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自由之上,规则守护
自由是由规则守护的作文

自由是由规则守护的作文英文回答:Freedom is guarded by rules. Rules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individuals can exercise their freedom without infringing upon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others. Without rules, freedom can easily descend into chaos and anarchy.Rules serve a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individuals can freely express themselves, pursue their goals, and enjoy their rights. For example, traffic rules ensure that people can drive safely and reach their destinations without accidents. Without traffic rules, the roads would be chaotic, and people would not be able to exercise their freedom to travel freely.Similarly, in a society, laws are in place to protect individual freedoms and maintain social order. Laws against theft, violence, and fraud ensure that people can live in peace and security. If there were no laws, people would beafraid to exercise their freedom because they would constantly be at risk of harm or injustice.Moreover,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also necessary i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o ensure fairness and accountability. For instance, in a workplace, there are rules regarding working hours,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These rules create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employees to exercise their freedom to work and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s success.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freedom and rules. Excess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can stifl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creativity.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rules that are reasonable, just, and flexible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individual needs.中文回答:自由是由规则守护的。
2019年高考作文大全-自由与约束

还记得去年反网络谣言的事吗?薛蛮子、秦火火等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受到了国家法律的惩罚。这事把自律的问题又给我们重申了一次。古人说:“君子慎独。”意思是君子在独处,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谨言慎行。网络是虚拟世界,我们又大多戴着网名的面具在网上冲浪,在这样一种双重保护下,有些人的言行就肆无忌惮了,把社会对我们的基本约束置之脑后,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侵害别人的正当权益,然而放弃自律,不是害人,就是害己,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一辆冲出马路的汽车能干什么好事,一旦造成后果,还得自己来负责。可见古人的训诫是有先见之明的。
高考素材大全自由与约束
自由与约束
春华秋实,夏荣冬枯是植物适应自然规律的方式,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是人适应社会法则的方式。草木接受自然的限制,才能茁壮成长,人只有遵守社会法则,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宇宙飞船如果脱离它的运行轨道,将在茫茫宇宙中毁灭。一切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只能在某种约束限制的范围内才能实现,没有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类一切科学探索的活动,都是为揭是生物工程还是材料科学,都是揭示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的成就。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指导:自由之上 规则守护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指导:自由之上规则守护自由在高处,就必定需要规则来守护住最后一道防线。
灵活变通、求真务实的规则才更有利于社会的自由发展。
(开门见山,点出“自由”与“规则”关系,并亮出观点。
)想起前些日子那令无数国人震惊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正是自由逃脱了规则的约束而肆意妄为所造成的悲剧吗?当事人某女士无视公交车上“不能干扰司机”的规则而随意发泄作为消费者的自由怒火,而司机也忽视了“公交车上乘客生命第一”的规则,与女士发生争执。
两人跨越规则的代价是整辆公交车乘客的悲惨结局。
所以,没有秩序的自由,必定会扰乱社会安定,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举例,正面论证“没有秩序的自由”具有破坏性。
)再想起之前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贺建奎忽视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应拥有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公然越界,只因为自己疯狂的科学实验。
这样的自由,最后也导致了一颗科学事业新星的陨落和其一生事业的埋葬。
(继续举例,反面论证“自由”需要“规则”“秩序”的守护。
)这两例事件都是因为只“贪图享受”自由的美味而无视规则所引发的悲剧。
熊培云曾说过:“自由并不是一个人能够随意攻击的武器,自由之上的净土,是由规则来守护的。
”只有规则守护的自由,我们才能够在安宁的社会里尽情享受。
而在自由这片天空里,规则不应是死板麻木的,只有自由的秩序才更有利于蓝天里自由的翱翔。
(承上启下,进一步明确“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完善观点。
)火热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男主人公程勇(徐峥饰)因协助贫苦的老百姓而走私抗癌药,市场上天价一瓶的药他只卖500元。
但因为其走私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所以最后被警察抓捕时我们不禁心中绞痛。
可随后法院的判决却让影迷们心中一暖,本应被判无期徒刑的程勇只被判了几年的有期徒刑。
而当扣押着程勇的车子驶过街道时,警察也示意司机将车速降到最低,只因车外站着几千位被协助过的老百姓正在默默为他们的大英雄送行。
虽说法大于情是真理,可适合人性、守护善良、灵活变通的法律规则才更适合社会的发展,才更有利于保存住中华民族血液里的那股善良。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秩序和自由 导写(附:范文点评)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秩序和自由导写(附:范文点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人说: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示例:无有规则,不成方圆①在我们的生活中,行事必有规则。
倘若自由任意游离于规则之外,那便是放纵。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共同维持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当下物质充裕的社会里,规则的制约是必不可少的。
克雷洛夫曾经说过:“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缺少规则约束的自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考试如果没有了规则的约束,那么抄袭现象可能比比皆是,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各类比赛中如果缺乏相应的规则,那么种种犯规现象就很有可能触目皆是,所谓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出行如果没有交通规则的制约,那么交通事故就很有可能频发不断,所谓的“文明出行”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由此可见,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人们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
③如果自由逃脱了规则的约束,肆意妄为的行为将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令无数国人震惊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女乘客无视公交车上“不能干扰司机”的规则,因为错过下车而迁怒于司机;司机也忽视了“乘客安全第一”的规则,与女乘客发生争执。
两人忽视规则的代价是整辆公交车坠江的惨重悲剧。
归根结底,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二人没能遵守通行的社会行为准则,只顾自己而忽略了其他乘客的安全。
可见,没有规则的制约,不仅会对个人人身安全造成巨大伤害,甚至会威胁到社会安定。
④然而,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的同时,对自由的追寻也是不可或缺的。
守护规则,释放自由作文议论

守护规则,释放自由作文议论
守护规则,享受自由。
说到规则,那真的是咱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
就像过马路要
看红绿灯,不然乱糟糟的,多危险啊!规则就像是个“交警”,帮
我们维持秩序,让社会变得有条理。
但别觉得规则就是限制你,让你不能自由。
其实,规则就像是
个“安全网”,它让你在里面尽情玩耍,不用担心会摔下来。
在规
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才华,追求你的梦想,享受你的自由。
那怎么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还能享受自由呢?这就需要我们聪
明点,找到那个平衡点。
就像走钢丝一样,左边是规则,右边是自由,你要稳稳当当地走过去,才能两边都不得罪。
不过啊,这个平衡点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在变,咱们的想
法也在变。
所以,规则也得跟着变,才能适应新的情况。
自由也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它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所以啊,守护规则,享受自由,得靠咱们自己。
大家都得努力,
都得聪明点,才能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让咱们的社会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大家一起加油吧!。
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两篇)

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心怀勇气,浅笑安然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限制性1.内容限制。
材料核心词汇是“勇气”,但又有“不自欺”“承受他人的目光”的限制,不可抛开“不自欺”“承受他人的目光”孤立谈“勇气”,也不能撇开“勇气”谈“不自欺”或“承受他人的目光”,要思考“勇气”“不自欺”“承受他人的目光”的内在关联。
2.立意限制。
材料本身便是一个判断句,是一个观点,而且是一个有正向价值观的观点。
在给定立意的前提下,考生需要展示的是表达的个性化,表达的精彩,表达的深度。
3.思维限制。
考生构思时要立足整体材料,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材料本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如果只谈“一个人要有勇气,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则立意太浅,要能由个人谈到民族,谈到国家。
4.文体限制。
虽然题目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文体特征要明确。
记叙文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思想感情;议论文要通过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
文体杂糅,似是而非;简单概述,缺少描写;以叙代议,不讲道理等情况是大忌。
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既可以聚焦于个人,指出勇气对直面自我、理性面对他人评价的重要作用;也可以着眼于宏观,从民族、国家领域切入,反思历史得失、直面当下;也可以综合立意,由个人层面递进到民族、国家层面。
2.联想思考的开放性。
考生的联想可以是生活化的联想,也可以是富有人文底蕴的思考;可以是人生体验,也可以是阅读心得。
3.文体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用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本题目意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家国认同意识。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自在”和“收敛”(附文题解读及范文汇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自在”和“收敛”【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
Ⅱ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1、从材料来源看,这道作文题是名著材料类作文。
材料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出题者有意让学生从经典著作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孙悟空的成长史来启迪青年学生的成长,从而涵养青年的人生观。
这道作文题和今年甲卷的作文题“大观园试才题额”(红楼梦)非常相似,材料都源自四大名著,都体现了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2、从提示语来看,这道作文题又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指令体现在:首先有写作话题限定,中心关键词是“自在”和“收敛”,也可以表述为“自由”和“规范”“约束”,这一写作话题就是对上段材料内涵的揭示。
其次,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成长中的青年人”,这一身份是切合考生身份的,不涉及身份转换,没有障碍。
3、从关键词来看,这道作文题还属于思辨性作文。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提示语里已经明确了让考生思考“自在”和“收敛”或是“自由”和“规范”“约束”的关系,“自在”和“收敛”是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A+B),那就需要对这组关系进行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责任与自由(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责任与自由(真题+解析+范文+时评)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壁上挂着寒暑计。
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
从来没有差错,人们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寒暑计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
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
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
于是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立意【审题】作文题中的材料为寓言故事。
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
一开始,寒暑计之所以被人们称赞是一个好的工具,是因为它遵守了天冷水银下降而天暖水银上升的规则,从而有效地实行了自己预示温度变化的职责。
但后来,当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时,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一-"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尊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尊也没有保障。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篇点明责任与自由是一直以来的话题,也是我们不能偏废的。
中间则可具体论述责任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如:责任意味着你在某个领域或者范围内必须履行某种义务,那么当你做到这点时,就有某个领域或者范围的自由。
而想要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就必须负上同等程度的责任。
最后呼吁大家寻求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点。
【立意】1.个人自由应服从于社会职责。
2.责任与自由不可偏废。
3.自由随意应有限度。
写作示范在责任与自由中前行朝嗷夕月,落崖惊风,春华秋实,松涛柳韵,这是追求自然的自由;见贤思齐,少立大志,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这是完善社会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自由之上,规则守护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人说: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3.不得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审题立意定位的限制。
根据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内容涉及“规则”“秩序”“自由”等概念,因此,文章审题立意的定位是需要围绕这三个概念进行解读的,并有必要把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2.概念关系理解的限制。
作文材料中阐述了三种人的说法,第一种人强调规则要用来打破,第二种人明确要遵守规则才有秩序,第三种人倡导要有自由的秩序和有秩序的自由。
这三种人的说法揭示了“规则”“秩序”“自由”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积极的好的规则(秩序),需要遵守;消极的差的规则(秩序),需要打破;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由,才能获得自由的秩序和秩序的自由。
3.作文内容指向的限制。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明确了文章必须是“结合上述材料”,围绕考生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展开,内容应体现出考生的生活和阅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考生的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
“规则”“秩序”和“自由”是中性词,允许有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我们是该遵守规则还是打破规则;我们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打破什么样的规则;既要遵守积极的规则,也要打破消极的规则
等;怎样才能遵守规则或打破规则;是要站在个人层面、团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去论证这个问题,角度再小一点,即要具体到哪些事情上……这些立意方向都是符合题旨的理解角度。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
文章需要围绕“规则”“秩序”“自由”等内容来写,但在材料基础上所展开的联想和思考,以及用什么素材、从什么角度来解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材料进行思考的方向、思考的层面、挖掘的深度等,都是自由的。
也正是在这种自由中,考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逻辑思维能力。
3.文体选择的开放。
“体验和思考”包含两层内容,既有亲身经历(含看到和听到)的事实,也有由此产生的思考,因此,文章可以是叙述类的,也可以是论述类的,只要能扣题均可。
解题
本道作文题的导向是使我们关注现实、进行思辨。
“规则”一词既可以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也可以指“规律,法则”。
因此,“规则”的理解应有正反两方面。
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因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死板地遵守规则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旧社会的秩序(规则),新时期阻碍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规则)等;但同样也存在着因破坏规则而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痛苦和灾
难,轻一点的如高铁霸座,严重些的如酒驾车祸等各类违规现象。
当然,我们一般的思维有可能更多地是停留在对打破规则之后而带来的乱象方面。
但如果我们能把目光投向那些不合时宜、落伍甚至是反动的规则方面,或许我们的思维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而这也就是这篇作文带给我们思维发展方面最大的收获。
题目材料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现实意义,容易激发考生的思考。
考生需要在文中体现他们的思辨能力,有理有据地谈出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积极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或“消极的规则需要我们打破”的观点应该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积极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2.要勇于打破消极的规则。
3.规则与自由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4.守护规则,释放自由。
5.在规则里品尝自由,在自由中完善规则。
偏题立意:
1.为了追求个人自由而打破规则。
2.为了遵守规则而不考虑规则是否适宜。
3.打破规则展示个性。
4.规则和自由只能二选一。
范文展示
自由之上,规则守护
自由在高处,就必定需要规则来守护住最后一道防线。
灵活变通、求真务实的规则才更有利于社会的自由发展。
(开门见山,点出“自由”与“规则”关系,并亮出观点。
)想起前些日子那令无数国人震惊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正是自由逃脱了规则的约束而肆意妄为所造成的悲剧吗?当事人某女士无视公交车上“不能干扰司机”的规则而随意发泄作为消费者的自由怒火,而司机也忽视了“公交车上乘客生命第一”的规则,与女士发生争执。
两人跨越规则的代价是整辆公交车乘客的悲惨结局。
因此,没有秩序的自由,必定会扰乱社会安定,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举例,正面论证“没有秩序的自由”具有破坏性。
)
再想起之前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贺建奎忽视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应拥有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公然越界,只因为自己疯狂的科学实验。
这样的自由,最后也导致了一颗科学事业新星的陨落和其一生事业的埋葬。
(继续举例,反面论证“自由”需要“规则”“秩序”的守护。
)
这两例事件都是因为只“贪图享受”自由的美味而无视规则所引发的悲剧。
熊培云曾说过:“自由并不是一个人可以随
意攻击的武器,自由之上的净土,是由规则来守护的。
”只有规则守护的自由,我们才可以在安宁的社会里尽情享受。
而在自由这片天空里,规则不应是死板麻木的,只有自由的秩序才更有利于蓝天里自由的翱翔。
(承上启下,进一步明确“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完善观点。
)
火热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男主人公程勇(徐峥饰)因帮助贫苦的老百姓而走私抗癌药,市场上天价一瓶的药他只卖500元。
但因为其走私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所以最后被警察抓捕时我们不禁心中绞痛。
可随后法院的判决却让影迷们心中一暖,本应被判无期徒刑的程勇只被判了几年的有期徒刑。
而当扣押着程勇的车子驶过街道时,警察也示意司机将车速降到最低,只因车外站着几千位被帮助过的老百姓正在默默为他们的大英雄送行。
虽说法大于情是真理,可适应人性、守护善良、灵活变通的法律规则才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更有利于保存住中华民族血液里的那股善良。
这才是拥有自由的秩序的力量,这才是人性的力量。
(进一步举例论证“规则”需要“灵活变通、求真务实”,这样“才更有利于社会的自由发展”。
)
拥有秩序的自由,就像是灯塔在默默守护回家的航船,为你投来光明,指引方向;拥有自由的秩序,就像是一股清流在混沌间流淌,为你拨开迷雾,迎来曙光。
只有两者齐心
协力,双剑合璧,我们的祖国才能永久昌盛!(用比喻明确“秩序”与“自由”的关系,再次提出文章的观点。
)点评
作为考场作文,本文对“自由”“秩序”“规则”的概念理解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梳理还是比较到位的。
这是一篇较为标准的“观点+材料+分析+小结”式的议论文。
文章观点的首尾呼应,中间的承上启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论证过程中分析篇幅较少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