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1 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材料:某班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网络情况的数据图
知道如何在泛滥的信息洪流中有所收获,弄清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又应该摒弃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各种信息中进行筛选。
知识链接:网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课件
问:有网瘾了怎么办?
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暂时关闭断掉网络;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父母进行监督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问:建言献策是不是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呢?
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实事求是,理智行事,合法有序等。
材料:爱心寻人 见课件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课题
《合理利用网络》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知识链接:媒介素养 见课件
材料:一个学生的烦恼 见课件
问:你有没有遇到过图中的问题?说一说,网络还给你带来了那些困扰?学生回答
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小军的一天 见课件
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筛选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他应接不暇。“收藏成瘾”更使得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合理利用网络》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合理利用网络》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框题《网络改变世界》,体会到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明确了网络是把双刃剑。
本课在承接上一框题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将思想认识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起到了情感升华的作用。
教学工具作为八年级学生小学和初中的班会课上都受过一系列的网络教育对于网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经验不足同时又辨别是非能力差可能会受一些不良诱惑的影响出现思想偏差从而导致“精神缺钙”所以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资源视频素材《如何鉴别网络谣言》.mp4视频网络.mp4讨论音乐.mp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能力目标: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辨别网络陷阱,利用网络充实自己。
知识目标:明确网络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智对待网络,提高辨别能力,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上网,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积极做到理性参与网络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预设设计意图3分钟趣味致辞导入新课出示一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全校学生的致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删其微信……”思考:你能做到吗?校长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呢?联系上一框内容,指出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导入新课《合理利用网络》。
请各位网民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今日说‘网’”节目。
思考这位校长提出如此要求的原因,联系实际思考能否做到,回忆第一框“网络是把双刃剑”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①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让学生集中精力于课堂之中。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新版教材)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设问:那在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辨析方法呢?
学生讨论总结:一是注意信息出处。二是关注官方信息。三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四是辨识信息内容。五是向他人求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做出正确判断,不信谣,不传谣】
思考:你认为网络当中存在着无限的自由吗?
学生分享
教师总结: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有底线,参与网络生活的底线是什么?网络空间无限,但自由有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教师总结: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些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政府借助网络平台征集意见建议的做法,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渠道,真正办国家、社会、人民的大事。这一做法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设计意图:了解网络问政的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课】
二、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认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三、新知讲解:
课件展示: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本来想用 查一道题,打开 后,登录微信,刷刷朋友圈,看看订阅号,刷会抖音......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
2.2《合理利用网络》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合理利用网络》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空间中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2.通过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
健全人格:1.帮助学生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避免沉迷网络,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鼓励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责任,增强对自身言行的责任感,不传播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识,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以及恪守道德和法律等方面。
2.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让学生理解传播网络正能量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2.如何激发学生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传播正能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会使用网络吗?都用网络做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使用经历。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网络活动图片,如上网课、玩游戏、看视频、社交聊天等。
接着教师再提问:“那么,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呢?又可能存在哪些危害呢?”学生可能会回答网络带来的便利有获取信息方便、方便学习和交流、娱乐方式多样等;可能存在的危害有沉迷游戏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接触不良信息、遭受网络诈骗等。
初中品德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初中品德合理利用网络教案知识目标:理解网络的利弊,认识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的利弊,引发学生对网络素养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1. 网络的正面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正面作用,如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沟通交流等,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优势。
2. 网络素养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网络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辨别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规范等,让学生明白网络素养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 学会信息节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信息节食,即在网络世界中,要有选择地获取和接收信息,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4. 正确利用网络教师教授正确利用网络的方法,如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接触不良信息等,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网络相关的案例,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网络的两面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网络素养。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关于网络利弊的短文、制定个人网络使用计划等,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的提高,以及是否能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初步形成课堂笔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互
动
探
究
学
新
知
互
动
探
究
学
新
知
互
动
探
究
学
新
知
互
动
探
究
学
新
知
板块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课前调查
1.这个周末你有上网吗?
2.你平时上网的方式是什么?〔A.、B.电脑、C.和电脑〕
3.你一般在上网时会做什么?
4.以上的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
引导总结:我们离不开互联网,对我们的交友、娱乐和学习有重要影响。
一位网民给湖北省委书记留言,希望城给予民更多的休息选择。
一位陕西网友建议,政府多建一些老年活动中心,不要让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问题:这一网络平台开设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总结:我们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活动三:小组展示
请各小组借助网络平台为襄阳的开展建言献策。
〔知识点总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开展建言献策。
活动五:活学活用
请同学们利用网络参加一个网络微公益活动,传播网络正能量。
学生举手,统计人数。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答复下列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答复下列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合理利用网络》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便利和知识,也能带来伤害和陷阱。
教材还介绍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网络,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
但学生对网络的两面性认识不够深刻,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的利弊,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认识到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2.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避免沉迷于网络。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的两面性。
2.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法。
3.保护网络安全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网络安全的资料,用于教学。
3.准备网络利用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网络成瘾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网络两面性的思考,导入本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网络的两面性,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网络世界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网络的两面性,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优质课1.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课题合理利用网络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提高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的行为习惯。
3.法治观念:了解网络规则,遵守网络相应的法律法规。
4.健全人格: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发展。
5.责任意识: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重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漫画分享——“迷”网本漫画描绘了一位青少年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的教诲,父母的爱都视而不见,在迷网道路中回不了头。
➢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不能沉迷于网络,对于网络,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适度使用。
法律小常识——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青少年应该自觉遵守网络要求,遵纪守法,文明合理上网。
视频播放——网络是把双刃剑➢视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利用网络正面价值,克服网络消极影响,正确使用网络这把漫画欣赏思考交流感悟反思观看视频讨论分享初步知道不能沉迷于网络,对于网络,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适度使用。
明白青少年应该自觉遵守网络要求,遵纪守法,文明合理上网。
知道我们应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引入课题。
“双刃剑”。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运用你的经验——两代人眼中的网络➢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提示: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
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
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理解:提高媒介素养
小调查:同学们有手机吗?你们一般用手机做什么呢?
展示情境材料二:最近,由于受网络的影响,王小明的困扰越来越多。
同学们想一想办法来帮帮他走出困境。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但如果不合理利用,就会沉溺其中,祸害无穷。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要学会“信息节食”
情境三:前些天,王小明玩手机时,看到朋友圈在转发一条如何鉴别草莓变色催熟的文章。
说“如果草莓籽是红色的,便是用了染色剂的缘故。
浙江宁波、江苏徐州等地市民也的确发现,市面上很多草莓的籽是红色的,顿时心生不安……”为了让大家警醒,也没怎么想,王小明也转发了。
探究与共享:你们如何认识小明的做法?
播放《2017年上半年十大谣言》视频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阅读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出示四张图片,提问:由这几张图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御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展示王小明在贴吧被黑照片思考:
①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不会。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