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 (6)
高中化学《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优质课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②复分解法 AgNO3+KI=AgI(胶体)+KNO3
浅黄色
注意: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 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
胶体较为稳定,但是长时间放置之后也会 出现沉淀。所以胶体通常现配现用。
3. 胶体的分类:
Fe(OH)3
AgI胶体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淀粉 胶体
Fe(OH)3
AgI胶体
分散系
分散质 微粒直 径
溶液
<10-9m
胶体
10-9m-10-7m
浊液
>10-7m
(< 1nm)
(1 ~100 nm)(>100 nm)
二、胶体
1. 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胶体的制备
原理: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 ~ 100nm之间
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Q:可否用电泳现 象净化或检验胶体?
答: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
生定向运动,因此,电泳不能用作 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
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带正电荷胶粒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是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
例题:已知土壤胶体中的粒子带负电荷,又 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 有下列阴阳离子,NH4+、K+、H+、NO3-、 H2PO4 -、PO43- ,哪些易被吸附?在土壤里施 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高中化学的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的教学课件高中化学的教学课件高中化学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高中化学的教学课件,欢迎阅览!高中化学的教学课件【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3、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教学方法】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和的统称。
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叫做脂肪。
(一)油脂的成分油(液态,如植物油脂)油脂属于酯类脂肪(固态,如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油脂的结构【讲解】油脂是与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产物将是什么?【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高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6)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上一页下一页末页结 束首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首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 束
首
(高中化学优质课)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343页)

-92KJ/mol÷3= -30.7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
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若干化学键的键能( kJ/mol,25 ℃ )
生成HF: △H=436+157-568×2=-543 kJ/mol
生成HCl: △H=436+243-432×2=-185 kJ/mol
第2课时 2011.9.7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例1:在200 0C、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 作用生成HI的反应。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①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H<0
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0
ΔH= -183 kJ/mol(理论值) Δ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6 kJ/mol(实验值)√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小结: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⑴大多数分解反应 ⑵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⑶C+CO2 — ⑷C+H2O — ⑸Ba(OH)2·8H2O+NH4Cl—
1、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 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 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 2H2O中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ppt课件

酸碱盐反应与性质
酸的性质
酸具有酸性和腐蚀性,能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
碱的性质
碱具有碱性和腐蚀性,能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
盐的性质
盐具有咸味和腐蚀性,能 与酸或碱发生化学反应。
其他化学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指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指在水溶液中,弱酸或弱碱离子 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类型
化学与健康生活的联系
详细描述
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可 以提供许多营养物质和药物,还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例如,许多 营养物质和药物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生产 和作用。同时,化学还可以提供许多先进的 医疗技术和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药物载 体和生物材料等。
化学与健康生活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制药行业
有机化学在制药行业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如抗生素、抗病毒 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的合成和
生产。
农业领域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农药、化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合成和生 产。
食品工业
有机化学在食品工业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 调味品等的合成和生产。
材料科学
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的合成和生产。
05
CATALOGUE
第五章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能源利用
总结词
化学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化学在能源利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 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还可以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燃料, 同时也可以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

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课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优质课课件的制作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件旨在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一份优质课课件的范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件内容1. 课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实验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础知识:介绍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的结构等。
3. 重点难点解析:针对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4. 实验演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演示内容,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5. 习题练习:提供适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件制作方法1.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搜集素材: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素材,为课件制作做好准备。
同时,要注意素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3. 制作课件:使用PPT等软件制作课件,注意排版、色彩、图片等方面的设计,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要注重课件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4. 整合资源:将搜集到的素材整合到课件中,确保课件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和信息。
5. 试讲演练:在制作完成后,进行试讲演练,发现和纠正问题,完善课件。
同时,要注意试讲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等表现形式。
6. 反馈与修改:根据试讲演练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实例展示以“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这一节课为例,展示如何制作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
高中化学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2、与酸反应 3、相互转化
决定 三、用途
反映
六、教学反思
认知发展线
回忆旧知 探究新知
运用新知
实验创新线
热稳定性实验 与酸反应定量实验
相互转化实验
问题驱动线
问题1:小苏打、口碱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问题2:两个特殊馒头成因?解释? 问题3:清洗间一大桶纯碱用途? 问题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如何反应? 问题5:碳酸钠、碳酸氢钠如何相互转化?
25
六、教学反思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为科学的实验探究架设了非常好的平台,贯穿 始终的对比实验探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
2、化学实验设计和创新是通过化学课程落实科学素 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创新后的实验更贴近生活,更易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易化解难点,也体现了“生 活中处处有化学的思想。”
6
三、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类比的方法尝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化学实验, 提升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 在合作探究中,观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碳
酸盐化学实验。
7
三、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讨论和学习, 体会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贡献。
8
三、目标确定
中华中学食堂面点大师傅 介绍“蒸馒头的诀窍”
设计意图:以身边熟悉的现象作为情境导 入,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一笼馒头引出的探究……
小苏打 口碱
中华中学食堂面点大师傅 介绍“蒸馒头的诀窍”
高中化学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pptx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说课内容
课程背景介绍
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目标及重难点
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课程评价与反思
重点知识点分析
知识点1:物质的 量及其单位
知识点2:阿伏伽 德罗常数
练习设计:针对教学目标,制定符 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练习题
课堂练习与反馈
效果评估: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反 馈信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反 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反馈方式:通过观察、提问、测试 等方式获取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 整教学策略
经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 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采用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辅助教学
结合生活实际,引 导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 动,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验环节展示
实验操作流程清晰,易于 理解
实验现象明显,数据准确
实验环节紧密相连,体现 整体性
实验安全措施完善,可靠 性高
学生活动亮点展示
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与时间分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教学 质量。
说课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直 接介绍课题, 迅速进入主题
复习导入:通 过对之前知识 的回顾,引出
新的知识点
实验导入:通 过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
和探究
情境导入:通 过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④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3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CaCO3难溶于水,CH3COOH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 应写成化学式,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6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4.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D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H++OH-===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混合:Ba2++SO24-===BaSO4↓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O23-+2H+===H2O+ CO2↑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2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
2- 3
+2H+===CO2↑+H2O表示
的是( B )
①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K2CO3+H2SO4===K2SO4+CO2↑+H2O
③CaCO3+2HCl===CaCl2+CO2↑+H2O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6.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二合一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1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C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Na2CO3溶液与稀硫酸、与稀盐酸反应,实质都是CO
2- 3
与H+反应生
成CO2和H2O;稀盐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是H+与HCO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4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3.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 表示的是( D )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与盐酸;CaCO3与盐酸 D.氧化铜与硝酸;氧化铜与盐酸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3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7.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B )
二合一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4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A项应注意的是HNO3把Fe3O4中+2价的铁氧化为了+3 价,本身应被还原为NO气体,故A项评价错误;B项的碳酸镁为微 溶物,不应该写成离子式,故B项评价正确;C项的离子方程式错 误,正确的应为2NH4++SO24-+Ba2++2OH-===BaSO4↓+ 2NH3·H2O;因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 应,剩余的氯气再跟Br-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2Fe3++2Cl-、2Br-+Cl2===Br2+2Cl-,又因为FeBr2与Cl2的 物质的量相同,故Br-只被Cl2氧化了一半,D项的反应是正确的,则 D项评价错误。
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 子是 Ag+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g++Cl-===AgCl↓ 。
(3)向(2)的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Mg2+ 。
(4)Cl-、OH-、NO3-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Cl-、OH- 。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6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1)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所以不做实验就能确定 原溶液中不存在铜离子。(2)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 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 原溶液中含有Ag+,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 (3)向(2)的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 是Mg(OH)2,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Mg2+。(4)原溶液中含 有银离子、镁离子,故一定不含有Cl-、OH-。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5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A项,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OH-+ H2CO3===CO23-+2H2O;B项,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 ===BaSO4↓,Ba2++2OH-+2H++SO24-===BaSO4↓+2H2O;C 项,离子方程式为CO23-+2H+===CO2↑+H2O,CaCO3+2H+ ===Ca2++CO2↑+H2O;D项,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 H2O。
课基前础预训习练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3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一、离子反应 1.实验探究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4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2.概念:有 离子参加 或 生成 的反应。 3.实质: 离子之间的反应 。
二、离子方程式
1.书写步骤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意义 (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Ba(OH)2+CuSO4===BaSO4↓+Cu(OH)2↓表示的具体反应: Ba2++2OH-+Cu2++SO24-===BaSO4↓+Cu(OH)2↓ 。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OH-+H+===H2O 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
(1)硫酸氢钠(NaHSO4)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B、C、E )
A.酸
B.盐
C.强电解质 D.弱电解质
E.硫酸盐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8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NaHSO4溶液的pH < (填“>”“<”或“=”)7。
(3)在稀NaHS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可以得到无色、无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7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9.硫酸氢钠(NaHSO4)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为Na+和
HSO4-,HSO-4 在较稀的溶液中,可完全电离为H+和SO24-。不过,在
浓度大的溶液中HSO
-
4
不能完全电离,而是与H+、SO
2- 4
共同存在于
同一溶液中。
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稀NaHSO4溶液与
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NaHSO4+Na2CO3===2Na2SO4+H2O+CO2↑、
2H++CO23-===H2O+CO2↑
。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9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2页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 ===H2O,A错误;Ⅱ中发生反应为:Ba2++SO24-===BaSO4↓,白色 沉淀为BaSO4,B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 2H+===Zn2++H2↑,C正确,D错误。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25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Cl-、 OH-、NO3-中的几种离子。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Cu2+ 。
(2)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1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即有离子参加 或生成的反应。A、C、D项中所发生的反应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 不属于离子反应,A、C、D项错误;B项中所发生反应的实质是H+ 与Zn反应产生Zn2+和H2,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B项正确。
二合一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9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课基堂础练训练习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0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1.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B ) A.H2和O2反应生成水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生成H2 C.H2O2分解制取O2 D.NH3遇到HCl气体生成白烟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作业2
第18页
高中化学1·RJ·必修1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5. 下列对应现象的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B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Mg+2H++2Cl- ===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 +CO2↑+H2O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同时 有红色固体生成Fe+Cu2+===Fe3++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