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201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科技与人文”。

以下是该年高考作文的阅卷评分细则及一篇优秀作文选的概要:### 阅卷评分细则:1. 内容分:考生的作文需要围绕“科技与人文”这一主题展开,考察考生对于科技与人文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内容应具有深度和广度,能够体现出考生的见解和观点。

2. 表达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无明显语病,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

3. 结构分: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有明确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4. 创新分:鼓励考生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包括但不限于独特的观点、新颖的论证方法或创新的表达形式。

5. 书写分: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优秀作文选:正文概要:- 开篇:作者以科技与人文的对比引入话题,提出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文关怀的缺失之间的矛盾。

- 发展:- 论述科技的积极作用,如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 探讨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强调科技的发展不应以牺牲人文价值为代价。

- 分析科技与人文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相互促进,实现和谐共存。

- 论证:- 举例说明科技如何帮助传承和发扬人文精神,如数字化保存文化遗产。

- 讨论科技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 结尾:作者呼吁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 创新点: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和谐共舞”的新颖视角。

评语:该作文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展现了作者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记叙文及点评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李彬按:以下记叙文,不一定都是非常优秀,只是阅卷专家组感到新鲜。

通过人景、物景、事景、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材料的看法,是生活化文化作文必然的呈现方式。

但呈现过程的文学化,是高考记叙文区别小学生和初中生记叙文的关键要素。

这也是为什么文化作文是将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学的方式呈现的道理。

理解这一点,就懂得为什么文化作文将描写、叙事的基本功,作为小学和初中的重点训练,而将记叙文到小小说和散文化的训练,作为序列层级来打造。

同时描写的真实感与细节感、情景化与诗意化,叙事的生动性与曲折性,一直是作为文化作文生活化训练重点提升。

理由皆在于此。

获得满分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校高三(30)班周响同学《青春万岁》,在此向周响同学表示祝贺!向教学周响同学高中语文的祁利莹老师、董健老师表示祝贺。

青春万岁江苏一考生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

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

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评分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评分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3分)2.A(3分)3.B(3分)4.D(3分)5.C(3分)二、文言文阅读(8分)6.B(3分)7.B(3分)8.(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分)评分细则:全句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2分。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语意1分;“薄”,释意1分。

“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语意1分;“脆怯”,释意1分。

例一:你是有名望的人,才会看轻世人的嘲笑讽骂,我懦弱胆怯(1分),还不足够抵挡。

(1分)例二:如果你是有名气的人,正被薄凉(1分)的世间嘲笑谩骂,而我脆弱胆怯,实在不能当老师(1分)。

例三:像你这样有名望的人,正在被浅薄(1分)的世道中人嘲笑怒骂,我脆弱胆怯(1分),尤其不足够当老师啊。

(1分)8、(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4分)评分细则:全句文意1分;“亟”、谋、“知道”各1分。

“亟”,“尽快”。

释为“尽快、屡次、多次”,亦可。

“知道者”释为“知道道理的人”;“明白为师之道的人”等都给分。

例一:焦急地寻求懂得为师之道的人(1分),并且考证于古人,这样的老师并不缺少。

例二:就是向明白道义的人(1分)询问,并且考究各类古人书籍,也不缺乏老师来指导啊!(1分)例三:急切的向精通学问的人(1分)询问,并考证于古人,老师就不少啊!(1分)9、担心世人笑骂,不愿承担老师之名;自认实际才能和勇气都不足,不能做老师。

(4分)评分细则:(外)担心世人笑骂,不愿承担老师之名;(2分)(内)自认才能、勇气不足,不足以做老师。

(2分)例一:①逃避名利,不愿被世人诽谤:②认为自己学识不足以为师;〈2分)不敢当其礼;不是章句师,愿为人言道.讲古穷文辞,例二:作者认为自己学问不够,(2分)比不上孔子,不能学他当老师,自己的才华比不上韩愈,担心被天下人所耻笑,(2分)严生的文章很好,很有才华。

2014 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印象走笔

2014 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印象走笔

2014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印象走笔-中学语文论文2014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印象走笔梁勇时间带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但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绵长的回味。

本人参加了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并忝列为总复查组主要成员,得以对众多考生的作文有了一个面上的广度把握和点上的深度了解。

下面我就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谈谈自己的粗浅印象以及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关于审题其实这则材料属于观点性材料,与叙述性材料比较起来在立意上相对单一。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中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在实际阅卷中,一些关于具有生命特质的诸如文化、艺术、技艺等的传承的作文亦属切题范畴。

考生在实际行文中,只谈青春,未谈及朽与不朽的,或只谈朽与不朽,未谈及青春的,得分都较低。

或许部分考生受其他省份模考作文影响,他们从两则材料的对立性出发,认为认知不同,结果不同,从而得出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其实这种立意足以应付所有的类似的多则材料作文,似乎是一种“万能贴”,这也太轻而易举了。

须知,轻易得来的一般不是好东西,此等小儿科之举,在国家级别的选拔性大考中,其最终的评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这两则对立的观点性材料作文,应该抓住其中之一,集中笔力叙述或议论。

但偏偏有许多考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左右开弓”,似乎“左右逢源”。

但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最后只落得“两头都不讨好”的下场。

我们还注意到,部分偏题走题考生,由于行文时开头把作文中的两则材料都引用照搬,这就降低了偏题走题的篇幅,从而多得了几分。

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部分切题优秀作文,在开头也这样做,这就显得很啰嗦,势必影响赋分。

2014江苏高考语文

2014江苏高考语文

2014江苏高考语文一、题目回顾2014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卷面总分为150分,包括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

其中,选择题和阅读题占80分,作文题占70分。

选择题部分包括3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题部分包括阅读理解、填空和判断题,共计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总分为7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选择题分析2014江苏高考语文的选择题包括文学常识题、语言文字题和阅读理解题。

这些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对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考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选择题中的一个题目是:下面哪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喜欢吃冰淇淋,甜得像糖果一样。

B.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C.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他喝酒喝得像鱼一样多。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比喻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正确的答案是A选项,因为这句话使用了“像糖果一样”来形容冰淇淋的甜度。

三、阅读题分析阅读题分为阅读理解、填空和判断题。

这部分题目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

例如,一个阅读题的题目是: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作者写这段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文章目的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考生需要在阅读文章后,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四、作文题分析2014江苏高考语文的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这部分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文题的命题形式多样,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并进行有条理的写作。

五、总结总体而言,2014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文学常识、语言文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

通过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的组合,考察了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大全

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大全

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大全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100~90分)内容: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结构: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分段表述语言:语言流畅、用语准确、形象生动、不写错别字卷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二类文(80—89分) 内容:题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结构:结构完整、层次较分明、分段表述语言:语言较通顺、用语较准确、形象较生动、不写错别字卷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三类文(70—79分)内容:主题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有感情表达、偏离作文要求结构:结构较合理、层次欠清楚、分段表述语言:语言较通顺、用语较准确、有形象刻画、少许错别字卷面: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四类文(60—69分)内容:主题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离题结构:层次较清楚、结构较乱语言: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五类文(60分以下)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结构: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语言:语句不通顺卷面:卷面杂乱、字迹不清注:1)没有标题扣5分。

(2)满分100,酌情按分值打分。

(3)出现多篇作文雷同的,只判其中一篇实分,其它降两等计。

(4)分每本试卷在拆卷前相关负责人要进行抽查,必要时可重评。

(5)特色加分(3分)。

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1—3分。

① 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 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

③ 语言生动,有文采。

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二A等(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等(18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江苏2014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

一为哲思,一为故事。

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

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身体(可朽)青春精神(可不朽)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1.判分原则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高考语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高考语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四种类型的分数段:
一类:60-53 ;二类:52-42 ;三类41-31,36分为及格分;四类:30-0。

一类卷: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紧凑,材料充实、新鲜,语言流畅。

二类卷:符合题意,可能部分有偏离,结构不甚协调,材料部分不配套,语言通顺。

三类卷:题意明显偏差,中心松散,内容空洞,材料不配套。

四类卷:题意完全偏离,中心散化,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错别字多。

关于抄袭
怀疑抄袭①、部分②大量一半以上抄袭最多给20分。

发现抄袭,未写满400字左右,10分左右。

不抄袭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700字扣2-3分,
400-600字赋25分,200-400字赋10-25分视情况而定,200字以下赋0-10分。

异常卷:政治敏感,疑似抄袭,字迹不清,诗歌(明显违背文体要求),20分以内扣分;古文佶屈聱牙、异体书、篆字、字体怪异的试卷,提交专家组。

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

一为哲思,一为故事。

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

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
青春
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
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

“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

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

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

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

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

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