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是金陵世族王家的女儿,贾琏之妻,贾母的孙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

深得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赏识,是贾府赫赫有名的管家,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她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红楼梦》的所有人物中,她的形象最完整,也最丰满。

如果说《红楼梦》中四百多个人物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的话,那么,作为贾府管家的王熙凤就处在这张网的中心,将贾府内外长幼、尊、亲疏、嫡庶、主奴各色人等联结在了一起。

因而,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王熙凤形象】一、端庄美丽又泼辣俗气身为大家闺秀,王熙凤外表标致,容貌美丽。

而日常生活中,她喜欢穿金戴银,常穿大红大绿的衣服,于华贵艳丽中又略显俗气张扬。

王熙凤模样标致,楚楚动人,的确不同凡响;穿戴打扮精雕细琢,通身珠光宝气,华贵异常,又格外俗气。

作为贾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家,她仰仗着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行事做人都极其张扬泼辣。

二、精明强干又心狠手辣1.精明强干,能力卓越王熙凤精明强干,能力卓越。

虽然身为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一般的男人也比不上她,是贾府乃至当时社会当之无愧的“女强人”。

首先,王熙凤口才好,有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

冷子兴说她“言谈又爽利”;周瑞家的说她“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说书的女艺人奇她“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尤氏等人取笑她是“吃了猴儿尿”的,才如此这般伶牙俐齿。

由此可见王熙风非凡的语言才能,不仅得到贾府及其亲朋的公认,就连说书的女艺人也对她佩服赞叹不已。

不仅如此,即便是身边的丫鬟,王熙凤也对她们有口才的要求。

她对红玉的赏识和提拔,也是始于红玉口才好,能利索齐全地说清楚四五门子的话,萌生了向宝玉要人的念头,实现了红玉“飞上高枝”的愿望。

其次,作为“大管家”,王熙凤还有非凡的领导管理才能。

偌大的荣国府,被二十来岁的她管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不仅如此,第十三回中,当秦可卿去世,宁国府一片混乱之时,在贾珍的央告下,她前去协理宁国府,更是她管理才华的集中体现。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

下面是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供大家参考!《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并且还是非常狠毒自私、贪婪泼辣的反面角色。

虽然角色是反面的,可也正是在她的衬托下,才可以反应出那个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纯真美好,可以说,王熙凤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们可以从王熙凤的人物分析中慢慢品味这个独一无二的辣凤子。

首先形象上王熙凤是出色的,是风采照人的。

王熙凤刚刚出场的时候就以惊艳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她爱财惜财,并且掌握着管理权力,需要震慑人的气势,所以在打扮上也是雍容华贵的,而且她为人爽朗,体态风流,自身的气势随时可以外放,这是一般人都无法追赶和超越的`。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还可以从言行中来分析,王熙凤的嘴巴嘴甜,不管心里如何想,只要她愿意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贾母就是这样让她哄出来的,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管家地位一直没有任何的威胁。

王熙凤的嘴可以让人活,同时也可以让人死,当初尤二姐进府后,王熙凤便开始在贾母面前控诉她如何的不贤惠不尊重,直至最后被贾母所厌弃,等到王熙凤痛下杀手的时候,尤二姐已经失去了一切的靠山和后路。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最终还是体现在她的人品上,人们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时,都知道她是如何的狠毒如何的自私,但是同时对于她真正信任的人,王熙凤还是非常开明的,例如她身边的平儿,平儿是王熙凤丫鬟,王熙凤对于平儿充分的信任,不管是生活还是管家等方面,许多时候王熙凤还是很在乎平儿的意见的。

《新版红楼梦》王熙凤是新生代女演员姚笛扮演的,其实说起《新版红楼梦》王熙凤这个角色,从参加选拔到确定人选,这其中还有着一段波折。

当时姚笛参加的是薛宝钗的选拔,并且顺利进入了决赛,但是在这个时候,导演临时更换,到了姚笛这里,也由薛宝钗变成了王熙凤。

而对于姚笛来说,《新版红楼梦》王熙凤这个角色也实在是让她压力倍增。

浅议王熙凤人物形象体现的现代意识

浅议王熙凤人物形象体现的现代意识

浅议王熙凤人物形象体现的现代意识内容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中国小说最高峰,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除贾保玉、林黛玉、薛宝钗外,最成功的人物就是王熙凤,对于她的评论历来是贬过于褒,赋予其性格的形容也多为圆滑、贪婪、狠毒等。

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就王熙凤的个性作以分析,揭示其性格中隐含的现代女性的意识。

关键词:王熙凤;现代女性意识;个性魅力;时代特征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两个世界,即大观园的女儿世界和贾府的男人世界,这两个世界则构成了《红楼梦》亦真亦幻的意境。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是唯一一位身居于大观园之外的人,她凭借着自身的管理才能活动于荣宁两府,成为了两个世界相互通连的桥梁。

同时也成为了《红楼梦》中一枚耀眼的金钗。

王熙凤是曹雪芹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是塑造的最为成功的角色,在读者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若按《红楼梦》第二回“正邪两赋”论凤姐,毫无疑问,她是一个邪多于正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个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华彩和魅力,是《红楼梦》里的任何角色都不可比拟的。

正如著名红学家王昆仑所说“《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①”读者在恨她的同时也对她有好感,甚至是同情。

若仅仅把凤姐说成一个毒辣之人,是不能令人折服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红楼梦》而仅仅看到凤姐身上表现的恶毒的一面,而看不到凤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人物的真正用心和独到之处,就会真正辜负了作者“十年辛苦”的一片“痴心”。

在《红楼梦》的女性群像中,她有别于其它许多女性,如王夫人、李纨、薛宝钗、花袭人等。

在她身上,传统的价值观念有所失落甚至是裂变,而这种失落裂变又恰恰与认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她的形象丰满活脱、玲珑和谐,同时,也呈现出复杂性。

当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王熙凤,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胆识和自信等品质,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王熙凤是一位极富魅力和复杂性的形象。

她是贾府第二代的女儿,也是贾府嫡亲的表姐妹之一、在小说中,王熙凤以其聪明才智、优雅风度和强大个性而闻名,她的角色也充满了矛盾、张扬和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熙凤的外貌特征描写中经常出现“熙凤目好蛾眉新月一弯”“飞金锁子脸长身材则魁梧高大”等词句,显示她具有美貌的外表。

她不仅外貌出众,而且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和分析,具有极高的智商。

她在书中几乎没有表现出过错,无论是处理琐事还是主持大事,都能从容应对,处理自如。

她作为贾府的女主人,展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治家能力。

王熙凤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她热衷于全身心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她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她常常通过夸大自己的过失,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家庭的利益。

她善于权谋,始终保持警惕,不容许任何人对她和她的利益造成威胁。

她可以说是一个全职的政治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王熙凤的个性也包含了一些矛盾和复杂。

她对自己的丈夫贾琏有着深深的爱恋和依赖之情,但是又对其忠诚度存在质疑。

她对待丈夫可以说是爱恋与厌恶交织的,一方面对他照顾备至,另一方面又对他严厉批评,丝毫不留情面。

她对待丈夫的态度,从其中一种角度上反映了她对男性权威和家族地位的抗拒与反叛。

除此之外,王熙凤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显示出极强的能力和手腕。

她善于利用人与物,以求达到自身的目的。

她能够把握人心,评估局势,在家族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

她经常扮演着幕后的角色,协调各方势力,维护家族的利益。

她一方面应对众多的亲戚朋友,另一方面又可以善于应付家族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她对于金钱、名声和地位的追求,使她成为贾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总的来说,王熙凤这个角色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极富魅力和复杂性的形象。

她的外貌与智慧使她成为贾府的焦点,她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复杂性则使她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宝玉和贾府家族的兴衰过程。

其中,贾府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心机深沉的女性角色,她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并在贾府的兴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王熙凤角色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外貌王熙凤是贾府的女儿,容貌秀丽,眉清目秀,身材窈窕。

她的美貌在贾府中独树一帜,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聪明机智王熙凤聪明过人,机智灵活。

她头脑敏锐,善于观察和分析。

她能够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保持警觉,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机深沉尽管王熙凤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野心和算计。

她懂得运用手段和计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深谙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能够巧妙地操控别人。

王熙凤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家族观念王熙凤在小说中体现了强烈的家族观念。

她对贾府的兴衰和家族荣誉非常关注,愿意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一切。

野心王熙凤有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强烈渴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贾府的主要决策者。

她低调而不轻视别人,以谨慎的方式争取自己的目标。

王熙凤在贾府兴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贾府兴盛时期的作用在贾府兴盛时期,王熙凤扮演着积极向上的角色。

她帮助贾府巩固家族地位,努力提升贾府的声望和财富。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家族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贾府衰落时期的作用随着贾府的衰落,王熙凤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她不再只是追求家族的利益,而是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地位而斗争。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努力保护自己和贾府的利益,同时也不断牺牲和背叛别人。

王熙凤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与贾宝玉的关系王熙凤与贾宝玉有着复杂的关系。

她既是贾宝玉的姐姐,又是他的妻子。

她对贾宝玉表现出爱护和关心,但也不时在他身上施加影响,对他发号施令。

与贾母的关系王熙凤与贾母的关系密切。

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对贾母表示忠诚和敬意。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描写与思想性格分析
1. 王熙凤的外貌和气质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府的外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她被描述为容貌出众,身材匀称,举止优雅大方。

她常常穿着华丽的衣裳,并经常配戴珠宝首饰,展现出她高贵的气质。

2. 王熙凤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王熙凤被描绘为一个聪慧机智、心计深沉的女子。

她善于观察人事,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谋划、安排家族事务。

她擅长琴棋书画,并在这些方面展示了出色的才能。

3. 王熙凤在社交场合中的能力
作为一个重要角色,王熙凤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追捧。

她能够言辞得体、谈吐优雅,在社交场合表现出自信和宽容的态度。

她善于与人交流,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在很多场合中展示自己作为一个女子的品格。

4. 王熙凤的思想性格
王熙凤是一个理智、果断并且始终沉着冷静的人。

她注重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以及维护自己和家族的声誉。

她对家族事务非常关心,善于处理各种难题,并始终以家族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行动。

但同时,王熙凤也有一些缺点:她有时会过于冷漠和刻薄,对待他人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傲慢与尖酸刻薄。

此外,在面对自己失败或遭受委屈时,她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报复心理。

总体而言,红楼梦中王熙凤被描写成一个美丽、聪明和具有强大内心力量的女子。

她以其个性特点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与其他角色产生了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首先要从王熙凤的名字来入手。

王熙凤这个名字的寓意十分丰富。

王字是王熙凤的姓氏,正好与贾府的主仆关系相反,她有着主宰的气质和本事。

熙字是开朗、明亮的意思,与她的性格相吻合。

凤字则暗示了她的人物特点,凤凰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象征纯洁、高贵和祥瑞。

从名字上看,王熙凤具备了领导能力、开朗乐观的性格和高贵祥瑞的形象。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而机敏的女子。

她精通经纬、诗词歌赋,与贾府中的男子们一起参与政务,展现出她的智慧和学识。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贾府中担任着家政管理的重任,经营着百业,她的管理手段得当,经验丰富。

她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清晰地制定计划,并有着很强的执行力。

同时,王熙凤也展现了带有一定野心的一面。

她不只是满足于家政管理的事项,她还渴望权力和地位。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不断争取自己的私利,寻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她与贾政结为姐妹,利用姐妹之情迅速上位,成为贾府中的主要决策者。

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贾府出谋划策,展现了她的悍勇和智慧。

然而,王熙凤也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她对待黛玉时暗地里施压,不顾黛玉的病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微钗时也是冷漠无情的。

她的冷酷无情与她的聪明和机智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王熙凤的形象并不是完全正面的,她不是一个全然善良、仁慈的角色。

她既有智慧又有欲望,既有善良又有冷酷。

她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形象,使她更有观赏性和可读性。

她的形象给人以警示: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善念,不应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伤害他人。

总之,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充满智慧、机敏而又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她以自己的聪明和机智为贾府出谋划策,渴望权力和地位,但同时也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的形象在作品中起到了丰富和独特的作用,使得《红楼梦》更加精彩动人。

王熙凤形象试析

王熙凤形象试析

王熙凤形象试析摘要: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王熙凤的形象逼真、丰满、鲜活、深刻,誉之者称她是“天仙”“凤凰”“女权运动的领袖”,毁之者说她是“胭脂虎”“女曹操”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本身出发,辨证地、历史地、具体地评价凤姐,才有望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

关键词:王熙凤魅力展现阴鸷体现对当代人的启示一、王熙凤的魅力展现曹雪芹不加掩饰地赞扬了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他人之口称赞凤姐的文字有很多。

小说第二回,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就曾高度评价王熙凤的才干:“……谁知自娶了他(贾琏)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不称颂他夫人的,琏二爷倒退了一射之地。

说标致又极标志,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1]秦可卿深知“别人未必中用”离开人世之前,她通过托梦的方式向王熙凤诉说自己未了的心愿:“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不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2]第六回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作者借众人之口流露出对王熙凤称赞之意。

(一)语言才能《红楼梦》大观园里,才女不在少数,单就语言才华而言,王熙凤可算相当突出的一位。

她的语言功夫不仅哄得“老祖宗”笑口常开令贾母发出“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的感叹而离不开她,而且仆人也常因她的笑话而“笑弯了腰”“笑软了”。

仆人虽然对她怕得要命,却都爱听她讲笑话。

王熙凤就是令仆人对她又怕又爱的。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突出得表现在以下方面:1.化肃为谐化肃为谐表现在她擅长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上。

第二十九回中清虚观里道士于“初一日打蘸”,贾母率合宅女眷前去游玩。

当老道士用茶盘必恭必敬地托出巧姐的寄名符时,凤姐过意不去,张道士说是手不干净,“用盘子洁净些”,凤姐打趣道:“你只顾拿了盘子来,倒唬了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郭金宝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是一位聪明干练、精明果断、工于心计、善于交际、有胆有识的实权大管家。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有女性解放、反对男权主义的思想。

我们要学习她保护和推销自己的积极乐观态度,以她得意忘形,终毁前程的悲剧为诫……透过王熙凤来了解封建社会,了解封建专制及怎样为人处世的方法,吸取她失败的教训,做一位生活的强者,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 贾府; 实权大管家; 现实意义《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其思想意义、人物阵容、社会价值等深刻问题不是我辈之流所能说长道短的。

作为一个《红楼梦》的读者和学习爱好者,我只能以自己浅薄的见解来发表自己对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

一、王熙凤形象分析。

在整个清代,对《红楼梦》的看法分歧最大,什么古怪的意见都有,鲁迅曾对它们进行了概括指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我却对书中的各种人物情有独钟。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其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空前的。

里面人物众多,但却互不雷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不论哪一种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在众多人物中,又数贾母、贾政、贾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人让人记忆深刻。

其中,我最喜欢和欣赏的人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用李希凡的话说就是“在《红楼梦》生活全景的形象世界里创造得最为成功的不朽的艺术典型。

”⑵的确,从王熙凤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而且给人一种活生生的真人感觉,仿佛她就在我们身边。

在大多数人的眼光里,王熙凤是一个阴险、狡诈、贪婪、恶毒的“母夜叉”形象。

而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任何人不可能天生阴险、恶毒,而且我们也不能主观臆断,单凭些表面现象就对别人妄加指责。

王熙凤是个美丽、聪明、精明、干练的人。

她出生于金陵四大家族的王府,从小就被父母当作“小子”来养。

由于父母溺爱,她识字不多,但却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又善于为人处世,因此,进入贾府后,成了贾府的实权总管家。

一个人能力太强,又有点自负,是很惹人厌的。

王熙凤在贾府位高权重,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嫉妒,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是无法避免的。

事实上,我们静坐下来仔细想一想,王熙凤是很不容易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的管家婆,如果不具备精明、干练、心狠手辣的管理才能是很难使整个家庭井井有条,正常运行的。

贾府人多手杂,生活极端奢侈腐化,上至贾母、王夫人、刑夫人等老太太、太太,下到每个丫头、仆人的月钱、口粮、生活起居日常用度都靠王熙凤一人来管理分派,尤其是贾母等人的饮食起居,稍有不慎,都可能招来麻烦、事端。

而家中仆妇丫头、小厮众多,三教九流等不一,只要主人稍有疏忽,就偷工减料、滥支冒领,甚至打着主人的旗号胡作非为。

如果管理不严是会出大乱子的。

如果没有凤姐这样精打细算,事事留心,严格管理的人怎能保持贾府的秩序呢?王熙凤为什么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到贾母、王夫人等人的重用和信任而成为贾府的实权大管家呢?这与她的机智聪明、精明强干、敢作敢为和高超的交际艺术是分不开的。

首先看她的机智聪明。

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机灵人很多,诸如宝钗、黛玉、晴雯、门子、茗烟等,不论高高在上的主子们,还是身份下贱的丫头、小厮都很聪明,但这些人与王熙凤一比就差远了。

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却能揣摩人心,察言观色,及时适时地“数贫嘴”,或说些奉承的话,让贾母等人高兴,从而得到更大的器重。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王熙凤能切合贾母以及在场人的心理,投其所好,自然得到赏识。

如黛玉刚来时,她一进门就说:“恕我来迟了,没有迎接贵客。

”接着又对黛玉大加称赞并对姑母逝世表示哀痛。

而贾母发话后又破涕为笑,说自己该打,不该惹老祖宗伤心,接着又吩咐下人给林黛玉准备房间及日常用品,并安排林家仆人去休息。

可谓面面俱到,丝毫不落。

让每个人都对她产生好感,这也是王熙凤交际艺术的高超和聪明机智之处。

其次看凤姐的精明强干、卓越的领导才能。

别的不说,单就《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的描写就足够证明了。

宁国府蓉哥媳妇没了,尤氏又称病在床,贾珍忙里忙外照应不来,听从了贾宝玉的提议请王熙凤来协理丧葬期间的内务。

王熙凤接了差使后马上就指出宁国府存在的五大弊端:“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⑶由此可以想见,王熙凤在荣国府治家是何其精明干练,而且对宁国府也是洞察若悉,了如指掌,使得宁国府总管来升都得向全体仆人要求辛苦一月,不能偷懒,过后再歇。

点卯时有人误卯,立即拖出去打二十板子,并扣去一月钱米。

虽然惩罚严厉了些,但也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第三,王熙凤还是个敢做敢为,不怕报应的人。

作为一个贵族妇女,王熙凤有血有肉,并非毫无人情的理念之躯。

她在水月庵净虚老尼的激将法下,答应了老尼的要求,并说出“你是素日知道的,我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的话来。

结果无意中致使二条年轻的生命丧生,还说“死了活该”,真是敢做敢为,干练果断。

从今天的社会来看,这种思想不算什么,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的封建社会里,这是一种超前的叛逆,不可谓不勇敢、大胆。

其实,真正致使二人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封建门第观念和腐朽思想,王熙凤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但是为了三千两银子和满足自己有权谋的虚荣心,虽不是有意害人命,却也是因她而起,显得狠毒了些。

还有用马粪堵焦大的嘴,“毒设相思局”使贾瑞毙命,皆是他们自找的,这样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其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后面又作论述。

第四,王熙凤的处人艺术。

所谓处人艺术,其实就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一个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群体,既如此,就必须与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打交道。

如果与大多数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就有了立足的条件和生存的空间。

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主要成分是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相似”。

⑷在贾府中,人际关系尤其复杂,有长辈,如贾母、王夫人、刑夫人、贾赦、贾政等;有姐妹,如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有姑表姨兄妹,如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等;有侄儿男女,如贾蓉、贾蔷、秦可卿等;有仆人(老妈子、一等丫头、二等丫头)如周瑞家的、赖大家的、来旺媳妇、袭人、紫娟、小红等。

总之关系复杂,人物众多,其中包含着婆媳关系、姑表亲关系、婶侄关系、夫妻关系、主仆关系等。

我们可以看到,王熙凤对此可谓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使上下团结、长辈喜欢、平辈尊重、晚辈敬佩、奴仆惧服。

虽也有人暗中勾心斗角,想置她于死地,但都未能成功,敢想不敢做,表面看起来平平安安,风平浪静,这也十分不容易了。

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她对上善于逢迎,投其所好;对平辈关心、帮助、体贴入微;对下人既严厉,又善于笼络,赏罚分明,坚持原则。

甚至对从未见过的穷亲戚刘姥姥也细致周到,少拿架子,对她甜言暖语,洞察人心。

又由于她性格开朗,说话风趣,能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活跃,皆大欢喜,真不愧“凤辣子”之称。

让人“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⑸这种高超的处人艺术实在令人叹服,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王熙凤为何有如此胆识和才干呢?从心理学中的气质来看可能找到答案。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行动特征,属于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气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

如一个人反应的快慢、情绪的强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

因此,气质与人的活动行为关系极为密切,它是整个人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提出了人体特质由四种体液组合而成: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

四种体液代表的四种气质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多血质人好动、活泼、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流,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转换等;胆汁质的人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极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粘液质的人为人安静,稳重、克制,反应缓慢,较稳定;抑郁质的人则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

”⑹从王熙凤的行为举止来看应属于多血质类型的人(只是本人表面看到,主观猜测,因是小说人物,没有事实根据)。

因此活泼、善变、好动、喜欢热闹。

这就决定了她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的个性及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干。

王熙凤虽然机智聪明、精明强干,但最终却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这也是作者源于生活真实所塑造的“这一个”人物的生命轨迹。

与她所处的时代、环境来说,她为了生存,为了活得好一些,做出一系列道德沦丧的事情也是形势所逼,因为那本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生存的时代。

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走到尽头的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就连王熙凤这样的人物也难逃厄运。

二、王熙凤形象的现实意义。

王熙凤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贵族妇人,地主管家婆的艺术典型,但从她身上也影射出一些闪光点,在今天看来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追求女性解放,反对男权主义。

回顾我们的历史,千百年来,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

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强调男女间的阴阳调和,但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严重。

例如“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三从四德”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却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等。

否则,就被视为下贱,不贞不洁。

就连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都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另外,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男人可以读书,而女子只能在家并要求“足不出户,笑不露齿”,都时时处处体现着妇女地位的低下。

在西方又怎样呢?法国著名作家萨德曾这样描述女人:“一个可怜的动物,总是不如男人,不如男人漂亮,不如男人聪明,不如男人富于创造力,只是娱悦男人的对象——她们是虚伪、丑恶和危险的。

”⑺试想,在这样一个对妇女如此压迫,充斥着强烈的男权主义的社会中,广大妇女受到严重的迫害和身心的摧残。

而王熙凤生活在封建礼教对妇女极端约束的社会中,她所做的一切无非证明了男人可以做的,女人也可以做;男人不可以做的,女人还可以做。

像贾府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就是大男人们也难于管理得了的。

贾政、贾敬、贾琏、贾珍、贾蓉有谁能及王熙凤之万一?他们要么是忠实的封建主义卫道者,要么只顾自己享乐,有谁真正关心过家庭生活各项收支事务,他们有谁能把几百仆人管理得井井有条呢?也许有人会说王熙凤淫乱、不守妇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