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手足口病,幼儿急疹,疱疹型咽
不同疹子辨别宝宝疾病

不同疹子,不同疾病先出现在颈侧部和耳后-麻疹症状:通常会发高烧,并伴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发热第2--3天在口腔黏膜可发现斑点,1--2天后出现疹子。
先从头、脸部位开始,几天之内蔓延至全身。
烧退疹出,有些患儿可能会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
疹子特征:全身性红色丘疹,有些部位会融合为大块斑疹。
退烧后,皮肤会出现微细的粉糠状皮屑,并留下暗沉斑痕,过一阵才会消失。
出现在全身-风疹症状:6个月至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
被传染后,初期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咽痛、流鼻涕、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体温不太高;发热当天或第二天身上就出现疹子。
疹子特征:皮疹从面、颈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
第二天逐渐消退,第三天基本退完。
皮疹为淡红色丘疹,并伴有耳后或枕后的淋巴结肿大。
疹子很隐秘-玫瑰疹症状:宝宝会发高烧3--4天,温度可达39--40摄氏度,没有明显的感冒征兆。
有些宝宝略有烦躁不安的现象,少数婴儿有腹泻症状,通常几天之后高烧就会退去。
烧退后,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小疹子,大概过3天,疹子就会完全消退。
疹子特征:全身性的细小红色或粉红色疹子,通常不会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也不会留下痕迹。
皮肤红得像是日晒过度-猩红热症状:表现为在胸廓、胳膊肘、膝盖、腹股沟的折缝、耳朵后、脸上出现很多红点点。
并会继续扩散,孩子变得全身通红,像是日晒过度。
猩红热传染性很强。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
疹子特征:是由一种链球菌引起,会造成咽、扁桃腺炎,并伴随40℃的高烧,呕吐、肚子疼。
1周后,红疹子变成斑块,慢慢消退。
四肢端蜕皮,并感到瘙痒。
患者的舌头变得很红,像“杨梅样”,也叫“杨梅舌”,这也是猩红热的特征之一。
伴随极度疲劳-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在几个小时内,零散的或成片的小扁平皮疹布满孩子的脸部或身上,并伴随咽颊炎、发热和极度的疲劳,这通常是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多症。
这种病更经常被称作“接吻病”,因为它主要是通过唾液传染的,是由E-B病毒引起的良性疾病。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态势, 最全防治手册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态势, 最全防治手册手足口&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 1 ~7 岁的小儿,尤其是 5 岁以下, 4 ~7 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各新闻媒体、家长群也都在转发预防提醒。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
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
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Ø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Ø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Ø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1. 注意隔离(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2)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3)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五花八门的皮疹家长要分辨

五花八门的皮疹家长要分辨作者:陈诹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3期皮疹是皮肤损害体征的总称,亦称皮肤损害(即皮损),指被他人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发生在皮肤、黏膜上的病变。
其在临床上常見,皮肤病、全身系统疾病均可发生,不仅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社会心理方面产生影响。
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的播散性疾病,是一种广泛的皮肤病变的爆发,在外观、原因和严重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皮疹发痒、发红、疼痛和刺激,一些皮疹会导致水疱或生斑;有些皮疹会立即出现,有的会在几天内形成;虽然大多数皮疹会很快消退,但一些皮疹会持续很长时间,需要长期治疗。
宝宝皮肤娇嫩,容易因外物刺激而诱发身体反应,出现皮疹。
皮疹通常以位置、分布、排列、形状、颜色、斑点、丘疹、囊泡、斑块、水疱、脓疱、有无脱屑以及出疹前后表现等,来进行区分。
幼儿急疹全年可发生。
80%的婴儿在两岁前被感染。
幼儿急疹潜伏期为9~10天,首发症状为高烧,持续3天。
皮疹由直径1~5毫米离散的浅色粉红色斑点组成,可在发热或热退后同时发生,通常起源于躯干、颈部和耳后,并扩散到四肢近端。
皮疹持续2—48小时,消退不留色沉,偶伴有脱屑。
风疹一般发病于春季。
中度发热,全身症状轻,发热1天后出疹。
皮疹分布以面部、颈部、躯干为主,皮疹为淡红色、细小充血性的斑丘疹,耳后、枕后淋巴肿大。
水痘一般在发热1~3天后全身泛发绿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水疱,疱壁较薄,周围绕以红晕,水疱中心有脐凹,向心性分布,瘙痒较重;部分皮疹有出血、坏死、脓疱。
麻疹麻疹出疹期为3~5天。
一般是在发热第3~4天,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开始出现皮疹。
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额、面、颈,渐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2~5天到达高峰。
皮疹开始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毫米,直径大于风疹,散在分布,渐增多,呈鲜红色,以后逐渐融合成暗红色、形状不规则或小片状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皮疹为充血性,压之褪色。
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左右。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表亲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表亲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07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袭击5岁以下儿童,咽痛、厌食、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小疱疹或皮疹是主要的症状。
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传播,以及交叉感染等。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是表亲,来自同一个大家族,二者症状与传播途径极为相似,但又有所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A组柯萨奇病毒。
与手足口病不同的是,患病宝宝的疱疹一般仅局限在口腔黏膜上,手足和臀部没有疱疹,同时也会伴有发热、咽痛、厌食、流涎等症状,部分孩子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手足口病,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病要更重些、危险些。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都会有,但是高发期在每年的4至7月份。
目前手足口病是按照传染病来严格管理的,而疱疹性咽峡炎暂时没有按传染病上报管理,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传染性了,建议宝宝们如果是先得了咽峡炎,还是不要上学为好,需要观察几天看看,到底手脚还长不长疱疹了,是不是手足口病再作决定,这样对大家都是个保护。
接种疫苗有效减少重症发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但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型病毒。
对于6月龄至5岁的小朋友,可以考虑接种EV-71疫苗,对由于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率可达90%以上。
注意:接种疫苗不是一劳永逸!由于肠道病毒种类较多,孩子感染后只能对其中的一种病毒类型获得免疫力,所以还有可能再患此病,但是患重症的风险降低。
一旦发现孩子患病,家长不必太慌张,可在医生指導下用药,同时注意休息,轻症的居家隔离,重症的需住院治疗,并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等,大部分宝宝会在一周左右治愈。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两周。
专家提醒,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当孩子出现体温持续高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精神差、嗜睡、易惊、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该病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但与手足口病不同,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生命。
家有宝宝的家长要注意了,最近,一种儿童病在“肆虐”:疱疹性咽峡炎,这一疾病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都是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孩子各种聚会随天气转暖增多、六一临近孩子准备节目排练的时间越来越多(孩子们常常很累),这两种疾病逐渐进入发病的高峰。
这两天门诊,疱疹性咽颊炎就逐渐多了起来,目前轻型多见。
以咽峡部疱疹溃疡多见,高热不退的还不多。
手足口病相对少些。
如果发现宝宝发烧不退,流口水、厌食,就要怀疑是此病,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陡增5岁的淘淘一天在幼儿园都活蹦乱跳的,中午午休后起床跟小朋友玩游戏也精力十足。
可在下午4点半左右,老师突然发现小家伙有点怏怏的,走过去一摸额头,天,好烫!校医一量,竟然有℃。
老师赶紧通知家长,并且给小朋友吃了退烧药。
淘淘回家后,体温一直在℃左右徘徊,食欲不振,而且昏昏欲睡。
4个小时后,退烧药药效一过,淘淘体温又猛升。
一个晚上,又是物理降温,又是退烧药的,淘淘的体温始终降不下来。
第二天一早,淘淘妈妈赶紧带孩子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一检查:“疱疹性咽峡炎!”淘淘喉咙里已经出现了很多红色点点,医生说接下来会长出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生李志光告诉记者,自从进入夏季以来,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特别多,每天医院都得接诊八九例。
大多病症类似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
症状多表现为起病急,主要是由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
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
患儿症状表现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
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6种发热出疹性疾病盘点 如何区分应对

6种发热出疹性疾病盘点如何区分应对一些发烧出疹中的常见病(幼儿急疹,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风疹、麻疹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识别皮疹形态特征及相应治疗措施。
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以1周岁以下婴儿更多见,传染性不强。
患儿突发高热,体温39~40℃以上,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热退后全身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可有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特点: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皮疹形态较为多样,肘、膝以下及掌跖等部位多无皮疹,经2~3天后皮疹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护理须知治疗:此病是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体温较高,如宝宝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和营养物质。
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日常护理:应以母乳、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手足口病有20多种(型)的肠道病毒可引起本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口),同时手掌或脚掌或臀部(甚至肘、膝)其中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斑丘疹、米粒大小疱疹等皮疹。
可有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
也可以只有皮疹而不发热。
同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呼吸道症状或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护理须知传染方式:此病传染性强,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如接触患者口鼻腔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被传染,也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或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都会引起感染。
好发年龄: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但当成人抵抗力下降时,免疫功能低下时也能受感染。
好发月份: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预防:在手足口病高峰发病期,保证孩子的自身卫生前提下,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如游乐场、超市、公园等);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给孩子洗手。
如何应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夏季到了,如何应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近一个叫疱疹性咽峡炎又来兴风作浪,宝爸宝妈们不禁感慨,现在这吓人的病菌怎么这么多呀?!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夏季的常见病。
首先,来说一下传说中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相似之处:共同点1:肠道病毒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的统称,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比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
家长们也不需要记住这些奇怪又拗口的名字,因为这类病毒,无药可治,且没有疫苗。
共同点2:夏秋季高发,儿童高发这俩都是儿童的常见病,本来就高发于夏天,什么“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真是无力吐槽。
共同点3:存在潜伏期肠道病毒感染存在1-3天的潜伏期,潜伏期的意思就是已经感染了病毒,具备传染性,但还没有发病。
所以即便孩子一发病就隔离,前两天跟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还是很有可能中招。
共同点4:症状上的相似大部分发病的孩子首先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看起来很像普通感冒。
手足口病的体温通常会高一些,但不是绝对。
之后小朋友的嘴里、咽部会出现一些水疱,这些水疱会让孩子很疼,休息不好,难以进食,是非常考验家长的时刻。
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出现手心、脚心的皮疹,疱疹性咽峡炎有时也会在手、脚、臀部有一些类似疮的皮损。
共同点5:对症治疗,等待自愈“感冒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不用吃抗生素,不用吃中成药,只要对症治疗、等待自愈即可”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家长所接受了,现在,你要接受的就是这个观点的升级版——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看起来比感冒要严重很多,这依然是无特效药的疾病,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所谓的抗病毒药;若是体温太高,你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大约需要7-10天的时间,孩子就会自愈。
所以,你不用急着给孩子下诊断,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处理原则基本一样。
共同点6: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怎么预防这两种疾病呢?因为没有疫苗,所以保持个人卫生是最重要的啦。
大人和孩子都要勤洗手,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必要的消毒,经常开窗通风,巴拉巴拉,看出来了吗,跟流感的预防措施是一样一样哒。
巧辨儿童春季出疹性疾病

巧辨儿童春季出疹性疾病作者:宋丽华来源:《家庭医学》2018年第05期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2岁的佳佳好像得了感冒,突然发高烧,看医生吃过药之后,昨天才退烧,但是身上却一下子长了好多疹子。
接诊医生指出,从症状判断,孩子患的可能是幼儿急疹,其典型表现就是烧退疹出。
春天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天气转暖,各种细菌和病毒结束了蛰伏期,各类传染病也开始高发,尤其是一些好发于儿童的以皮肤发疹为主要表现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变经过大致相同,应根据各自的发病特点及特征性皮肤症状予以鉴别。
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基本上都是在烧退后出疹子。
以6~12个月的幼儿多发。
刚开始就是突发高烧,体温在39~40摄氏度,发热3~5天后逐渐退烧,然后全身出现粉玫瑰色的小斑点或斑丘疹。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外擦炉甘石洗剂,起到止痒和收敛作用,或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此病的预后很好,基本上一天就能出完疹子,也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高烧出现惊厥,则应及时降温。
除此之外,不需要特殊处理。
2.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同时出现疹子,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面部及四肢。
疹子一开始为红色斑点,然后成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大小不等,伴瘙痒。
这时传染性最强,最后结痂脱落。
自起病到痂皮脱落,一般1~2周。
水痘多为白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加强护理,期间要做好隔离措施。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做好孩子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用品的消毒。
另外,水痘患儿应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造成病毒扩散。
给健康儿童接种减毒活水痘疫苗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3.风疹:出疹前可表现为低热、头疼、倦怠、咽痛等感冒症状,时间短,程度轻,发疹后即消失。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在面部、颈部出现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之后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心、足底大都无疹。
皮疹一般持续3天消退,消退后不留瘢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有手足口病,幼儿急疹,疱疹型咽峡炎和麻疹患儿的社友请进(更新)
手足口病,幼儿急疹,疱疹型咽峡炎和麻疹,在中医看来,都属于疹病(温病),为虚症。
下面是中医大师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给出的治疗方法
请您首先给孩子喝葡萄干水,有预防作用。
葡萄干,能温补肝肾,性极和平。
正常出疹时,每天煎3g葡萄干,饮汤吃葡萄干,可保平安。
如孩子体质偏寒湿,大便稀,每天3克葡萄干,加水煮开,小火5分钟。
放温后,空腹喝水吃葡萄干。
如孩子咳嗽,黄豆五十粒白菜心一个煎服,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愈,日日服之,平安之至。
疹病盛行之时,日服一剂,亦可预防。
如孩子体质偏热,易便秘,或者开始咳嗽。
每天一剂黄豆菜心水。
50粒黄豆,泡一小时,煮40分钟,加一个白菜心,再煮5到10分钟。
节约白菜的方法,大白菜除去外面的绿叶子,里面白色的都能用。
每次用50克到100克白菜。
如果发烧,用四豆饮煎服。
四豆饮组方: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也叫白芸豆)各15粒。
按此比例多用也可。
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
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
尿量多、出汗的儿童,不用加白饭豆。
四豆加水先泡一小时,煮30到40分钟就可以了。
右脉重按充足者,饭豆易淡豆豉以调木宣滞。
饭豆除湿补土,脉充足者不宜也。
淡豆豉四豆饮,黄豆20粒,黑豆、绿豆、淡豆豉各15粒。
(体内有湿气,小便不利时用白饭豆。
体内有食积,大便不通时用淡豆豉。
)
如果孩子口内有水泡,有溃疡,嘴疼,没有胃口,用50粒黄豆煮水,煮软后用勺子压碎,再煮30分钟后,用大火收成浓汤,给孩子喝。
不要服发散药,寒凉药和补药。
不要吃寒性的水果。
不要吃发物。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列出的有,牛奶,鸡蛋,鱼肝油,白木耳,燕窝,鱼翅,虾米,鲤鱼,咸鱼,鸡,牛肉,羊肉,鸽,红糖,甜酒与一切酒,胡椒,花椒,韭菜,生姜,蒜,核桃,茶,烟。
只要不发生内伤吐泻恶证,不必食药,静养七日,自然痊愈。
因过量使用消炎药物和抗生素,输液等,造成大便稀或腹泄,小便不畅,小便短少,体温低等,需用巴戟天黄豆饮补救,两克巴戟天加50粒黄豆,水开后烧40分钟左右,温服。
更详细的请看/148769460.html
山药社区有许多案例证实了彭子的方法确实有效
Stefycilla 的汇总/thread-70400-1-1.html
子非宝宝的汇总/thread-42969-1-1.html
yrkcoco 的汇总/thread-43871-1-1.html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疹病全文/thread-19182-1-1.html4楼
池草医生的关于手足口病的几点个人意见/thread-3653-1-1.html3楼
陈允斌马齿苋防治手足口病/19434762_d.html#
孩子高烧,便秘,咳嗽厉害,脸色通红,头上出汗,神志十分烦躁,不愿意吃任何东西。
用一点新鲜的马齿苋,捣碎加点白糖,给孩子服下,一天一次。
当天晚上,烧退了。
第二天,孩子可以进食。
第三天,症状基本消失了。
[注意] 脾胃虚寒,肠滑腹泻者不宜用马齿苋。
社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绿色环抱出现口臭时要用西医的仪器检查一下,如果嗓子布满疹子黄豆五十粒煎水服下特效。
我女儿本来一点精神也没有,喝完豆豆水连放好几个大臭屁,人马上就精神了,同时胃口大开吃了好多东西。
zmmsbb 我家宝宝就是疹子全部出来后才退下去的,这里有一个过程的,应该喝豆子煮的汤,不应该喝豆浆,豆浆不容易消化,另外出疹子嘴里会很疼的,可以喝黄豆水,我试过,效果很好的,喝上两次之后,宝宝嘴里的疹子消了不少,吃饭也好多了。
绿色环抱用四豆饮不能同时用西药。
(因绿豆能解西药之毒,绿豆和西药会同时失效,四豆饮和退烧药同服,无退烧效果)
yrkcoco 每年我自己的右手小臂内侧都会长湿疹,这次给女儿做四豆饮,她只喝汤水,拒绝吃渣,我看了可惜,就自己稀里哗啦吃掉了,结果,今天早上一看,手臂的湿疹小了许多,好像焉了一样,真是意外的收获啊。
(因白豆有去湿利尿功能)
/thread-43245-1-1.html
家有宝贝我女儿有一天中午喝了黄豆水,半下午吃了一快糖,吃过之后忘了漱口了,到了晚上好像加重了,连饭都没吃。
yoyozhang 用了马齿苋拌白糖,喝了加糖的黄豆水,宝贝嘴巴的溃疡更严重了。
傻孩子头天用了马齿苋拌白糖,第二天嘴巴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脓疱,嘴疼,流口水,喉咙疼,吃东西就哭。
(脾胃虚寒不宜用马齿苋)
乐意下午儿子喝水大哭,说嗓子疼,马上用50粒黄豆熬成超级浓汤给他喝,喝完一会就是晚饭时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吃东西嗓子不疼了,喝了一大碗粥。
黄豆水太厉害了。
/thread-45289-1-1.html
shanke
孩子拉肚子,不宜喝三豆饮(彭子有云,黑豆、黄豆补中气,温病最宜,但滑泻却不可用) /thread-45288-1-1.html
小坏坏疱疹性咽颊炎用黄豆饮很好用
/thread-46148-1-1.html
万书怀疱疹性咽颊炎用绿色疗法治愈,同时治好了孩子的尿床。
"喝了一剂巴戟天黄豆饮,按揉尺泽和列缺两天后,孩子就不尿床了。
"
/thread-47874-1-1.html
mouse1984752
幼儿急疹(玫瑰疹)用三豆饮和葡萄干水治愈
/thread-27528-1-1.html
flower_li
用四豆饮不能同时用西药。
(因绿豆能解西药之毒,绿豆和西药会同时失效,四豆饮和退烧药同服,无退烧效果) 孩子手足口愈后,为了保险,喝四豆饮过量,便秘便血后用淡豆豉水调整好转。
老人照顾病儿被传染手足口病,用四豆饮治愈。
/thread-49537-1-1.html
悠然小千孩子手足口病输液后,一日水泄七次到九次,用巴戟天黄豆饮,乌梅白糖汤,乌梅三豆饮治愈
/thread-45344-1-1.html
xlws775
5岁半孩子手足口病,用西药和打针两天无效果,住院,3天后合并脑炎,输液12天出院。
7天后重新出疹,低烧。
用巴戟天黄豆饮和乌梅白糖汤各一剂后,孩子二便正常。
一直用葡萄干水,四豆饮,期间用过黄豆饮直到孩子痊愈。
/thread-47298-1-1.htm。