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试题
电路分析专项练习试题

电路分析专项练习一、1.如何走电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路线走,第一遍走遇到电流表当导线过,遇到电压表当做断路不走,一直回到电源负极,判断出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二遍走到分流点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分流,电压表测量谁的电压,再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就测量谁的电流。
2.电路简化:⑴对于电路中存在的电流表,由于其电阻极小,因此可以用导线将其取代;⑵对于电路中存在的电压表,由于其电阻极大,因此可以看作断路而直接将电压表去掉;⑶对于电路中存在的断路的这部分电路,由于实际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也可以直接将该部分电路去掉;⑷对于电路出现的导线端点可以不经电源、用电器、等任意移动.二、典例分析(一)(注:以下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用“A 表、V 表”代替)例1如图1-1所示,开关S 闭合后,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及各电表的测量对象。
分析:把电路中的A 表和V 表处理掉,V 表当断路去掉,A 表用导线代替,简化成如图1-2,则一眼就能看出电路的连接情况——串联。
再把电表复原上去,这样就容易判断出电表A1和A2测串联电路的电流,且两者相等,V1测R1、V2测总电压、V3测R3。
例2如图2-1所示的电路,分析开关S 闭合前后A 表和V 表的变化情况。
分析:开关S 闭合前,相当于此处电路断路,可以把它去掉,如图2-2,则R1和R2串联,V 表测R1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后把R2短路,则该部分电路也可去掉,如图2-3,则电路中只剩下R1,虽然V 表仍然测R1,但此时也相当于测电源总电压,因此V 表示数变大,同样原来两个电阻串联,现在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总电阻变小,则A 表示数也变大。
例3如图3-1所示,判断V表的测量对象。
分析:可以把V 表连接的点1、点2,适当移动到分别到点3、点4,如图3-2和图3-3所示,则容易判断出V 表测的是R2的电压。
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池组两端电压是4.5V,电压表V1测的是 的电压,示数是2.5V ;电压表V2测的是 的电压,示数是2V ;电灯L2两端的电压是(2)R 12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则电阻R1与R2 联连接,电压表V1测的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 的电压。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详解

第一章试题库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变换 、 存储 和 处理 。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 单一 而 确切 ,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 多元 和 复杂 。
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4、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稳恒直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交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 正弦交流 电。
6、 电压 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两点电位 的差值。
7、 电位 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 电动势 ,它只存在于 电源 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 电源正极高 电位指向 电源负极低 电位,与 电源端电压 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 ,其单位有 焦耳 和 度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率 ,其单位有 瓦特 和 千瓦 。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 非关联 方向。
11、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电路分析试题附答案(全套)

电路分析试题(Ⅰ)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KVL体现了电路中守恒的法则。
2.电路中,某元件开路,则流过它的电流必为。
3.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节点数为n,则独立的KCL方程数为。
4.在线性电路叠加定理分析中,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应将其。
5.若一阶电路电容电压的完全响应为uc(t)= 8 - 3e-10t V,则电容电压的零输入响应为。
7.若一个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10cos(100πt+45°)V,则它的周期T 为。
8.正弦电压u1(t)=220cos(10t+45°)V, u2(t)=220sin(10t+120°)V,则相位差φ12=。
9.若电感L=2H的电流i =2 cos(10t+30°)A (设u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它的电压u为。
三.求下图单口网络的诺顿等效电路,并画等效电路图。
(15分)ab四.用结点分析法,求各结点电位和电压源功率。
(15分)1 2五.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断开,断开前电路为稳态,求t ≥0电感电流i L(t) ,并画出波形。
(15分)电路分析试题(Ⅱ)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电路的两类约束是。
2.一只100Ω,1w的电阻器,使用时电阻上的电压不得超过V。
3.含U S和I S 两直流电源的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若I S单独作用时,R 上的电流为I′,当U S单独作用时,R上的电流为I",(I′与I"参考方向相同),则当U S和I S 共同作用时,R上的功率应为。
4.若电阻上电压u与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导G的表达式为。
5.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压源的区别在于实际电压源的内阻。
6.电感元件能存储能。
9.正弦稳态电路中, 某电感两端电压有效值为20V,流过电流有效值为2A,正弦量周期T =πS , 则电感的电感量L=。
10.正弦稳态L,C串联电路中, 电容电压有效值为8V , 电感电压有效值为12V , 则总电压有效值为。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是:A. 电压和电流B. 电阻和电流C. 电压和电阻D. 电流和功率答案:A2.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A.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B.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D. 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答案:A3.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等于:A. 电源电压B. 电阻值之和C. 电流值之和D. 功率之和答案:A二、填空题1. 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_________将减小。
答案:电流2.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_________。
答案:相等3. 功率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瓦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内容。
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 什么是超前相位和滞后相位?答案:在交流电路中,当一个信号的波形相对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领先时,我们说它具有超前相位。
相反,如果一个信号的波形落后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我们说它具有滞后相位。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两个电阻R1=100Ω和R2=200Ω,电源电压为24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 = V/R_total = 24V / 300Ω =0.08A。
2.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R1=50Ω,R2=150Ω,电源电压为12V。
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1 + R2) =(50Ω * 150Ω) / (50Ω + 150Ω) = 56.25Ω。
总电流I_total = V / R_total = 12V / 56.25Ω = 0.214A。
通过R1的电流I1 = V / R1 = 12V / 50Ω = 0.24A。
电路分析理论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变压器2.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 V = IRB. V = R/IC. I = V/RD. I = R * V3.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成正弦函数关系4. 电路中节点电压法的基本原理是:A.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C. 欧姆定律D. 叠加定理5. 以下哪个不是电路分析中的定理或定律?A. 戴维南定理B. 诺顿定理C. 叠加定理D. 欧拉定律6. 一个电路中,如果电流I为2A,电阻R为3Ω,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压V为:A. 6VB. 4VC. 2VD. 1V7. 电路中的功率P可以表示为:A. P = V * IB. P = V / IC. P = I^2 * RD. P = V^2 / R8. 一个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f0 = 1 / (2π√(LC))B. f0 = 1 / (2π√(L/C))C. f0 = 1 / (2π√(R/L))D. f0 = 1 / (2π√(R/C))9. 在电路分析中,如果一个电路元件的阻抗Z为纯实数,那么该元件可能是: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变压器10.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Rt = R1 + R2 + R3B. Rt = 1 / (1/R1 + 1/R2 + 1/R3)C. Rt = R1 * R2 / (R1 + R2)D. Rt = √(R1 * R2)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说明它们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戴维南定理,它在电路设计中有何用途?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个由两个电阻R1 = 100Ω和R2 = 200Ω串联组成的电路,求它们两端的总电压Ut,如果通过它们的电流I为0.5A。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流的计算结果为:A. 正值B. 负值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2. 在电路分析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0欧姆B. 无穷大欧姆C. 1欧姆D. 任意值答案:A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答案:A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值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最小电阻B. 总电阻大于任一并联电阻C. 总电阻小于任一并联电阻D. 总电阻等于所有并联电阻之和答案:C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表明:A.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B.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C.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D.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答案:A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表明:A.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B.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大于零C.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小于零D.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可以是任意值答案:A7.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阻抗相等时,电路处于:A. 谐振状态B. 并联谐振状态C. 串联谐振状态D. 非谐振状态答案:C8.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L(di/dt)B. V = L(di/dt)^2C. V = L(di/dt)^-1D. V = L(di/dt)^1/2答案:A9.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1/C ∫i dtB. V = C ∫i dtC. V = 1/C iD. V = C di/dt答案:A10. 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B. 原副线圈匝数之和C. 原副线圈匝数之差D. 原副线圈匝数的倒数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路中的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0.2A时,电压V等于________V。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试题库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变换 、 存储 和 处理 。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 单一 而 确切 ,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 多元 和 复杂 。
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4、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稳恒直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交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 正弦交流 电。
6、 电压 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两点电位 的差值。
7、 电位 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 电动势 ,它只存在于 电源 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 电源正极高 电位指向 电源负极低 电位,与 电源端电压 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 ,其单位有 焦耳 和 度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率 ,其单位有 瓦特 和 千瓦 。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 非关联 方向。
11、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电路分析试题(附答案)

1电路分析一、 ( 本大题6分,共两小题)1. (本题3分) 某正弦电压的初相角ψ=︒45, t =0时的瞬时值u ()0220= V , 则该正弦电压的有效值等于 , 答( )A. 220 VB. 156 VC. 127 VD. 186 V2、(本题3分) 图示并联的有互感线圈的等效电感为 ( ) A. L 1+L 2+2M B. L 1+L 2-2M C.L L M L L M122122-+-D.L L M L L M122122-++︒︒∙∙∙∙L 1L 2M解:1. A (3分) 2. C (3分)二 ( 本题6分 ) 求下面电压的有效值和有效值相量。
(1)()()V t t u ωsin 2-= (2)()()()V t t t u ωωsin 4cos 3+-=解:(1)V U 414.122/2=== (3分)(2)V U 5355.325.22524322===+= (3分)三、( 本题6分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 已知u =100sin ()1045t +︒V ,i i 110==s i n ()1045t +︒A ,i t 22010135=+︒s i n ()A ,试判断元件1、2、3的性质并求其元件参数值。
︒︒uii 1i 2i 3+-123解:元件1为电阻 R =10Ω(2分) 元件2为电容 C =002.F (2分)元件3为电感 L =05.H (2分)︒∠=30124U V ,试求四、 ( 本题8分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0U 和S U 。
解:流过4Ω的电流︒∠==303444U I A (2分)4I 在()j42+Ω支路的分流 ︒-∠=+-⨯105223j2-j42j24I A (2分)︒-∠=⨯︒-∠=1052321052230U V (2分)()4j 2105234S +⨯︒-∠+=U U 17j6.297.09j64.10≈-++=V (2分)五、 (本题8分)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05SI A ,求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功率复量)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 )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得功率为 -60W 。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1、5A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115V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与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得电流I 。
(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
要求有计算过程。
)图4 图5 图6I=6A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得电压U ab 。
(10分) U ab =60V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
(10分) U=8、01V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得等效电阻。
(15分)图7(a)36Ω;(b)12Ω;(c)-6Ω。
(每题5分,共15分)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 闭合后得u c(t)。
(10分)解:uc(0+)=5V (2分)uc(∞)=10V (2分)τ=RC=10s (2分)uc(t)=10-5e-0、1t V (4分)七、(5+5=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 (2) 求•I。
解:(1)Zi=2Ω;(2) I1=4∠0A1图8 图9《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得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与4A,则它们总得电流有效值为( C ) 。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得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得有(D )、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得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 ) 。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 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就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C)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得功率为-15W。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得单位为Ω,则电流I为1A。
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
)A,则 i、u得相位差为120°且i 超前 u。
4、为提高电路得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电感元件。
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得关系为U L=1、732U P 相电流与线电流得关系为 I L=I P。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
(10分)解:Ia(1+1)-Ic=-10Ib(2+2)-2Ic=10-2Ic=-2得:Ic=-2A Ib=1A Ic=-6A∴I=Ib=1A五、电路见图4,R 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 L得电流。
(10分)解:u oc=10-5=5(V)R0=10ΩI=1/4=0、25(A)五、电路如图5,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得u c(t)。
(11分)解:uc(0+)=5V ;uc(∞)=10V;τ=RC=10s; uc(t)=10-5e-0、1t V六、(10分)电路如图6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求(1)输入阻抗Zi 解:(1)Zi=2Ω(2) 求•I、•2I、•3I。
(2) I1=4∠0A, I2 =3-j1=3、16∠-18、140A,I3= 1+j1=1、41∠450A七、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得等效电路。
(15分)(a) R ab =6Ω; (b) 2V(a 点正),2Ω (c) 4V(a 点正),3Ω。
图7八、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8,已知n=1:10,V U S 00100∠=•,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2 。
(10分)图8解:U 2=8、01V《电路基本分析》考试试卷(A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得功率为 -15W 。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得单位为Ω,则电流I 为 -1A 。
3、已知i=10cos(100t-30。
)A ,u=5sin(100t-60。
)A,则 i 、u 得相位差为 1200; 且i 超前 u 。
4、为提高电路得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 电感 元件。
对感性负载,应并接 电容 元件。
5、;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得关系为/L P U U =; 相电流与线电流得关系为 L P I I = 。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得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与4A ,则它们总得电流有效值为( C ) 。
A 、7A B 、6A C 、5A D 、4A2、关于电感元件得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得有(D ) A 、u=ωLi B 、u=Li C 、u=j ωLi D 、u=Ldi/dt E 、U=j ωLI F 、Um=ωLI3、耦合电感得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 ) 。
A 、L eq =L 1+L 2+2MB 、L eq =L 1+L 2-2MC 、L eq =L 1L 2-M 2 / L 1+L 2+2MD 、 L eq =L 1L 2-M 2 / L1+L2-2M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就是Z=R+jX ,当X>0时,单口网络呈( 感性 )性质,当X<0时,单口网络呈( 容性 ) 性质,当X=0时,单口网络呈( 阻性 )性质。
A 、电阻性质 B 、电感性质 C 、电容性质5、关于复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正确得有 ( D )。
A 、S=P 2+Q 2 B 、S=P+jQ C 、 P=UIsin ФD 、Q=Ssin Ф三、 在图3所示电路中,己知R 1 = R 2 = 2Ω,R 3 = 4Ω,R 4= R 5=3Ω,U S1=6、4V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各支路电流。
(15分)I 1 = 1A , I 2 = 0、6A , I 3 = 0、4A (每问5分)图3四、电路如图4所示,试列出节点方程。
(10分)s m s i v R R v g R i v R v R R -=+++-=-+2311121121)11()1(1)11(图4五、电路如 图5所示,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10分)V U OC 267.0-= (4分);Ω-==53.00IUR (4分) 戴维南等效电路 (2分)图5六、电路见图6。
(25分)1、求电路中标明各量得初始值。
(8分) 2、求电路中标明各量得稳态值。
(8分)3、若图5电路中电感用短路替代,其它均不变,用三要素法求uc(t)。
(9分)1、 U C (0+)=0, i L (0+)=5A,i 1(0+)=-3A i 2(0+)=2A (每个初始值为2分) 2.Uc (∞)=2V , i L (∞)=5A ,i 1(∞)=-5A , i 2(∞)=0(每个稳态值为2分)图63.三要素为:uc (0+)=0uc (∞)=2V τ=RC=1×1=1Suc (t )=2(1-e -t )V ,t ≥0 (9分) 七、 一个绝缘良好得电容器C 1=10μF ,接到u=2202sin314tV 交流电源上,求该电容得容抗与流过它得电流,并画出相量图,另有一只C 2=5μF 得电容器,接在同一电源上,试比较它们容抗与电流得大小?(10分)解:Ω=47.3181C X , A I 019069.0∠=, Ω=9.6362C X , A I 0290345.0∠=八、 已知V U S ο060∠=•,求图7示电路中得每个电阻消耗得功率。
(15分)0、0137W , 0 , 0、56W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得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与4A ,则它们总得电流有效值为( C ) 。
A 、7A B 、6A C 、5A D 、4A2、关于电感元件得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得有( D ) A 、u=ωLi B 、u=Li C 、u=j ωLi D 、u=Ldi/dt E 、U=j ωLI F 、Um=ωLI3、耦合电感得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 ) 。
A 、L eq =L 1+L 2+2MB 、L eq =L 1+L 2-2MC 、L eq =L 1L 2-M 2 / L 1+L 2+2MD 、 L eq =L 1L 2-M 2 / L1+L2-2M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就是Z=R+jX ,当X>0时,单口网络呈(感性 )性质,当X<0时,单口网络呈( 容性 ) 性质,当X=0时,单口网络呈( 阻性 )性质。
A 、电阻性质 B 、电感性质 C 、电容性质5、关于复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正确得有 (D )。
A 、S=P 2+Q 2 B 、S=P+jQ C 、 P=UIsin Ф D 、Q=Ssin Ф 二、填空:(每空2分,共16分)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得功率为 。
2、图2所示电路中电阻得单位为Ω,则电流I 为 。
图1 图2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
)A,则 i、u得相位差为且i u。
4、为提高电路得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对感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三角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得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得关系为。
三、电路如图3所示。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15分)。
Uoc=0 (6分);Ro=7Ω( 6分)戴维南等效电路( 3分)图3四、电路见图4(a),uc(0)=10V,us波形图7(b),R=2Ω,C=1F,求i(t),t≥0(15分)1.零输入响应:τ=RC=2×1=2S(5分)uc’=10e-t/2 U(t),i’(t)=c(duc’/dt)=-5e-t/2U(t)2、零状态响应:uc”=5(1-e-(t-2)/2 )U(t-2) (5分)i”(t)=2、5e-(t-2)/2 U(t-2)图43、完全响应:i(t)=i’(t)+i”(t)= -5e-t/2U(t)+ 2、5e-(t-2)/2 U(t-2) A (5分)五、电路如图5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0分)求(1) 求输入阻抗Zi ; (2) 求•1I 。
解:(1)Zi=2Ω (10分)(2) I 1=4∠0A (5分) 图5六、 已知V U S ο0100∠=,求图6示电路中得2•U 。
(10分)8、01V (10分)图6七、 对称三相电路得电压为230V ,负载每相Z=12+j16Ω,求⑴ 星形联接时线电流及吸收得总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