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 天然气用作燃料D. 氧气用于气焊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B. 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D. 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3.下列实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 液体的倾倒B. 加热液体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D.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5.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A. 属于有机物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 该全氮阴离子盐(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D. 氢、氮、氧、氯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5:34:3:16.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C. 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D. 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8.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意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框图,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因此沉淀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铜,跟硝酸反应后得到的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如果稀硝酸有剩余,溶液中还有硝酸,所以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不仅有铜离子还有钙离子等,选项A不正确;B、因为固体加水搅拌后得到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铜,因此粉末中一定有NaOH、CuCl2,无色溶液A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的碳酸钠可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选项B正确;C、因为粉末中一定有NaOH、CuCl2,它们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所以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来有氯化钠,选项C不正确;D、因为NaNO3在题中无法证明有没有,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答案】B【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Mg + CuCl2 = MgCl2 + Cu
24
64
7.2g
x
24 = 64 7.2g x
x=19.2g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
设 5.6g 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 y
Fe + CuCl2 = FeCl2 + Cu
56
64
5.6g
y
56 = 64 5.6g y
A.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答案】B 【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比铁的低,B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 化合价为零。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0。二氧化硫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 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因为金属足量,酸反应完,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D、纯 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 等于 7;酸奶呈酸性,pH 小 于 7。选 B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B、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会变质为碳酸钾,滴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B.冰块融化C.食物腐烂D.修剪花草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B.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组装仪器3.呼吸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愉悦,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新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溶解的氧气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D.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说明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4.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用水,学校的草坪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B.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D.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5.湖南的端午习俗之—吃粽子。

在蒸粽子时,我们能闻到阵阵粽子香。

这个事实主要能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具有质量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

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X,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A.H2B.H2O C.CO D.C2H6O3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2H OC.凡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D.CO和2CO都可以燃烧8.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可以便于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发生火灾时应乘坐电梯迅速逃生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10.(10长沙8)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有良好的延展性B.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C.能导电D.能导热11.下列做法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鼓励自带布袋购物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C.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 .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 4HCO 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 .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 .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答案】B【解析】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随盐酸的增多而增多,当碳酸钙反应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水,生成物中没有固体,所以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为零;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镁比铁活动性强,反应快,由于 镁粉和铁粉足量,酸反应完反应结束,生成氢气的质量一样多。

选B点睛:结合反应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变化和图像表达的变化比较,重点是起点、变化趋势、终点,同时要看清坐标对应的量,和反应物的量2.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C .Fe x O y 为Fe 2O 3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答案】D【解析】【详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2442Fe +H SO =FeSO +H 56982x y 0.2g↑56x =20.2g ,98y =20.2gx=5.6g ,y=9.8g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21.4g 100%11.2g 56+173⨯⨯=⨯ 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2442FeO +H SO =FeSO +H O72987.2g z727.2g =98z,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 100%=19.6%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2CO+2Fe(OH)Fe+FeO+3H O+2CO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322Δ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56m =21421.4g,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加水溶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得到氧化钙,错误;B、氢氧化钠不与碳酸钠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无法得到二氧化碳,错误;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B。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答案】D【解析】A.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等于7或pH大于7;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随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

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答案】B【解析】A.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丝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B、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会变质为碳酸钾,滴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故该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C、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时,现象为溶液温度下降,只能得出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会造成溶液温度降低,其它盐类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无法判断,故选项错误.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故选B.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详解】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Cu+2AgNO=2Ag+Cu(NO);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0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③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铜;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可以是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碳酸钙、氯化钡;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正确;④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分别是: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正确。

故选:D。

2.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

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B .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C .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4.2gD .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 ,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来自于氧化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g 16 100% 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18
中氧元素质量=1.6g。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g 100% 25% 。故选 1.6g+4.8g
C。
4.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 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如果试管中残留固体全部是 FeO,设 FeO 的质量为 x
Δ Fe2O3 + CO 2FeO + CO2
160
144
12g
x
160 = 12g 144 x x=10.8g
设 12gFe2O3 完全反应生成 Fe 的质量为 y
Δ Fe2O3 + 3CO 2Fe + 3CO2
160
112
12g
y
160 = 12g 112 y y=8.4g
D.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0.15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6.6g,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来自于氧化铁。6.6g
二氧化碳中来自氧化铁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6.6g 16 100%=2.4g ,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 44
为12g-2.4g=9.6g ;
长沙市长郡中学 2020 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①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②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③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D.④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 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 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随着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的增加,溶 液的质量,从一个不为 0 的值逐渐增大到硝酸钾饱和,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 定值,故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 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 加,为一定值,故符合题意;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 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因为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 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4g 24 100% 4.8g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120
质量=19.2g 96 100% 19.6g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 19.6%=100g ; 98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 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2.将 CO 通入盛有 12.0g 的 Fe2O3 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CO 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 NaOH 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 6.6g。 Fe2O3 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 10.8g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CO 的质量为 4.2g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 【答案】C 【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 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1℃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 40g,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 4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D.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 甲比乙需要的水少。选 C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
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
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 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 B 正确,不符合题 意; 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 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 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 C 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
故选:B。
3.某固体混合物由 Mg 和 MgO 组成,取该混合物与 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 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24g,则原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 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试管中残留固体中含
FeO
的质量为
9.6g-8.4g
16 72
100%
=5.4g
设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z
Fe + 2HCl = FeCl2 + H2
56
2
9.6g-5.4g
z
56 = 4.2g 2z z=0.15g
【详解】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质量是 9.6g,9.6g>8.4g,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故 A 正确;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 9.6g,故 B 错误;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CO 的质量为:6.6g-2.4g=4.2g,故 C 正确; D.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0.15g,故 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