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设施设计与工程设计规范
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

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是指为教育机构提供设备与服务,以辅助教育教学活动的建筑场所。
教学辅助用房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房功能布置规范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首先应该从教学辅助用房的功能出发,确定用房的合理布置。
常见的教学辅助用房包括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在教学辅助用房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用途和功能需求进行布置,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以便于教学辅助用房的高效利用。
二、用房面积标准规范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标准是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教学辅助用房的不同功能和使用人数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用房面积标准。
例如,实验室的面积应该足够容纳实验器材和学生实验操作的空间。
三、用房通风与采光规范教学辅助用房的通风与采光条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辅助用房设计中必须规定合理的通风和采光设备,并且要保证通风与采光设备运作的可靠性和效率。
四、用房设备配置规范教学辅助用房的设备配置是保障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发挥作用的关键。
在设计教学辅助用房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设备配置规范,确保教学辅助设备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效果符合教学需要。
五、用房安全与环境规范教学辅助用房的安全与环境规范是保障教学辅助用房使用安全和教学环境卫生的重要内容。
制定教学辅助用房的安全与环境规范,需要考虑到火灾、地震等灾害防范和排水、噪音等环境要求,确保学生在教学辅助用房中具备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六、用房管理规范教学辅助用房的管理规范是保证教学辅助用房正常运行和维护的重要保障措施。
管理规范需要制定教学辅助用房的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结:教学辅助用房设计规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布置功能区域、规定用房面积标准、优化通风与采光条件、配置合适的设备以及保障用房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规范制定,能够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辅助用房,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3.01.14
•【文号】建标[2013]6号
•【施行日期】2013.01.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
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13]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家人防办,总后基建营房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单位:为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等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技术进步,根据《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工程建设、工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实际,经与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协商,我部组织制定了《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安排落实。
附件: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1月14日
附件:
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设工程配套设施范本

建设工程配套设施范本一、引言建设工程配套设施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和服务设施。
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建设工程配套设施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基本要求1. 设施合理布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各类配套设施,保证设施之间的协调和便利性;2. 设施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应满足项目运行的各项需求,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照明、绿化等;3. 设施可持续性:考虑设施的长期使用和维护,应选用耐用材料和技术,确保设施的可持续性;4. 设施安全性:各类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5. 设施美观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注重设施的美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三、配套设施范本1. 供水设施供水设施是建设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配套设施。
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供水管网、水处理设备等。
其中,供水管道材质为xxx,直径为xxx,采用xxx方式;水处理设备包括xxx,具备xxx功能。
2. 供电设施供电设施是项目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设施之一。
应根据用电负荷设计供电线路、变电站等设备。
其中,供电线路采用xxx材质,电压等级为xxx;变电站具备xxx功能,容量为xxx。
3. 供气设施供气设施是特定项目所需的一项配套设施,如工业用气、生活用气等。
应根据用气需求设计供气管道、调压设备等。
其中,供气管道材质为xxx,直径为xxx;调压设备具备xxx功能,容量为xxx。
4. 通信设施通信设施是建设工程项目中必备的设施之一,用于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
应考虑项目需要,设计合适的通信网络和设备。
其中,通信网络采用xxx技术,设备包括xxx,具备xxx功能。
5. 道路设施道路设施是联通各部分的重要纽带,应设计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规划。
包括主干道、支路、人行道等。
其中,道路采用xxx材料,宽度为xxx,标志标线符合xxx标准。
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的初步方案

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的初步方案1.引言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是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用工程是指用于公共利益的公共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等,而辅助工程则是指为公用工程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工程设施,如管网、电力设施、照明和通信系统等。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对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的初步方案进行探讨。
2.规划阶段(1)需求分析:在规划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和范围,了解项目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功能定位,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可行性研究:进行可行性研究是规划阶段的关键环节,需要针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性。
通过综合考虑项目的成本效益、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等因素,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设计阶段(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并确定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在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功能要求、技术标准和设计指南,形成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2)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之后,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等方面。
详细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案,为后续施工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4.施工阶段(1)施工准备: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明确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施工实施:在施工实施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同时,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设施规划与设计

设施选址的分类
单一设施的场址选择 复合设施的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的任务
在已确定的地理区域内, 在已确定的地理区域内 , 经过调查 研究、 现场勘察, 研究 、 现场勘察 , 选出几个条件较 好的场址, 然后进行分析、 比较、 好的场址 , 然后进行分析 、 比较 、 筛选, 最后得出一个最满意的场址, 筛选 , 最后得出一个最满意的场址 , 推荐给上级决策部门作最后批准和 决定。 决定。
设备发生故障时将引起整个生产线中断 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置的重大调整 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相对投资较大 生产线上重复作业, 生产线上重复作业,单调乏味 维修和保养费用高
定位布置的特点
定位布置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少的 产品数量。在定位布置中, 产品数量。在定位布置中,按照作 业的级别安排顺序相当普遍。 业的级别安排顺序相当普遍。根据 先后工序决定生产阶段, 先后工序决定生产阶段,应按照物 料的技术优先性安排物料。 料的技术优先性安排物料。
解决布置问题的钥匙
P
产品—材料 产品 材料 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 生产路线—工艺过程 生产路线 工艺过程 怎样进行生产? 怎样进行生产? 辅助服务部门 用什么来支持生产
S R
Q
数量—产量 数量 产量
每项产品要制造多少? 每项产品要制造多少?
T
时间—时间安排 时间 时间安排 产品何时生产? 产品何时生产?
ΣΣC X
i−1 j =1 ij
m n
ij
s.t.
m in m Σ Xij = bj i= 1 n Σ Xij = ai j=1 Xij ≥ 0
m------待选场址数; n------销售区域数; ai------场址 i 的生产能力; bi ------销售区域 j 的需求量; Cij------在场址 i 生产一单位产品并运送到销售区域 j 的总 费用; xij------各销售区域对各供应工厂的需求量。
2019新版GB 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2019新版GB 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施工组织总设计 (5)4.1 工程概况 (5)4.2 总体施工部署 (5)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6)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6)4.5 主要施工方法 (6)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6)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5.1 工程概况 (7)5.2 施工部署 (8)5.3 施工进度计划 (8)5.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8)5.5 主要施工方案 (9)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9)6 施工方案 (9)6.1 工程概况 (9)6.2 施工安排 (10)6.3 施工进度计划 (10)6.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0)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0)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1)7.1 一般规定 (11)7.2 进度管理计划 (11)7.3 质量管理计划 (11)7.4 安全管理计划 (12)7.5 环境管理计划 (12)7.6 成本管理计划 (12)7.7 其它管理计划 (13)1 总则1.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
1.0.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1.0.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0.2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GBT50502_2009《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范》

2 术 语
2.0.14 环境管理计划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lan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环境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 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2.0.15 成本管理计划 cost management plan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3.0.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并应符合下
列原则:
1 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
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2 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 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
3.0.4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 理计划等基本内容。 3.0.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 2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 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 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工 程 预 决 算
投 资 管 理
合 同 监 控
项 目 规 划
项 目 开 发
工 程 技 术
质 控
建 筑 设 备
建 筑 材 料
2 术 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9.05.14
•【文号】建标[2009]88号
•【施行日期】2009.05.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9]88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协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等要求,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发展,结合工程建设、工业建设和城乡建设实际,经与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协商,我部组织制定了《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安排落实,切实做好编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0九年五月十四日
附件:
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过式(Drive-through dock)
伸出式(Finger dock)。
10
• 直接式是最常见的形式,站台门开在外墙上,货 车后面靠上门,即可装卸货。因为货车厢底面与 站台高度可能有差异,故需要站台登车桥(参见 第5章)。
• 直接式也有货车侧面靠门的,这时货车厢侧面开 门装卸货。为防止风雨影响,可采用能与8英尺宽 8~8.5英尺高的标准集装箱货车箱后门无缝对接的 密封门封或门罩,或在外墙上搭雨篷。
3
1.1 收发站台
• 收发站台 (dock)有时也称为码头,如进货码头和 卸货码头。
• 收发站台的基本作用是:
– 提供车辆的停靠、货物的装卸暂放, – 利用站台就能方便将货物装进或卸出车厢。
• 收发站台的设置使货物装卸的作业高效、有序、 省力。
• 收发站台的设计主要是:
– 站台的布置形式、 – 站台的布置方向、 – 收发站台是否分开设置、 – 站台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尺寸、 – 门的类型、大小和数量等。
18
• 站台登车桥的长度直接影响着使用过程中升降板 的坡度,这一坡度要小于装卸工具能达到的最大 爬坡坡度。
• 站台登车桥所需的长度由站台和货车底板之间的 最大高度差决定。
• 站台登车桥的宽度有1.8m、1.95m和2.1m三种, 最常用的是1.8m,它可适用于大多数托盘货物运 输车辆的装卸货。
• 站台登车桥调节板前端还有一个活页搭板,货车 靠泊时,它必须伸进货车内部足够长度,以保证 牢固可靠的支撑。
• 又称站台平台高度调节板,它分为嵌入式和台边 式两种。
• 其中镶入式站台登车桥是最常用的一种,调节范 围大,承重量高,使用寿命也长,斜板长度可以 1.8 m到3.6m,站台登车桥最大承重量可达40吨。
• 按镶入式站台登车桥长度的不同,调节的范围可 从站台水平面以上45厘米到以下30厘米之间,若 站台与货车厢底高差太大,可采用升降式的地面 登车桥。
• 而驶入式货车可以由门倒进室内,完全不怕雨雪。 • 穿过式主要用于铁路站台。
11
锯齿型
• 当车辆很多时,直接式站台宽度不够,可 做成锯齿状的,或采用伸出式站台。
• 锯齿型的优点是车辆转弯纵深较浅,但缺 点是有可能影响仓库内部空间。
• 既适合厢式车又适合敞篷车 • 伸出式一次可由很多辆车装卸作业,货车
5
a) 进出货共同站台。 • 这种形式可提高空间和设备利用率,但管理困难。
在出入库频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拥挤,阻滞等 相互影响的不良后果。仅适用于进出库时间错开, 或进出库作业不频繁的仓库或车间。
6
b) 进出货分开使用的站台,两者相邻管理。 • 这种设计方案使进出作业分开,不会使进出货作
业相互影响,但其空间利用率低。这种设计适用 于厂房空间较大,进出货容易相互影响的仓库。
• 多数情况下,标准搭板可伸出防撞胶外30cm,可 提供足够支撑力。
19
• 站台竖直边上还要设置货车限动器(或称卡车锁止Dock Lock。它在货车靠泊站台后,与货车尾部的保护杠勾在 一起,以保证在装卸货过程中,货车不会意外离开站台。
• 尤其是叉车驶入货箱内时,由于有冲击力,若货车意外 前移,站台又高的话,会造成叉车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7
c) 进出货区分别使用站台,两者不相邻。 • 这是进出库作业完全独立的两站台,不但空间分
开而且设备独立。优点是出入库物流装卸作业更 加顺畅迅速。但设备利用率低。
8
d) 多个进出货站台。 • 适用于进出货频率高,且有足够空间的仓库 。
9
2.站台布置形式
站台布置形式一般有四种, • 即直接式(Flush dock)、 • 驶入式(Drive-in dock)、
• 厂房平面设计
– 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现代工业厂房 建筑。
2
1 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辅助设 施
• 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后方是一些辅助部门。 • 辅助部门:公用的、附属的及有关的作业单位或
职能部门, • 主要包括:维护、机修、工具室、急救站、还常
包括办公室、通道与道路、收发站台、收发货区 和码头等。 • 辅助部门给生产或服务系统以支持 • 辅助部门的总面积常常比生产部门本身所占的面 积还要大。 • 根据每个具体企业生产需要设置辅助设施。
15
16
站台登车桥
距地空隙
叉车底部后端 距地坡空隙
货车车厢
活页搭板伸出 叉车底部前端 防撞胶以外部分 距地坡空隙
镶入式站台登车桥
活页搭板必须伸进
货车厢内至少10cm 货车车厢底板平面
站台高度
登车桥埋地部分 防撞胶
货车限动器
登车桥活页搭板
保护杠 轮胎限动块
站台外 地面坡度
17
站台登车桥 Dock lever
可停靠伸出站台的两边,可沿伸出方向布 置输送机,加快货物进入库内的速度。为 防雨雪伸出站台上要搭雨篷。
12
锯齿型站台 适合家电等大宗物资
13
3.收发站台设计的主要参数
• 站台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站台设置数量。 • 站台货位数量与停靠车辆的数量,车辆停靠时间
成正比,为了计算站台数量,首先应确定掌握有 关进出货的历史资料,高峰时段的车数和每车装 卸货物所需要的时间。
14
4.站台附属设施设备
• 收发站台设施及设备主要是指用于货运车站、仓 库、物流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港口码头各种箱包类货物装卸、 转运、分拣等设施设备。
• 这类设施设备包括库房、库门、牵引车、箱包转 运车、站台登车桥、地面登车桥、叉车、液压升 降台等。
• 这里还要补充一些与建筑物密切相关的设施。这 些辅助设备如图8-4所示。
辅助设施设计与工程设计规范
Auxiliary Facilitie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1
本章主要内容
• 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辅助设施
– 收发站台、通道与道路、辅助服务设施设计、 公用工程设施。
• 工程设计规范概述
– 工程设计的阶段与内容、总平面图例、总平面 布置的基本原则。
4
1.进出货站台位置关系设计
• 出入库站台设计可根据作业性质、厂房形 式以及厂房内物流的动线来决定。
• 为使物料顺畅进出仓库,进货站台与出货 站台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
• 收发站台的位置关系决定了物流的方向
a) 进出货共同站台。 b) 进出货分开使用的站台,两者相邻管理。 c) 进出货区分别使用站台,两者不相邻。 d) 多个进出货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