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之日》观后感

合集下载

诺曼底登陆之观后感

诺曼底登陆之观后感

观《THE LONGEST DAY》之感想QQ:58668115一、当情境很复杂,而且和原来想象有很大差别的时候,一个领导者应该怎么样行动?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答:当情境很复杂,而且和原来想象有很大差别的时候,我觉得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采取以下行动,并具备如下品质:首先:我觉得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有一个全局概念,能看清事态发展的全局,并能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根据现场状况一边果断地做出相应的对策,一边安抚成员,稳定和控制其情绪以免出现混乱。

其次:我觉得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在各种环境下都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保持冷静,坚强,充满信心,这样只有自己有了坚强的信心,在任何逆境中才能坚定地带着你的成员去面对,去克服,直到走出困境。

最后:我觉得作为一个领导者,面对复杂困难的形势,必须要有比较高的情商。

智商固然很重要,但是没有情商的话,他很难在最快的时间内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很多学生,平时意气风发,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一蹶不振,没有应付挫折的勇气,战胜不了自己面对挫折所产生的恐惧,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领导者的行为会对下属产生巨大影响。

那么,下属的行为对领导者具有什么样影响?会影响他的什么行为以及他是否还能很好的发挥其领导力?答:俗话说:“跟对人,做对事”由此可见一个领导者对下属是一个“全局影响”,具有引导和指挥下属思想和行动的权利,不仅仅是指引下属“怎样做”还能影响其下属去“做什么”,领导者也通可对下属的影响,使其表现出符合上级的组织期望的行为,而下属对领导是一个“点面影响”,具有对领导方式决策的反馈影响,和对领导工作指引下工作效率的直接影响。

我觉得领导应该在逆境中充满信心,即使他内心很恐惧,也应该把恐惧藏在心中,自己应该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大家,尤其在面对困难时,领导者应该首当其冲,为下属做好表率,带动下属的情绪,让下属感觉到他的存在,只有当下属感觉到他的存在的时候,这个团体才有战斗力。

登岛之日

登岛之日

电影《登陆之日》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讲述了韩国人被日本殖民政府强行征兵然后参加日军在诺门坎与苏军作战,后被俘参加苏军在苏德战场与德军作战,后被德军俘虏后在诺曼底与美军作战战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讲述了被日本军征集为纳粹德国作战的韩国士兵们的故事。

自己一样喜欢跑步的朝鲜少年金俊植,长大后他们成为一队马拉松对手。

在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上,俊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辰雄,但是在日本田径联盟的操作下辰雄获胜。

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俊植被强征为关东军,而辰雄成为新任守备队队长。

此后俊植先后在日军、苏军、德军服役,辰雄也与俊植一起走过了坎坷旅程。

守备队遭到中国抗联队员席拉的袭击,俊植冲向阵地,俘虏了席拉,后来俊植因不想参与特殊自杀任务而被下令在出发前处决,在即将被处决的前夜,被朝鲜籍士兵救出,同时也救出席拉,席拉为报恩,只身冲向阵地用步枪击落苏军飞机,自己也当场毙命。

接下来对苏作战中,被灌输武士道精神的辰雄命令士兵以血肉之躯应对苏军坦克进攻,并强行命令朝鲜士兵当炮灰,最后日军战败,辰雄和俊植都被送往苏联的战俘营。

在战俘营辰雄和俊植因犯军规将被处决,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应急将日朝战俘编入苏军,结果仅一战遭遇惨败,辰雄和俊植侥幸脱逃,因要进入德国领土,而穿上德军士兵的军服,翻过边界雪山,来到德国境内,二人逐渐成为朋友。

德军阵营里唯一黄皮肤的辰雄始终在寻找着他的朋友俊植,一天一个同样黄皮肤的德军出现在辰雄面前,两人从此形影不离。

辰雄在德国朋友的帮助下准备和俊植逃脱时,却被编入东营防备盟军的诺曼底登陆。

登陆之日,辰雄和俊植被德国长官锁在碉堡内,防守盟军士兵,德军的诺曼底防线最终奔溃,辰雄和俊植逃出不足200米的地方被盟军围困,这时俊植中弹,垂危之时将能够辨认身份的一个身份牌交给辰雄,叫他好好活着,说盟军看到他是朝鲜人就会放过他,辰雄失声痛哭。

和平时期的运动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叫金俊植的辰雄,在奔跑,脑海只有小俊植和小辰雄第一次赛跑的情景。

观后感

观后感

<< 登陆之日>>观后感最近看了电影<<登陆之日>>让我感触很多.这部电影主要写的是二战时期的事情.<<登陆之日>>主要讲的是二战时期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把大量的朝鲜人派到前线去打头阵.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东西,比如战争的残酷、友情等等。

电影里两个主人公让我们感触颇多,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因为日本人年的侵略是他们遇到可一起,一个是日本统治者的工具的日本人,一个是从小生活在日本统治下的朝鲜人。

小时候跟随父亲移居到朝鲜的少年辰雄,遇到了和自己一样喜欢跑步的朝鲜少年俊植,长大后他们成为一队马拉松对手。

在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上,俊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辰雄,但是在日本田径联盟的操作下辰雄获胜。

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俊植被强征为关东军,而辰雄成为新任守备队队长。

此后俊植先后在日军、苏军、德军服役,辰雄也与俊植一起走过了坎坷旅程。

接下来对苏作战中,被灌输武士道精神的辰雄命令士兵以血肉之躯应对苏军坦克进攻,并强行命令朝鲜士兵当炮灰,最后日军战败,辰雄和俊植都被送往苏联的战俘营。

在战俘营辰雄和俊植因犯军规将被处决,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应急将日朝战俘编入苏军,结果仅一战遭遇惨败,辰雄和俊植侥幸脱逃,因忍受不了苏军的非人性待遇,拔下德军士兵的军服,翻过边界雪山,来到德国境内,二人逐渐成为朋友。

德军阵营里唯一黄皮肤的辰雄始终在寻找着他的朋友俊植,一天一个同样黄皮肤的德军出现在辰雄面前,两人从此形影不离。

辰雄在德国朋友的帮助下准备和俊植逃脱时,却被编入东营防备盟军的诺曼底登陆。

登陆之日,辰雄和俊植被德国长官锁在机枪塔内,防守盟军士兵,德军的诺曼底防线最终奔溃,辰雄和俊植逃出不足200米的地方被盟军围困,这时俊植中弹,垂危之时将能够辨认身份的一个牌牌交给辰雄,叫他好好活着说盟军看到他是朝鲜人就会放过他,辰雄失声痛哭。

和平时期的运动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叫金俊植的辰雄,在奔跑,脑海只有小俊植和小辰雄第一次赛跑的情景。

《登陆之日》观后感 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第二部战争巨作

《登陆之日》观后感 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第二部战争巨作

《登陆之日》观后感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第二部战争巨作登陆之日影评(一)《登陆之日》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第二部战争巨作,相比较之前的《太极旗飘扬》,电影投入的资金无疑更加巨大,我丝毫不怀疑姜帝圭特效团队的制作水平,电影烧钱也烧到了一种极致,具体表现在将《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决战斯大林格勒》等片致敬和复刻了个遍,除了主人公面孔是黄种人还能将我拉回是“韩国制作”外,其余时间我都怀疑这完全是一部好莱坞作品。

本来未看电影之前,我对姜帝圭导演一直擅长于刻画的“战火兄弟情”很是期待,《太极旗飘扬》中亲兄弟在战场上相互保护的患难情怀拍的不错,《登陆之日》也沿用了这一主题了,虽然在片中讲述一个是朝鲜人,一个是日本人,有这份别扭的矫情也就算了,但电影却要抄袭《太平洋战争》那种类似回忆式的结构,张东健和小田切让每每转换了效忠的国家之后并没太多文戏铺垫就直接拉开大战,电影也着重表达人物遭遇,于是导演想要着重表达的张东健和小田的友情也缺乏强而有力的支撑,从而爆发的催泪弹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一直备受国人关注的范冰冰的角色其实不算多重,仅有几场镜头,在片中她饰演一个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女狙击手,但电影并未交代其身份,她的最大作用就是替张东健解围打下了一架飞机之后便香消玉殒了,基本算是一个花瓶角色,从戏份来说也和电影宣传时所说的女主角不符,个人也觉得这个角色安插的意义不大,只不过是电影欲打入中国市场想找个角色讨个近乎混个脸熟罢了。

作为一部两个小时的战争大片,电影在视觉效果上有了升华,其实在反战和传达的核心命题上却是模糊的。

首先韩国是一个被侵略殖民扶持起来的国家,因此它在价值观上就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电影的家园和国界意识不明朗,因此人物被俘时,主创也没有充分给人物以太多内心挣扎与纠结的戏份,将“奔跑”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哲理更是可笑,只不过充分想要表达人物精神的延续而已,因此电影只能缜密计算属于商业片应有的带给观众的情绪起伏点,然而带出一个最老套的命题——卸甲归田。

登陆之日的观后感

登陆之日的观后感

登陆之日的观后感《登陆之日》是近期上映的一部备受关注的科幻电影。

作为一位观众,我对这部电影的剧情、人物设定以及视觉效果都给予了高度的期待。

在观影结束后,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的剧情紧凑而引人入胜。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地球上,当人类探索宇宙和外星文明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

这个星球被命名为“登陆之日”,为了探索这个神秘星球,人类派出了一支勇敢的登陆队伍。

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发现星球上的环境和生物都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不同。

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感和人类与外星生物展开的交流与对抗,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疑和紧张。

影片的人物设定也非常丰富和有趣。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杰克的宇航员,他被选中加入登陆队伍。

杰克是一个坚毅勇敢的人物,他在陌生星球上遇到各种危险和困难,而他的毅力和智慧让他一次次度过难关。

除了主人公的形象之外,影片中还有其他丰富的角色,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背景故事。

通过这些角色的互动和发展,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们面对未知世界时的恐惧和不安,也能看到他们对探索的渴望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

此外,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是令人赞叹的。

通过巧妙的摄影技巧和特效处理,电影再现了陌生星球的奇异景色和神秘生物。

从片中描绘的星球地貌,如红色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脉和巨大的陨石坑,到各种奇特的生物形象,如多足的怪物、发光的植物等,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导演对于未知世界的独特想象和创造力。

观影过程中,我仿佛真的置身于这个陌生星球之中,感受到了异空间的神秘与美丽。

除此之外,《登陆之日》还蕴含了一些深层次的主题思考。

电影通过探索人类与未知世界的关系,反思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探索的渴望。

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冲突的思考。

影片中有一些关键的场景和对话,引发了观众对于人类面对未知时的态度和选择的思考。

这种思考的深度和哲学性让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片,而是成为了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

总的来说,《登陆之日》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电影。

《登陆之日》:二战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见证与人性探索

《登陆之日》:二战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见证与人性探索

《登陆之日》:二战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见证与人性探索电影《登陆之日》(My Way)的历史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聚焦于诺曼底登陆战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以下是对该电影历史背景的详细阐述:一、二战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战争起因复杂,包括经济政治纠纷、意识形态对立、军备竞赛等多种因素。

在这场战争中,多国联盟(主要是同盟国)与轴心国集团(主要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二、诺曼底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

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惨烈均属罕见。

盟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投入了超过288万兵力,其中包括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军队。

他们通过海空协同作战,成功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建立了多个登陆场,并逐步向内陆推进。

三、电影《登陆之日》中的历史元素●故事主线:电影《登陆之日》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两名身着德军军服的东亚人——金俊植(韩国演员张东健饰演)和长谷川辰雄(日本演员小田切让饰演)的故事。

这两名角色在战争中经历了生死考验,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战争场景:影片中还原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惨烈场景,包括登陆作战的紧张氛围、激烈的枪战和爆炸场面等。

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反映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无奈。

●角色设定: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具有鲜明的历史色彩。

金俊植作为朝鲜士兵,在战争中经历了被俘、逃亡和反抗等阶段;长谷川辰雄则作为日本士兵,在战争中展现了不同的立场和选择。

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见证了二战的沧桑巨变。

四、结语电影《登陆之日》通过生动的叙事和逼真的场景还原,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二战时期的历史画卷。

《登陆之日》观后感

《登陆之日》观后感

《登陆之日》观后感过去的2011年似乎是大片的灾难年,从暑期档的《深海之战》(3D)、《高地战》到圣诞新年档的《登陆之日》,大制作接连票房疲软,无一幸免。

这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例无疑是金牌导演姜帝圭的《登陆之日》。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登陆之日》观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登陆之日——都是“大”字惹的祸大故事:战衣为谁而穿《登陆之日》抒发的情感与姜导演旧作几乎一脉相承,只是故事框架宏大了好几倍,背景是韩国片从未涉及过的二战。

朝鲜人俊植(张东健)从小喜欢跑步并因此跟同龄的日本选手辰雄(小田切让)结下梁子。

本该在赛场跑道一决胜负的两人先后穿上皇军军装,被派到日本最弱势的远东苏蒙战场。

在经过那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诺门坎战役)后,两人的命运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亡国奴俊植和殖民统治者辰雄都成了苏军的俘虏,干一样的活,受一样的罪。

就在他们依然各守自我阵营、不停陷入你死我活争斗中之时,战争又跟他们的命运开上了玩笑,二人所属的苏军分队被进攻的德军击溃,一而再死里逃生的两人又被迫穿上了德军军装……大主题:反战,而非单纯的反法西斯《登陆之日》的故事颇新鲜,据说是导演由一幅博物馆照片而起的立意。

二战中不断更换战衣的亚洲人最终在诺曼底被盟军俘虏,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抗争,他们的何去何从都令后人充满好奇。

没有身份的被殖民者和强硬的殖民统治者,在战争中不过皆是身份模糊的牺牲品。

电影中最震撼人心重复出现的一幕是丧心病狂的指挥官们,无论日军、苏军还是德军,战袍不同但精神症状类似,都是不顾生死、只管胜负的疯子。

战争就像一场传播迅猛的瘟疫,战场上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战火愚弄作践,毫无抽身之力……战争的酷烈与荒诞,身不由己的命运感。

熟谙的类型、擅长的情愫、甚至影片中两位男性主角的设置都与导演前作如出一辙。

但意料之外,《登陆之日》既没能获得观众拥护也失去了影评人爱戴。

从公映到下线亮相不到一个月,观众总数不及250万。

即便战火纷飞的画面做的丝毫不输好莱坞,也未能引来更多观众买单。

登陆之日影评

登陆之日影评

登陆之日影评登陆之日影评(一)《登陆之日》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第二部战争巨作,相比较之前的《太极旗飘扬》,电影投入的资金无疑更加巨大,我丝毫不怀疑姜帝圭特效团队的制作水平,电影烧钱也烧到了一种极致,具体表现在将《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决战斯大林格勒》等片致敬和复刻了个遍,除了主人公面孔是黄种人还能将我拉回是“韩国制作”外,其余时间我都怀疑这完全是一部好莱坞作品。

本来未看电影之前,我对姜帝圭导演一直擅长于刻画的“战火兄弟情”很是期待,《太极旗飘扬》中亲兄弟在战场上相互保护的患难情怀拍的不错,《登陆之日》也沿用了这一主题了,虽然在片中讲述一个是朝鲜人,一个是日本人,有这份别扭的矫情也就算了,但电影却要抄袭《太平洋战争》那种类似回忆式的结构,张东健和小田切让每每转换了效忠的国家之后并没太多文戏铺垫就直接拉开大战,电影也着重表达人物遭遇,于是导演想要着重表达的张东健和小田的友情也缺乏强而有力的支撑,从而爆发的催泪弹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一直备受国人关注的范冰冰的角色其实不算多重,仅有几场镜头,在片中她饰演一个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女狙击手,但电影并未交代其身份,她的最大作用就是替张东健解围打下了一架飞机之后便香消玉殒了,基本算是一个花瓶角色,从戏份来说也和电影宣传时所说的女主角不符,个人也觉得这个角色安插的意义不大,只不过是电影欲打入中国市场想找个角色讨个近乎混个脸熟罢了。

作为一部两个小时的战争大片,电影在视觉效果上有了升华,其实在反战和传达的核心命题上却是模糊的。

首先韩国是一个被侵略殖民扶持起来的国家,因此它在价值观上就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电影的家园和国界意识不明朗,因此人物被俘时,主创也没有充分给人物以太多内心挣扎与纠结的戏份,将“奔跑”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哲理更是可笑,只不过充分想要表达人物精神的延续而已,因此电影只能缜密计算属于商业片应有的带给观众的情绪起伏点,然而带出一个最老套的命题;;卸甲归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陆之日》观后感
《登陆之日》观后感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影片了。

作为一部韩国出
品的影片,其中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丝毫不输给欧美的战争片。

影片跟《太极旗飘扬》为同一导演姜帝圭,充满悬念和张力,扣人心弦。

主人公的经历极为传奇,从日据时期的朝鲜到满洲的诺门坎,从苏联战俘营到德国战场,最后到法国诺曼底,分别代表日军、
苏军和德军参战,历尽曲折。

两位主人公出身于迥然相异的阶层,代表上层的辰雄(小田切让饰)绝对忠诚于天皇和帝国,虽然不惧死,骨子里却尽是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残暴和冷血,以消灭对手为己任。

形成强烈反
差的是,作为底层代表的俊植(张东健饰)却充满了怜悯、慈悲,不但救出同被关押的雪兰(范冰冰饰),更在可以杀死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的辰雄时手下留情,深深地震撼了辰雄。

在两人同为战
俘逃亡的路上双方态势发生了反转,辰雄因受伤而濒于死亡,俊
植极力照顾辰雄,终于让辰雄被爱翻转,脱去了原来的冷酷。


后在绝境中即将死亡的俊植把自己的身份让给辰雄,使辰雄活了
下来,之后辰雄以俊植的身份参加马拉松,延续了俊植的生命。

影片似乎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原来的辰雄因为自己的显
赫地位而骄傲自大,自以为义,却在卑微的俊植的舍命救赎下获
得了新生。

在一个悲剧故事中,留给观众爱的温暖。

影片紧张压抑又不失温情,实在是一部极具反思性的优秀战争片。

影片第一次将诺门坎战役搬上银幕,本来是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故事,却让人家抢先呈现出来。

我曾特意去过该地,现为博物馆的现场存放着苏军坦克模型。

站在荒凉的内蒙古草原上,难以想象当年曾在这儿发生过如此惨烈的战争。

多少故事埋没在我们的土地上……
观影过程中,又让我不断生出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人家那么好的片子来的感慨。

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我们没有人才,而是缺少那份创作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