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合集下载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保证充足营养 T﹥38.5℃ 水分和VitC 。 给予物理降温, 饮食宜清淡、 如温水擦浴、 富营养易消化, 头部冷敷、腋下 少食多餐, 及腹股沟置冰袋等, 因发热、呼吸快 遵医嘱给药降温。 使水分消耗增加, 有高热惊厥病史 要鼓励其多饮水, 及早处置。 入量不足静脉补液。
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 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l~2h 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30min后 复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一、病因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
高热 咽痛 流涎、厌食 呕吐 等。
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 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 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咽—结合膜热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 特征 发热 咽炎 结合膜炎 表现: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体检: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咽、喉和气管等上呼吸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病因多为病原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咳嗽、流涕、发热、喉痛等。

喜炎平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本文将对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喜炎平的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喜炎平含有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材,能够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

2.消炎止咳:喜炎平中还含有桔梗、甘草等药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

二、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1.缓解咳嗽:喜炎平中的药物能够祛痰止咳,改善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减轻咳嗽频率和咳痰量。

2.减轻发热:清热解毒的药效有助于降低儿童的体温,减轻发热症状,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3.缓解喉痛:喜炎平中的药物能够减轻儿童喉部疼痛和不适感,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使孩子能够正常进食和喝水。

三、喜炎平的用法用量1.根据医生建议,遵循医嘱使用喜炎平,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2.一般情况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口服喜炎平颗粒,每次剂量为儿童体重×0.2g,每日3次。

3.持续用药时间一般为5-7天,必须按时按量服用,并饮用足够的水。

四、注意事项1.喜炎平为中药,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儿童患有慢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孕妇慎用喜炎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综上所述,喜炎平是一种常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中成药,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喜炎平能够有效缓解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发热、喉痛等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使用喜炎平时需谨慎,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科疾病的医学科学,针对儿童常见的疾病,进行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常见儿童的初期症状为喷嚏、流涕、咳嗽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清晰度减退: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定期清洁呼吸道。

-阻塞性呼吸:教育家长帮助儿童用盐水清洗鼻腔、采取正确的鼻息肉按摩。

-体温升高:监测体温,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体温,如冷敷、退热药等。

-水分不足:鼓励儿童多喝水,避免口干舌燥。

2.腹泻腹泻是指每天排出的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量明显增大,大便呈液体或半液体,常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

护理诊断如下:-备用液平衡失调:观察儿童的尿量、体重及液体摄入量,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液体补充量。

-配合疾病治疗:根据病情,及时给予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

-皮肤完整性破损:保持肛门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定期更换纸尿裤或尿布。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注意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3.肺炎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组织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通畅度下降:定期清洁呼吸道,保持患儿气道通畅。

-体温升高: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

-缺氧: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肤色,及时采取补充氧气等措施。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提供高营养的食物。

4.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常见症状有流涕、鼻塞、咳嗽、发热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通畅度下降:教育家长帮助儿童用盐水清洗鼻腔、采取正确的鼻息肉按摩。

-体温升高: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

-水分不足:鼓励儿童多喝水,避免口干舌燥。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5.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而引起的贫血,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

护理诊断如下:-体液平衡失调:观察尿量、体重和体温,及时调整液体补充量。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疾病简介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

但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临床的表现并不尽相同。

例如鼻咽部的感染,分泌物刺激的咳嗽,常常以夜间为主;副鼻窦炎,除了持续性咳嗽外,常常伴有鼻窦的压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咽部痒和干燥的症状比较明显;小儿的喉炎则表现为特殊的嘶哑,类似于破竹样咳嗽。

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2]4、疾病影响:⑴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⑵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

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⑶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儿童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儿科医院门诊中,常见五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而这些疾病的及时预防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的五种疾病及相关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有时还伴有发热。

家长在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相应治疗。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咳嗽和洗手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2. 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烂和频繁。

腹泻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但也可能与饮食不当或其他内外因素有关。

对于腹泻的治疗,首先需要保持孩子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可给予适量的益生菌,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此外,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食用生食或过多油腻食物,有助于预防腹泻的发生。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喉咙痛、发热、吞咽困难等。

对于轻度的扁桃体炎,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度休息和使用消炎药物缓解症状。

对于复发性扁桃体炎且临床症状明显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扁桃体切除手术。

4. 中耳炎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耳痛、听力下降以及发热。

中耳炎的治疗包括服用抗生素、退烧药物和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家长需要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给予治疗,同时避免让孩子接触寒冷和烟雾等刺激因素。

5.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掌脚底出疹以及发热等。

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一般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口腔内药物、退烧药物以及保持患儿卧床休息。

总结儿童常见五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需要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

除了上述提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外,家长还需注意儿童日常饮食的均衡与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加强孩子的锻炼和免疫力提升等,以提高儿童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概述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儿童健康和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影响儿童生理发育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的生理发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儿童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和营养吸收,从而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其次,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导致儿童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因此,儿童在患有呼吸道感染时,家长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育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心理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儿童在感染期间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会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到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发展。

此外,频繁发生的呼吸道感染会给儿童带来病痛和病假,这也会对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关怀和疏导,帮助儿童积极面对疾病。

三、影响儿童学习能力呼吸道感染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

病痛和病假会导致儿童缺课,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进程。

此外,儿童在感染期间因病痛而无法专注学习,也会对儿童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与儿童智力发育的关系密切,频繁的感染有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滞后。

因此,家长和学校需共同关注儿童的学习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了减少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发育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建议:1. 加强儿童的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2. 定期给儿童检查身体状况,包括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等,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4. 饮食均衡,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

5. 在感染期间,儿童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针对儿童具体症状,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如退烧药、抗菌药等。

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鼻、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也可为支原体。

局部病变明显的可有“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

一、病因1 .各种病毒及细菌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常见的细菌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等。

衣原体感染虽发生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但衣原体眼结膜却出现在出生 5 日以后,肺炎发生在生后3~11 周。

2 .婴幼儿期上呼吸道解剖和免疫特点使其易患本病。

此外,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症、过敏体质及原发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也易患本病。

二、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原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 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只有鼻塞、喷嚏、流涕,偶有咳嗽;重者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可伴腹泻,每日3~5 次不等,年长儿诉头痛、咽痛、腹痛。

体格检查可见鼻咽部或扁桃体充血,甚至扁桃体上有脓性渗出物。

(2) 疱疹性咽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夏秋季在局部地区流行。

突出表现为咽峡及附近有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病程1 周左右。

(3)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流行于夏季局部地区。

除咽炎外,以眼滤泡性结膜炎明显。

病程1~2 周。

2.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明确病原;链球菌感染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浓度增高。

三、鉴别要点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像上呼吸道感染。

但本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 小时痊愈。

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有哪些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有哪些

关于上呼吸道感染,其是咽部、鼻腔或是喉部出现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中占据70%~80%比例的疾病都是因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另外20%~30%比例的疾病都是因细菌感染所引发,其中溶血性链球菌是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类型,流感嗜血杆菌次之。

大多数的病毒性感染都是自限性疾病,即便无法予以特殊治疗方法,患儿在一周中也可以自行痊愈,而儿科用药主要是因为患儿身体的特殊性以及家属的期望,希望借助药物的使用减轻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患儿所承受的痛苦。

因此,实际治疗中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与抗感染中成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另外也可应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

1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门诊和住院人数中占据第一位。

该病并不具有季节性特点,每个季节都会发生,其中冬季时节是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间。

上呼吸道通常指的是鼻咽喉会厌和周围的鼻窦等相关组织,可以进行干扰素、表面活性物质和溶菌酶等相关物质的分泌,起到黏膜屏障的效果,针对外来物质存在比较良好的防御机制。

另外,位于上呼吸道的粒细胞、巨噬细胞,借助于介导机体的相应免疫应答,发挥了抑制致病菌的效果。

在上呼吸道出现损伤的情况下,病毒、细菌等侵入到人体呼吸道,会引发存在损伤的呼吸道出现感染的问题。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病毒性感染,主要包含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对于不足6月的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鼻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

对于6月~3岁的儿童,腺病毒与鼻病毒是检出率最高的病毒。

部分患儿是细菌性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等都是比较常见的。

另外,混合性感染亦是上呼吸致病的重要原因,例如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和病毒等。

病原体通常会对患儿的鼻咽扁桃体和喉部位置进行侵犯,引发炎症问题,如果炎症限制在某一局部位置,便根据这一部位炎症命名如急性扁桃体炎,若是向下蔓延会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或是肺炎,所以急性扁桃体、急性鼻咽炎等诊断名词是比较常用的,也可以统一称作是上呼吸道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见的疾病。

上感是因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内引起气道壁黏膜发炎的一种病症。

其症状是由鼻咽部干痒开始,接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

儿童得了上感以后,家长应该:
1、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将上身,尤其是要将头部抬高一点,以缓解呼吸困难。

2、在房子里喷洒一点空气清新剂,或给儿童闻一下清凉油,会有利于儿童鼻腔的畅通。

3、用热毛巾帮儿童洗一下脸,并稍稍热敷一下鼻梁,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新。

4、儿童患上感时,鼻腔黏膜已经发炎,如果吸入的空气干燥,会使鼻腔更难受,所以要使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湿润。

还可以在儿童的鼻腔和嘴唇上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

注意让儿童多喝水。

5、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给儿童测量体温,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要注意儿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分泌物,则表明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应当立即去医院医治。

7、不要未经医生检查,一看见儿童流鼻涕就随意给儿童服药。

1、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常见于青少年。

多发于春秋季节,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孩子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

严重时扁桃体红肿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可转成慢性扁桃体炎,容易引起肾炎、心肌炎等。

呼吸道疾病,都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接触等传染,但传染的是致病菌,而不是具体的病,在有的孩子身上可能是肺炎,有的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等。

2、腹泻
在春秋季节,儿痛肠道疾病也比较高发,有的是因为过敏引起,有的则是由肠道病毒
或细菌感染引起;春秋季的腹泻多以水样泻较常见。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紫米、小麦面粉、燕麦、绿豆、赤小豆、黑豆,豆腐、大米、小米、燕麦、荞麦、大豆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排骨、牛肉、鸡肉、鸭肉、猪肝、鲫鱼、带鱼、黄鳝、泥鳅、虾、虾皮、鸡蛋、牛肉、羊肉、黄鱼、牡蛎、牛奶等。

3、蔬菜的选择:
胡萝卜、土豆、菠菜、大白菜、青椒、南瓜、黄瓜、豆芽、海带、黑木耳、红薯、番茄、青菜、洋葱、芹菜、花菜、蘑菇、紫菜、笋。

一、初春季节,天气温差大,要注意孩子的保暖“春捂秋冻”,有些宝宝活动或玩耍
后出汗嫌热,喜欢脱外套,这样容易“晾汗”着凉,可以用吸水性好的毛巾及时擦干宝宝
身上的汗水。

二、针对体弱多病的宝宝,建议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流行病高发期,上
学的孩子如果班里有其他小朋友发生呼吸道疾病,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进行预
防并及时隔离。

三、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扁桃体肥大的宝宝,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额外加强保护措施。

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感到微成即可,可以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

四、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存在口腔中。

五、保证营养,按时就餐,多水,多吃青菜、水果,少吃肉类和油炸食品,因为这些
食物属于热性食物,孩子吃了易上火,从而发生呼吸道炎症。

六、注意家庭环境卫生,每天开窗通风,如果有家庭成员感冒,可以在室内熏醋进行
消毒: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活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