柱距为12m ,预制中柱截面600×1200mm2,作用于杯口顶面的荷载设计值为:,4.55,103.10,29902KN V m KN M KN F =⋅⨯==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设计任务书内附图。

1.2建筑物场地资料土层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如任务书内附表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选择桩型根据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静压预制桩。

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及承台埋深如图1所示,承台埋深2.3m ,桩长10m ,桩边长取400×400。

三,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关系,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6004.0)6.41004.536(4.0421⨯+⨯+⨯⨯⨯=+⋅=+=∑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Q Q Q μ KN 04.14636.404.1047=+=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65.1,65.1==p s γγ) KN Q Q R p pk s sk69.88665.104.1463==+=γγ 以此初步确定桩数四,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4.1桩数及承台的确定荷载,4.55,103.10,29902KN V m KN M KN F =⋅⨯==初步估算桩数,柱子偏心受压考虑。

37.369.8862990==≥R F n (根)取4=n 柱距.2.13m d S a =≥承台底面尺寸3.0m ×2.4m ,边距3002002=d 满足要求。

五,确定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3 n 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采用群桩效应计算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值5.1四桩承台力计算承台净面积:2256.64.044.20.3m A c =⨯-⨯=承台低地基极限阻力标准值,a ck kp q 160= a c ck ck kp n A q Q 4.262456.6160=⨯== a sk kp Q 04.1047=a sk kp Q 416= 分项系数70.1,65.1===c p s γγγ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进行修正,0.34.044.20.3886.0886.0=⨯⨯⨯==b n A d s c a 2.124.2==l B c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64.1,8.0==p s ηη 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c e c e c c i c i cc A A A A ηηη+= 承台外正净面积:281.1)5.04.2()5.03(56.6m A e c =-⨯--=承台内正净面积:275.481.156.6m i A i c =-=查表得63.0,11.0==e c i c ηη 25.056.681.163.056.675.411.0=+=+=c e c e c c i c icc A A A A ηηη 则,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KN Q Q Q R c ck c p pk p s sk s723.9597.14.26225.065.141664.165.104.10478.0=++=++=γηγηγη六,单桩设计吊运及吊运采用单点吊桩的强度进行桩身配筋计算,吊点位置在距桩顶,桩端平面处0.293L (L=10m ),起吊时桩身的最大正负弯矩:m kN q k kql M 8.42.1254.0,3.1,,0429.022max =⨯⨯===桩身采用c30混凝土,Ⅱ级钢,m kN kql M ⋅==8.260429.02max桩身截面有效高度:36.004.04.0=-=o h03615.02==o c s bh f M α 查表得9816.0=s γ 2253mm h f M A o y s s ==γ选用2Φ18(2253509mm A s >=)整个主筋为4Φ1821018mm A s =配筋率%6.0%636.0min =>=ρρ满足要求桩身强度:kN R KN A f A f s y c c 691.8866.2364)10183003604003.140.1(0.1)(=>=⨯+⨯⨯⨯=+ϕϕ满足要求七,桩顶作用验算7.1中心受压计算KN G F 6.32996.30929902015.24.20.32990=+=⨯⨯⨯+=+kN n G F N 9.82446.3299==+= kN R N o 69.8869.8249.8240.1=<=⨯=γ7.2偏心荷载计算KN KN M n G F N i6.5812.106875.0475.0103046.329)(22maxmin max =⨯⨯±=⨯±+=∑∑γγ 0,03.10642.112.1068min max >=≈=N KN R KN N o o γγ满足要求八,承台设计8.1承台尺寸柱插入深度1000mm ,柱底与杯底距50mm ,承台厚1450mm ,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二级钢,台底保护层厚100mm8.2冲切承载力验算承台底面在45°范围之内,可不进行冲切验算8.3 受弯计算由桩受力可知,2.1068max KN N =平均受力KN N 9.824= KN n G N N j 8.99046.3092.1068max max =-=-= KN n F n G N N j 5.74742990===-= 承台1-1截面处最大弯矩m KN y N M j ⋅=+⨯==64.792)24.02.0(6.19812max 22175)1001050(3009.0792640009.0mm h f M A o y s =-⨯⨯== 选配15Φ14221752308mm A s >=承台2-2截面处最大弯矩m KN y N M j ⋅=+⨯==64.792)24.02.0(6.19812max 选配15Φ14221752308mm A s >=8.4受剪承载力计算mm a y 200=,mm a x 200=,3.015.01350200<====o x y x h a λλ 取2.03.012.0,3.0=+==λβλ ○1KN h f f o y c 4.92661035.14.23.142.06=⨯⨯⨯⨯=β KN v o 4.92666.19818.99020.1<=⨯⨯=γ○2KN h f f o y c 115831035.133.142.06=⨯⨯⨯⨯=β KN v o 115836.19818.99020.1<=⨯⨯=γ。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

独立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

2. 学生能掌握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

3. 学生能了解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独立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评估独立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独立桩基础结构,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独立桩基础的基本理论、设计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 桩基础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独立桩基础的构造及组成部分- 桩身材料及其性能要求2. 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 桩的受力分析及承载机制- 影响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桩基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分析3. 独立桩基础的设计方法- 桩长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及排布方式- 桩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4. 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桩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桩基础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5. 独立桩基础的优缺点分析- 独立桩基础的优点- 独立桩基础的局限性- 独立桩基础与其他类型基础的比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独立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构造特点第二周:独立桩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第三周:独立桩基础的设计方法第四周:独立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及优缺点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0级桥梁桩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0级桥梁桩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0级(桥梁桩基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一、设计题目某公路桥多排桩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1.地质及水文河床土质:从地面至标高32.5m 为软塑粘土,以下为密实粗砂,深度达30m 。

水文:地面(河床)标高为40.5m ,一般冲刷线标高为38.5m ,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5.2m ,常水位标高42.5m 。

2.土质指标软塑粘土:地基系数m=843/10m kN ⨯,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kPa 40=τ,土的内摩擦角o 20=φ,土的容重3/12m kN =γ(已扣除浮力)。

密实粗砂:地基系数m=2543/10m kN ⨯,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kPa 120=τ,土的内摩擦角o 38=φ,土的容重3/12m kN =γ(已扣除浮力)。

3.荷载上部为等跨25m 的预应力梁桥,砼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kN N 4.5659∑=kN H 8.298(制动力及风力)∑⋅=m kN M 7.3847(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距)恒载及二孔活载时:∑=kN N 2.6498 三、设计要求承台及桩的材料均为C20砼,承台尺寸:m m m 0.25.40.7⨯⨯,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1.0m ,平面布置如下图。

要求:1、23、最大弯距M max及最大弯距位置Z max的计算;4、桩身截面配筋的计算;5、桩顶位移验算;6、桩基整体验算。

四、时间安排时间上午下午周一集中教室,布置设计内容单桩承载力计算周二桩顶荷载计算周三桩身内力计算周四配筋制图周五制图计算机出图五、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

2、设计图A3图纸一张(计算机出图)。

图纸要求:(1)平面图、立面图、承台及桩身配筋图。

(2)结构尺寸单位:除钢筋为mm外,其余均为cm。

(3)有关工程数量表(包括钢筋kg、砼m3、钻孔m)。

(4)有关说明。

六、参考资料1、《基础工程》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4、《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5、《结构设计原理》教材详 细 计 算 书修改后荷载:上部为等跨的25m 的预应力桥梁,砼桥墩,承台底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kN kN kN N 4.7234)0.25.40.7(254.5659=⨯⨯⨯+=∑∑=kN H 8.298(制动力及风力)m kN mkN m kN M .3.4445.)0.28.298(7.3847=⨯+⋅=∑(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距)恒载及二孔活载时:kN kN kN N 2.807325)0.25.40.7(2.6498=⨯⨯⨯+=∑ 桩基础采用冲抓锥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计算一.确定尺寸及桩个数:设计采用C20的混凝土,桩径d=1.00m ,挖孔灌注桩,桩长l=41.00m ,伸入持力层(粗纱)的深度为3.3m 。

1.求[]σ:根据条件,所选公式:[]()d k d k 2'2220634γγσσ+-+=可查知持力层的基本承载力 kPa 4000=σ查《规范》得 52=k 5.225'2==k 3'2/10102010M KN =-=-==γγγ 则桩底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Kpa6001105.26)34(105400=⨯⨯⨯+-⨯⨯+=σ2.求[]p :公式:[][]∑+=σA m l f U p i i 021227854.04m d A ==πm U 2673.304.1=⨯=π查《规范》得4.00=m查《规范》得i f (钻孔灌注桩极限摩阻力)。

K P a f 451=m l 8.03=; K P a f 502= m l 1.82= K P a f 303=m l 8.03=; KPa f 554= m l 8.265= K P a f 805=m l 3.35=。

则:[]Kpap 56.3875607854.04.0)3.3808.26558.0301.850245(2673.321=⨯⨯+⨯+⨯+⨯+⨯+⨯⨯⨯=3.定桩数:取u=1.5则: []91.756.38755.204425.1=⨯==p Nn μ根取8=∴n布桩如下:二.计算:1. 桩的计算宽度b o : 公式:b k kk b f 00=()()md h b n h L 6136.026.31136.06.02131'11=+====+⨯=<=-=则11''6.01h L b b k ⋅-+=∴822.0626.06.016.0=⋅-+=9.0=f k ()2/10=+=d k α m b 48.1129.082.00=⨯⨯⨯=∴ 2. 求变形系数α: 假设为弹性桩,则:()()()26474224241211006.1641107.28.08.0/864008.408.208.222900027500/9000/750008.2208.423.113.1308.4104.1212m KN I E EI M KN m m KN m m KN m h h m d h h m ⋅⨯=⋅⨯⨯⨯===⨯+⨯⨯+⨯====-==-==+⨯=+=π则得:立。

最新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最新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农业大学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姓名:王海林指导老师:刘传孝学号:20107486专业:道路桥梁工程班级:10级2班1、确定桩的类型 (1)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3)3、确定桩数及其布置。

(3)4、进行基桩承载力验算. (4)5、承台计算 (5)6、桩身结构强度计算及配筋 (7)7、桩顶位移计算 (7)8、绘制桩基础施工详图 (8)1、确定桩的类型、规格,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承台尺寸等。

桩身设计采用C25的混凝土, 挖孔灌注桩,桩径d=1m, 桩深入承台0.1m,伸入持力层(石灰岩)的深度为1m ,桩长l=1+0.1+13=14.1m,承台埋深为3m ,承台厚度1.5m ,拟定承台尺寸为:长10m 宽8m ,钢筋布置情况:6根22Φ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查规范得: 10.5c =,[]()210.56000010.041600000.50.2137410482a R πππ⎛⎫=⨯⨯+⨯⨯⨯⨯+⨯⨯⨯⨯⨯+⨯=⎪⎝⎭31322.3kN按桩身材料计算:()()'0.80.811.525000019522816133.4c c p y s R f A f A KN ϕψπ=+=⨯⨯⨯+⨯=R 取较小值。

3、确定桩数及其布置。

(1)确定桩数:200002010831.1 4.456133.4F G n R μ++⨯⨯⨯=== 取5根。

(2)布桩: 桩的中心距6d=6m ; 承台底的布桩设计如下图:(3)重新验算桩数 按布桩后,承台及承台上土的自重,则:200002010831.1 4.326133.4F G n R μ++⨯⨯⨯=== 取5根。

4、进行基桩承载力验算.(1)首先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0N R γ≤; 0max 1.2N R γ≤2000020108349605F G N n ++⨯⨯⨯=== 04960 1.15456N γ=⨯=<Rmax max 223000500354565526.344y i M x F G N n X ++⨯=+=+=⨯∑0max 1.15526.36078.9 1.27360.08N R γ=⨯=<=所以基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某办公楼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某办公楼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某办公楼桩基础设计姓名:王怀正学号:1011111108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二○一三年十一月一、计算书中需要完成的内容:(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Ⅱ级,已知作用到基础顶面处的柱荷载:轴向力kN F K 2850=,力矩m kN M ⋅=0.395,水平力kN H 42=。

2、根据地基条件和施工设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3、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台混凝土强度为C30。

4、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桩长为10m 。

5、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6.7N/mm 2,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y=300N/mm 2。

6、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4.3 N/mm 2,承台底面埋深:D =2.0m 。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附表一:附表二:桩静载荷试验Q-s曲线(如下图)(二)设计要求: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使用A4图纸打印。

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1、建筑物的类型及规模:住宅楼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柱传来荷载:F= 2850kN 、M = 395kN ·m 、H = 42kN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m ,截面尺寸:400mm ×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cf=16.7 N/mm 2、4Φ16yf=300 N/mm 2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f=14.3 N/mm 2、tf=1.43 N/mm 2(三):单桩承载力确定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ϕ=1.0,配筋Φ16)()()kNA f A f R Sy p c 29138.8033004007.160.12=⨯+⨯⨯=''+=ϕ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I=0.60,入土深度为12.0m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I=0.75时,1500=pk q kPa,当LI=0.5时,2100=pa q ,由线性内插法:75.06.0150075.05.015002100--=--pk q1860=pk q kPa ②、桩侧土摩擦力: 灰色粘土层1: 1.0LI =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灰黄色粉质粘土层2: 0.60LI=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75.06.05075.05.05066--=--sik q ,kPa q sik 6.59=()kNl q u A q Q isik p pk uk 36.9116.5913694.044.018602=⨯+⨯⨯⨯+⨯=+=∑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550ukN Q=单桩承载力标准值:55027522uk kN QR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75akN R=4)、确定桩数和桩的布置:①、初步假定承台的尺寸为 3×4㎡ 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 F=2850KN 承台和土自重: ()48020432=⨯⨯⨯=G kN桩数可取为n=1.1x (F+G )/Ra=1.1x (2850+480)/275=13.32,取n=16 桩距 :=S (3~4)d =(3~4)×0.4=1.2~1.6m 取 S =1.5m②、承台平面尺寸及桩排列如下图:承台平面布置图 1:100(四):单桩受力验算: 1、单桩所受平均作用力:35.248162023.53.52850=⨯⨯⨯+=+=n G F Q i <Ra 2、单桩所受最大及最小力:()()Ra kN kN i i x Mx n G F Q 2.125.271045.225222maxmaxmin 25.275.0825.25.14239535.248<>=+⨯⨯+±=±+=∑ 3、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625.21642===n H H i kN,125.178162850==i V kN ,0147.0125.178625.2==i i V H <<121 即 iV与iH合力 与iV的夹角小于5∴单桩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一步的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设计资料 (1)1.1 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2.1 选择桩型 (1)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4.1 ①—C柱的桩和承台的确定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承台) (5)6 .桩顶作用验算 (6)6.1 四桩承台验算(①—C承台) (6)7 .桩基础沉降验算 (7)7.1 C柱沉降验算 (7)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 .承台设计 (10)9.1 四桩承台设计(C柱) (10)10.参考文献 (13)1.设计资料1.1 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外高差mm350。

柱截,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面尺寸均为mm500mm500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续表表3.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 q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 单位: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②层是灰褐色粉质粘土,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

故:m h 8.221123.85.1=+++=由于第①层厚1.5m ,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6m ,即承台埋深为2.1m ,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2.8-2.1=20.7m 。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故取350mm ×350mm ,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 ,下段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 1.3m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2.1。

图2.2.1土层分布示意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式中sikq --- 桩侧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JGJ 94-94中表5.2.8-1(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

pkq ---―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表《建筑桩基技术规》JGJ 94-94中表GE5.2.8-2(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

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不计算其桩侧阻力sikq 。

根据表1.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按《建筑桩基技术规》JGJ 94-94查表得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表2.3.1)。

表2.3.1 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层序 液限指数 经验参数法I L )(a sk kP q)(a pk kP q② 粉质粘土0.86742.552 ③淤泥的粉质粘土0.608 56.912④ 粉质粘土 0.800 38.800 1391.428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k sk uk Q Q Q p pk i sik A q l q u +∑=[]428.13910.3518.3812912.56)6.03.8(552.4235.042⨯+⨯+⨯+-⨯⨯⨯=450.170152.1469+=kN 1639.602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65.1==p s γγ)kN Q ppks698.99365.1602.1639Q R sk==+=γγ所以最终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即采用kN R 698.993=,初步确定桩数。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下面以①—C 的荷载计算。

柱底荷载设计值如下:最大轴力组合: 最大轴力3121kN , 弯矩32 kN •m , 剪力20kN 最大弯矩组合: 轴力 3002 kN , 最大弯矩197 kN •m , 剪力62kN 最大轴力标准值:2400 kN4.1 ①—C 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F=3121 kN ,M= 32kN •m ,Q=20 kN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系数,规中建议取1.1~1.2, 现在取1.1的系数, 即: ()根14.31.1698.99331211.1n =⨯=⨯≥R F 取n =4根,桩距 1.05m 3d =≥a S ,桩位平面布置如图4.1.1,承台底面尺寸为1.9m 1.9m ⨯。

图4.1.1四桩桩基础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目前,考虑桩基的群桩效应的有两种方法。

《地基规》采用等代实体法,《桩基规》采用群桩效应系数法。

下面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 承台) 承台净面积:22212.335.049.1m A c=⨯-=。

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KPa f q k ck 22011022=⨯==kN n A q Q c ck ck 6.171412.3220=⨯== kN l q u Q i sik sk 152.1469==∑kN q A Q p p pk450.170==分项系数70.1,65.1===c p sγγγ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4.235.049.19.1886.0886.0=⨯⨯==b n e A d a S09.07.209.1==l Bc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64.1,8.0==p sηη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cece c c i c icc A A A A ηηη+=承台外区净面积2222.1)35.09.1(9.1m A e c =--=承台区净面积92.12.112.3=-=-=e c c i c A A A m 2查表63.0,11.0==ec i c ηη31.012.32.163.012.392.111.0=+=+=c ece cc i c i c c A A A A ηηη 那么,C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kN Q Q Q R cckcppkpssks025.91370.16.17131.065.1450.17064.165.1152.14698.0=⨯+⨯+⨯=++=γηγηγη6 .桩顶作用验算6.1四桩承台验算(①—C 承台)(1)荷载取C 柱的max N 组合:F=3121 kN ,M= 32kN •m ,Q=20 kN 承台高度设为1m 等厚,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重要性系数0λ=1.0.由于柱处于①轴线,它是建筑物的边柱,所以室填土比室外高,设为0.3m ,即室高至承台底2.4m ,所以承台的平均埋深m d 25.2)4.21.2(21=+=。

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竖向力有F,G,但是G 的分项系数取为1.2.kN G F 94.331594.19431212.12025.29.131212=+=⨯⨯⨯+=+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弯矩∑=⨯+=kN M 5212032桩顶受力计算如下:kN y y M n G F N i 652.8506.046.052494.3315)(22max max =⨯⨯+=⨯++=∑∑ kN y y M n G F N i 318.8076.046.052494.3315)(22max min =⨯⨯-=⨯-+=∑∑ kN n G F N 985.828494.3315==+=kN R kN N 63.1095025.9132.12.1652.850max 0=⨯=<=γ0m in 0>N γkN R kN N 025.91398.8280=<=γ 满足要求(2)荷载取max M 组合:F=3002 kN ,M= 197kN •m ,Q=62 kN∑=⨯+==+=⨯⨯⨯+=+kNM kNG F 25916219794.319694.19430022.12025.29.130022桩顶受力计算如下:kN y y M n G F N i 152.907917.107235.7996.046.0259494.3196)(22max max =+=⨯⨯+=⨯++=∑∑ kN y y M n G F N i 318.691917.107235.7996.046.0259494.3196)(22max min =-=⨯⨯-=⨯-+=∑∑ kN n G F N 235.799494.3196==+=kN R kN N 63.1095025.9132.12.1152.907max 0=⨯=<=γ0min 0>N γkN R kN N 025.913235.7990=<=γ 满足要求7. 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标准值进行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由于桩基础的桩中心距小于6d ,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7.1 C 柱沉降验算竖向荷载标准值kN F 2400= 基底处压力kPa A G F p 820.7099.19.12025.29.19.12400=⨯⨯⨯⨯+=+=基底自重压力kPa d 63.331.21.26.03.175.15.15=⨯⨯+⨯=γ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 d P P 19.67663.33820.7090=-=-=γ 桩端平面下的土的自重应力c σ和附加应力z σ(04p z ασ=)计算如下: ①.在z=0时: 1)103.18(12)102.16(7.7)103.17(6.03.175.15.15⨯-+⨯-+⨯-+⨯+⨯==∑ii c hγσ=172.54kPakPa p b z b l z 19.67619.67625.044,25.0,02,10=⨯⨯=====ασα ②.在m z 2=时:kPa h i i c 14.189)103.18(254.172=-⨯+==∑γσkPa p b z b l z 324.21219.6760785.044,0785.0,1.29.142,10=⨯⨯======ασα ③.在m z 3.4=时kPa h i i c 23.208)103.18(3.454.172=-⨯+==∑γσkPa p b z b l z 96.5819.6760218.044,0218.0,526.49.16.82,10=⨯⨯======ασα ④.在m z 7.5=时kPa h i i c 69.220)109.18()3.47.5(23.208=-⨯-+==∑γσkPa p b z b l z 162.3519.676013.044,013.0,0.69.14.112,10=⨯⨯======ασα将以上计算资料整理于表7.1.1表7.1.1z c σσ,的计算结果(C 柱)在z=5.7m 处,2.016.069.220162.35<==c z σσ,所以本基础取m Z n 7.5=计算沉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