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1165--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备考题库11165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案例分析:(1)分析题《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附原文):作家巴金前两天我意外地遇见一位江苏的青年。

她插队到农村住了九年,后来考上了大学,家里要她学理工,她说:“我有九年的生活我要把它们写出来;我有许多话要说,我不能全吃在肚子里。

”我找到她的两个短篇,读了一遍,写得不错。

她刚刚参加了江苏省的青年创作会议。

她说,“尽是老一套的话,我们受不了。

我说:吃得好,住得好,开这个会不讲真话怎么行!”她和别的几个青年作家站出来,放了炮。

我在这里引用的并不是她的原话,但大意不会错。

我和她谈得不多,可是她给我留下深的印象。

她充满自信,而且很有勇气。

她不是为写作而写作,她瞧不起“文学商人”,那些看“行情”、看“风向”的“作家”。

她脑子里并没有资历、地位、名望等等东西,我在她的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小老头子。

这是新的一代作家,他们昂着头走上文学的道路,要坐上自己应有的席位。

他们坦率、朴素、真诚,毫无等级的观念,也不懂得“唯唯诺诺”。

他们并不要求谁来培养,现实生活培养了他们。

可能有人觉得他们“不懂礼貌”,看他们来势汹汹,仿佛逼着我们让路。

然而说句实话,我喜欢他们,由他们来接班我放心。

“接班”二字用在这里并不恰当,决不是我们带着他们、扶他们缓步前进;应当是他们推开我们,把我们甩在后面。

我决不悲观。

古往今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地进行的。

我也许不够了解这些新人,但是我欣赏他们。

到该让位的时候,我决不“恋栈”。

不过士兵常常死在战场,我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作家是靠作品而存在的,没有作品就没有作家。

作家和艺术家活在自己的作品中,活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而不是活在长官的嘴上。

李白、杜甫并不是靠什么级别或者什么封号而活在人民心中的。

这些天大家都在谈论赵丹的“遗言”。

赵丹同志患病垂危的时候,在病床上回顾了三十年来的文艺工作,提出了一些疑问,发表了一些意见。

福师大第九期作业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福师大第九期作业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一、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运动述评。

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上升到反胡风集团的斗争,教训就更为深刻。

从理论上看,胡风的文艺思想虽然与当时左翼文艺的主流观点有分歧,但本质上看两者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而胡风本人和许多“胡风分子”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左翼文艺运动都作出过贡献。

但是,就由于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太一致就组织对其围攻,由于胡风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罗织罪名,由最高领导人定调子对其实行无情打击,甚至动用司法权力对其专政,这种做法就更无学术讨论或民主法制可言。

其直接后果是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党员干部甚至青年学生惨遭迫害。

“胡风集团”冤案对整个文艺界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举国声讨,批判揭发,大兴整人之风,使得文艺界笼罩在一片恐怖惊慌之中。

正在建立的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局面被断送了,共和国成立时心情舒畅作家艺术家们一下变得战战兢兢。

总之,无论从发动者的意图还是从实际的运动过程或运动效果看,在这些名为文艺批判的运动中,惟一缺席的就是艺术。

但正是这三场文艺批判运动,连同五十年代初期建立起来的完备的文学队伍的体制化管理体系,完备的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出版社的运行机制,以及适应国家意识形态需求的作家级别、薪俸、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共和国的文学范式、共和国文学的运行机制正式形成。

因此,1956年l月 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肯定了“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向文艺界和科学界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一、论述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点是共和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三、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解析:本题考点是先锋小说反传统的操作。

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解析:本题考点是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

二分析:巴金《大镜子》赏析。

附原文:大镜子巴金我的书房里壁橱上嵌着一面大镜子。

“文革”期间造反派和红卫兵先后到我住处,多次抄家,破了好些“四旧”,却不曾碰一下这块玻璃,它给保全下来了。

因此我可以经常照照镜子。

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在镜面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皱纹多、嘴唇干瘪……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

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

那么怎样办呢?索性打碎镜子,从此不接触这一类的东西也罢。

我遇见的人经常对我讲:“你没有改变,你精神很好。

”这些话听起来很入耳,同死亡完全连不起来。

用好听的话做养料,是不是越养越好,我不敢断定。

但这样下去,日子总不会不好过吧。

我曾经这样想过,也这样做过。

有一个时期我就不照镜子。

我不看见自己的“尊容”,听见好话倒更放心,不但放心,而且自己开始编造好话。

别人说我“焕发了青春”,我完全接受,甚至更进一步幻想自己“返老还童”,开会的通知不断,索稿的信不停。

我还要为各种各样的人办各种各样的事,做各种各样的工作。

那么多的来信,那么多的稿件,还有访问和谈话。

似乎大家都要求我“树雄心、立壮志”。

我也就完全忘记了自己。

于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垮了。

用钢笔写字也感到吃力,上下楼梯也感觉到膝关节疼痛。

一感冒就发支气管炎,咳嗽不停,痰不止。

这时候我才又想起应当照照镜子,便站在镜子前面一看,那是在晚上,刚刚漱过口,取下了假牙,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哪里有什么“青春”?好像做了一场大梦似的,我清醒了。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考试A卷(开卷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考试A卷(开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考试A卷(开卷)一、1、建国初期,一部分是从解放区走来的作家比如艾青、赵树理,一部分是从国统区走来的作家比如茅盾胡风,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座谈会讲话的影响,而前者更多一些,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在走。

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被禁声,比如沈从文,以及胡风案之后的七月派。

当然这时也有一些五十年代崛起的青年作家比如王蒙。

六七十年代,因为政治的因素作用,是政治在引导文学,已经没有了五四时期的传统,虽然也是在“启蒙”,其实这个趋势从上一个十年已经有了展示,更多的在于对历史的重新塑造和对政策的图解。

这期间文学活动也就是样板戏,此外,在压抑之外,还有地下文学的写作,比如手抄本,和知青诗人,比如白洋淀诗人,但是一直都是处于潜在写作的状态七十年代后期,反拨,处于一种揭露和反思的状态。

这时像王蒙一些作家,已经开始注意引入如意识流这样的西方现代小说技巧八十年代,大范围的引入西方现代注意小说技巧,并引发大范围的讨论,这以先锋派的艺术实验最为明显。

总的来说,总的开端是五四,然后是讲话,乡土,图解政治和革命史,现代主义,反拨现代主义。

主流还是现实主义。

2、2、以具体作品为例 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 陈陈晓明概况为5个方面 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 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 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

一从叙事学角度看 “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 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 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

如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 在《风景》中 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 即那个个夭折的幼婴 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母母亲 哥哥姐姐的生活 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 听到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 叙述者得智力 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 当然 《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 特殊的个案 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 读者一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 高于小林的地方。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B. 《寒夜》
C. 《第四病室》
D. 《小人小事》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2.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
B. 《雾》
C. 《新生》
D. 《 菊芬 》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
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
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
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9.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A. 《妻妾成群》
13.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4.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D. 《爸爸爸》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9. 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B. 李静淑
C. 姚国栋
D. 万昭华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2. 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A. 《大篷车上》
B. 《烦恼人生》
C. 《不谈爱情》
D. 《太阳出世》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13. 《激流三部曲》包括:A. 《家》

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资料)

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资料)

正确答案:AB 满分:3 分
2.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
A. 《妻妾成群》
B. 《褐色鸟群》
C. 《米》
D. 《我的帝王生涯》
正确答案:ACD 满分:3 分
3.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5.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死去的太阳》中的吴养清在狂热地参加斗争运动之后,也曾一度对前途感到幻灭,但最终仍突然从幻灭中觉醒,又继续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去。
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D. 不用典,不讲对仗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分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红学中“索隐派”的特点的是:()
A. 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或清朝政治的的小说
B. 强调《红楼梦》的政治寓意
C. “阐证本事,寻求书中物事和历史上的物事的关合”之处
1.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
A. 《昕夕闲谈》
B. 《 江户繁昌记 》
C. 《昕夕闲谈小叙》
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巴金的短篇小说集的是:
A. 《憩园》
B. 《寒夜》
C. 《第四病室》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分
1. 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便于1953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2期和第3期的《文艺报》上。
A. 错误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沈从文,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朱光潜。

4.1954年秋,李希凡、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1979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小说月报》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舒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苏童。

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李存光;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王易庵。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陈思和;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刘西渭。

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

12.1907 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裘廷梁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18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18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A: 白话文运动B: 诗界革命C: 文学革命D: 小说界革命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

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A: 《1956年新年随笔》B: 《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C: 《友谊》D: 《苏合作同志》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死去的太阳》B: 《爱情的三部曲》C: 《新生》D: 《家》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B: 左联C: 太阳社D: 研究会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平民文学》是()的作品。

A: 刘半农B: 钱玄同C: 周作人D: 李大钊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B: “零度状态”的叙述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A: 《雾》B: 《雨》C: 《电》D: 《家》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倡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是()A: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B: 《敬告青年》C: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D: 《文学改良刍议》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A: 刘恒B: 方方C: 刘震云D: 池莉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B: 《雾》C: 《新生》D: 《菊芬》正确答案:(多选题) 1: 巴金创作对本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表现在:A: “看官知道……”之类的模式B: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C: 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一些表现技巧D: 情节进行之中设置“悬念”和“扣子”正确答案:(多选题) 2: 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红学的特点的是:()A: 用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B: 搜求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材料C: 以胡适为代表D: 代表作是《红楼梦考证》和《红楼梦辨》正确答案:(多选题) 3: 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A: 《海边也是一个世界》B: 《大师》C: 《游神》D: 《虚构》正确答案:(多选题) 4: 八十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特点是:()A: 人文精神的失落B: 知识分子内部结构的调整C: 作家社会角色的转变D: 走向世界的文学梦正确答案:(多选题) 5: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D. 《家》
正确答案:C
2.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B. 马克思主义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抗战思想
正确答案:A
3.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
A. 《安徽俗话报》
B. 《二十世纪大舞台》
C. 《戏剧丛话》
D. 《新戏剧》
正确答案:B
4.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正确答案:A
5.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
A. 《雾》
B. 《雨》
C. 《电》
D. 《家》
正确答案:D
6.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
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C. 赚钱
D. 迎合读者
正确答案:B
7.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正确答案:B
8. 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正确答案:B
9. 《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正确答案:D
10. 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
A. 《拉萨河女神》
B. 《冈底斯的诱惑》
C. 《红高粱》
D. 《假如我是真的》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胡风创办的文学杂志有:()
A. 《七月》
B. 《希望》
C. 《萌芽》
D. 《春草》
正确答案:AB
2. 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 《海边也是一个世界》
B. 《大师》
C. 《游神》
D. 《虚构》
正确答案:BCD
3. 下列属于周作人的文学主张的是:()
A. 人的文学
B. 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与肉的一致的文
C. 平民文学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D. 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
正确答案:ABC
4. 以下哪些是巴金的作品()
A. 《憩园》
B. 《寒夜》
C. 《父与子》
D. 《一个女人》
正确答案:ABCD
5. 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
A.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
C. 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D. 三反运动
正确答案:ABC
6. 下列属于胡适的文学改革的主张的是:()
A. 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B. 情感者,文学的灵魂,文学之无情感,如人之无魂
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D. 不用典,不讲对仗
正确答案:ABCD
7. 《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
B. 《春》
C. 《火》
D. 《秋》
正确答案:ABD
8. 下列选项中是《团圆》中的人物的是:
A. 王芳
B. 王复标
C. 王东
D. 小虎
正确答案:ABC
9. 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受众队伍是:
A. 城市市民阶层
B. 新式学堂的学生
C. 农民
D. 地主阶级
正确答案:AB
10. 属于苏童作品的是()
A. 《罂粟之家》
B.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则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 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
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刘恒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6.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散文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7. 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8. 从李冷、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觉慧、觉民,巴金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讲述和建构着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

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带上了明显的主观想象成份。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9. 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0. 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

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

……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

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1. “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2. 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3.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4. 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便于1953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2期和第3期的《文艺报》上。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5.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